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人穷礼数短,在獾子寨,哪怕是婚姻嫁娶,也不过走定亲和成亲两道程序而已,而王家却是一步一步来,哪怕时间极短,却不肯落下任何一个成婚礼节。

    足见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当爹娘的,谁不希望亲家自家闺女不仅嫁得富贵,而且更得婆家看重和喜欢呢?

    “听说是白起从中牵线搭桥的。”舒予闻言,随口笑道。

    张李氏闻言眼神一亮,目光在舒予身上来回打量一阵。

    舒予被看出一身鸡皮疙瘩来,抬手搓了搓胳膊,人往后一撤,警惕道:“娘这么看我做什么?就跟那大灰狼看见了小白羊似的,看得人头皮发麻。”

    “又浑说!”张李氏抬手给了舒予胳膊一巴掌,起身笑道,“我去做饭,你没事儿就来灶房帮忙。”

    说罢,乐呵呵地走了。

    徒留舒予一个人莫名其妙。

    韩彦这才进去,诚心请教道:“舒予,你知道小定礼的规矩吗?我怕那天自己做不好,非但帮不上忙,反而给韩大叔添了麻烦。”

    或许和她说说别人的亲事,这傻丫头就开窍了呢。。。

    韩彦美滋滋地想道。

    可惜对方完全不配合。

    “我一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哪里懂得这些?”舒予挑眉看了韩彦一眼,站起身来,拍了拍裙子上的褶皱,疾步去了灶房。

    原先懵懵懂懂的也就罢了,和韩彦什么都说得,自在随意的;可是一旦起了心思,再面对韩彦时,她总觉得有些不自在,更何况韩彦问的还是男女婚嫁的问题。

    她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厘清楚自己对韩彦的情感,也需要弄明白韩彦的心意。

    毕竟,从以往种种看来,小望之已经亡故的母亲,在韩彦的心里十分重要。

    韩彦微微一怔,看着舒予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托着下巴,若有所思。

    ……

    八月初六,韩路生果然一大早地就来请韩彦,还有张家三口。

    舒予面对这种邀请,很是熟门熟路地拒绝道:“我就不去了,还要在家里照顾小望之呢!小孩子调皮,别到时候冲撞韩霞的小定礼,可就不好了。”

    韩彦闻言,连忙笑道:“这有什么?来之前,我爹特地交代过的,让你们都过去。小望之也要去的。小孩子调皮怕什么,正好一起热闹热闹吗!”

    舒予只当他这是客气话,笑着回绝道:“热闹也不在这一天。小定这么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顺顺当当的。”

    言下之意,她和小望之还是留在家里吧,免得到时候热闹过了头,再让韩霞的小定礼不能顺顺当当地进行了。

    韩彦不依不饶,诚恳邀请道:“那可不行。我来之前,霞丫头一再叮嘱过的,说是今天你一定得去。你是她的知交好友,她这么重要的日子,你怎么能不到场呢?”

    要说三年以前,舒予和自家妹子那是真的交好无间,可是自打他娶了白英,舒予就渐渐地少往自家去了。

    这些他都明白,不过是免得双方见了面,徒增尴尬罢了。

第122章 察觉() 
因为当初的事情,对于舒予,韩路生心里总有些愧疚不安。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感情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他总不能因为张大叔亲自上门透露了口风,就违背自己的心意,放弃和白英之间暗生的情愫,碍于面子和两家的交情去娶舒予不是?

    想起往事,韩路生神情歉疚又不安。

    一旁的韩彦见了,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皱。

    当初的事情,本就是张大叔自己的意思,舒予事先半点都不知情,事后更没有因此而将韩路生放在心上,怎么韩路生此时却是一副辜负了舒予深情厚谊的歉疚又欠揍的表情?

    韩彦觉得自己的拳头有些痒。。。

    好在他知道自己若是真的因此和而韩路生计较起来,更是无理,只能强忍着揍人的冲动,上前一步挡在韩路生和舒予之间。

    “小望之正是猫狗都嫌的年纪,他要是去了,少不得捣蛋闹腾,到时候万一要是冲撞了令妹的小定礼,那可就不好了。”韩彦一副“我全然都是为了你们着想”的模样,谦谦笑道。

    哼,去了韩家,舒予不就得继续面对韩路生了?他才没那么傻呢!

    更何况,舒予并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既然如此,他当然舍不得她委屈自己,去应付韩霞了。

    韩路生听出了韩彦的弦外之音——舒予今日要和小望之留在家里,不免有些着急,连忙劝说道:“可是,舍妹特地叮嘱过,一定要让舒予……”

    韩彦皱眉,打断他道:“是吗?那可就不好办了……你要知道,小望之除了我,就只肯黏着舒予……”

    哼,“舒予”二字从韩路生嘴里说出来,他都觉得刺耳。

    韩路生语气一窒,瞪眼沉默半晌,不得不屈服道:“既是如此,那就有劳韩先生了。”

    韩彦已经和他表明,为了韩霞的小定礼顺利进行,小望之定然是要留在家里的,为此,他和舒予只能有一个人去韩家。

    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好选择的吗?

