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似锦-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今日这么早就忙完了。”

    “近来事情不算多,就过来与皇后一道用饭。”许是帝后之间有了共同的秘密,景明帝对皇后虽然无爱,相处却十分舒服。

    老夫老妻,这样足矣。

    “有件喜事好教皇上知晓。”

    景明帝来了兴致“什么喜事?”

    近来政务乱糟糟的,他已经鲜少觉得有高兴的事了。

    “昨夜燕王妃平安产女,皇上说是不是喜事?”皇后笑吟吟问。

    景明帝一怔,随后脸上挂了笑“确实是喜事。平安生产就好。”

    当皇上的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盯着开府在外的儿媳妇什么时候生孩子。

    “皇后记得准备些补品给燕王府送过去。”

    “已经安排人送过去了。”

    景明帝想起曾经暗许的事,对皇后道“老七近来表现不错,朕打算给他的长女赐名。”

    郁谨揪出了在宫中作乱的朵嬷嬷,又在钱河县大放异彩,这些景明帝都记在心里了。身为皇子没办法加官进爵,只能从别的方面表示。

    皇后一愣。

    皇上说赐名,那可不是给孩子起个名字这么简单。

    赐名,就意味着给了被赐名者封号,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孩来说是天大的荣宠。

    要知道宫里这么多公主,除了嫡公主福清,还有枉死的十五公主,其他公主至今没有封号,只有等到出阁的时候才会册封。

    亲王之女同样如此,要等到女儿出阁时才能请封。

    皇后很快就想到了景明帝这么做的原因。

    都说父债子偿,同样道理,子女亦会享到父母萌荫。燕王夫妇为皇上解了不少烦忧,偏偏有些事不足对外人道,皇上自然要在其他方面补偿。

    皇后笑问“皇上想好了名字?”

    “还没想好,容朕想想。”景明帝揪了一会儿胡子,一时竟想不出来,遂对皇后道,“皇后也一起想想。”

    帝后二人凑在一起,开始为燕王夫妇才出生的小女儿想起名字来。

    正为女儿名字费脑筋的还有姜似和郁谨。

    到底年轻,第二日姜似就恢复了不少精神,哄了哄女儿交给乳娘,夫妻二人谈到起名字的事。

    “大名先不急,乳名我想好了,就叫阿欢吧。”

    姜似眨眨眼“我怎么记得你当初说若是男孩就叫阿狸,女孩就叫阿娇呢?”

    想想丑巴巴的女儿,郁谨心底叹口气。

    这么丑,怎么叫阿娇啊……别人听了万一暗暗笑话闺女怎么办?

    对姜似,郁谨当然不敢直说,讪笑道“我忽然觉得阿欢更好,咱们闺女一辈子欢欢喜喜多好。”

    姜似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遂点了头“那就叫阿欢吧,我也觉得阿欢更好。”

    “主子,东平伯府来人了。”

    “有谁来了?”

    阿巧道“大老爷、大姑奶奶,还有三太太。”

    郁谨立刻起身“我去迎接岳父。”

    姜似还在月子里,姜安诚想见女儿是不能的,只见到了裹在襁褓里的外孙女。

    姜安诚盯着婴儿看不够,笑呵呵道“依儿,你瞧瞧,这孩子与你妹妹小时候一模一样……”

    姜依围在婴儿身边,笑着附和“是呀,和四妹生得真像,眉眼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将来定然如四妹一样出挑。”

    听着这父女二人滔滔不绝夸赞自家闺女,郁谨困惑了。

    到底是别人眼瞎还是他眼瞎?

    “王爷,我进去看看王妃。”

    姜依与三太太一同进了产房,见姜似安好,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就出来了。

    月子里的人自是不能叨扰久了。

    回去的路上,姜安诚唏嘘不已“时间真快,眨眼你四妹都当娘了。”

    姜依心知父亲又想起了先母,忙劝慰一番。

    到了慈心堂,早就等着的冯老夫人忙问“怎么样?”

    “四妹与孩子都很好,祖母放心吧。”姜依道。

    冯老夫人扬起一边眉毛“王爷呢?”

    姜安诚一脸诧异“生孩子又不用王爷出力,他能有什么不好的?”

    冯老夫人狠狠白了儿子一眼“我是说,似儿生了个女孩儿,王爷就没有不高兴?”

    姜安诚冷笑“似儿累死累活给他生了个俊俏至极的闺女,他能不高兴?母亲莫要闲操心了。”

    冯老夫人登时被噎个半死。

    姜似睡醒,一睁眼就发现郁谨守在身边,不由笑了“阿谨,你不去忙正事,要陪着我坐月子不成?”

