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博物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星球博物馆-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销售体系在地球上已经经历过无数的考验,无数的人用无数的时间验证过这个销售体系运作的有效性,就在家庭教师眼前的这张纸上,这些最珍贵的经验,被总结成珍贵的几行字,力争让眼前所有的文盲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的明白他们要从事行业的关键!

    “拉粮食到目的地就给提成!拉的越多越高!”

    “拉五个人来参与,升一级!有提成!”

    “你拉来的人再拉人,你也有提成!”

    “两大教会都暗中支持的大项目,做到最高层会被封领地‘出圈’!以后做真正收租子的老爷!”

49 还是有添加剂的食物放心好吃() 
离开伊利斯王城的时候,吴小清的背包里塞满了面包。

    和吴小清在这个世界吃到的食物一样,伊利斯王国号称全大陆最好吃的精致面包依然非常难吃,但这玩意儿已经是吴小清在这个时代能找到的,唯一吃得下去,还适合长期保存的东西了。

    按照搜救队的指示,吴小清要先朝着西南方向从西边绕过那座正在被围攻的城堡,然后再朝着东南方向过去,找沈长文他们汇合,最后再回去地球修整一段时间——倒不是搜救队贴心,而是因为保密的需要——吴小清在地球上,已经以旅游的名义,消失了快半个月,另外,陈导的电影据说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很多事情还想联系顶着个顾问头衔的吴小清商量。

    相比起从东边那条路一直从无人区穿越的状态,回来的路相对好走了很多。

    这块大陆的西边是整片的平原地带,还有完整的道路和村庄,几乎每走半天到一天,就能看见可以歇脚的城镇。吴小清在伊利斯的时候,已经将身上所有的“珠宝”都换成了金币,这些钱足够他一路潇潇洒洒的回到通往地球的传送点。

    除了赶路以外,吴小清一路上按照搜救队的指示,考察当地的各种地形——一般来说,通常都是山谷的地形,也就是几座山围起来的一块地方。因为这种地形能够很好的对岩浆造成阻碍,极大提高生存概率,会是不错的救灾地点。沈长文现在的b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了,他们选择的几个粮食储备点,也都是在一些山的山谷,以及洞穴之中。

    这个计划如果能一直顺利执行下去的话,会是一个不错的救灾方案,但搜救队对这个计划的成功概率并不抱太大希望,所以吴小清这一路走过来,总会被要求去考察每一座经过的城市。

    这种考察除了了解统治者本人的家族关系,信仰,还要了解当地人的税收,物价……当然,吴小清并不需要了解这么多,他只需要戴着眼镜,一路走马观花,搜救队就能把大多数信息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偶尔需要特别关注的,吴小清也不需要做什么危险动作,只要人站在边上多听几个人聊聊家常,或者问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就能全部解决。

    就比如说伊利斯王城那个疯子国王,搜救队仅仅是从酒馆里几桌人聊国王的病情,就准确猜到了这个大陆的未来。从猜到国王的并发症,到预测他的寿命,然后预测到他死后,整个伊利斯王国的灾难景象——那里以后将成为主战场,繁华富庶的伊利斯王国很可能成为这场圣战的焦点。

    甚至,搜救队还预测出了这场圣战的胜利者——小阳教,如果火山不爆发的话。

    吴小清曾经好奇地问过原因,然后很快就因搜救队长达两个小时的复杂解释而后悔。

    这两个小时中,吴小清当时勉强能听懂,现在还勉强记得的是:小阳教的国土集中分布在这个星球的赤道一带,容易集中兵力形成优势;而大阳教则分布在南北的温带和寒带,本身就很穷,产出很少,无法负担长期的战争。

    不过现在谈宗教战争的胜负完全没有意义了,按照这个时代的战争时间观,四个月的时间,从后方征兵征粮,然后送着这些东西走到前线的时间都不太够。。。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通过双方交战区域的时候,需要绕开大路,从山上,或者河里想办法偷渡过去,然后还要记得重新绘制盾牌上的教会徽章。

    因为营养和补给充分,静定这一路上的速度飞快,差不多是他们北上时候速度的一倍;但因为需要考察沿途的许多地点,所以这个速度的效应又被抵消了大半。吴小清当初是花了十几天时间北上去找火山,这一趟兜兜转转,饶了整个大陆的主要国家一圈回来,花了他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见到沈长文的时候,吴小清问的第一件事就是:“有肯德基吗?我要吃肯德基。”

    肯德基当然是没有,不过康师傅和德芙之类的还是管够。

    一口气连续吃了五桶泡面之后,吴小清满足地打了一个嗝,感慨了足足十五分钟,这十五分钟感慨的中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两句话:

    “还是有防腐剂的东西吃起来才安心,有添加剂的东西吃起来才放心!”