    当然是努力完成父亲的嘱托,将小妹的叮嘱暂且放在一边了。

    小定礼,韩彦去了当然比舒予去了更能给自家增光添彩,替小妹在王家人面前撑腰了。

    韩彦和舒予闻言,俱是松了一口气。

    “那小望之今日就有劳你照顾了。”韩彦回头对舒予笑道,“别惯着他,他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只管教训他!我去去就回,不会耽搁太久的。”

    说到最后,语气渐渐地变得低沉缠绵起来,仿佛一个即将出门的丈夫,在仔细交代叮嘱妻子一般,熟稔又亲昵随意。

    舒予对此早已经习惯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遂抿唇笑着点头,应道:“我知道了,你就尽管放心去吧。”

    语气同样随意自在。

    韩彦闻言,眼底的笑意不由地加深了。

    一旁的韩路生见状却大为惊讶。

    在他看来,韩彦和舒予的这番对答和神情语态,分明就与他日常跟白英说话差不许多,自然随意当中又透着夫妻之间特有的亲昵与依恋。

    可这根本就不该出现在一个借宿者和房东之间!

    韩路生愕然,心里千回百转,面上却在一闪而逝的惊讶之后,不敢再流露分毫的探究和迟疑,免得被韩彦和舒予察觉到了,徒生不悦尴尬。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吧。

    韩路生在心里默默地劝说自己。

    韩彦瞥了韩路生一眼,将他的惊讶失神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容我先进去收拾收拾,一会儿就过去。”

    韩路生直愣愣地点点头,眼看着韩彦和舒予一面低声说笑,一面进了屋子,那亲近随意的模样,晃得他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屋内,张李氏正在系一个小包袱,里头放着上回在秀水河子镇上的张家布庄裁来做秋衫的剩下的布料,此时正好用来做贺礼。

    韩彦匆忙之下来不及准备贺礼,便干脆数了一百钱,用荷包装起来,权作恭贺。

    等一切都收拾妥当了,韩彦和张猎户夫妻俩便随同韩路生,一起去韩家。

    舒予紧紧拽住想要跟上去凑热闹的小望之,笑着将一行人送出了院门。

    一行人还未曾到韩家,远远地便听见院子里一片忙碌的声音。

    韩勇在獾子寨素有威望,是以韩霞的小定礼,很多人都来帮忙,或是上门恭贺,一时间将整个院子都挤得几乎都没有落脚的空。

    见韩彦上门道贺,院子里的人都纷纷笑着上前和他打招呼。

    虽然三味书屋开馆授学仅仅才三个月,然而学堂里的孩子却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群从前只会调皮捣蛋的野孩子,如今竟然渐渐地有了些书生气,至少,能体谅他们作为父母的不易,面对外人时也有礼数得多了。

    就是拳脚功夫,也进步飞快,偶尔要拿树枝教训他们时,他们竟然能机灵地避开,再趁机讲道理为自己辩白。

    这份机敏,可不是寻常打猎就能够锻炼得来的。

    这些都全赖韩彦的教育之功。

    面对真心感谢的乡民,韩彦笑着一一应了。

    大家知道今天是韩霞的好日子,韩勇有许多事情要韩彦帮忙主持,倒也不多拉着韩彦攀谈,寒暄过后,就放他自去忙碌了。

    韩路生将人送到堂屋之后,脚步一转,去了妹妹韩霞的屋子里。

    白英正在里面陪着紧张不安的韩霞说话,听见响动,扭头看过去时,见是韩路生进来了,遂起身朝他身后看了看,笑问道:“舒予妹子也来了?”

    韩路生摇摇头。

    还未来得及解释缘由,韩霞就先激动地站了起来,几步赶过去,满脸不悦地撒娇抱怨:“哥哥怎么没把舒予姐请来?我明明一再交代过了的!”

