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校迷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校迷局-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妈伸手给琳儿掖了掖被子,又叹了一口气:“不是妈得过,而是郑家的女儿在年轻时都得过这是郑家女儿的宿命”

    “什么?”我猛地站了起来。

    “你这孩子,这么一惊一乍地干什么?”我妈有些责备地说。

    在琳儿面前,被老妈说了一句,这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干笑了一下,这才挠了挠头说:“妈,那您现在……”

    “放心吧,妈早就好了,现在麻烦的是琳儿……”

    “麻烦,什么意思?”我的眉头越皱越紧。

    “妈年轻的时候,和琳儿一样,但有幸结识了你爸,中间虽然有过一些波折,但最终结局却是好的,没有被祸害,可也正是由于这样,却也加重了琳儿的负担……”

    我越听越糊涂,不禁问道:“妈,您能不能说明白点,总是这样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我也听不明白啊”

    “好吧,妈从头说吧……”

    :

651。第651章 东北仙家() 
之前就说过,我姥姥家在碾山脚下,这话既对也不对。

    因为这碾山是大兴安岭东麓余脉,位于齐齐哈尔的西北部,虽然山势并不太高,但周围山脉起伏连绵,占地颇广,而我姥姥家只是碾山山脉中一个叫狐王岭的山岭下的村庄。

    说到这狐王岭一名的来历,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有三个。

    我排了一下,从古至今依次排列,第一个是当年大禹治水之时,结识的妻子九尾狐涂山氏,就是狐王岭狐王的后辈。

    第二,商朝末年那位妖魅无双祸国殃民的狐妖苏妲己,就是在这里修炼成形,并慑服群兽,出山为恶的。

    第三种说法是,东北家家户户信奉的保家仙中,胡仙太爷和胡仙太奶在成仙之前,也是住在这里。

    总之,只要和狐狸挂钩的一些远古近代的传说,别管八竿子打不打得着,愣是都和这狐王岭扯上了。

    这些说法,我自然是从老妈嘴里听到的,并且不是现在,而是在我还四五岁的时候,老妈把它们当成故事讲给我听的。

    这仨说法,我当年就觉得有些扯淡,对此,小时候就十分聪明的我,还专门总结了一圈,得出的结论就是,感情这狐王岭不是啥好地方,要不怎么总是被遗弃呢?

    什么,没被遗弃?那你们说说,这些个狐狸,为啥只要修出点道行,就搬家了呢?

    记得当年我对此提出异议时,老妈还不客气的拍了我一巴掌,然后十分虔诚地祷告了一番,具体说的啥,不太记得了,大致是童言无忌,大风吹去,狐王狐仙啥的,千万别跟我计较之类的

    如果现在让我再来看看这仨故事,我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首先,前两个肯定是胡扯淡,指不定是当年那些个老人们,觉得我们狐王岭下的狐王庙,香火不够旺盛,所以拉了这俩久负盛名的传说过来,给自己脸上贴金。

    至于最后一条,我倒是觉得,有那么三分可能。

    原因是这胡仙太爷和胡仙太奶,都是东北赫赫有名的仙家。而东北就是仙家的天下,大城市姑且不说了,那些乡野之间,大大小小的庙宇不计其数,都是这些仙家的供奉之地。

    这段时间,我没事就看我家的古,又和紫惜、三戒他们聊天,这两人和我这个半吊子不同,是打小的底子,对于这些教派势力什么的,比我了解的多的多。

    这东北仙家,其实最开始也是道家一脉的分支,岂不闻三清道祖中的通天教主,门下有教无类,多有异类禽兽之属,入其门下,修炼道行吗?

    这野仙其实最早就是这么来的,只不过三清的其余两位道祖,不喜异类禽兽,不怎么待见这些异类,所以玉清和太清道祖的传人也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且羞与禽兽之流为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渐渐占据了广袤的中原大地,而通天教主门下的异类修士这一脉,越来越被排斥被打压,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去了当年地广人稀相对偏僻的东北。

    最初,东北的那一片,自有一些教派流传,这最著名的就是萨满教。相比于三清道统,这萨满教的势力,自然大大不如,哪怕是只有通天教主门下的异类一脉,也不是他们所能抗拒的。

    不过,这通天教主门下异类一脉,毕竟是外来户,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些异类虽然强势入驻,但这萨满一脉在当地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尽数驱除或者消灭,并不容易。

    再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异类一脉本就被打压的不行不行的,自然不愿在这时候,再与萨满教起冲突,而且随着双方的接触和深入了解,居然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首先,异类一脉发现两派传承教义,竟然可以互帮互助。

