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渔村- 第4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季的力量,到了春季巨藻会迅速生长。

    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棵巨藻一天内就可以生长30到60厘米。一年里,一棵巨藻可以长到50多米。

    渔场海底有不少孢子发育而来的幼苗,敖沐阳潜在水里拿着刀,将幼苗的固着器给切断了。

    这不是幼苗的根系,固着器断掉后还能在生长,不过这需要时间,所以敖沐阳移植这些幼苗,得给它们绑上石头之类的进行初期固定。

    斩断幼苗固着器后不用管,它们叶片中有气囊,幼苗自动能浮到水面上。

    这工作不算复杂和沉重,敖沐阳和黑龙两人快刀斩乱麻,当天就收拾出来了好些的巨藻幼苗。

    正好渔场不需要巨藻幼苗进行大规模的繁殖,他决定要是养了海牛,那以后定期来移植幼苗。

    其实红洋有国内最大的海藻研究基地,里面就有巨藻种苗进行出售,敖沐阳不愿意去买,不是钱的事,而是苗子活性问题。

    他渔场这些巨藻可是汲取金滴长大的,性状优良,活性更好,他估计营养也更充沛,海牛应该虎喜欢。

    当天傍晚,他开着船回到村里,提前他给敖文昌打了电话,让他组织人手准备往海边移植巨藻。

    于是,傍晚秋风呼啸,村外的海域上却热闹起来。

    bq

1050。来了() 
村里之前修路留下了好些砖头石块,大龙山也盛产石头,所以当敖沐阳把巨藻幼苗带回来后,村里人带上绳子就能开工了。

    对于种植海藻这些事,村里人是轻车熟路,用不着教,大家伙都知道怎么办,对敖沐阳来说倒也是省事。

    敖千文见多识广,一眼认出了这是巨藻幼苗。

    他说道:“村长,咱们这绑上石头直接扔到海里的法子太原始了,这种方法早淘汰了,我听说现在种植巨藻都用潜绳法哩。”

    “什么叫潜绳法?”敖沐鹏一边娴熟的往石头上绑绳子一边问道。

    “其实我也不太懂,没办法,咱没文化,大老粗。”敖千文先客气了一句,他琢磨了一会又说道,“我看人弄过,就是用塑料绠绳绑着巨藻的幼藻,然后呢,这个绠绳两端带着绳扣,在海底找礁石绑上就行了。”

    敖沐鹏笑道:“那比咱们这个法子不麻烦的多?”

    敖千文道:“你看你也没有文化,它是麻烦,可是它这绳子能调整长短,不同季节光照和水温不同,调整绳子长短可以让海藻一直处于一种合适的位置,这样它就长得快。”

    这种法子敖沐阳也懂,但操作起来很费劲。

    他觉得村外海域种植巨藻不用这么麻烦,毕竟他所移植的巨藻苗基因好,对阳光的利用率更高。

    后面见到他带人在种植巨藻,李继和苏鹏宇带着学生来帮忙。

    李继知道一种更为先进的巨藻种植方法,叫做潜筏式养殖技术,通过吊漂与筏绠的连绳将浮筏下沉至水下进行巨藻的养殖。

    这法子的原理跟敖千文说的潜绳法一样,都是由于巨藻对光比较敏感,通过经常伸缩连绳而使巨藻始终处于养殖最佳水层,促进巨藻的生长。

    不过李继提供这种法子效率更高,它是采用了养殖筏来种植巨藻,一批巨藻种苗固定在筏子上,然后通过连绳把筏子固定到相邻的两养殖绠绳上。

    粗粗的绠绳上绑着塑料浮球,它们浮力很大,水中漂浮在水面上,这样需要筏子距离水面多深,那就调整绑着塑料浮球的绳子长度,让塑料浮球带动筏子始终处于合适水深位置。

    李继和苏鹏辉关系很硬,他们都能联系渠道给龙头村提供这些筏子,李继还出了个主意,让省海洋馆来出这笔钱,当做给龙头村养殖海牛的补贴。。。

    敖沐阳拒绝了,没那个必要。

    几千棵巨藻投入了海中,他们一直忙活到月亮升起。

    李继说道:“今天种植的巨藻真不少啊。”

    苏鹏辉说道:“等它们长成了,我觉得能供那些海牛吃好几顿。”

    敖沐阳一脸呆滞的说道:“不至于吧?”

