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来自末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主来自末世-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菱假装不知道,仍旧带着原先的人出去了。

    既然宜妃要将这事儿闹大,那她便遂了宜妃的心意罢。

    外面是一道长长的走廊,转角处站着三个人,还有不少跪在一旁的宫女,正是贵妃、宜妃和王夫人。宜妃捂着脸,半边脸颊通红,用一种泫然欲泣的目光看着贾元春,透着一股子疯狂的意味儿。贾元春显然是被这一场变故,给弄得懵住了,愣愣地站在那儿。

    江菱缓步走过来,问道:“怎么了?”

    由于面无表情的缘故,颇有一些端庄持重的模样。

    宜妃见来的人是江菱,先是愣了一下,又暗暗地朝宫里望了一眼。江菱见到她的动作,便猜想应该是在等太后,心里隐隐有些明悟了。正待再问一问,忽然宜妃咬牙道:“给皇贵妃请安。皇贵妃明鉴,刚刚贵妃娘娘不问青红皂白,训斥于臣妾,还声称要在太后面前对峙,求皇贵妃给臣妾一个公正罢。”说着朝江菱跪了下来,伏在地上。

    江菱惊了一惊。

    她知道宜妃一向心高气傲,平时即便是去承乾宫,也甚少会给自己行礼,现在一反常态地叩首,怕是事情不简单……江菱想了想,又朝贾元春那边望去,果然看见贾元春神色惊疑不定,但却未曾有反驳的迹象。

    江菱又想了想,便道:“请贵主子和宜主子到偏殿去,待会儿等宴席散了,再一并定夺。”

    周围有人应了声,将前面两位都扶到偏殿去了,独独留下一个王夫人站在那里,样子有些萧索。江菱叫过两个管事姑姑,让她们在偏殿里陪着贵妃和宜妃,要是有什么动静,便到宴席上告诉自己,随后才转身回到了宫里。

    直到走了十来步,才听见身后的王夫人道:“给皇贵妃请安。恭送皇贵妃。”

    江菱脚步一顿。王夫人的声音有些迟疑,显然不是那么甘愿。她回头望了王夫人一眼,恰恰看到王夫人抬起头来,面色灰败,但眼神却仍旧有些犀利,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位二太太……

    江菱皱起眉,但却没有多说什么,径自回到宴席上,将刚刚的情形,低声跟太后说了一遍。

    外面刚刚出了事儿,里面自然是众说纷纭。贵妃和宜妃的位置已经空了,想来是事情不小,否则不会直到现在,仍未归来。在场的夫人命妇们,多半都是心思通透的,因此便不如刚才那样热络,连说话的声音都刻意压低了,生怕触到了江菱的霉头。

    倒是薛宝钗,频频朝江菱这边望过来,眼神仍旧有些犹疑。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宫里的明烛快要燃尽了。江菱让人倒掉了那碗冷掉的粥,捧着一盏温水,慢慢地饮着。她不敢再吃任何东西了,便只能稍微用些温水来缓解。又过了片刻,奶娘说小阿哥累了,江菱便请示了太后,将小阿哥抱到承乾宫里,让宫里的嬷嬷们看着。

    等到小阿哥平安回宫的消息传来,江菱才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宴席,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滋味。底下的人都心不在焉地交谈着,江菱亦捧着那盏温水,没滋没味地饮着,虽然算不上是如坐针毡,但起码还是挺难熬的。好不容易熬到了酉时三刻,宫里宫外都亮起了明灯,宴席散去的时间到了,太后草草地宣布散席,便率先往偏殿走了过去。

    贵妃和宜妃都还在偏殿里等着,太后过去处置,倒也平常。

    江菱第一个跟在太后的身侧,亦朝那边走去。忽然下边响起了一个轻微的声音:“皇贵妃留步。”

    紧接着,一位年轻的妇人朝江菱这边小跑过来,恭谨地给江菱屈膝行礼。是薛宝钗。

    江菱停住脚步,不咸不淡地说道:“本宫还要随太后到偏殿,瞧瞧贵主子和宜主子。宝二奶奶要是有话,不妨等明日再进宫言说。”自从上回在梦境里,听到了薛宝钗的那个主意之后,江菱对薛宝钗,便再也和颜悦色不起来了。

    薛宝钗上前两步,攥着江菱的衣袖,表情隐隐有些焦急:“求皇贵妃救救我们府里。”

    江菱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几下,才道:“你们府里,轮不到本宫来救。”

    “皇贵妃。”薛宝钗央求道,“我知道您同二太太可能有私怨,但那已经是三四年前的旧事儿了呀。现在我们大姑娘在宫里步履维艰,荣国府摇摇欲坠,薛、王二家满盘皆输,史家亦有牵连,皇贵妃早年同我们府里的姑娘有旧,总不能、总不能眼睁睁地瞧着我们姑娘,都败落了罢。”

    江菱转头望着薛宝钗,目光莹莹的,有些低落。

    “确实……”江菱低声道,“宝二奶奶每回都能正中要害。但现在荣国府里的姑娘,还剩着几个?你们府里的三姑娘和四姑娘,也快要嫁人了罢,丫鬟和婆子都只剩下寥落的三四个了。再者,你们嫡亲的大姑娘都办不到的事儿,我一个外人,又如何能替你们做到?”

