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渔村-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自己没船,也没什么熟人,但我知道你带着大国叔他们在干活,所以就想请你帮个忙,也带我一程。”

    “我知道我是个生手,什么也不懂,这样我先不求财,让我跟着学学怎么出海就行,以后等我成了老手再说工资的事。”

    一口气说出这些话,然后他就眼巴巴的看着敖沐阳等答复。

    

169。大舅 2() 
敖文昌有个绰号叫秀才,不光是他学习好,还因为他长得秀气,从小就安安静静,很少说话。

    他刚才一口气说出这么一大堆的话,对他来说是很罕见的,足以见他的决心。

    敖沐阳纳闷:“你想出海?你那么高的学历,本事也好,怎么不去城里?去红洋呀,甚至去京城,总得不负所学吧?”

    敖文昌摇头:“不,我不去打工了,我要做渔夫。”

    “啊?”

    敖文昌道:“主要两个原因,第一,这是我的梦想,其实我从小就向往海上打渔的生活,可我爸妈不让我上船。第二,我很看好咱们的职业。”

    “我是说,打渔很苦很累,可如果转变一下观念,将传统渔业改为观光渔业和旅游渔业,那将可以轻轻松松赚大钱。”

    “我一直在关注政治,国家现在特别重视新农村建设,咱们周围的渔村迟早会发展起来。现在都市的人已经厌倦了钢筋水泥和高楼大厦,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这意味着什么?咱们龙头村交通闭塞,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是咱们发展不起来,好事是咱们没有受到污染和破坏,保持着原生态的渔家生活。”

    “一旦红洋有政策扶持,那咱们村就能腾飞!而渔业和旅游业正是咱们的翅膀,它们合在一起,必然能助力我们大发展!”

    敖沐阳震惊的看着他,敖文昌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些不是什么真知灼见,只要多关心政治和时事,很容易能分析出来。”

    “不是,我吃惊的是你什么时候这么能说啦?”

    “我从小就能说!”敖文昌愤愤道,“是我爸妈把我看得很严,回家就让我学习,不让我多说不让我玩,我在学校没有朋友,没人能聊得起来,所以你们就以为我很腼腆!”

    敖沐阳咂咂嘴道:“好吧,看来我们认识的是个假的敖文昌。”

    “那我能跟你干吗?”敖文昌期盼的问道。

    敖沐阳道:“没问题,阳哥没意见!”

    “不是阳哥,是龙头,”敖文昌顿时笑了起来,“以后我得改口叫你龙头了。”

    这个敖沐阳没有客气,因为他被敖文昌刚才的话打动了,听了敖文昌先前的话,他意识到这小子有些理念和自己是一样的,有对方的帮助,自己某些事会变得轻松很多。

    敖文昌刚跟他干,立马就开始为他出谋划策。

    “龙头,我看你的楼房后面开了个好大的养殖池?”

    “是啊,养了泥鳅、黄鳝和一些石爬子鱼。”

    敖文昌立马道:“那我建议你在上面加上个鸡笼,搞立体化养殖。用死掉的泥鳅黄鳝和水草来喂鸡,鸡粪落到池子里可以做泥鳅黄鳝的食物,泥鳅黄鳝不吃的可以做水草的养料,正好形成一个循环!”

    敖沐阳搓了搓下巴的短须,这是个主意。

    他记得高中生物课上就讲过这种养殖方式,这样可以省掉喂鱼的饲料钱,因为鸡粪可以经过发酵后喂鱼,这样的好处就是鱼的肉质更鲜美。

    鸡粪便中的液体可以被水里的浮游生物所吸收,从而促进其生长和繁殖,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水质,反而可以改善水质,好处多多。

    第二天,敖沐阳立马去了镇子一趟。

    他的养殖池规模不小,上面架一个养鸡场,即使是散养也能养不少鸡,上百只没问题。

    这样,他打算来个自养自吃、自给自足。

    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底了,马上进入九月下旬,距离过年不到半年,正好养大了这些鸡到了过年好好搓一顿。

    镇上有养鸡场,但人家养的肉鸡和蛋鸡,没有小鸡。

    通过养鸡场,他知道了一个孵化场的联系方式,就在隔壁的粟集镇,他的舅舅家就在镇上。

    正好,他骑着山地摩托去了粟集镇,先去舅舅家走了一趟。

    他家和舅舅家关系不远不近,当年他父母失踪在海上,他舅舅帮过他,但也没有帮太多,否则他不至于被大伯骗成那样。

    带着泥鳅、黄鳝、烧鸡和白酒,他按照记忆到了舅舅家里。

    五六年没来了,镇上变化不小,村里变化不大,道路一如既往的崎岖狭窄,房屋也是和以前一样的低矮破旧。

    看到他上门,刚午睡睡醒的大舅杨宝坤笑道:“哎呀,小阳来了,前几天还老是跟秋莲聊你,你这变化真大,好青年了。”

    进门后敖沐阳先道了个歉:“对不起啊舅舅,回来后这么久才过来上门,之前家里忙活事太多了。”

    杨宝坤摆摆手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瞧你过来怎么还拿这么些东西?上门来看看不就行了?”

