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去之后不远,两个地球人就都感觉不到了重力。他们之前居住的房屋变成了一个在黑暗中,唯一闪光的小点,这个点正围着一个圆做规律的环绕运动。
叶夫根尼来的时候就知道这里的环境,还大概做了一点猜测,可这次出来之后,他猜测的很多细节就都被推翻了。他差异的问智体“难道我们是在整个星球的地核中么?”
“不,并不是,”智体回答,“你们位于行星靠近外层的区域。
“可我们一点重力也没有感觉到!”
在说话的时候,叶夫根尼突然看到窗外黑色的背景中,突然从出现了几道蓝白色的光线,这些光线似乎在距离他们非常远的远方,但光线本身的亮度非常的强,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那些光线在遥远的黑色背景上做了十几秒的停留,然后消失,就像是夏日雷雨前,从土壤中突然爬出来透气的几条蚯蚓,又仿佛是人闭上眼睛后,眼皮上瞬间留下来的爬行视觉印记。
很微弱,但却格外引人注目。
叶夫根尼朝着舷窗四周看去,在才注意到,在周围视野的尽头,这样的蓝白色痕迹在不同的地方不断的出现又消失,消失在再出现,规模之大,一时间一进个完超出了叶夫根尼的想象——那些蓝白色光线仿佛真在这整个的黑暗世界中织出一张巨网。
。
第308章 仿生学工业统筹()
巨网铺天盖地。
“这些……是激光!”
叶夫根尼的反应很快,几乎立刻就猜到了这些蓝白色光线的本质,然后又马上从这些激光和他们相距的距离上,推断出他们现在置身于无重力环境的原因,“整个这颗星球……已经快被你们挖空了?!”
智体没有回答,而只是加快了飞船的速度。
随着距离飞快地接近,叶夫根尼两人身后那些背景开始变得逐渐遥远,而前方的景象则开始越来越清晰。
那些激光的具体情形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叶夫根尼逐渐能看清楚前方那些光线不是单独的一道激光,而是很多小型的光芒组成的激光阵列。
这样的场景让叶夫根尼下意识地联想到电子电路的蚀刻工艺——这些激光肯定是在加工什么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因为距离和光线之间的互相干扰,目前还完全看不清楚。
王有全已经看得有点呆住了,因为年龄的原因,他的眼睛比叶夫根尼更敏锐:“那些东西……好像是飞船!”
的确是飞船。随着距离进一步接近,两人已经可以借助激光的些许光亮,看清楚这些激光加工的具体物品了。
它们看起来就像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巨大石块,这些石块的形状各异,但表面却都是光滑黝黑,仿佛是地层下整块的煤。这些激光不断在石块上加工出更多的形状来,随着加工的动作,激光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漂浮物,那都是被切割下来的下脚料或者成品。
不管是什么,在从岩层上剥离下来之后,就会在无重力的环境中毫无规律的飘散着。
这个时候,智体打开了飞行器上的照明灯光。
整个空间的黑暗瞬间就被驱逐了,叶夫根尼和王有全都在一瞬间听到彼此抽冷气的声音。
和他们之前想象的,黑暗中空无一物不一样,这里四处飘满了各种悬浮物,不断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飞行器在其中穿梭,它们有的负责回收一些物质,有的则负责搬运某些特定的漂浮物。但整体看上去完全是一片混乱,毫无半点秩序可言。
“就像是很多机器人在捡垃圾。”这是王有全下意识说出来的话,不得不说,这很形象,王友全下一个下意识又问道:“直接用石头造飞船?都不用提炼的吗?”
