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朕苦命的孩儿啊,这些年真是苦了你了。”元嘉帝怅然长叹一声,招手亲切笑道,“好孩子快快过来,给朕好好地瞧瞧!”

    对于这个从天而降的孩子,元嘉帝除了庆幸能够及时稳住朝局之外,对他并没有过多的父子之情,毕竟,两人今日才初次见面而已,而且小望之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赵贵妃的安危。

    对于元嘉帝来说,没有人能够越过赵贵妃在他心目的地位,江山社稷亦然,更别说是初次相见的儿子。

    可惜饶是元嘉帝自为人足够慈爱,小望之却并不为所动。

    眼前亲眼看到元嘉帝对赵贵妃毫无原则的纵容和偏袒,小望之愈发地替被迫焚宫自尽的生母不值了,闻言顿了顿,没有立刻应答,更别提是配合元嘉帝上演“父子相认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戏码了。

    “圣上让殿下过去呢。”舒予温声催促道。

    正想要往后退的小望之闻言立刻回过神来。

    对啊,他只顾着自己害怕又厌弃了,差点就忘了来之前爹爹和娘亲的一再叮嘱了。

    小望之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内心对元嘉帝的失望和排斥,三两步走到榻前,拱手向元嘉帝请安:“儿臣见过父皇。”

    “你我父子之间,用不着如此客气。”元嘉帝冲小望之笑道,伸手将人拉到跟前,含笑上下打量一番,不禁感慨道:“挺拔结实、沉稳有风仪,韩卿果然将你教得极好。”

    这话小望之爱听,便跟着多说了一句。

    “舅父和舅娘,将儿臣视若亲子,慈心抚养、严厉教导,不敢有丝毫懈怠。”小望之语出由心,格外诚恳,“儿臣一辈子都记得舅父和舅娘的这份恩情。”

    除了毫无原则地纵容偏袒赵贵妃这一点,元嘉帝还勉强算得上是位仁厚君主,如今见小望之小小年纪就如此知恩感恩,自然是十分欣慰,当即开了金口:“皇儿知恩图报,朕也不能不如一个几岁的娃娃。

    “这样吧,既然韩卿和韩夫人抚育皇儿长大,教导皇儿知书识理,那朕就加封韩卿为少师,赐良田美宅各一;赐封韩夫人为‘郡夫人’,择日拟封号,并锦绣珠宝等,以答谢二位对皇儿的教养之恩。”

    这既是韩彦夫妇该得的,也是他笼络唯一的天赐之子的手段。

    他算是看清楚了,儿子对韩彦夫妇,可比对他信任亲近多了。

    虽然忍不住拈酸吃味,但是一想到被迫焚宫自尽的端妃,想到小望之不得不流落草野多年,元嘉帝又觉得唯一的儿子跟他不亲近,也是理所当然的。

    好在他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也就不必费心思来经营这段父子感情了,倒也没有太过于失落。

    “对了,皇儿起名了不曾?”元嘉帝关切地问道。

第340章 父子() 
小望之张口要答,却被韩彦抢先了一步。

    “皇长子身份尊贵,还请圣上赐名。”韩彦拱手恭敬答道。

    元嘉帝闻言满意地点点头。

    孩子这么大了,当然不可能没有起名字了,他之所以这么问,是想要借机警告韩彦,皇长子的名字可不是谁都能够起的。

    哪怕他韩彦对皇长子有救命之恩,也得摆正自己的身份,弄清楚什么君,什么是臣。

    “此事非同小可,待朕与钦天监的人商议之后,根据皇儿八字再来取名。”元嘉帝笑道。

    毕竟是唯一的儿子,将来还要继承大周的江山皇位的,取名之事不可不慎重。

    元嘉帝对小望之的重视,让韩彦等人心里略略舒坦一些。

    “皇儿归来,此乃福泽天下的大幸事,不可不昭告天下、普天同庆!”元嘉帝开怀不已,吩咐镇国公,“这件事情就交给爱卿来操办。”

    镇国公早就想到了此事,已经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闻言立刻上前抱拳领命:“臣,遵命!”

    “朕与皇儿有话要说,诸位爱卿暂且散去吧。”元嘉帝见事情已经安排下去,遂笑着遣散众人。

    他和小望之之间隔了数年光阴不说,更是夹着端妃的不幸身故,他不求这孩子亲近他,至少不能心怀仇恨地登基,否则等他驾崩了,赵贵妃焉有活路?

