《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蔡忠一笑而过,这时蔡云若送上酒来。蔡忠笑着取过一坛,揭掉泥封,顿时酒香四溢。胡临赞道:“好香的酒啊!”蔡云若答道:“是我们自家酿的,就请公子不要嫌弃。”说话间替蔡忠和胡临各自斟满一杯。月色下杯中酒色泽微黄,清澈透明。胡临和蔡忠举杯共饮,酒味醇厚,回味悠长。胡临又忍不住赞叹几句。

    蔡忠饮了几杯酒,又接前话:“我们将那名江洋大盗追到峨眉山后……”

    “还是我来说吧!”原来是蔡氏到了,但她容颜不知何时一变,虽是徐娘半老,可却风韵万千。胡临心道:“这位老婆婆怎么如此古怪,不过看起来她年轻时应该是一位天仙般的人物。”

    蔡氏自顾坐下道:“公子是在奇怪我的容貌吗?”胡临干笑几声,不知如何作答。蔡氏道:“先前因故戴了面具,未以真面目示人,还望公子海涵。”胡临忙笑着客气几句。便听蔡氏讲了下去:“忠哥和诸大哥追一名江洋大盗,千里不弃,一直追到峨眉。那时我在峨眉山上学艺,正值豆蔻年华。我自小长在峨眉,不通世事。那天的峨眉烟雨蒙蒙,我不愿听师傅的训示,偷偷跑了出来。一个人在山上乱走。突然远远就听见似乎有人在打斗。那时我的功夫已有小成。我便恃技闻声而去。”

    蔡氏说到这里,胡临已隐约猜到蔡氏那日所见应是蔡忠同那位诸大哥一起在斗那名江洋大盗。胡临心中虽作如此猜测,但却并不说话。继续听蔡氏说了下去。

    蔡氏继续道:“我一路寻去,便看见两个少年围着一个中年人在斗。我近前一看,那两位少年一个生的浓眉大眼,一脸正气。使一口金背刀,刀光霍霍,极是威猛。另一个少年一身葛衫,面如冠玉,以一对肉掌相搏。我再看那中年人时,便大吃一惊,那位赫然就是六州十五府重金悬赏的一位江洋大盗。”

    胡临心道:“那浓眉大眼的少年一定是当年的蔡老伯。那葛衫美少年多半是那位诸大哥。只是不知他和诸司空是什么关系?”心里怀着这些疑问,胡临继续听蔡氏说了下去。

    蔡氏似乎是陷入了少年时的回忆当中去了,一如那场峨眉烟雨一样朦胧。过了片刻,蔡氏一声长叹便不说了。

    蔡忠道:“还是我来说吧。当日一战,我如今仍历历在目。那名江洋大盗使的是一手猿公剑法,灵动刁钻,毒辣诡异。我和诸明远两人联手堪堪能抵住他。三十招一过,猿公剑法突然为之一变,招招不离死穴要害。我曾听人说起过猿公剑法,最厉害的便是最后的二十九路天绝地灭剑。一经施展,剑下不留活口。故名:天绝地灭。当时天绝地灭剑一经施展,我和诸司空就举步维艰。那名江洋大盗叫道:“今日我要你们都死在这里。”他的声音带着种摄人心魄的杀气。我和诸明远不禁浑身一抖。可暗流男儿,顶天立地。虽然明知不敌,但是我和诸明远却丝毫不惧。天绝地灭剑剑如其名,不出十招,我们两人都身上挂彩。”

    【云门江湖,侠义千秋】

    云九郎新书上架,今日四更,请大家多多支持,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让我们一起为《打鬼子》的事业添砖加瓦。

    (本章完)