    薛宝钗焦急道:“可,可只要皇贵妃稍加指点,就像上回一样,我们府里便能度过难关。”

    上回江菱确实告诉过她们,将府里的东西变卖了平帐,这事儿薛宝钗也确实做了,荣国府也确实度过了一次难关。但这一回,康熙要动的不仅仅是户部,还有吏部,官场上的事儿,可不是一本账目就能平息得了的。而且江菱也不打算插手。

    “宝二奶奶。”江菱慢慢地说道,“这事儿恕我办不了。”

    薛宝钗一愣,便见到江菱加紧脚步,跟在太后身后,到偏殿里去了。

    她慢慢地垂下头,轻声道:“真的救不了么?”

第149章() 
江菱跟着太后,走到了偏殿里。【 //ia/u///】

    偏殿里已经多了好些个人,除了刚刚的贾元春、宜妃和管事姑姑们之外,还有抱琴和宜妃跟前的大宫女,刚刚被请来给宜妃瞧上的太医,和几位别的嫔妃跟前的宫女。贾元春的那一巴掌委实太狠,将宜妃的半边脸颊都扇得通红,即便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又经过太医上药,仍旧能看出一些痕迹来。

    其实按照宜妃的性子,肯定是要闹起来的。

    但现在,宜妃和贾元春各自坐在一旁,被各自的心腹大宫女安慰着,谁都没有闹。江菱跟着太后进殿的时候,宜妃正支着额头,在那里闭目养神,眼梢稍稍泄露出了一丝冷意。几位管事姑姑正在跟前劝说,但那两个人均无和解之意。

    很显然,现在这个结果,是宜妃有意造成的。

    激怒贾元春是有意的,让她扇自己一耳光是有意的,在偏殿安静等候,等到宴席散去,再由太后来处理她们的事儿,也是有意的。刚刚江菱在小侧门听到的那一席话,还有不久前在外面,宜妃朝宫里看的那一眼,都证实了这一个猜想。

    江菱跟在太后的身侧,缓缓地朝四周望了一眼,决定这一回闭口不言。

    宜妃和贵妃之间的恩怨,她没有必要参合进去。

    “臣妾给太后请安,给皇贵妃请安。”

    “臣妾给太后请安,给皇贵妃请安。”

    “奴婢等参见皇太后,参见皇贵妃。”

    周围响起了高高低低的请安声,贾元春与宜妃,还有周围的宫女和姑姑们,都一齐地问了安。太医给她们请安过后,便提着药箱离去了;太后走到主位上坐着,江菱站在她的身侧,等行礼完毕,太后才道:“起来罢。你们两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贾元春站起身来,面色有些苍白,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手,却不说话。

    宜妃朝贾元春望了一眼,表情有些晦暗:“回皇太后,这便要问贵主子了。”

    贾元春猛然转头望着她:“你——”

    宜妃笑了一下,微微侧过脸,问道:“难道这不是贵主子动的手么?”

    贾元春气得一噎,刚想反驳,但不知为何,却又沉默了下去。

    太后看着她们两个,一个面颊微肿,另外一个则一直保持着沉默,禁不住连连捶着扶手,怒道:“你们两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贾贵妃,你先说说,宜妃脸上这伤,可是你造成的?”

    贾元春抬起头,看着太后,面上忽然浮现出一种哀伤的表情:“是。”

    太后猛然站起身来:“你……”她深深地呼吸几下,又道,“今天是中秋宫宴,你却在宴席外面跟宜妃动手,你的仪态礼仪都学到哪儿去了!还有宜妃,你们两个一前一后地在外头更衣,怎么却撞在了一起,而且还、还跟上回一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动起了手?你们这……”

    江菱朝四周望了一眼,贾元春仍旧在沉默,但眼里却隐隐泄露了些许怨恨和不甘,宜妃仍旧在冷笑,而且是稳操胜券的那种冷笑,显然一切都在她的计算当中。抱琴还有宜妃身边的大宫女,几次试图上前,都被管事姑姑给拉住了:现在太后在这里,断没有她们说话的份儿。

    太后怒道:“上回我是怎么告诫你们两个的。贾贵妃需得在宫里闭门思过,宜妃你也切莫得理不饶人,将贵妃得罪的太过。现在好不容易解了禁,又在宫里闹出这样的事儿,你们两个,是要一同被哀家禁足不成?”

    禁足二字一出,贾元春猛然抬头,脸色微变。

    宜妃倒是低下头去,面带冷笑,道:“但凭太后处置。”

    太后狠狠地拍了一下扶手:“你们!……”她挥了挥手,道:“皇贵妃留下来罢。哀家累了,她们两个人该如何处置,你照着规矩去做。”看样子已经被她们弄得烦了。

    江菱刚要应下,却忽然看见贾元春松了一口气,宜妃则上前一步道:“回太后,此事不当由皇贵妃处置。皇贵妃年幼,又对宫中的陈年往事一无所知,难免会有失偏颇。”

    太后抬起头来看着宜妃,良久之后,才道:“你刚刚说,陈年往事?”