    “别听老苏吓唬你。”李继安慰他说道,“这些够海牛吃一个月了。”

    听了他们的话,敖沐阳觉得自己可能还是小看了海牛这物种的食量。

    确实如此,李继联系省海洋馆邀请他们将海牛转移到海龟保护区来养殖之后,海洋馆的馆长和书记根本没犹豫,立马同意了这个要求。

    而且他们动手速度极快,李继在敖沐阳种下巨藻苗后次日联系省海洋馆,又过了一天,七个海牛都被送来了。

    美洲海牛身体是纺锤形的,看起来跟小鲸鱼有点像,它们身体要更长一些,也没有鲸鱼那么有活力,被船送来海域之后,它们就贴在水面上不动弹了。

    敖沐阳纳闷的问道:“海牛不都是胖子吗?它们有点瘦啊。”

    工作人员吱吱呜呜没回答,他们放下海牛后留了一堆资料就走了。

    李继告诉敖沐阳:“它们瘦是对的,不瘦才有问题——如果让你牙疼半年并在这半年里只能吃饲料,你看看你瘦不瘦。”

    七只海牛中有五头已经成年,两头还是小海牛。

    成年海牛体长有两米半,小海牛则跟半大猪崽似的,估计也得有个百八十斤的重量。

    有一只小海牛待在了母海牛的怀里,母海牛翻着身子贴在水面上,两个肥大的胸鳍张开护着小海牛,好像个水中摇篮。

    另一只小海牛的处境就尴尬许多,它的长辈们不管它,自顾自潜在水面下面躺尸。

    敖沐阳感觉这小海牛的情况不太好,它一直在扑棱,看上去很有活力,但实际上皮肤粗糙无光泽,眼神也很呆滞,更像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这样他便将那小海牛给抱上小船来想仔细观察,结果小海牛上船不多久,它的眼皮耷拉了几下,然后开始流泪……

    “姐夫,你吓着它了,你看它哭的就像个一百斤的丑孩子。”鹿无遗赶紧说道。

    敖沐阳给了小海牛一点金滴吃,他不屑的说道:“没文化,这不是哭,它流出来的更不是泪水,而是护眼液,这东西是有盐分的,喏,你尝尝。”

    他捻了一滴塞进了鹿无遗嘴里,鹿无遗傻了,他愣愣的看着敖沐阳,然后趴在船上开始吐:“呸呸呸,呕,真恶心啊!”

    李继叹道:“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有小一百斤的重量,它们是被饿瘦的,没长大多少,否则等它们脂肪撑起来,它们该有两百斤的体重了。”

    给小海牛连续吃了两点金滴,敖沐阳又给其他海牛各喂了一点金滴,海牛们吃了金滴后大约十几分钟,然后就不再是一幅死气沉沉的样子,终于开始动弹起来。

    除了怀里抱着小海牛那一只母牛,其他成年海牛纷纷往水下潜去。

    海牛喜欢潜水,但它们是用肺呼吸的,潜水一段时间后就得把鼻孔露出水面来呼吸,一般来说,成年海牛能在水中潜游十几分钟的时间。

    它们鼻子有盖,露出水面的时候盖子会打开呼吸,等到它们回到水里,盖子就会合上,这几乎是它们身上最灵巧的部位了。

    看着海牛游泳很有意思,它们很笨拙,贴着海面游动速度很慢,而且好像水都能绊倒它们,往往游着游着就开始在水里翻跟头。

    当然,它们翻跟头的速度也很慢。

    活动了一阵之后,海牛们开始进食,它们往下潜去,大嘴张开对着海藻就开始狼吞虎咽。

1051。又来了() 
海牛到来后,龙头村多了个明星。。。

    其实海牛不好看,两只小眼睛深陷在圆滚滚的脑袋里几乎看不见,没有耳轮,大鼻子连着上唇然后鼓起,两只鼻孔位于顶端,跟翘鼻子猪似的。

    稍微好点的是,它们的鼻孔能闭合,这样当它们每次从水面换气完毕下潜的时候,闭合鼻孔的过程中能引起人的兴趣。

    另外,它们下唇内敛,嘴边生着稀疏的胡须。前身两侧各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条,顶端外侧尚有指甲,后肢退化,肥大的身躯向后渐渐收小,末端有一条跟鱼尾似的扁平尾巴。

    而且这些海牛还很瘦,如果它们胖点还能可爱一些,毕竟胖纸都是萌萌哒。

    不过不管怎么说,平时村里人和游客都看不到海牛,当龙头村的海域外来了海牛的时候,大家伙兴趣十足,纷纷来开眼界。

    海牛是一种很适合做旅游观光的动物,它们动作缓慢、脾气温和的近乎柔顺,而且它们喜欢紧贴在海面下游动,这样可以让人清楚无误的看清它们的身影。

    敖沐阳安排了村里的船来守护海牛,他不允许游客或者村里人去触碰这些胆小的家伙,倒不是怕吓到它们,而是怕直接折腾死它们。

    但他也给了游客们接触海牛的机会,那就是买水草海藻喂海牛,每当海牛浮出水面换气的时候,游客可以把买来的水草海藻喂给它们。

    这些水草来自龙涎湖,海藻则来自他的渔场,渔场的巨藻丛林规模有点庞大,本来它们没有经济价值,老敖想到卖海藻喂海牛的生意后,它们就有了经济价值。

    不能说他是奸商,这是双赢的生意。

    海牛们胃口太大,如果任凭它们自由寻食,那对海边的水藻破坏太大。

    之前在海洋馆被养着受了苦,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个饿的只有几百斤了,如今总算碰上天然海藻,那还不可了劲的吃?