第237章 且把旧事重提() 
“峨眉山的雨越下越大。”蔡氏截断蔡忠的话道:“他们两个也不知流了多少的血,可依旧不知疲倦,在狂风暴雨中厮杀。于是我偷偷的绕到那江洋大盗的后面,一出手便是几枚见血封喉的毒针。当时大雨滂沱,声势惊人,那名江洋大盗并未察觉到身后有毒针打来,登时着了道儿昏死过去。我们三人大喜,心道这十恶不赦的江洋大盗终于死了。见那名江洋大盗倒下,忠哥和诸大哥再也无力撑下去了。两人不顾泥泞,一屁股摊坐在大雨里,相视大笑。我上去问了他们两个的姓名,才知道是暗流的人。当时我师尊一直与暗流不通气息。我们弟子也不得擅交旁道人物。可当时他们两人实在是累坏了,伤口给雨水一冲,遍地血红。我心慈不忍,便上前要帮他们两人。我心想只要到了山上的任意一间庙宇,出家人心慈,他们两人便算是有救了。可就在这时,那名江洋大盗竟然突然起身。”蔡氏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中充满着不可思议。

    “难道他没有中毒针?”胡临还是忍不住问道。

    蔡忠和蔡氏相视一笑,道:“我们两人当时,不,我们三人当时都是这么想的。那江洋大盗一声桀笑,就向我们走来。我当时惊呆了,竟然忘了我也身怀武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那里能斗得过江洋大盗。那江洋大盗缓缓的走了过来。忠哥和诸大哥先前全凭心中一口气撑着,这时突生变故,两人一时也挣扎不起来了。眼看我们三个都要丧生在那名江洋大盗的手中了。峨眉山雨倾盆而下,那是我一辈子见过最大的雨。山谷中洪水奔腾而下。天地间横着一道巨大的雨幕。这时突然诸大哥奋起全力,双掌打在那名江洋大盗的胸膛之上。我们谁也没有想到,那江洋大盗这时会如此不堪一击,他的身子直直的飞了出去。跌落在山谷中,被山洪给冲走了。”

    “我知道了,多半是那日峨眉山雨太大,冲去了你毒针之上淬的一部分剧毒。那江洋大盗功力深厚,一时不死。”胡临突然道。蔡氏嫣然一笑,风韵天然,好像变成了那日峨眉山雨里的清纯少女。只听她道:“也许是吧!事隔多年,谁又知道呢!”

    蔡忠叹口气道:“后来我们两个被救回去,在峨眉山寺中养了半月的伤,我们三人便也成了好朋友。”

    蔡氏道:“再后来我反出师门,和忠哥,诸大哥一起去了暗流北派。那时暗流南北争雄,虽然都奉荆轲,豫让,聂政,专诸此四子为开宗立派祖师。可南北两派却互不通辖,彼此独立行事。”

    胡临道:“这事我也曾听人提起过,略知一二。”蔡忠道:“当时江湖上这件事传的云山雾罩,令人难以捉摸。但其实暗流南北两派并不相驳。都是祖师爷座前的弟子,又怎么会有深仇大恨呢?我北派当时的尊主是无济道人。无济尊主雄才大略,暗流北派在他的治下蒸蒸日上,和暗流南派几乎并驾齐驱。但自张灵均接手暗流南派以后,南派有一日千里之势。没几年光景就凌驾于暗流北派之上。”

    “张尊主的确是不世出的雄主霸材。”胡临叹道。

    “怎么?你认识张灵均?”蔡氏问道。胡临点点头道:“曾得蒙张尊主指点武艺。”蔡氏夫妇露出一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表情,道:“怪不得公子武艺如此好。”

    蔡忠接着道:“其时无济尊主年老气衰,身子一日不若一日。当时暗流北派谁继任尊主一事迫在眉睫。派中高手都跃跃欲试,各持己见。无济尊主在世之时,尚能压住。大家伙心里虽然各自主意,却还是不敢当着无济尊主的面放肆。后来,我记得是那年寒食,无济尊主撒手归西。大家为了尊主之位就斗了起来,谁都不服谁。当年诸明远以一路裂碑掌法力压群雄。”

    胡临打断道:“诸明远和诸司空是和关系?”蔡氏道:“司空是诸大哥的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

    胡临惊讶道:“他们弟兄三个?”蔡氏点点头道:“他们是一胎三胞,弟兄三人长的都和诸大哥一模一样。”胡临心道:“怪不得!”蔡氏夫妇见他神色有异,问道:“怎么了公子?”胡临道:“我在九嶷山也曾遇见过一个人,黑衣斗笠,黑巾蒙面,身材和诸司空一般大小,恐怕就是他的兄弟了!”