    比如这异类一脉,在人类的信仰和教义的传播方面很是欠缺,所以作为异类,他们在人类中的信徒并不容易培养,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了无根浮萍,很容易的就被驱逐了出去。

    而这些,正是萨满教擅长的,他们的一些教义理念,早已深入当地百姓心中。

    反过来,这萨满教根基有了,最高层的神灵有了,却往往缺乏一些能够显灵化圣的手段。说白了就是,百姓可能会因为很早以前萨满教神灵的威望信仰萨满教,但作为萨满教的忠实信徒,时常见不到神灵施展手段,也得不到神灵的眷顾,久而久之人心必失。

    这一点,偏偏是这些异类修士的最擅长的。比起萨满教高层,只会些占卜、解梦、预测天气、跳大神,显而这些异类修士的神通,更直接也更厉害,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

    除了相互助益之处,最令两派关系转暖的原因是,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教义中不但不排斥异类修士,反而十分亲近,并且许多飞禽走兽更是成了萨满教中的大能。

    从这一点出发,两教之间毫不冲突,这样两方高层你来我往的这么一沟通,可谓一拍即合,于是两教相互合作,慢慢的教义也融为一体。

    萨满教的诸多手段,比如跳大神,终于有了施展的余地,直接就请那些异类或者叫仙家上身,这些异类仙家,略施手段,就足以笼络人心,效果显而易见。

    而异类一脉,不但成了萨满教中的护法仙神,也籍此收获了大批的信徒。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两教合成了特殊的东北仙家一脉信仰,神庙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大到村落乡镇之间的神庙,小到家家户户的保家神位,都是香火鼎盛。

    这里我扯的有些远,罗里吧嗦的也交代了不少内容,主要是因为下面的故事,就和这些有关,与其零零碎碎的不断出言解释,扰得大家不厌其烦,不如我笼统的来个介绍,大家心里有个数,之后不用再交代故事背景。

    回到正题,且说这狐王岭下有个平家屯,屯子不是很大,里面主要由几个大姓组成,郑家就是其中之一。

    :

652。第652章 周家隐秘() 
说到郑家,许多人都会翘起大拇指,当然,这不是因为郑家的人,人过硬,而是因为这个村里的几大支柱之一的家族,还是村里首屈一指的富豪,据说传承了几百年,就从来没有衰败过。 :

    郑家的人,出来做生意,都是红红火火,做官也是官路通达,步步高升,总之各种顺利。别人是羡慕也羡慕不来,哪怕学着郑家,郑家人做什么,他们跟着做什么,也是失败多于成功,这一点让人觉得十分奇怪

    不过,这郑家在村子里,并不是一家独大,因为他们整个家族总是维持在三五家的规模,似乎只要某一代出生的孩子稍多一些,必定有几个在长大以后,没有子嗣留下,总之这个规模从来没有打破,仿佛受了什么眷顾,又有什么诅咒在身一样,显得很是神秘。

    而且,有心人发现,差不多每隔二十年,郑家必定有一个女孩,热热闹闹又哭哭啼啼的远嫁他方,从此就再也不曾回来过。

    同村的村民,在羡慕奇怪之余,也对郑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然而,数百年来,郑家人除了这些神秘奇怪之处外,倒也与常人无异,人们在各种猜测羡慕嫉妒之余,也慢慢习惯了。

    介绍完姥姥家的背景,再说说我爸和我妈这相隔近两千里的意外相遇吧。

    从哪说起呢?

    嗯,我妈的事,恕我卖个关子,因为可以在之后捎带手的说出来,还是先从老爸说起吧

    二十多年前,我爸也就跟我现在差不多大,家里好不容易摆脱了爷爷去世的阴影,将丧事铺重新开了起来。

    大家伙也知道,我家收入的来源,最主要的并不是丧事铺,而是背地里做的一些斩妖除魔的事。

    这丧事铺开起来了,生意却格外的清淡,虽说不是入不敷出,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这一点自然与我爸的年纪小,威望道行不足有关。

    说实话,爷爷去世太早,许多东西限于老爸当时的年纪,都没来得及传给他。再加上,我爸并没有阴阳眼,所以他修道的天赋,绝对不如我,这也是他当年发现我有阴阳眼时,格外兴奋的原因所在。

    要不是老爸打小性子沉稳懂事,很早就跟随爷爷他老人家修习道法,估计不用等到我,在他那一代,家里就断了传承。

    看着整日里愁眉不展的老爸,还在世的奶奶从家中翻箱倒柜的找出了一封信,交给老爸。

    老爸接过信一看,惊讶的发现,这信竟然是他没见过面的太爷爷留下来的。

    说到我这个太爷爷,算是近几代比较杰出的人物了,年轻的时候,那真算的上走遍大江南北,交友天下。

    九子孝母、八岐大蛇等等爆料出来,足以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老人家都曾亲身经历过。我家那本周氏阴阳术上,他老人家的留下的记录也是最多的。