    敖沐阳笑道:“没多少东西。”

    他的舅妈打开冰箱拿了两瓶冷饮出来:“来来,小阳来喝可乐,这秋天了,天还是挺热哈?”

    敖沐阳道:“还行,骑摩托车不热,风猛的很。”

    杨宝坤往外看看,道:“嗯,今天风不小,喝可乐,我给你拿瓜子,昨天镇上赶集买了些西瓜子,还挺好吃,你尝尝。”

    “不用麻烦啊舅舅,我坐不了多会就得走,这次过来是想买点鸡养着。”他赶紧拉住舅舅的手臂。

    杨宝坤很倔强的推开他:“你坐着,走什么走?今晚在这里吃饭,让你舅妈下馄饨的馄饨。”

    他的舅妈蒋怡美说道:“就是,刚来就急着走?晚上在这里吃。对了,你秋莲婶给你介绍那姑娘处的怎么样?秋莲说那姑娘人很好。”

    敖沐阳含糊的说道:“先当朋友处着吧,看看有没有那个姻缘。”

    蒋怡美点头:“这也对,结婚就得靠姻缘,就说你大姐吧,她当时在县城工作看了多少小伙,都相不中,结果后来碰上你大姐夫,两人一下子对眼了。”

    杨宝坤夫妻只有一个女儿,当时计划生育抓的严,村里也不敢多生。

    他们的女儿挺有出息的,大学毕业在县城做了教师,找了个女婿在银行工作,两人都算是吃公家饭的。

    大舅和舅妈热情挽留,敖沐阳只好说道:“这样,舅舅,我先去镇上看看鸡苗的情况,买完了我再回来,行吧?”

    蒋怡美道:“让你舅跟你一起去,我在家包馄饨,准备两个菜。唉,这多少年了,好几年没看着你了,你舅想你想的不行。”

    

170。立体化养殖 3() 
杨宝坤是本地人,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基本的人脉还有,他跟养殖场老板的一个亲戚是朋友。【△網】

    得知敖沐阳想去买鸡苗,他就打电话给朋友,让对方帮忙说了说。

    敖沐阳觉得没必要,他就买百十个鸡苗,对于孵化场来说这是散户,可能现在村里人自己养都不只养百十只鸡。

    鸡苗便宜,没多少钱,即使找了人也就省个十块二十块。

    不过有个好处是,这样老板会正儿八经帮他挑选鸡苗,不会用病鸡苗来忽悠他。

    孵化场规模颇大,进去后接到电话的老板找了个饲养员:“你带他们在园区转转,看看他们想买什么鸡。”

    敖沐阳摆手道:“你们这里有展示区吧?我们一身细菌,就不进园区了。”

    听了这话,饲养员笑了:“哥们行家。”

    现代养殖场都是封闭的,隔绝力度很大,目的自然是防止外界的细菌传播进来,所以一般不欢迎外人在没有做消毒灭菌处理的情况下进入园区。

    不过这孵化场规模大,功能齐全,有紫外线消毒室。

    饲养员带他们去做了紫外线消毒,然后进入了养殖区。

    偌大的养殖场被分成了很多个小区域,他们一进去,先看到了一种只比成年人拳头大不了多少的小鸡。

    这些鸡的羽毛色彩鲜艳,一个个蹲在地上,很神奇的可以蹲着走,走来走去好像毛球滚动。

    杨宝坤好奇:“呀,这小鸡有意思,它们还会蹲着走?”

    饲养员笑道:“这是东亚矮脚鸡,它们不是蹲着走,就是在正常的走,不过天生小短腿。”

    杨宝坤问道:“那这种鸡好吃吗?”

    饲养员大笑:“老哥,这是观赏鸡,它们就能长这么大,你看到的就是成年鸡,你说它们好吃吗?就是好吃也没法吃。”

    杨宝坤顿时啧啧称奇:“这么小的鸡?观赏鸡?还有人当宠物养?鸡屎可是能臭死人呀。”

    往后还有一种纯黑色的鸡和一种纯白毛的鸡,饲养员介绍了一下,这是两种外国鸡,一种叫澳洲黑鸡,一种叫布雷斯鸡。

    这些外国品系的鸡价格贵,而且还娇贵,得好生伺候才行,敖沐阳看不上它们,他要的是土鸡。

    倒不是说土鸡好吃,而是这种鸡长得扎实,不容易生病,即使不用药也能活的好好的。

    不过,土鸡长得慢,从育雏到出栏得半年以上的时间,即使出栏了也没多少肉,公鸡只能长到三斤半,母鸡长到两斤半。

    当地的土鸡叫黑头鸡,又叫张飞鸡,因为它们头部羽毛漆黑,如传说中的张飞一样面如锅底。

    黑头鸡是土鸡,可却不便宜,普通的国产鸡如九斤黄、三黄鸡、乌骨鸡、大骨鸡一只才四块钱,而肉食鸡价格更低,只要两块左右,黑头鸡却要六块五一只。

    这是因为当地的土鸡出肉率、出蛋率都太低了,长得也慢,所以改革开放后,当地人不爱养了,纷纷换成了生长快的肉食鸡之类,导致数量锐减。

    物以稀为贵,这道理在所有市场通用。

    考虑到养殖过程中的折损,敖沐阳要了一百二十只鸡。

    选好了鸡苗,饲养员说道:“小哥,低于一千只鸡苗,我们都是不送的,你最好自己雇个车过来拉。”