    沈长文要在这里监督b计划的进展,吴小清这次回去,就需要负责联系沈长文之前开创的很多项目,沈长文还特别给吴小清列了一个清单,给他规划好了日程表。

    吴小清注意了一下这个日程表的时间,密密麻麻,从上午七点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睡觉,中间几乎连上厕所的空间都没给留。

    日程表中,吴小清回地球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理发店,在这之后,占据相当一部分的内容,都是参加项目讨论会。

    本以为回去地球就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但现在看起来——似乎还不如不回去呢。

    “我觉得我这头发挺好的啊,”临行前,吴小清还想跟沈长文商量一下关于理发这事,“很酷炫。”

    “是挺好,”沈长文点头赞成到道,“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懂得欣赏,你就牺牲一下吧。”

    吴小清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沈教授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也就只能同意。

    ……

    吴小清看着镜子里的那个家伙,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总觉得那个人不像是自己。

    西装是沈长文给他买的,领带是陈舍——沈长文的一个学生,现在是他的助手——帮他配的,就连手里的包据说都是名牌。

    酷炫的爆炸头现在变成了油光发亮的西装头,这一身装扮再加上搜救队的这副眼镜,吴小清怎么看怎么感觉别扭,看着别扭,走路别扭,说话更别扭。

    在吴小清感觉中,这身行头比他几天前,穿着的锁子甲加头盔都要让人憋屈。

    不过搜救队有句话说的吴小清有些能够理解了,在现代,西装就是铠甲。

    在古代的环境中,铠甲就是身份的象征,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还有随时能够威慑人的武力;在现代,名贵的西装和刻意的装扮造型,也有同样的作用。

    不管吴小清的打扮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完成任务。

    吴小清今天行程上的第一个讨论会,议题是关于中世纪时期的农民起义。

    一个沈长文十分关心的现实议题,这对于他优化救援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对于来参加会议的几位教授,还有他们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个有钱人花钱,听他们吹牛b的机会。

    吴小清主持讨论会。

    主持的意思是,他需要提问,推敲细节,制定方案,商量可行性,听取意见,并最后形成一个结论。

    当然,吴小清在这里,贡献的只有一张嘴巴,所有的细节问题,搜救队都会通过字幕告诉他。

    沈长文原来是打算租一个办公地点,但这个事一直还没有落实。所以会场暂时就设在大学的一个自习室,是课堂式的会议。

    吴小清到的时候,与会者都已经来了,沈长文邀请了三位西方中世纪历史方面的教授,还有他们各自带的学生,一共有十二个人。

    陈舍和大家都见过面,这些人也都是他协调联络请来的。他首先为大家正式介绍了吴小清,并告知所有人,吴小清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然后吴小清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按照搜救队的请求,吴小清首先提出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如果,几个现代人回到了过去,借助很少的武器,和大量的财富,能否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成功的领导农民起义。”

    几个教授们早就有了一些预案,彼此大概聊了一会之后,开始和吴小清,或者说,是跟搜救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更深入的探讨。

    具体是什么时期的中世纪?十一世纪还是十四、十五世纪?

    短时间是多长的时间?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推翻原有秩序?还是建立国家政权?

    吴小清一项一项地跟这些专家们补设定,所有这些讨论的设定依据,自然都来源于他们需要拯救的四个月之后即将火山爆发的古代文明。

    很快,几个专家们各自形成了立场鲜明的意见,其中两家是支持的,第三家反对,他们的学生都在拼命的为自己的导师寻找古今中外的例子作为证据支持,在这些激烈的争吵中,吴小清大多数时间只是听他们说,只是在话题出现明显偏转的时候,说话限制他们的讨论范围。