    贾元春的面色变得煞白,连带着抱琴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宜妃倒是恭敬地垂下头去,道:“回太后,正是如此。”

    太后不知想起了什么,面色同样变得不太好看,半晌之后,才道:“如此,皇贵妃便退下罢。将荣妃和惠妃叫进来。你们几个,将皇贵妃送回承乾宫。既是年幼,就不要参合进这些事儿里了。”

    周围早有宫女应下,客客气气地将江菱请了出去。江菱虽然有些好奇,但却也知道,这些所谓的陈年旧事,肯定是牵连甚广,能少一件便少一件,于是便不再多言,跟着宫女们离去。在离去之前,恰好与荣妃擦肩而过,荣妃的眼睛里,有着与宜妃一模一样的冷意。

    回到承乾宫之后,江菱褪掉了一身笨重的朝服朝冠,沐浴更衣,抱着小阿哥在怀里轻声哄着。小阿哥刚刚睡饱了,正在她怀里咿咿呀呀地闹着,小手小脚极有劲儿。陪着小阿哥哄了一会儿,江菱便靠在榻上,沉浸到了梦境里。

    但过了一会儿,外面便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主子。”

    江菱从梦境里醒来,又将刚刚飘散出来的那一缕淡香散去,有些沙哑地说道:“进来罢。”随后将小阿哥抱到跟前,理了理他的襁褓。现在天气已经有些凉了,江菱便将小阿哥裹得严实了一些。

    进来的,是江菱跟前的一位亲信嬷嬷,刚刚被江菱留在那宫里的。

    “主子。”那位嬷嬷道,“刚刚那宫里闹起来了,宜妃、荣妃和贵妃娘娘,三个人在太后跟前各执一词,都说十余年前宫里的一桩旧事儿,跟她们没有关系。后来贵妃和宜妃被禁足,荣妃被太后斥责了一顿,现在都已经各自散去了。哦,宜妃离开时候,还留了一个人跟着贵妃。”

    江菱慢慢抚着小阿哥的襁褓,轻声道:“但我离去时,瞧见贵妃的脸色不大好。”

    “是。”嬷嬷道,“刚刚奴婢又打探了一下,说是十七年前,还有十二年前和十年前,宫里都死过人,但那时宫里人都闭口不谈。当时的一位贵妃,亦在郁郁当中死去。但那时皇上和太皇太后都不在京城,因此便没了下文。现在她们将那些旧案都翻了出来,隐晦地说起,这些事儿,都同现在的宫里人,脱不了干系。”

    江菱惊了一下,喃喃道:“居然是……”

    嬷嬷又道:“但更多的事儿,奴婢便打探不出来的,生怕宫里的老人起疑心。主子,这事儿咱们还是不要沾手的好。太后的意思,应该是不想让皇上知道。”

    江菱怔了一下,问道:“连皇上也不知道?”

    嬷嬷笑了:“主子您这是魔怔了。当时皇上只有十四五岁,又在忙着跟辅政大臣们斗法,哪里会知道后宫里的腌臜事儿。至于太皇太后,奴婢不敢妄议。”

    江菱微微地点了点头,道:“没事儿了,你下去吧。”

    嬷嬷应了声,又退下了。

    江菱轻轻地吁了口气,低头望着襁褓里的小阿哥,又轻轻地点了点他的脑门。

    小阿哥以为是母亲在哄他玩儿,咿咿呀呀地笑了,目光天真且无邪。

    江菱闭上眼睛,又仔细地推想了一下,那些所谓的腌臜的旧事儿,应该跟宫里的老人都脱不了干系。上回宜妃质问荣妃,“你在宫里吃了十几年的素”,还有贾元春手里的,所谓“惠妃十多年前的把柄”,刚刚贾元春扇宜妃的那一巴掌,宜妃说“皇贵妃年幼”,太后一听见陈年旧事四字,便将荣妃给叫了进来……刚刚嬷嬷提到的那些事情,应该跟她们几个脱不了干系。

    否则,难以解释这些举动的缘由。

    小阿哥在襁褓里玩了好一会儿,见母亲不理会他,便扁扁嘴,哭了。

    江菱被小婴儿抽抽噎噎的哭声惊醒,将刚刚的那些琐碎事儿,暂且抛到了脑后,将小阿哥抱到怀里轻声哄着。小婴儿其实比大人都要随性,被母亲哄了一会儿,便将刚刚的事情抛到脑后,又咯咯地笑了,即便脸蛋上还沾着晶莹的泪珠。

    江菱伸指抚去那些泪珠,暗暗地叹息了一声。

    当天夜里,江菱便听说,荣妃在佛堂里,抄写了一夜的佛经。

    第二天中午,江菱便又听说,贾贵妃早上不慎吃坏了肚子,叫了两个太医进宫看病。

    紧接着第二天下午,江菱又听说,惠妃宫里又摔了几个花瓶,据说还辞退了一个厨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