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渔村- 第5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野生梭鱼太彪悍,它们不光吃烂泥,也吃鱼虾,且生性贪婪,就跟狼一样,狼碰上羊群不光是咬死一两只吃掉就得了,而是全给咬死。

    野生梭鱼也有这个德行,所以老敖养不成。

    敖大国一行将梭鱼装箱送入紫鹿号的冰舱里给带了回去,敖沐阳则留在了岛上。

    他记得在隔着砖头岛不远的海底蓝洞中还藏着枪械,这已经是两年时间了,两年来他也没能用到这东西,现在不知道它们变成什么样了。

    普通老百姓,枪支这种东西隔着生活太远。

    晚上他们就吃梭鱼,梭鱼肉质嫩且肉多,清蒸油泼红烧家常烧都行,敖沐阳切了鱼肉下来做火锅。

    海岛到了晚上更冷,海风太大了,这都四月上旬了,岛上还是得烧炉子用暖气供热,否则晚上能冻死个人。

    四个人围着炉子吃火锅,敖沐阳在岛上安装的是个大炉子,能放上个小铁锅去,他看到冰箱里有猪骨头就在下午熬了汤,到了晚上用高汤来下火锅。

    敖志兵给他倒了一杯酒,笑眯眯的说道:“龙头,尝尝我从我老伙计那里弄的酒,纯粮食酒,正儿八经绿色饮料。”

    敖沐阳打眼一看这酒略带浑浊,很有那么一点传统烧酒的味道,这样守着铁锅式鱼火锅,他就来感觉了。

    二话没说,他接过杯子就抿了一口。

    就这么一口,他顿时眼含热泪:没别的感觉,就是个辣,就是个呛,还带着点苦味,就跟喝了口酒精似的。

    “咳咳,咳咳,这酒太带劲了,什么玩意儿啊?”敖沐阳好悬没把嘴里的酒给吐出来。

    敖志兵哈哈笑道:“这是好东西呀,地瓜烧,你爹结婚那会用的就是这酒,得劲不?”

    

1280。走马渔岛(1/5)() 
年轻一代对地瓜烧的认识估计全是来自《亮剑》这部电视剧,那上面李首长有三大爱好,骂娘地瓜烧打精锐,对他来说人生最大乐事就是喝着地瓜烧骂着娘打鬼子的精锐部队了。

    在电视剧中地瓜烧可是好东西,立了功的人才有机会喝两口,喝了以后都是一脸的飘飘欲仙。

    一度,敖沐阳猜测电视剧拍摄过程中剧组用了肥宅快乐水,要真是地瓜烧,那演员喝下去还能露出那般欢快神情真是神演技了。

    俗话说,瓜干酒苦,玉米酒甜,高粱酒香。地瓜烧一般是用地瓜干酿的酒,别看地瓜本身发甜,可酿了之后不是那个味了,不管怎么处理酒里总带有苦味。

    之所以以前山村里盛行地瓜烧这酒是因为地瓜产量高,玉米和高粱这些没人舍得拿来酿酒,那都是用来填肚子的粮食。

    敖沐阳喝了一口就想撂杯子,敖志兵老人被他的样子逗得哈哈笑:“别浪费、别浪费,这酒口感不咋地,但终究是纯粮食酒。岛上天寒地冻湿气大,我个老头子在这里待了两年关节一点事没有,全靠这酒了。”

    黑龙接过去抿了一口,很有感觉的点了点头,对着老爷子竖起大拇指。

    钟苍说道:“兵叔我倒是觉得咱们这身子骨能扛住海风和潮气是吃了黄鳝的事,老板养的那黄鳝是真有劲啊。”

    听他这么说,王霞脸上挂上了红霞。

    敖沐阳把酒杯推给了黑龙道:“来,龙哥你喜欢那我给你喝,我可就免了吧,还是喝一碗热茶算了。”

    敖志兵遗憾的摇头道:“不喝真是可惜了,现在村里能酿出这么地道的地瓜烧的人可不多喽,这才是咱们渔家人正儿八经该喝的酒。”