    韩彦很是担忧,但是因早就预料到了,并且提前叮嘱了小望之,所以这会儿倒也不至于惶然无措。

    再说了,眼下小望之就是稳定大周朝局的定海神针,元嘉帝就是再宠爱赵贵妃,也断然不会再纵容赵贵妃出手残害皇嗣。

    “臣等告退。”

    众人施礼退出内室,就听得里间中元嘉帝吩咐蒋义:“带人守好门户,没有朕的诏令,不许任何人进来。”

    韩彦和镇国公相视一眼,俱是担忧不止,却又无可奈何。

    小望之是要继承大宝、掌管大周江山社稷的人,不能一直都在他们的庇护之下安然过活,总得一个人出去经风雨、受磨练,有朝一日才能够担负得起肩头的责任。

    等出了吟风阁,避开守卫,镇国公安慰韩彦和舒予道:“你们尽管放心,在这围场,还没有人能在圣上和我的眼皮子底下对小望之,不,是皇长子不利。”

    元嘉帝此次出京带了近万将士护卫自己和群臣的安全,而辽东军更是威名赫赫,打得瓦剌轻易不敢进犯,只能私下里偷空劫掠一二财物。

    韩彦和舒予无奈点头,眼下也只能相信京卫和辽东军了。

    “二位若是无事,不如先跟我去帐中,商量如何告谕群臣皇长子历劫归来之事。”镇国公笑道。

    这件事情他和韩彦之前商议过,但是具体的章程还未拿出来,既然元嘉帝吩咐下来了,少不得再仔细斟酌一番,力求不出一点差错。

    韩彦和舒予欣然笑应。

    一行人便一路往镇国公的营帐行去。

    吟风阁内,遣散众人的元嘉帝将小望之召到跟前,拉着他的手仔细打量着,心中激动欢悦,慨然道:“看看这眉眼,多像朕小时候啊。是不是,贵妃?”

    元嘉帝六岁时便由十六岁的赵珍儿服侍,那时他和小望之差不多大的年岁,因为长在皇宫为各种规矩束缚,反而没有自幼在乡野散养小望之看起来高大壮实。

    听元嘉帝这么说,赵贵妃也不由地想起她初见元嘉帝时的情形,心中一软,再看小望之也少了几分厌恶和戒备。

    “是的呢。”赵贵妃笑应道,“都说女儿肖父儿肖母,可是以臣妾看来,皇长子倒是比宫中的几位公主还像圣上一些。”

    所以说韩琬还真是好命,人死了,却留下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来日承继大周江山。

    赵贵妃又气又妒,却又无可奈何。

    大约是她造的杀孽太大了,所以唯一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不幸早夭了,而她也因此在月子里气坏了身子,再也没有调养过来,此生大约与孩子无缘了……

    这话元嘉帝喜欢听,闻言登时哈哈大笑起来。

    倒是小望之不由地多看了赵贵妃一眼,有些想不明白,明明来之前爹爹和娘亲一再叮嘱他要多多提防赵贵妃的,可为什么赵贵妃这话听来却像是在帮着他?

    笑罢,元嘉帝慈爱地摸了摸小望之的脑袋,满怀歉疚地问道:“这些年委屈你了……”

    何止是委屈。

    端妃为了救他而不惜自焚殒命,而他为了生存不得不一路遂韩彦躲避追杀,避居在这荒僻的小山寨里,隐姓埋名,缺衣少食,吃尽苦头……

    元嘉帝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这唯一的儿子,却也舍不得因此而责备一路与他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赵贵妃。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小望之竟然摇摇头,一脸认真回道:“不委屈。

    “舅父舅娘把我当成他们的亲生孩子,用心教养;山民伙伴们待对我亲切友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匀出来一份给我。

    “衣食富足,平顺安乐,一点都不委屈。”

    元嘉帝本就心软,如今听小望之这么说,只觉得这唯一的儿子感恩仁厚,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代明君,不禁老怀欣慰。

    “好孩子,父皇有你,大周有你,实在是大幸啊!”元嘉帝感叹道,伸手拍了拍小望之的肩头以表赞赏。

    说不得,自己这唯一的天赐之子,就是大周的中兴之君啊!

    小望之腼腆一笑,诚恳应道:“多谢父皇夸赞。我,儿臣一定会努力你的!”

    元嘉帝闻言十分开怀,亲切地笑道:“私下里,咱们爷俩儿怎么都好说,当着外人的面别说错了称呼就好!你还小着呢!”

    而且就算说错了也没什么,有镇国公和韩家护着,那些人想要借机发作、犯上作乱可没有那么容易。

    元嘉帝半辈子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儿子,而且孩子又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他忍不住想要补偿纵容他一些。

    小望之不以为然,一本正经地说道:“多谢父皇疼爱。可是圣人言,‘君子慎独,不可须臾离道’,儿臣虽然年岁小,但是却不能不守礼慎独。”

第341章 辞行() 
小望之一番话说得元嘉帝又欣慰又惭愧。

    欣慰的是有子如此,未来不需担忧;惭愧的是他当初要是能做到“守礼”的话,也就不会纵容赵贵妃一而再再而三地行“不守礼”之事了,更加不会有今日膝下无子、各方蠢蠢欲动的局面。

    可是饶是如此,他也不能置赵贵妃昔日舍身相护的情谊于不顾。

    元嘉帝尴尬地笑了笑,夸赞道:“皇儿说得不错,人立身于世,便要处处守礼从道,帝王掌万民生死,更不可恣意而为。记住了吗?”

