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途点哈是重中之重,两人不吝啬什么长途话费,除夕之夜大明和母亲聊了非常多,杨桃也和养母和养父通上话,并且和已经牙牙学语的胡正森谈笑风生。到了许凉玥这里,杨桃故意怒怒的说:“等我回国了我好好弄你。”

    电话中许凉玥也道出了烦心事,具体的事她不便于说干脆发来了电子邮箱,反正家里人也没几个能看懂全英文。

    信中她叹言,因为自己杨桃第二的存在国家已经盯上,这十亿美元可是宝贵的外汇国家想拿走,最终她毕竟只是个孩子只好妥协。十亿美元变成了八十七亿的人民币,在这国家压着不让新闻报道,幸亏也没有成为舆论的风口浪尖。

    富裕之后往往成名,尤其是这样的神童凭着智慧创造了巨额财富,杨桃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暂时她还不想回国,98年中国会遭遇大规模的洪涝灾害,届时最缺的就是直升机还有工程机械。

    这些东西她提前命在巴季金斯卡亚的民用机械工厂仿制俄罗斯现有的那些挖掘机推土机,底盘最简单那些废旧坦克装甲车拉回去拆底盘。除此之外她计划去买直升机,而首要的地点就是喀山。

第二百七十七章 铁路偷着修() 
对于石油商人来说坐拥油田就是坐拥了金山,只要石头能抽出来就意味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而唯一区别的是收多少的税。

    俄罗斯联邦体制给予了小共和国很多特权,其中一条便是小共和国可以自行收税,但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小共和国还得依靠联邦拨款才能正常的运行经济。因此图瓦国营石油公司在秋明油库区不必给联邦交税,也因此公司能赚取更多的财富。

    在国际上俄罗斯的商业信誉非常糟糕,这一点从中国的各路倒爷的口吻里就可见一斑。中国的经商文化,时间最重要贿赂反而并不排斥,钱能解决很多为题,所谓俄国的警方很乐意敲诈中国商人。

    库塔比特卡毗邻托博尔河,此刻的河流已经基本冻结。二月初暴风雪的时间已经结束,但是雪完全化掉要等到四月份。

    现在的库塔比特卡城的治安已经好了很多,当一个人穷困潦倒之时才会昧着良心铤而走险,而现在城里相当多的赋闲之人已经找到了活计。一些人被工厂雇佣,有的成了石油工人,有的成为附属人员,还有一些成为了为了每天一百卢布的薪酬出卖劳动力的搬运工。甚至连一些妇女也扛起了锄头前往新的荒地上挖掘,这里将架设起新的油井。

    而更多的还是商业变得繁荣,图瓦石油公司的投资预算高大一亿五千万美元,整个秋明油库区的外资投资也只有区区三十亿美元。俄罗斯国安局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非常清楚这个图瓦共和国的国营公司有中国人的巨额投资,这一点在整个俄国也仅此一家。但是他们也不能反对,只要他们开心就好。

    自从连通了网线,这样杨桃和老家的沟通就更加的频繁。她嘱咐许凉玥务必把汉化版的xp系统搞定,最好刻录在一张光盘上给邮寄过来。

    这个时代的国际互联网还无法达到后世那种一秒一个g的数据传输,此刻她脸上的是政府专线所以数据传递很快。为了证明她过的很好,因此大明就成了业余的摄影师。

    萝莉和重工业,一种宏大和娇嫩的强烈反差。萝莉不畏严寒穿着丝绸的连衣裙站在高大的冷却塔下,塔上冒着滚滚白烟,亦或者站在磕头机旁,一些原油印黑了雪地。“你真是太大胆了,我阻止你又不高兴。你要是感冒了可别嫌药苦。”大明一脸黑线,旁边的楚华一直准备好大衣。

    小姑娘仿佛都很喜欢拍照,只是现在可是零下十度。杨桃也深知这彻骨的寒冷,要风度不要温度,所以摆个poss闪光灯一亮,她便马上钻进军大衣里。

    这些照片悉数通过邮件发回老家,胡老爷子看着心惊肉跳,所以赶紧拨打长途训斥一番。

    远在汝宁的胡老爷子自从去年得病后愈感身体遭遇重挫,人不可不服老。新年一过他听从医生的安排加强锻炼身体有所恢复,眼下和他一起锻炼的则是儿媳带回来的一堆姑娘。可是这些姑娘没有一个有大孙女那样的智慧,也没有一个像大孙女那样机灵,或许这些孩子才是正常的孩子,两个孙女简直就不像是小孩子。

    他已经听说孙女在俄罗斯做的事,很多则是楚华这个根本通过大使馆把所见所闻回报而来。“他们在俄罗斯挖到了石油,现在正在以每天数十万美元的速度赚钱。他们使了一些手段,现在是以图瓦共和国的名义在挖油,他们只要缴纳非常微薄的税收。”