    抱怨嗔怪的语气,让一旁的白英微微不悦,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人家是亲兄妹,就算是这会儿吵闹得再厉害,过后也还是一家亲,她一个嫂子,作为外人,还是不要轻易地掺和进去的好,免得到时候里外都落不着好。

第124章 调戏() 
时下孩子启蒙,四五岁到七八岁不等,但是不论何时启蒙,俱是上来就教授“三百千”之类的启蒙读物。

    大一点的孩子还好,勉强能够跟上夫子所授,但是年纪小的,就只剩下咿咿呀呀地跟读仰脸天书的份儿了。

    而且因为文字枯燥难学,很多孩子还会因此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于今后的进学极为不利。

    但若是将“三百千”里的文字都换成这样有趣易懂的图文配合的形式加以表达,那年龄小的孩子肯定会喜欢且明白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进学的兴趣和信心可比学到的那些微末知识重要得多了。

    别的不必多想,只需看看小望之这个平时在学堂里调皮捣蛋得坐不住,如今却自己要求继续作画学习,就可见一斑了。

    舒予一怔,韩彦说的不就是后世那些育儿的绘本嘛!

    这个她熟悉拿手!

    “这些东西韩大哥需要吗?”舒予指着韩彦手里的鸡鸭简笔漫画问道,“如果有用的话,我可以趁着长假这那段时间,把《三字经》的插图先画出来。”

    因为提前被邀请帮忙操持韩霞的小定礼,而且八月初九还要参加县中的文会大比,所以韩彦特地给孩子们放了长假,从八月初六一直到八月十二。

    “我也一起来帮忙吧!”韩彦没回答需要还是不需要,直接笑道,“时间太短,你一个人只怕忙不过来。”

    可别小瞧只是一本《三字经》,要通本绘图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可舍不得舒予没日没夜地忙碌。

    而且,如果不主动要求帮忙的话,怎么能亲近佳人,拉近关系,体会一把“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乐趣?

    “只是,这样的绘画方式我不是太熟悉,一会儿还要烦请舒予妹妹多多教我啊。”韩彦笑道,说着拱手深施一礼,诚心请教。。。

    舒予被韩彦这郑重其事的模样惊了一惊,旋即掩唇大笑起来。

    张猎户也在一旁呵呵笑道:“她能教你啥?值得你这样施礼相请!”

    话虽是这样说,眉梢却骄傲地扬得老高。

    他闺女就是厉害,不管真假,至少韩彦这样满腹才华的人,还得向她请教呢!

    舒予笑得差点岔了气,好不容易收了笑,扶腰摆手道:“好,你这徒弟我收下了!”

    张李氏瞋怪地看了她一眼,道:“什么‘徒弟’不‘徒弟’的?你忘了,你的本事还都是人家教的呢!”

    “这有什么?”舒予挑眉,得意洋洋地反驳道,“孔夫子还说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段文章张李氏没有听过,但是也大约明白是什么意思,大概就是她和韩彦各有各的长处,谁厉害谁就可以做对方的老师。

    这么想来,似乎也没有什么错。

    张李氏抿唇笑了起来,由着舒予去讲理,也不去辩驳。

    韩彦闻言却是大为惊讶,扬眉问道:“你打哪里看来的这段话?”

    他可没有教过舒予昌黎先生的诗文,家里更是没有其诗文集,舒予何以如此熟稔又贴切地说出这一段话来?

    舒予一怔,旋即反应过来,故作神秘且傲娇地昂首说:“我不告诉你!”

    一副小女儿的娇态而不自知。

    韩彦一怔,仰首哈哈大笑。

    舒予那么古灵精怪、天资聪慧的,从别处听到一次就记下来,也未必没有这个可能。倒是他拘泥了,非要追根究底多问一句。

    而且比起这个,他更在意的是舒予近来在他面前越来越像一个娇娇的姑娘家,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懂事的“妹妹”。

    心中大为高兴,韩彦遂也不再多问,只是冲舒予露出一个赞扬的笑来。

    “既是如此,那一会儿咱们就开始吧。”韩彦笑道,“舒予妹妹先来教我如何用线条简单勾勒作画。”

    见韩彦不再追究,舒予长舒一口气,也就没有忸怩,指着石桌上散乱的笔墨纸砚,爽脆地应下:“好呀!那咱们先把这些东西收拾到屋里去。”

    这会儿山间起了凉风,气温渐降,还在院子里作画的话,难免会着凉。

    她和韩彦身体健壮倒还不怕,关键是小望之如今正兴致勃勃地围着这些简笔漫画转悠,半刻也不肯离开,小孩子抵抗力差,吹了凉风,万一生了病,可就不好了。

    “好,我来帮你!”韩彦笑道,说着便去帮忙拾掇石桌上的笔墨纸砚。

    张李氏见两个人有正事要忙,便笑道:“那我去做晚饭。”

    又转头招呼丈夫:“他爹,你去灶房帮忙添把柴禾。”

    “哎!”事关三味书屋未来的教学大计,张猎户爽快地应下来。

    夫妻俩去了灶房忙活。

    韩彦和舒予则带着笔墨纸砚,还有小尾巴似的小望之,一起去了正屋,铺纸研墨,先从简笔画学起。

    “这个其实很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