    有游客来喂养之后,这减轻了海中水藻的生存压力。

    另外借着海牛的面子,龙头村再度登上了红洋等多地的媒体,连省电视台都在新闻频道、生活频道和旅游频道对这事进行了报道。

    因为季节缘故,来村里旅游的人数比春夏已经下降许多,结果因为海牛到来,村里在深秋又迎来了个旅游小高峰。

    红洋市里的居民见过海牛了,毕竟省海洋馆也是对外开放的,可那时候见到海牛要隔着玻璃,哪像现在在海上能够做近距离接触,还能喂养海牛?

    于是,到了周末的时候,一些居民带着子女又浩浩荡荡的来到龙头村。

    对此省海洋馆的工作人员们很不满,当时他们也开发了买海藻喂海牛的业务,可是大家伙根本不买,都不肯花这个冤枉钱。

    这就是习惯的作用,很多游客都有买鱼卖肉喂抹香鲸、虎鲨和海豚的经历了,他们顺带着也能接受买海藻喂海牛这种事。

    另外就是在海洋馆喂海牛是隔着玻璃罩子把海藻扔进去,那根本没有互动性,而在这里,游客将海藻放入水中,海牛会主动游过来捕食,运气好能摸摸它们的脑袋。

    海牛不怕摸,它们皮肤奇厚无比,拿刀子都捅不破。

    至于敖沐阳为什么发布禁令不允许游客在非喂食的情况下碰触海牛,很简单,他总得让充了钱的游客有更好体验吧?

    海牛们到来后,老虎和抹香鲸们不大开心了,它们发现这段时间自己的食物变少了,来给自己投食的人也少了。

    海豚们聪明很多,它们意识到这点后开始有目的的进行表演,比如贴着游客的船跳出水面,比如冒头跟游客近距离接触一下,总之,它们比前段时间可要积极很多。

    敖沐阳注意到这事后忍不住想笑,他么的果然还是竞争产生美。

    不光是游客来村里了,孙北龙也再度来到村里。

    这次上门他是提着大包小包做礼物,一见面就对敖沐阳笑道:“恭喜你啊敖兄弟,你现在可是名人,最近红洋新闻都是你和你们村里的消息。”

    敖沐阳没给他好脸色,他冷哼一声道:“北龙总,你这还敢上我的地盘来,是觉得我不会动手是吧?”

    孙北龙面露无奈之色:“敖兄弟,上次真是误会,我这次特意上门来负荆请罪!喏,你看我把人都带来了!”

    他挥挥手,六七个青年畏畏缩缩的走上前来。

    敖沐阳对这些人有点印象,上次在码头上追着要砍他的队伍中,这几个跑在最前面。

    青年们看到他后噗通一声全跪下了,其中一个青年哭丧着脸说道:“敖先生,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上次多有得罪,请您原谅我们啊,我们真的不知道您是北龙总请去的贵客!”

    敖沐阳抬了抬手,黑龙上去将他们抓着站了起来。

    对方都下跪了,虽然是一群软骨头的混子,他们的下跪不值钱,可老敖是个要脸的人,他年纪轻轻不想接受这么多膝盖。

    深吸了口气,敖沐阳脸色稍好看了一些,他说道:“算了,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北龙总,你让这几位兄弟先出去吧,我不习惯这一套。”

    孙北龙脸色一喜,然后对几个青年呵斥道:“还不快滚,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等到青年们离开,付吉祥说道:“这件事怪我,敖村长,按理说我该把北龙总和您结为好友的事传下去,但我传达消息太慢……”

    “这不必说了,过去的误会解除了。”敖沐阳挥手做大度的姿态,“不过北龙总,现在天气太冷,我没法在水里待太长时间,帮你去查毁坏你渔场的线索。”

    孙北龙笑道:“这件事等天暖了再说,最近天冷水也冷,那坏我渔场的人没有再露面,渔场一切皆好。”

    敖沐阳也笑了:“那真是太好了。”

    他实在不习惯跟孙北龙待在一起,就以下午还要带队出海捕鱼为借口将一行人给送走了。

    当然,演戏得做全套,他索性带着龙头号再度出海。

    秋季是多种鱼洄游的时节,这时候秋刀鱼、带鱼、马鲛鱼和乌贼章鱼等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敖沐阳就把这些东西当做了此次出海的目标。

1052。加入船队() 
深秋出海作业很有讲究。

    这时候虾蟹的大出产季节已经结束,渔船出海就是为了鱼。

    在这季节要出海就得往深处走,深秋的近海海水已冷,多数鱼资源会往深海洄游,如果运气好,一艘船出海后一网就能收获一个鱼舱。

    但正所谓收获越多风险越大,深秋季节的远洋开始风暴肆虐,南北半球的冷暖气流在宽广无边的海洋上空频频交锋,海上将迎来各种大风气候。

    现在大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