    杨桃知道楚华的存在有很多意义,如果他能实时的把情况告知大使馆告知国家,那么自己在这异国他乡反而愈发的安全。她知道楚华报告的越多那么自己对国家的价值也就越大,尤其现在她和哥哥这样十分微妙的存在,他们可是绕开了俄联邦成功介入俄罗斯的中国大商人。

    胡老爷子看过送过来的报告心情大震,孙女和孙女婿虽然只是孩子,但做的事也算是经天纬地。尤其是这个杨明志,甚至接受了战火的洗礼越来越像个爷们。

    他们的事业,制造各种大型机械,拆卸改装还有修理兵器,制造军火帮助俄军修理坦克,最后是挖掘石油。其他的轻工业产品还有视频饮料更是由火车和客车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俄罗斯销售。粗粗一算他们的经济实力,自从挖到了石油,他们三个孩子的月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亿美元。

    这里陈玮翔最是高兴,腹中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只可惜孩子的父亲因为雪灾还有工作上的事暂时脱不开身。她已经搬到了小城堡这样能接受更好的照顾,她唯一的愿望便是钟皓凯能及时回来。

    既然和家里通信更加方便,大明也把自己的一些新决策发给公司,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搞定一批专业的铁路工人,最好让大人物从中斡旋,让图瓦政府和国家铁路的那帮人合作。

    这里胡老爷子当仁不让的亲自出马,他在官员陪同下去了京城,会见了大人物。“为了中俄友谊修建一条铁路,未来还可以深入合作……”胡老爷子把大明书信的打印版送到了相关人员的手上。

    大明和杨桃非常清楚国内市场对整个图瓦共和国的重要性,这一点普加乔夫也完全同意。修铁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图瓦共和国内修筑两条铁路连接国内所有的城镇,其次是和阿尔泰共和国斡旋,干脆修筑一条从克孜勒到乌鲁木齐的国际铁路。

    铁路将翻阅帕米尔高原的山脉山口,那里的海拔高度相当于青藏铁路,杨桃知道现在青藏铁路正在修建,中国的团队经验丰富最值得信赖。

    国家觉得这个计划很有意思,只是俄罗斯政府对此很有异议。二月份图瓦政府对于此事向联邦抗议,指责联邦过于迂腐和不负责任。

    杨桃和大明只得在库塔比特卡等待,无聊的时候就去开始解冻的托波尔河畔溜达。一些人架起鱼竿钓鱼,有些就在湖畔的草坪上架设起烧烤摊子烤鱼。而草坪上还有很多喝的酩酊大醉的人。

    国家铁路做梦都想在国外修铁路彰显自己的实力,而俄政府对此事磨磨唧唧。与此同时图瓦正在自行修铁路,中国人确实在修铁路,他们只是如同志愿兵的形式存在。他们修的铁路也就是在克孜勒周边的高山平原地带,真正到了山区则是困难重重,这个需要专业的来。

    工厂的高炉生产的高质量铁轨堆积如山,现在正等着专业人士赶来。普加乔夫无时无刻在谩骂那群官僚破坏自己的财路,并称他们如此墨迹难怪收不上税。俄罗斯对外国投资有一定限制,尤其重工业这一项,叶利钦不愿看到宿敌中国这般的渗透,但时代的车轮又不是他能所阻挡的。

    杨桃不知道她策划的秋明挖油计划实际上触及到了俄罗斯的底线,原因就是她和哥哥是中国人,就算这个石油公司归属图瓦,但意义上还是巨大的不一样。所以在修铁路的问题上只能发布总统令,实际都是通篇的虚与委蛇,再议再议还是再议。

    “再议!再议个xx”气的普加乔夫无话可说,实在不行只能用暗度陈仓。杨桃写了新的信件直接发给国家铁路的那帮人,这番请求不用国家的名义,就让手下的工人们以个人命运进入俄罗斯,如果需要什么特别大型设备,务必带上设备的设计图纸送往伊尔库斯克的李斯特万卡。杨桃强调了一下,不要小看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公司只要是机械就能制造。

    如此这般三月里工人们纷纷抵达,这些国家铁路的外派职工拿着两份奖金,一份国家给的一份图瓦支付。他们几乎是空着手坐上大巴,随身携带的也只有行礼。三月中旬他们抵达了克孜勒,稍事安顿后便和当地工人开启了伟大的修铁路工程。

    兄妹俩没有条件回到克孜勒,这里只有乘坐军用直升机突击抵达的钟皓凯。

    中方人员领头的名叫张罗阳一位中年的工程师,此时枪伤康复的刘根申作为公司的接待代表。在这里遇到一堆中国人,张罗阳感觉甚是奇妙,原来果然早已“远征”唐努乌梁海。

    大明和杨桃都觉得对不起刘根申,他为了挖石油的事业受了伤,对待英雄最好的办法是赋予他更大的地位,此刻他已经变成中国劳工在图瓦的总负责人,甚是受图瓦议会的喜爱。

    钟皓凯亲切接待了张罗阳,并领着他参观了普加乔夫别西卡公司在图瓦的工厂和油田。两人带着安全帽站在高炉之下,炉中的热气咄咄逼人。“外面很冷但这里非常热,所以我的工人们都是穿着小衬衫劳作。我们什么都能制造,只要有设计蓝图就是巨型吊车我们也有信心创造出来。”