    就像他先前所说,敖沐阳父母结婚时候就用了这酒,往前数个三十年,村里有红白喜事都是用地瓜烧。

    无他,渔村地少,虽然肥沃,可大家伙舍不得种水稻种小麦,都是一个劲的种地瓜和玉米,所以酿出来的酒最多的就是地瓜酒。

    敖志兵又抿了一口,他砸吧砸吧嘴叹了口气,一脸回味。

    敖沐阳端起杯子看了看,抱着随李首长冲锋的决心喝了起来,这酒真是够劲,从嘴巴一直辣到胃,他估计这会要是自己去撒尿,那说不准能尿出火来。

    火锅开了,雪白的鱼肉倒进去立马翻滚起来。

    梭鱼肉嫩,很好熟,不过野生鱼的肉里面可能含有珊瑚毒素,所以得多加热一下让高温破坏毒性。

    黑龙不在乎,下筷子就往碗里夹,一口一口吃的飞快。

    敖沐阳挺诧异:“这没有舌头也不耽误吃饭啊。”

    黑龙嘿嘿笑,张开嘴给他示意:老子还有点舌根呢。

    敖志兵夹了两筷子后说道:“这野生的海狼肉还是好吃,不过怎么着也比不上蛇肉啊。那年我年轻,东家你爷爷那会还在呢,我们一起出海,嘿嘿,有一次就抓了好几条海蛇,那用锅一炖,配上这地瓜烧,到现在我做梦的时候还能想起那股香味。”

    钟苍说道:“咱们渔场里不就有一条海蛇吗?个头那么大,上次潜水的时候我还碰着它了,它从珊瑚礁里游出来可是吓了我一跳。”

    一直专心准备菜的王霞回头道:“那蛇可不能吃,别看它是条蛇,还挺懂事呢,每次我给它喂鱼喂肉,它都知道点点头道谢。”

    敖志兵道:“那肯定不能吃,它是龙头在水里的心头肉。”

    敖沐阳吃了一块滚烫的鱼肉后笑道:“兵爷爷你还真说错了,它是元首的心头肉,要不是以前元首喜欢逗它玩,我早拿它泡酒了。”

    “要不现在把它捞上来吃掉?”敖志兵期盼的问道。。。

    敖沐阳正要喝鱼汤,手一哆嗦差点把汤给撒了:“可别,那蛇现在是你们的助手,要是有人来偷鱼,你们就把那蛇捞上来扔他们船上去。”

    海蛇王从是个蛋那会就被付国政给豢养,从小在笼子里长大,就个头大,其实胆子小,用来吓唬人最好了,因为它没有攻击性,多数海蛇都没有攻击性。

    一锅鱼汤用了鱼头和鱼骨,炖出来的汤浓稠发白,敖沐阳在汤碗里倒了点地瓜烧,这喝起来鲜美又带着辣味,正是绝配。

    五个人吃了一条鱼,这一条鱼有十几斤的重量,鱼肉娇嫩可口,汤汁鲜香,吃的人停不下筷子。

    砖头岛面积其实挺大,跟半个龙头村似的,待在岛上除了下海去寻找梭鱼之外就没事干了,敖沐阳便四处溜达。

    说起来他承包砖头岛不少日子了,却并没有转悠遍。

    春天也到了岛上,虽然是石头岛,可岛上花草不少,树木也有一些。

    敖沐阳环绕着海岛溜达,四周全是藤壶,一些海鸥把砖头岛当成了落脚地,海岛南边是人的地盘,北边就是海鸥的地盘了。

    海鸥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中的形象都是勇敢且坚毅的海鸟,其实它们性格真不咋地,老敖到了岛屿北边,竟然有海鸥上来啄他。