    郁谨呵呵笑道“衙门最近又不用去,能有什么正事?陪着你就是正事。”

    女人坐月子真是辛苦,六月的天,门窗皆不能开,他才进来一阵子就汗流浃背,可怜阿似还要熬一个月。

    “阿谨,你替我给二哥写一封信吧,告诉他他又多了一个外甥女……”

    。

第572章 赐名() 
对于远在南疆的兄长,姜似十分惦念。

    “也不知二哥在南疆适不适应。南边天气与饮食皆与京城不同……”

    郁谨听了就来气,不悦道“大男人有什么不适应的。该吃吃,该喝喝,要是睡不好不适应,纯粹就是不累。”

    想当初他去南边才十二岁,也没见有人心疼他。

    当然,别人的心疼他不稀罕,只是那时候阿似对他这个人还没印象,就更别提心疼了。

    这么一想,郁谨对姜湛越发暗搓搓嫉妒。

    傻人有傻福,说的就是姜湛这样的,像他这般聪明绝顶的人,在没娶媳妇之前就只好自个儿心疼自个儿了。

    心里极度不平衡的某人看一眼妻子,不怀好意道“南疆女子与京城女子还不同呢,个个热情大胆,说不定姜湛现在都有相好了——”

    姜似拎住郁谨耳朵,似笑非笑问“热情大胆?不知道王爷在南疆遇到多少热情大胆的姑娘呢?”

    郁谨暗道一声糟糕,只顾着给姜二挖坑,没想到一不留神把自己给埋了。

    “咳咳,阿似,你是知道我的,长得没我好看的我瞧都不瞧一眼——”

    “那比你好看的呢?”

    郁谨脸色一正“目前为止,我就觉得你比我好看。”

    姜似白他一眼,这才作罢。

    郁谨暗道一声好险,从姜似这里离开就去了书房,提笔给姜湛写起信来。

    写到最后,竟写了厚厚一叠纸。

    郁谨盯着墨迹未干的信纸,摸了摸冒出青茬的下巴,心道怪了,媳妇都娶到手了,他与姜二那笨蛋还有什么好说的。

    南疆的六月,正是草木最繁盛的时候。

    姜湛带领一队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回到兵营把路上顺便打到的野鹿收拾好了放在火架上烤。

    大块的鹿肉串在木枝上,不停往下滴着油脂,散发出来的香味令将士们不断吞咽着口水。

    “将军,烤好了。”一名兵士把一串烤得微焦的鹿肉递给姜湛。

    “谢了。”姜湛才接过来,就接连打了三个喷嚏。

    谁想我了?

    姜湛琢磨了一下,心中一动该不会是他又要当舅舅了吧?

    咬下一块肉吃了,姜湛问身边兵士“成亲了没?”

    兵士立刻激动了“将军,难道您要给卑职说亲?”

    姜湛冷笑“做什么美梦呢,我还没媳妇呢。”

    “哦。”兵士立刻老实了。

    姜湛这次找了个看着年纪不小的兵士问。

    兵士一脸尴尬“将军,俺只是长得老成一点,也还没娶媳妇咧。”

    姜湛抽了抽嘴角,心道你那叫老成一点吗,长得也太捉急了。

    终于有一个兵士看不过去,自告奋勇道“将军,卑职成亲几年了。”

    “有孩子么?”

    “有了,一儿一女呢。”提起远在家乡的妻儿,兵士兴奋起来。

    “那你说说,女子怀孕到生产需要多久?”

    他记着四妹传出喜讯的日子,但闹不清楚要怀多久才能把孩子生下来,打听清楚了好算算是不是到日子了。

    兵士登时卡了壳,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迟疑道“大概要九个月吧……”

    “不对,不都说十月怀胎嘛,至少得十个月——”

    一群大男人围着快要烤焦的鹿肉,很快争得脸红脖子粗。

    姜湛听得头大,用力咬着鹿肉,想想遥远的京城可能又多了一个亲人,眼中溢满了笑。

    等到回京,说不定四妹的孩子就能跟他喊舅舅了。

    燕王府的小主子出生三日后,就迎来了洗三礼。

    洗三为大吉之礼,马虎不得,但无须广邀亲友,只请近亲来贺就可。

    女方这边请的是东平伯府与宜宁侯府的女眷,男方就不用说了,主要是王妃与已出阁的公主们。

    饶是如此,洗三礼那日,燕王府还是热闹非凡。

    午后,产房外厅设了香案,由收生姥姥开始主持仪式。

    随着收生姥姥把盆中水撩到阿欢身上,阿欢登时啼哭起来。

    众人立刻说起吉祥话,心中却不以为然。

    到底只是个女孩儿,哪怕是燕王府第一个孩子,亦没什么值得重视的。

    今日这一趟,不过是走个过场。

    待收生姥姥念着“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这样的词儿,齐王妃眼底划过笑意。

    收生姥姥的唱词都是固定的,她当初亦是听着这话过来的。

    多送男,少送女——当时她听了别提多心塞了。

    怎么就没有一举得男呢?