    张罗阳相信这位所言,在到来之前他已经知道了一些事实,这个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是中俄合资公司,中方占了绝对大头,而且这个公司正是在国内大名鼎鼎的德新超时代公司。

    “恕我直言,你们的野心真的很大。你们难道是想通过经济渗透的方式重新占领唐努乌梁海么?这个老毛子可是不希望看到的,他们或许会动用一些强制手段。”

    “不不不,图瓦是图瓦人的图瓦,我在这待了很久了解很多。”钟皓凯侃侃而谈,“除非图瓦宣布独立俄罗斯才会用强制手段。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与其占领土地还不如经济殖民。你去告诉国家的那些大人物,现在这个唐努乌梁海的居民可是非常喜爱中国商人。”

    杨桃的生日在春分,三月里的西伯利亚依旧寒冷,之时白天最高气温终于突破了冰点。得知国家铁路的强人们已经暗度陈仓,还有工厂把新防止的大型磕头机的大大小小零件送抵油田,同时还有一批废旧坦克改造的拖拉机和挖掘机正在运来的路上,这些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九岁的生日宴会进行的非常简单却有特别隆重,她不是那么追求物质,比起雍容华贵和珠光宝气,工人们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老板的生日,每一名工人都得到了二百美元的奖金,这一天她也收到了很多礼物,甚至有工人故作文艺的写了几首诗。

    许凉玥同时发来了几张照片,这里是家人们的合影还有他们的祝福话语,期间还有陈玮翔的期盼。

    钟皓凯收接听了妻子的电话,预产期约莫在四月中旬,作为丈夫他必须要回去。

    吹灭了生日蜡烛吃了简易的蛋糕,这样杨桃的生简单的度过,她也要进行下一项重要举措——买飞机。

    没飞机在几年前就被提上议程,在她心目中俄罗斯的好直升机不多,米17和米26是首选,只是最中意的美国的黑鹰直升机杨基佬绝对不会卖给中国商人。想到这她只能叹气,下一步便是前往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的喀山,那里是米17的生产地。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叶卡捷琳堡的老红军() 
根据计划新的旅程将前往喀山,其次是赶往莫斯科,给予兄妹俩的时间还很长。

    因厄尔尼诺现象所致,自从最后一次降雪过后西伯利亚再无风雪,反而温暖季节提前到来,专家预测今年的无霜期时间偏长。西伯利亚不适合种植粮食最大的问题就是漫长的霜冻期,因此在远东和诸如伊尔库斯克这样的城市种植粮食和蔬菜的中国人,他们主要采用塑料大棚技术。

    杨桃欣喜的听到了来自克孜勒的消息,新到的中国工人把家乡的那一套精耕细作也带了过来。蒙古人过惯了牧马放羊的粗犷生活,他们这种生活方式急需维生素的支持,所以当中国工人架设起了蔬菜他们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

    有汉人的地方就有农田,这是六千年的农耕民族不变的法则。而她自己也要在新的“农田”收获新的“果实”。

    翻开俄罗斯的地图大明震撼于她的广大。“从杭州到伊尔库斯克我们飞了几千公里,从伊尔库斯克到克孜勒一千六百公里,从克孜勒到秋明两千公里,现在我们又要前往喀山,又是一千多公里。”

    往日从汝宁到杭州他便抱怨路途的遥远,而在俄罗斯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以后不会这样了,这一趟就是去买飞机。

    关于买飞机的问题上杨桃强调的是买直升飞机,最好是载重巨大的。而固定翼飞机未来也会买,但基于性价比公司实在没有必要为诸如波音747这样的庞然大物修一个大机场,还是简便的直升机机场符合日常使用。

    因此首选目的地就是位于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喀山,米17直升机的一个制造商就在这里。

    漫长的旅途依旧由普加乔夫陪伴,同时还有衣冠楚楚的楚华,这一趟依旧是以图瓦共和国的名义前往。

    鞑靼斯坦的历史,这些人就是历史上金帐汗国的后裔,他们曾经统治俄罗斯各公国三个世纪。金帐汗国灭亡后遗民便遭遇俄罗斯人的迫害,但蒙古认留下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法律法规,这样四分五裂的各个斯拉夫公国迅速被莫斯科大公所吞并形成了统一了罗曼诺夫王朝。

    车队还是荷枪实弹的向喀山进军,一展图瓦的大旗支在领队的吉普车上,普加乔夫可不希望遭遇沿途各州警方的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