    好几只海鸥在他头顶盘旋,就跟小轰炸机似的,时不时还有鸟屎落下来,把老敖炸的四处蹦跶。

    突然之间,一道阴影出现在空中,海鸥们顿时一哄而散。

    敖沐阳抬头看去,看到女王伸展双翼威风凛凛的在低空飞翔,海风吹动它那铁灰色的羽毛猎猎作响,极有势头。

    在这里突然看到女王,敖沐阳心头泛起一些惊喜,便连连招手。

    他并没有把女王当宠物养的想法,女王和将军它们不一样,它是濒危的物种,更应该去野外生存、去野外繁衍。

    想必女王是追随着游艇来砖头岛的,平时没什么事它也不露面,只是待在高空默默保护着他。

    这么一想,敖沐阳便有些感动了。

    看到他招手,女王立马飞了下来,照例落在他肩膀上。

    虎头海雕的双爪粗犷有力,这抓在他肩膀上跟个铁爪一样,疼的他呲牙咧嘴。

    海鸥受到惊吓四处乱飞,一边飞一边叫,礁石上还有些小鸟听到凄厉的叫声后吓得往外跑,原来这边是一片海鸥巢穴。

    一些海鸥受惊后便玩北方飞,小岛北方地势高,有一些悬崖峭壁耸立,非常险峻,钟苍和敖志兵等人没去过。

    眼看海鸥要飞过去了,峭壁之中飞出了一群黑鸟,跟海鸥群一下子混在了一起。

1281。黑白大战(2)() 
敖沐阳以为冲出来的这些海鸟是海燕,它们体长大约十几厘米不等,羽毛黑褐、下体灰白,两翼尖长,在空中飞翔翻滚,姿态潇洒。

    当它们和海鸥混在一起后就进行了交战,黑鸟和白鸟开始互相啄击抓挠,空中不时的飘下几根羽毛,也不时的落下一泡鸟屎……

    黑鸟和白鸟互有胜负,当有黑鸟飞近敖沐阳后,有阳光照耀在它的羽毛上竟隐隐显示出一股蓝色,这跟海燕不同,海燕羽毛颜色没这么漂亮。

    断断续续又有黑鸟从峭壁中飞起来加入战团,霸道的海鸥们扛不住了,就纷纷向着蓝天或者海面飞翔躲避。

    黑鸟并没有乘胜追击,它们赶跑了海鸥后又飞回去钻进了峭壁缝隙中。

    敖沐阳没认出它们的身份,就往岛屿北面走去,这里路况很差,怪石嶙峋,海浪拍打在岛屿上发出砰砰的轰鸣声,溅起的浪花很高,海边湿气也很大,导致岩礁上遍布青苔。

    往上走不大好走,他抬头看了看,这边已经是小岛上最高处了,一些礁石突兀的耸立在外,他再往上爬就听到了一些‘咕噜咕噜’的鸟叫声。

    因为这里没有路,往上爬比较险峻,敖沐阳就得伏下身,这样女王没法继续抓着他的肩膀立在上面,便振翅飞了起来。

    女王刚飞起,几只黑鸟便发现了它,叫声顿时由低沉的‘咕噜’声变为了刺耳的‘咯咯’声。

    听到咯咯的叫声,缝隙里又钻出来一些黑鸟,它们应该以为又是碰见了海鸥入侵,钻出来后便气势汹汹准备发起攻击。

    结果黑鸟抬头一看,面前的不是个头跟它们差不多的海鸥,而是一个巨无霸,虎头海雕!