    “传销这种手段是一种可能性,但你们不得不考虑,四个月的时间太短了,不管是多少财富,获得者并不会因为这些财富而对雇佣者感恩戴德,相反,他们可能对神的感激比对人更多——宗教的解释者,会下意识的把信教者通过自身手段取得的世俗成就,拉过来当做宗教的产出,而在信仰者本身也坚信这一点的前提下,几个现代人的努力,很可能最后只是为这些牧师提供了好处。中世纪威尼斯一带有很多富有的商人集团,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现代人和古代人之间存在过大的生活差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企图通过生活的进步来进行同化,是很不现实的。不用说以农民为主题的中世纪古人,就算是现代人,贸然获得了一个过高待遇的工作,也需要半年的时间来进行心理适应和认同,在这期间,最好的手段反而是不应该对他们原有生活进行大的影响。如果真要这么干了,舆论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失控,最后会让所有人形成过高的心理期待,建国初期的一些运动……”

50 吴老师???() 
最核心的议题得出大概结论之后,趁时间还有富余,吴小清赶紧抛出了下一个议题——中世纪时期国王和领主之间的权力斗争方式。

    按照搜救队的指示,吴小清一本正经的,用一种装作自己很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一样的态度,继续往下念道:“假设国王是一位典型的威权领袖,手下有着精锐的直属军队,还有不少忠诚的领主。但国家内部还存在着另外几股被宗教渗透的地方势力,国王通常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加强他的权威。同样,这些手段不分历史阶段,只要能管用。大概两个月以后,这个国王就需要依靠这些权威,来实施一项大动作。”

    “战争?”

    “不,比战争还要严重,所以要不顾一切代价的加强威权。”

    这次几个专家几乎没怎么商量,讨论了几句话就形成了一致意见:“杀人,最简单也最有效。”

    吴小清问:“中世纪的国王和领主之间,难道不存彼此默契的领主与封臣的关系吗?杀人难道不会破坏这种政治默契吗?”

    “中世纪所谓的政治默契,只是国王和他的封臣之间的分赃协议。这种协议往往非常脆弱,彼此之间推翻重来是常有的事。所以根本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政治默契,最大的默契就是协议可以随时被推翻。尤其是当国王在军事上有着绝对的优势时,他的话语权会变得相当强大甚至绝对。通常来说,这样的国王都不需要直接杀人,只需要表示出有杀人的意思,就足够震慑政治上的反对者了。”

    几个学生里面还有好多是喜欢看美剧的,都拿电视剧来做解释材料:“就像冰与火之歌里写的那样,国王烧死臣子,臣子要么造反,要么接受。”

    因为这个议题很顺利,吴小清注意了一下时间,还来得及讨论一下第三个议题——中世纪的军队战斗力和战斗方式,城堡的防御力和破解办法。

    这个议题都用不着几个教授出马了,他们的学生一个个就说的特别全面。

    “中世纪的军队就是渣渣,大部分都是流民乞丐武装,无法承受伤亡。”

    “职业军队很少,通常只有国王和教皇才养得起。”

    “骑兵对军纪差的军队有很强的震慑作用,这种军队往往无法面对冲锋。”

    “但中世纪的骑兵用法本身也不是特别高明,他们喜欢用来冲锋,而不是像蒙古人那样用来进行战略压缩和战场控制。”

    “只要会*,城堡就完全不在话下,古人只是从来没想过*的集中爆破。”

    这个议题结束之后,这次讨论会也就宣告结束。

    几个教授离开前都跟吴小清握了握手,他们真诚的希望这么有意思的吹牛b赚钱大会,能够再多开几次。那些学生倒是很单纯,他们竟然关心这个讨论会用在这个电影剧本的什么地方,还有电影什么时候开拍,请哪些演员。

    对此,吴小清只能统一回复:商业机密,无可奉告。

    ……

    中午就在大学周围简单吃了顿饭,下午坐车去隔壁的一家医院,吴小清需要去咨询一位医生,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全过程。

    是的,全过程。和主持会议一样,完全的过程。

    从开始的诊断,血糖仪的使用,到病人的食物分量控制,胰岛素注射剂量和时间,胰岛素保存时间,无针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这些东西吴小清都要学会,是必须。

    学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丝毫不比学会用枪,用刀剑更低,甚至还更高一些,按照搜救队的说法,这些动作不仅关系到吴小清以后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死活,还关系到任务本身的成败。

    想象一下,吴小清为国王扎针,一针下去国王毙命,他们难道靠几把手枪,杀出城堡,最后逃脱一个国家一千多近卫骑兵的追杀吗?

    这话吴小清听的很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