    蔡氏叹口气道:“那是诸大哥当年的遗命。”胡临不解道:“遗命?”蔡氏点点头道:“还是让忠哥给你说吧!”

    蔡忠道:“当年诸明远以裂碑掌法败尽派中高手,八面威风。自然就做了尊主。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诸明远从前在暗流北派当中地位不高,摇身一变成了尊主之后,自然许多人不服。倘若诸明远能有张灵均一半的本事,那就好了。他性子偏激,为人固执。很多派中的老兄弟受不了,纷纷远走。有不少人投奔张灵均去了。张灵均以上宾之礼待之,言道:“诸位远来是本派座上宾客,”嘿嘿,张灵均是个人物,知道贸然接受北派的兄弟会引了北派的报复,所以就开门见山的说诸位是客,张灵均待人以诚,虽然说是宾客,可张灵均却对众人事事不避,简直和亲兄弟一样。这样一来,北派人心纷乱,又有不少人悄悄投了南派。照理说两派弟子都是祖师座前的弟子,既然张灵均以上宾之礼待之,那我们北派便不能再说什么。就像天下的禅宗弟子一样,从这个庙里到那个庙里一样。但长此已往,我北派便人才凋零,一蹶不振。派中的有识之士纷纷来劝诸明远。可诸明远气呼呼的对众人道:“凡所有投身南派的叛徒,一概在我北派除名。”这样一来,张灵均便顺势吸收了许多以前的北派弟子。”

    胡临摇摇头道:“这位诸明远真的糊涂,这可不是故意送张尊主一个人情嘛!”????

    【云门江湖,侠义千秋】

    云九郎新书上架,今日首更,请大家多多支持,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让我们一起为《打鬼子》的事业添砖加瓦。

    (本章完)

第238章 取道白帝城() 
蔡忠苦笑几声道:“他可不糊涂。那是因为他做了尊主以后,派中的元老宿将多半不服他,他便借此将众人除去。他一边宣布将诸多弟子除名,一边又招募新人。派中原先还对他抱有一丝希望的,纷纷大失所望。都作鸟兽而散。好好一个暗流北派,眼睁睁就看它变得青黄不接,一蹶不振。我连同几个兄弟血谏,诸明远一听大怒,不顾暗流祖师遗训,对我们几人大打出手。一场血战之后,两败俱伤,诸明远斥责我几人叛教,将我等从暗流除名。于是我便隐退在此。诸明远刚愎自用,终于自食恶果。暗流北派江河日下,诸明远也最终惨死他人之手。”

    “诸明远当年是怎么死的?”胡临问道。蔡忠叹口气道:“我自出派之后,心灰意冷,隐居在此,不闻江湖之事。诸明远惨死之事,也是略有耳闻,却并不清楚。”

    “那诸司空找你是为何?”胡临问道。蔡忠叹口气道:“诸明远惨死之后,诸明远的弟弟护着诸明远的三个孩子消失不见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突然前几年这诸司空来找我。说要迎回祖师遗物,恢复暗流北派。暗流奉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这四大刺客为开宗立派的祖师。专诸刺王僚,遗有鱼肠剑。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后世传有《聂政刺韩王曲》,又名《广陵散》,自晋人嵇康以后,不见于世。豫让谋刺赵襄子未遂,斩衣三跃,手执匕首流传于世。荆轲白衣过易水,图穷匕现,为知己而死,后世巧匠感其悲壮,曾铸荆轲像一尊。这四件东西原本南北两派,各执两件。但自张灵均之后,暗流南北归一,也就都在南派暗流手中。”