    它们可能没见过虎头海雕,毕竟这种鸟已经很少了,可它们对海雕的恐惧写进了基因里,看见虎头海雕后顿时吓得咯咯尖叫,赶紧拍打着翅膀往高空飞。

    女王没有搭理它们,自从跟着敖沐阳后,女王就有新鲜鱼可以吃,连腐肉都不吃了,更别说这些带毛的小鸟。

    除非饿的实在找不到食物,否则海雕不会捕食鸟类。

    峭壁上一时之间混乱,鸟叫声前所未有的急促和尖锐,敖沐阳头顶一处礁石凹陷中也有黑鸟闻声飞出,它出来后就看到了敖沐阳,便也立马啼鸣起来。

    敖沐阳想仔细看看它的样子,结果这鸟快速飞高了,他只好往上爬了爬然后看向礁石凹陷处,结果打眼看到了一个灰白色鸟窝,里面有两枚白色的鸟蛋。

    鸟窝挺薄的,大小跟他手掌差不多,其中中间部位是圆形,两边有耳朵似的突起,整个鸟窝应该就是靠这突起给挂在岩壁上。

    看见鸟窝的形状和颜色后,他下意识想到了燕窝,以前他在京都高档酒店工作,自然没少见过燕窝。

    东南亚一带多个国家都有燕窝出产,但红洋并没有出现过,他翘着脚跟仔细看这鸟窝,灰白的颜色跟燕窝挺像的,鸟窝组成中有横向的丝状物,好像毛线织成的一样,这也符合燕窝构造。

    不过他不是行家,见过的燕窝都是洗干净清理好可以下锅的,跟这种还带着蛋的不一样。

    这个发现只是让他感兴趣的看了一会,即使这是燕窝他也不能动,里面有燕子蛋呢。

    老敖拍了几个照片想回去找行家确定一下,毫无疑问,这是燕窝,只是它是不是可以吃的那种燕窝就不好说了。

    红洋本地是没有金丝燕的,中国境内的金丝燕种类和数量就不多,不过能制造可食用燕窝的也不光只有金丝燕,同属的一些海盐一样有这个本领,只要是它们用唾液与绒羽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就算是可食用的燕窝了。

    如果这些燕窝可以食用,那砖头岛就有价值了,对于海燕来说自己的燕窝不能循环使用,等到鸟蛋孵化小鸟学会飞之后,这燕窝就抛弃不用。

    虎头海雕在附近盘旋,黑色的海燕们吓得一个劲哆嗦,叽叽喳喳不敢回到巢穴,敖沐阳便吹了声口哨挥挥手,虎头海雕一个斜翅便跟着他飞走了。

    海燕和海鸥们总算可以松口气回巢穴了。

    海风吹了起来,惊涛骇浪拍打小岛,极为吓人。

    绕着海岛转了一圈他回到石屋中,在岛上没事干,除了溜达就是准备做饭。

    于是他又去渔场潜水找了找,发现了几条刚刚死去的鳗鲡,这鱼产完卵后就会死掉,口感和肉质不如产卵之前,不过毕竟是海洋之珍,依然好吃。

    敖沐阳带着鳗鲡回来,然后问敖志兵道“兵爷爷,上次给你送来了一些竹笋,还有吗?”

    敖志兵放下旱烟袋笑道“有着哩有着哩,我用盐给琣了起来,准备留着到夏天做红椒盐笋吃。”

    敖沐阳道“那正好,你拿出来,今天咱用盐笋炒鳗鱼,这个比梭鱼火锅还带劲。”

    一块块用盐水腌过的春笋被从咸菜缸里捞了出来,看到这个乌黑的粗陶大缸,敖沐阳便笑道“呀,兵爷爷,这个缸子我看着眼熟呀,你把家里那个缸给带过来了?”

    老爷子也笑了,笑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家里房子租出去了,租了个好价钱,人家要做买卖。我就把里面东西都拾掇了一下,没用的扔了,舍不得扔的带到岛上,我估计以后我就在岛上过活啦。”

    敖沐阳道“你要是不愿意待在岛上就说一声,去村里享享福。”

    敖志兵摆摆手道“待在岛上就挺好,安静,不闹腾,没事在海上转悠几圈,回来抽烟喝老酒,舒服,得劲!”

    这粗陶老缸子还是老人当年自己烧出来的,大炼钢铁那会,渔村没什么钢铁,但公社给竖起了个炉子,那也不能白白烧火,于是村里就开始挖泥烧陶瓷,想以此支援国家建设。

    结果渔村外的泥土不适合做瓷器,只能烧成粗陶,这东西往外卖肯定没人要,于是村里人就烧了些陶盆陶罐啥的自己用。

    敖志兵自己生活多年,也没什么人可以念想,对他来说这些陪伴他多年的老物件就是他的亲人了,所以样样舍不得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