    齐王妃不由去看姜似。

    生产不过三日,眼前的女子没有丝毫臃肿,只比未有孕前多了些丰盈,而这份丰盈却让她看起来更加明艳。

    齐王妃心中酸涩不已。

    这世上总有些人得天独厚,让人嫉妒不来。

    望着姜似平静含笑的眉眼,齐王妃暗想生了个女儿,燕王妃就毫不在意?

    呵呵,定然是强作欢颜罢了。

    “王妃,宫里来人了。”一名丫鬟匆匆跑进来道。

    厅里众人登时静了一下,不由面面相觑。

    洗三礼宫里怎么会来人?

    皇室子弟家里添人口,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报宗人府录入玉牒是规矩,至于宫里有没有奖赏,就看添丁的是哪家了。倘若是不受重视的宗室子弟,顶多是循着惯例送些补品过来。

    洗三礼上特意派人过来,这可少有,仔细想想就几个王府生下世子时宫里专门来了人……

    众人猜测着,终于等到内侍赶过来。

    一见前来的内侍竟然是潘海的徒弟乐公公,众人更觉出几分不寻常。

    乐公公是潘海的徒弟,潘海可是皇上身边最得力的人,宫里来的内侍居然是皇上派来的,而不是皇后,亦或太后——

    众人越发好奇内侍来意,直到小乐子拿出明黄圣旨,眼神猛地一缩。

    怎么会有圣旨?

    小乐子看众人一眼,小心翼翼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妃性资敏慧、端庄贤淑,今闻燕王妃诞下嫡长女,必肖其母之风姿……燕王嫡长女深得朕心,特封为和姝郡主。钦此。”

    厅内没有风,也没有声音,场面一阵古怪的寂静。

    。

第573章 震惊() 
众人齐齐看向姜似,又看看乳娘抱着的小婴儿。

    燕王妃端庄贤淑?

    皇上是怎么说出这种违心话的?

    至于这小女婴有没有其母风姿就更搞笑了,皇上还没见过这屁大的小娃娃呢!

    出生三日就被赐名封为郡主,这赶上嫡公主的待遇了。

    别说齐王妃,就是其他王妃乃是出阁的公主们,脸上笑意都有些发僵。

    皇上如此惊人之举,是要人嫉妒得发狂吗?

    见气氛古怪,小乐子轻咳一声“燕王妃,替小郡主谢恩吧。”

    姜似双手捧过圣旨,郑重谢恩。

    “王妃起来吧,咱家回去复命了。”小乐子笑眯眯说着,飞快瞄了阿欢几眼。

    也不知这小婴儿有何特别,竟让皇上现在就册封,别说是这些贵人们,就连他都惊了。

    “劳烦公公了。”姜似给阿巧使了个眼色。

    阿巧立刻奉上赏封,并送小乐子出去。

    “咳咳,小郡主才出生就得了皇上喜欢,真是恭喜王妃了。”一位出阁的公主咳嗽一声,打破了古怪的气氛。

    仿佛被仙人施了定身术的众人这才醒过神来,收拾起复杂心情,纷纷向姜似道喜。

    直到这些人回到各自府中,心情依然复杂难言。

    东平伯府的慈心堂中,冯老夫人听了三太太郭氏的话竟直接站了起来“什么,皇上竟然封了王妃的女儿为郡主?”

    郭氏低眉顺目道“儿媳当时就在厅里,亲眼瞧着王妃接旨的。”

    亲眼瞧着姜似接了旨,那定然是不假了。

    冯老夫人缓缓坐了回去,眼神茫然。

    是她老了,看不懂这个世道了?

    姜似那丫头不是个好性子,嫁到王府去她虽觉得脸上光彩,可一直悬着心,总怕这丫头因为臭脾气不知道哪日惹下祸来。

    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嫁到皇室中又不一样,一旦犯事了,娘家哪有不受连累的。

    晋王妃就是摆在眼前的例子。

    晋王一家去守皇陵不久,晋王妃的父亲就被降了职,拖家带口离开繁花似锦的京城去地方上做官了。

    可姜似怎么就处处出乎她的意料呢?

    皇上夸四丫头端庄贤淑——冯老夫人一边想一边摇头。

    比冯老夫人还想不通的是齐王妃。

    这个时候齐王还没得到消息,正在书房里与幕僚议事,忽然就有侍从来禀报“王爷,王妃回来了,请您过去一趟。”

    齐王下意识皱眉。

    李氏素来懂事,鲜少会在他有正事时打扰,既然叫他过去那定然有事。

    想到齐王妃是从燕王府回来,齐王便明白又与燕王有关了。

    近来但凡与老七有关的事总令他心赌,也不知这次又有什么事。

    齐王匆匆赶了过去,一眼就瞧见了齐王妃复杂的表情。

    “怎么了?”

    齐王妃示意伺候的人退下,抿了抿唇道“王爷可知今日燕王府洗三礼上发生了什么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