“星球内部都是金属,”叶夫根尼回答:“激光刻蚀,也是提炼的过程,你看那边,还有专门的合金制造步骤。”
在叶夫根尼看来,甚至比地球上许多捡垃圾的秩序还要混乱,捡垃圾的人只要围在垃圾桶边周围地带就可以了,可是在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山。而且因为是三维空间的缘故,所有的“垃圾”都在里面以很缓慢的速度运动,碰撞,翻转,那些捡垃圾的飞行器也似乎完全和垃圾混为了一体,在其中以同样的姿势旋转着。
但是在这些流动的漂浮物之外,还有更多的,显眼的,固定不动的东西,正在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不断的壮大。那些东西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完全看不出形状,似乎只是随意组合而成的,更大一些的垃圾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它们很快就显现出某种形状出来。
虽然还不是很完全,可是在这之前,已经看过相关资料的叶夫根尼,已经完全认出了这些东西都是什么。
“这就是你们的……生产车间?”虽然很难想象,但叶夫根尼已经能够确定了。
“是,似乎和你们想象的存在很大的空间,”智体谦逊道,“相比起贵文明,我们在技术上肯定是太落后了。”
这样的资料如果叶夫根尼拿到地球上的咨询会上去,十个专家里,会有20个来吐槽这样的生产场景——简直就是一种灾难式的粗放生产现场。一个优秀文明的工业制造现场,不说跟流水线,或者地球上现有的智能制造那样,搞的井井头条,科技感十足,起码最简单的简洁要做好吧……
凡是地球人都有一个这样的起码概念,那就是越是搞笑的生产,对整洁的要求也就越高。整洁的环境意味着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可控性高,整洁的环境不仅可以高效的投送必要的原料和方便加工环境,还可以处理生产产生的废料和垃圾。
但是现在,就光是在他们飞船周围几百米,全部的漂浮物就不下几万种。其中小的只有他们手指大小,大的……甚至比他们的飞行器还要大。
这样的环境连基本的工作视野都无法保障,简直已经乱到不能再乱。
可现在的情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些巨大的飞船雏形已经开始显现,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变得更加的清晰。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快镜头播放,这可是叶夫根尼他们的实时观看。
在地球上,别说这么巨大的飞行器了,就算仅仅是地上的航母,哪怕是一艘普通的船呢,采用最先进的制造方法,也需要先经过设计,然后在各个工厂分别制造模块,最后进行组装制造……小船可能几周时间,大的需要两三个月,如果是航母这个级别,一些国家造上几年也不是新鲜事。
越大的,产量越小的东西,自身的复杂度就越高,对加工的要求也就越高,就越容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在这里,那些每一艘都比航母还要大上几倍的攻击舰,似乎仅仅只是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已经开始成型……这种制造速度和感觉,和人类熟悉的工业生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反而更像是叶夫根尼了解过的,生物制造蛋白质的模式。
对,就是生物。
叶夫根尼突然明白了,这一点。
如果把视野放大过来看,整个这一颗星球,整个现在环绕他们的这个黑暗的空心地下世界,简直就是一颗巨大细胞,而这些飞行器,就好像是细胞内自发生产的蛋白质。
是仿生学!智体,或许联邦也是这样,是在模拟细胞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业统筹……
这些空中自由飘散的加工工具,每一个就像细胞内单独的某种酶一样,它们只负责单独催化某个零件的生产,甚至不会仔细看零件的数目……这跟严格一对一的工业生产完全不是一回事。
确定了这个思路之后,再重新观看这个混乱的加工现场,叶夫根尼立刻就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智体这种高度发达的智能来说,混乱并不是一个能够影响生产的要素。说句很不好听的话,只有地球人那种脑子简单的生物,才会对整洁有着更高的心理需求——因为地球人的大脑根本处理不了这样复杂的环境,他们周围这景象,普通地球人连看都看不过来,又如何能够实施统筹管理呢?
但是对于高度智能的ai,智体来说,这种高度混乱的关系才是一切效率的来源——整个生产过程他们几乎不需要等待。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一块区域里集中生产的,假如飞船需要生产一亿种零件,那它就可以安排这一亿种零件全部放在同一个地方。
地球人的工业生产方法,就好像把这一亿种零件按照先后顺序编好号码,然后按照1234的顺序主次安装,前后顺序只要一出差错,整个生产可能就要面临停顿和重新来。
后来地球人搞出了标准化流程,其本质也不过是把这一个亿的零件拆分成一百个一百万,每一个一百万内部还是按照这个顺序生产,只是最后形成的这一大块零件再拿到这一百里来拼。
这种生产方式就好像是拼图游戏中,先把所有的拼图标注好号码,然后按照一个确定的顺序关系来拼。这种拼图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性强,对地球人来说,类似航母这种重要的大型项目,速度慢一点没关系,但质量和稳定性一定需要保证。
但智体这边的思路显然完全不同。
同样是拼图游戏,外星人就是一个天才般的小孩——他把拼图随意的往地上一撒,然后手里抓到哪块拼图,就把哪块放到该放的位置上去了。整个过程中他不仅是一只手,而是无数只手来进行。
几乎可以这样说,智体这边的“生产”,几乎就是在所有原料刚刚加工完毕之后,就瞬间被无数的飞行加工工具给拼凑到一起来了。这种效率跟地球人的工业生产思路完全不是级别的。
很显然,智体现在这种生产模式更适合在宇宙的无重力环境,或者是星球内部……
叶夫根尼几乎可以想象,如果在整个星系内,毫无差别的进行这样规模的生产……那生产速度将会达到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他甚至有一种隐隐的担心,如果物资的供应跟不上这样的生产……
叶夫根尼似乎突然明白了智体叫他们来参观的意思。
“你要开始进攻了?”