    “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小望之郑重应道。

    倒是元嘉帝脸色微红,深觉自己方才那番话说得心虚不已。

    一旁的赵贵妃面上陪着笑,心中却咬牙暗恨。

    端妃当初就是凭借博闻知礼而得元嘉帝的另眼相看的,没有想到现在她的儿子竟然也敢拿这番话来嘲弄元嘉帝和她!

    小望之表示自己实在冤枉啊,他只是根据韩彦平时所授,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半点嘲弄的意思都没有。

    当然,他这么说也有一点私心,那就是他并不想和元嘉帝过于亲近,哪怕是应酬的称呼也不愿意。

    元嘉帝不知赵贵妃心中的恼恨吐血,只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天资出众、不同凡响,十分高兴,亲切地开口问道:“你这些年都是如何过来的,快跟父皇说一说。”

    小望之见元嘉帝慈爱亲切,赵贵妃也只是温和地陪着笑,又加上身处日常上学的教室里,人也慢慢地放松下来,闻言拱手应道:“儿臣遵命。”

    说罢,便将自己这些年的生活捡要紧的跟元嘉帝说了。

    不外乎衣食住行、读书习武这些。

    小望之所记多是近两年发生的事情,再早些的他便没有什么印象了。

    本是日常琐事,元嘉帝却听得津津有味、艳羡不已。

    儿子虽然生活不如他幼时富足,却比他快乐充实多了。

    赵贵妃听得直想打呵欠,要不是一心防着小望之在元嘉帝面前哭诉自己的委屈,借机为难她,她早就抵不住周公的召唤,昏昏睡去了。

    这厢父子俩叙旧,那厢镇国公和元嘉帝商议完毕,准备这就去将告谕天下皇长子归来之事的章程上呈给元嘉帝过目,请他定夺。

    “现在去只怕不好吧。”一直在一旁坐着听两人计划、给两人添茶的舒予闻言,开口劝阻道。

    “为何?”镇国公和韩彦不解地问道。

    “你们想啊,”舒予答道,“圣上才刚交代了这个任务,你们转眼间就做好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早就计划好了。”韩彦豁然开朗,转头冲镇国公无奈笑道,“看来,师兄还是等明早再去启奏吧。”

    暗中插手皇嗣之事,最容易惹来在位者的猜忌。

    镇国公是个武将,在这些琐碎的方面向来不用心思,如今听韩彦和舒予夫妻二人一说,顿时明白过来,不仅哈哈笑道:“多亏二位提醒,否则我只怕要惹得圣上怀疑了。”

    主将在外,最怕的就是君臣之间生了罅隙。

    “师兄客气啦。”两人笑道。

    “既然一切皆已安排妥当,那我二人就先去向圣上辞行归家了。”韩彦起身笑道。

    舒予亦紧跟起身,笑着欠身请辞。

    虽然镇国公眼下不适宜向元嘉帝呈禀差事,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去向元嘉帝当面辞行,一来是礼节,二来也想亲眼看看小望之毫发无损,这才能放心归家。

    镇国公点点头,道:“那我就不与你们同去了。圣上交代的差事,我得尽心尽力地完成才是。”

    说到最后,自己先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韩彦和舒予便笑辞了镇国公,径直去了吟风阁。

    守门的小内侍已经换成了天子亲卫的统领蒋义。

    见韩彦和舒予行过来,蒋义立刻上前抱拳笑问道:“敢问两位所来何事?”

    眼前的这位不仅是国舅,而且还是救下皇长子并且教养至今的功臣,皇长子对其甚为信服和倚赖,等不久的将来皇长子登基了,这位可就有从龙之功,显赫尊贵。

    韩彦并不托大,见状连忙应道:“适才圣上与皇长子殿下有话要谈,我夫妻二人未及辞别,所以特地来向圣上辞行,不知圣上眼下是否得闲?”

    蒋义见韩彦依旧谦逊温和,心中添了一丝好感,笑道:“二位请稍待,容我进去通禀。”

    “有劳。”韩彦笑应道。

    “不敢。”蒋义笑应一声,随即转身进去通传去了。

    舒予眼巴巴地朝屋里看着,双手紧紧交握。

    韩彦见状,低声安慰她道:“不必担心,眼下圣上绝不容许有人打小望之的主意,否则也就不会把告谕天下皇长子归来之事特地交给师兄去做了。”

    在大周,执掌彪悍威猛的辽东军的镇国公朱琨,那可是谁都不敢轻易得罪的人。

    “明白归明白,可是我这心里还是忍不住担忧。”舒予低声叹道。

    担忧小望之吓到了表现不好,担忧赵贵妃出手对付小望之而元嘉帝却依旧和稀泥,担忧小望之不得不留在围场,担忧小望之必须至尊之位劳碌难安……

    韩彦何尝不明白舒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