    敖沐阳道:“别着急,我不光买鸡苗,还买别的。”

    “饲料和药吗?”饲养员问道,“如果是这些,那我们还是不能送货上门。”

    敖沐阳指着一种铁架子道:“我要买一套这个,你们送货上门不?”

    这种铁架子是养殖笼,但不是一般的养殖笼,它的名字是养殖床。

    顾名思义,养殖床跟一张床似的,它可以做独立的养殖场,可以用来散养鸡,面积颇大。

    养殖床有个厉害的地方是底部分层,分成好几层,这样鸡鸭在最上面生活排便,粪便会被层层筛选。

    敖沐阳觉得这个功能对养殖池很有帮助,鸡粪被筛选后,杂质被留下了,落入养殖池的都是有机物,这样避免了需要隔段时间就得收拾池底的麻烦。

    一座养殖床要五千块,面积是五六百平米,可以养殖上千只鸡。

    敖沐阳只养殖一百多只,这有点浪费。

    但他觉得价格无所谓,重点是功能有用。

    他交了钱,这下子养殖场就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了,这种养殖床利润颇大。

    杨宝坤觉得他是浪费:“小阳,你买几个笼子就行了,买这东西干球?多少钱呀,多浪费呀。”

    敖沐阳笑道:“我先养殖着试试,要是养鸡有利润,那我以后就专门搞养殖,不用出海了。”

    杨宝坤点点头,这样也好,妹妹和妹夫在海上出事,他打心眼里不希望这个外甥再出海。

    在舅舅家吃了晚饭,第二天养殖床和鸡苗一起送了过来。

    敖沐阳将养殖床架在了养殖池的上面,正好盖住了养殖池,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青蛙、水蛇、水耗子来偷鱼吃。

    黑头鸡被叫做张飞鸡,还有个原因是它们性情凶猛,跟张三爷一样的暴脾气,青蛙、水蛇是它们的食物,敢靠近肯定会被吃掉。

    等他搞好了鸡苗养殖,敖大国的渔船保养工作也结束了,这样九月下旬,他们再度出海了。

    这次出海,敖沐阳带上了敖文昌。

    敖文昌的父母来码头送他,跟送小孩上学似的,看到他上了船,脸上表情那叫一个牵肠挂肚。

    他母亲拉着敖沐阳的说叮嘱道:“阳子,文昌没怎么出海过,你多照顾他呀,你是龙头,你可得护好了他。”

    敖沐阳道:“放心,婶子,他安然无恙的出海,我肯定也会安然无恙的带回来!”

    “那就好、那就好。”姚秀丽嘟囔几声后又去叮嘱敖文昌,“文昌啊,出海可不比在家,去了海上不能逞强呀,要跟着你大国叔他们多学……”

    敖文昌表现乖巧:

    “嗯呢。”

    “好的。”

    “知道了妈。”

    “别担心。”

    “我懂了。”

    “爸你们回去吧。”

    等到海钓艇出发,敖文昌转过头来顿时露出满脸绝望:“我都二十五了,怎么还把我当小孩?我真是受不了!”

    敖沐阳大笑:“走吧,到了海上就没有孩子了,只有汉子。来,把我掌船,我去找鱼。”

    

172。骚操作 allgae盟+2() 
一个深不可见底的巨大海洞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海洞有多大呢?敖沐阳上浮了二三十米都没有确定,面积起码得有几个平方公里!

    巨大的海洞安静的停在海底,海水波澜不惊,敖沐阳内心则波涛激荡!

    海洞这东西在全球各地的海域都有所发现,大小不一,学名叫蓝洞,中国古代叫海眼。

    世界上最出名的蓝洞应该属于伯利兹蓝洞,它因为形状为几乎完美的圆形而闻名,实际上它并不大也不深,直径还不到五百米,深度也不到二百米。

    现在出现在敖沐阳面前这个蓝洞,直径是伯利兹蓝洞的好几倍,深度恐怕更是得几倍!

    一般来说蓝洞便于发现,它出现在浅海水域,因为阳光对不同深度的海水穿透力不同,导致其色泽不同。

    敖沐阳看到的这个蓝洞也是例外,它本身就位于一片已经没有阳光的海底,即使它再深也看不出什么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