    胡临道:“怪不得,原来是这样。”

    蔡忠道:“怎么了?”胡临道:“我曾在暗流羽堂中听人提起过这四件宝物。有位青云令主对这几件宝物垂涎已久,诸司空恐怕就是青云令主。”蔡忠道:“公子怎么会到暗流羽堂之中,那可是南派供奉祖师的地方,寻常人物根本进不去。”随即蔡忠又笑道:“我倒忘了,你和张灵均是故人。他待人以诚,多半不会在乎这些。”

    胡临道:“老伯这下可猜错了。”蔡忠瞪大了眼道:“噢?那是怎么回事。”胡临笑道:“张尊主已于一年前隐退,现在暗流尊主是他的弟子商柳晨。”

    蔡忠饮了一杯酒道:“我久不闻江湖事,可生疏的紧了。张灵均能急流勇退,适时隐退,果真不简单啊!”蔡忠又唤过蔡云若,让取坛酒过来。蔡云若见父亲谈兴正浓,不敢违拗。又取过一坛酒来,蔡忠一掌揭掉泥封,又喝了杯酒道:“那日诸司空同我说夺回祖师遗物,被我痛斥一顿。他恼羞成怒,直言斥我为暗流暗流叛逆。让我好好想想。否则就取我性命。一晃间一年就过去了,我都快忘了这事。不料他今日突然出现。”

    几人谈话间蔡云若烧好了饭菜,在院中摆放上竹制的桌椅,唤几人过来用饭。蔡云若的手艺甚是精巧,几个菜烧得色香味俱全。今人食指大动。当下蔡氏夫妻,蔡云若,胡临四人坐了一桌。却不见蔡忠的儿子,方才诸司空来犯之时,蔡云若拼死护父,也同样未曾见到蔡忠的儿子。胡临颇感奇怪,不过也不方便动问。胡临心道:“这蔡家怪事还真不少,这位蔡婆婆听口气怎么和诸明远关系匪浅,而蔡老伯又似乎对诸明远不屑一顾。多半这蔡婆婆年轻时喜欢过诸明远,而诸明远心有所属。蔡老伯又喜欢着蔡婆婆……”

    晚饭后胡临被安排在昨夜休息的那间房中,蔡氏夫妻和蔡云若也各自休息去了。一夜相安无事。第二日胡临一早,胡临辞别了蔡氏夫妻往白帝城而去。蔡忠对胡临甚有好感,不住的出言挽留,胡临固辞而去。

    纵马出了竹林,往白帝城而去。误打误撞,居然在这里得知了许多暗流北派的往事。胡临心中之前的一些疑惑也逐步解开。出人意料的是那诸司空居然就是幽灵谷中的那人。那夜幽灵谷中,胡临一剑出手,未能伤敌,一道人影一闪即逝。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那道黑影就是诸司空。

    跨立马上,胡临思索着这些,自语道:“也不知道大哥那里咋样了?想不到诸司空还有两个兄弟。恐怕我在九嶷山所见,就是他的兄弟。只一个就如此了得,这三兄弟恐怕不好应付。好在我将诸司空打成了重伤,只怕他一时半刻也恢复不了。”

    胡临一路之上疾行,五日后到了白帝城。自从上次去过暗流之后,胡临轻车熟路。便到了暗流总舵。胡临心道:“若给他们引路,多半还得好久,不妨我自己进去。”胡临轻巧的落在一面墙下,足尖一点,腾身而起,落在里面。院子中静悄悄的,没有一人。胡临心道:“奇怪了,今日怎么没有一个人。”他沿着长廊向里走去。转过一股道拱门,就到了后面的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