智体脸部形象在飞行器的前方面板中出现了:“看来你们已经理解了我们的战争法则。”
“这不仅仅是你们的……”在地球上同样如此。
在开战前,一个国家拼命的制造战争武器,那在掏光口袋里最后一分钱之前,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这些武器投入使用。叶夫根尼在了解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瞬间,就已经意识到这种生产模式根本就不存在生产速度的限制。只要智体愿意,他可以无限的扩张这样的“生产车间”……而唯一限制他这么做的要素,也就两种可能,第一是信息的遮蔽,在行星内部生产,不会被联邦的人看到,生产速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但军事的突然性得到了提高。第二,那就是行星本身的质量……
叶夫格尼不知道他所在的这颗行星究竟有多大,但是从身后以及眼前的景象来看,现在的他位置显然已经处在行星的边缘区域。但他和刚开始出发时那样,依然很难感受到重力的存在,这只有一种解释——这颗行星本质上已经不剩下多少质量了。
一旦这颗行星的质量完全被耗尽,那就肯定只有战争这一条路。
“我希望贵文明可以保证中立,”智体说道,“如果你们明白我们这种生产的方式,那你们也肯定能明白,我已经别无选择。”
是的,智体没有了选择。如果他不开打,整个生产线就会停顿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智体这个文明的新陈代谢暂停了。而他的对手联邦文明却不会,联邦拥有着更多的行星和资源……从长远看,如果智体始终保持目前的被动防御状态,他注定会被联邦消灭。
单纯的和平对联邦单方面有利。
所以智体会邀请他过来看现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告诉搜救队——他这么做不是不尊重搜救队文明,而是他自身已别无选择。
第309章 欠揍()
是的,别无选择。
眼前看到的情景,结合吴清发来的那些信息,两者大概印证了叶夫根尼的这种猜测。
吴清和沈文都已经注意到,在太阳系风云这款游戏中,玩家如果选择了智体这一方,总体的战略是简单而清晰的。
只要不断的制造飞船,等攒出足够数量,压上去打就是了,依靠打下来的星球实现下一轮的循环。
而对于联邦,则要复杂的多。
按照地球人的定义,联邦首先是一个议会制的国家,国家宣战需要经过议会的同意,而要让议会同意对ai宣战,首先需要让议会相信ai们对人类是具备威胁能力的,然后还要让大家愿意支付代价来进行抵抗。
这两点哪一点都不好干。
先说第一点,要让一部分人相信ai具备威胁能力。
这听起来有点荒唐,ai和联邦之间已经正儿八经进行过好几次战役了,可是在整个联邦内部,似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目前这样的战争态势是政府刻意主导下的产物。
这跟太阳系风云这款游戏还有很大的渊源。
在太阳系风云里,很多玩家在玩联邦这个文明的时候,就发现了一种比较刁钻的攻略。在游戏的设定中,执政官要想得到宣战权,就必须先让普通人意识到ai的可怕,和文明的危机已经近在眼前。
可按照ai的思路,在把一颗行星的质量全部利用完之前,越早开战对自己也就越不利。
在ai叛乱之前的数千年时间里,ai技术一直就是整个文明的骨架,可以说,几乎整个联邦文明的现状,就是基于ai技术发展起来的。
无论是行星殖民,还是游戏开发,其中都应用到了大量的ai技术,就说叶夫根尼现在看到的,这种细胞式仿生学工业体系,一看就知道是在a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联邦人的视觉系统,甚至可以说,以任何天然进化产生的碳基生物的视觉系统,都不可能适应这种全方位立体的视觉处理方式。
哪怕ai现在占据了太阳系中15颗行星的两颗,但在整个联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