    当然,这也和太爷爷所处的年代有关,所谓乱世多妖孽,这妖孽多了,斩妖除魔的事,自然也就多了

    信中太爷爷说,他和卜算世家沈家的一个传人沈一山交情匪浅。当年,太爷爷带着爷爷,曾去拜访沈一山。

    那沈一山一见到年纪尚幼的爷爷,就面色大变,不由分说,主动给爷爷算了一卦。

    卦象显示,爷爷竟是中年早逝之命。太爷爷当时大吃一惊,他老人家年轻时到处游历,成家很晚,算是中年得子,所以对爷爷十分宠爱。听到这种预测,那简直跟晴天霹雳一样。

    他老人家心中沉痛之余,知道这事无法改变,但毕竟还不死心,所以就求沈一山帮忙算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看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

    沈一山倒也没有拒绝,连换几种卜算之术,最终以受一些反噬为代价,弄清楚了一些事。最后,他告诉太爷爷,爷爷虽然命短,但并不绝后,只不过很可能会断了传承。

    具体的原因,他实在看不清楚,似乎和爷爷之死有些关系。

    太爷爷已经冷静了下来,他在伤心儿子短命之余,听闻周家并不绝后,也算是有了些安慰。

    老一辈的人,都十分注重传承,要是周家上千年的传承,断送在他老人家手里,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所以他要想方设法的补救。

    在他看来,周家道法的根基《周氏道法》,是言口相传的,而两仪体术,也是周家子孙打小就要练的。既然卦象显示周家不绝后,而爷爷的寿命,应该是止于四十岁,那时候他的孙子,也就是我老爸,早就过了开始修习道法的年龄,所以应该不会断了根基的传承以及两仪体术的传承才对。

    那么,这断传承之说,不出意料的话,是指家中那本近乎包罗万象的古周氏阴阳术了。

    怎么才能保证,这周氏阴阳术不断了传承呢?

    沈一山说,断传承之事,很可能和爷爷的死有关,那几乎意味着周家要家破人亡了。能使当时卜算之术修炼极深的沈一山,反噬受伤的,应该不是私人或者门派之间寻仇报复。

    不得不说,太爷爷这人十分聪明,反正经过一番福尔摩斯式的推理,和一些他老人家对当时的社会局势的推断之后,太爷爷认定,爷爷的死可能与国家气运沾上了关系。

    得出这一结论,太爷爷心里就盘算起来了,所谓天高皇帝远,只有在远离政治局势中央的偏远地区,才能最大幅度的减小一些国家动荡的影响。

    所以,这周氏阴阳术一,想要保存下来,就必须送出去,让别人代为保管,而且越远越好。

    可找什么人呢?

    要知道,这周氏阴阳术可是非同小可,不说里面各种降妖除魔的法术,就是其中记载的一些诡异邪术,如果被妖人得知,为恶天下,那可是我周家的罪过了。

    首先,普通人应该不行,因为他保不住这周氏阴阳术。要知道,这本一旦送出去,很可能会放置好几十年不取,普通人在那个战乱年代,命都无法保证,又怎么保存呢?

    找茅山龙虎山或者一些道门传人呢?貌似也不合适,且不说有些法术不能传出去,万一这两派之人起了异心,霸占此怎么办?到时候,以周家后人的微末道行,是绝对无法与这些门派对抗的

    :

653。第653章 道书远藏() 
思来想去了好一阵,太爷爷想到了一个人,不,准确的说,是一条被他救过两次性命的东北蟒仙。

    这蟒仙是太爷爷还是个半大孩子时,偶然之间救下的一条黑色的大蟒蛇。那时候蟒蛇还未成仙,被开山的人从山石之中炸出来后,受了重伤。

    负责开山的头头,也不知是传奇小说看多了,还是骨子里有股凶性,见到一条大蟒蛇,不但不害怕,还想把黑蟒杀了吃肉,说是能延年益寿。

    碰巧,这事被上山捉蝎子的太爷爷看到了,他觉得这黑蛇无辜,又发现那黑蟒一双蛇眸里,竟然流露出一股恳求之意,一时怜意大起,觉得这黑蟒有些灵性,和自己大有缘分,于是恳求那些开山的人,把黑蟒放了。

    可那些人又怎么会搭理一个半大孩子的请求,无奈之下,太爷爷自报家门,硬是仗着家里在四里八乡的名声,舍了一些钱财,将黑蟒买了下来,并医好了它,将其放回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