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渔村-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村里有水磨,他带着泡好的糯米过去,连水带米磨成米浆,然后用一只布袋将糯米浆水装了起来,吊起来沥干水分。

    一边给糯米沥水,他一边去拿了块猪板油。

    这还是之前杀猪时候留下的,一点没有注水的上好猪板油,里面的筋膜和血丝都被剔除了,白乎乎一块。

    敖沐阳快刀将猪板油剁碎,家里有过年时候炒的黑芝麻和核桃肉,同样剁碎,然后他加上白糖、细沙糖,连同猪板油碎末一起搅和了起来。

    收拾完了他去摸了摸糯米面,不粘不干,正好合适。

    鹿执紫好奇的在旁边看,问道:“你这是干嘛呀?”

    敖沐阳对她挤挤眼:“待会你就知道啦。”

    鹿执紫问道:“那你需要我帮忙吗?”

    敖沐阳笑道:“真贤惠啊。”

    鹿执紫给他扔了个白眼球,带着将军、霸王花跑出去玩了。

    敖沐阳搓了搓糯米粉,然后捏了一团在手中团了团,放在面板上拍成片,他另一只手捏了点猪板油馅,手指一挑轻而易举捏成了小球,放到糯米皮里包裹了起来。

    这样他将糯米球滚了滚,一直滚到滴流圆才停手,放到一边。

    不一会,面板上出现了一堆这种小糯米球。

    鹿执紫回来看了一眼,顿时笑了起来:“哈,我知道了,汤圆!”

    敖沐阳笑道:“你知道什么呀,这不是汤圆。”

    面板上的糯米团子确实跟汤圆很像,但区别也大,一是个头小,而是皮很薄,色白如羊脂,且因为团的时候敖沐阳手上了沾了猪板油,所以就显得它外面油光发亮。

    汤团做好,他烧水开锅。

    过年时候他一直用了家里的灶台,钟苍很有眼力劲的过来帮他烧火,很快铁锅里的水就沸腾了。

    将军闻到了猪板油的味道,又过来探头探脑。

    敖沐阳猛的伸手抓住它,将它硬往锅里拖:“来,好奇是不是?喏,你进去看看,好好看看。”

    水蒸气冒起来,刺的将军皮疼,它努力挣扎要跑,一双大手默默的伸了上来,从下面摁住了它的腿。

    将军绝望的扭头,看到钟苍那张沉默的面容:翘你妈!

    它赶紧对鹿执紫叫,抻着脖子凄惨的叫:“嗷呜呜汪汪汪!”

    叫声都变了腔调!

    鹿执紫赶紧过来拍开敖沐阳的手,挑着白眼道:“你干嘛呢,吓坏它了,它不懂事。”

    敖沐阳笑道:“就得让它记住事。”

    锅里水开了,他把团子一个个放了下去,用勺子轻轻搅和锅里开水,防止团子黏到锅底上去。

    过了一会,一个个团子飘了起来,沾水之后,团子外表越发的光滑鲜亮,薄薄的糯米皮几乎半透明,随着团子在沸腾的热水中跳动,能看到里面依稀有粘稠的汁水在流淌,很是神奇!

    

331。渔场开工 3() 
“这确实不是汤圆,那它是什么?”鹿执紫很好奇了,钟苍也很好奇,他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食物。

    敖沐阳笑道:“其实你说它是汤圆也对,做法类似汤圆,它叫猪油汤团,不是我们这边的做法,是我跟随以为南方糕点师学的。”

    他将汤团捞出来,刚出锅的汤团圆滚滚、胖乎乎、圆滚滚,在里面随着面汤微微荡漾着。

    一人一大碗,几个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边聊天一边吃。

    钟苍不是军人却有军人的作风,吃饭雷厉风行,端起碗来用勺子舀了个汤团就送进了嘴里。

    敖沐阳赶紧道:“别啊……”

    他说的晚了,钟苍脸色顿时变了。

    敖沐阳赶紧一把拎起旁边的女王,张开翅膀挡在了钟苍跟前。

    “噗嗤……”

    一口滚热的汤汁吐了出来,溅在了他身上。

    坐他旁边的敖志兵老爷子脸上皱纹扭曲的厉害,倒吸着凉气道:“这东西怎么这么烫?”

    敖沐阳惊愕的看着钟苍,道:“苍哥,你不嫌热吗?”

    钟苍咬着牙道:“热啊!”

    敖沐阳道:“这东西里面是猪油,刚出锅肯定烫的很呀,你们以为它为什么在里面会流动?因为温度太高,猪油彻底融化了!”

    女王愕然的看着他,抖了抖翅膀道:“嘎嘎。”

    敖沐阳讪笑着放开它,道:“白白浪费了我的准备。”

    他以为钟苍会烫的吐出汤汁,就拉开女王翅膀做挡箭牌。

    结果钟苍也是有决心,硬生生把汤汁给吞了下去,反倒是他没注意到的敖志兵吃了个汤团后,烫的吐出了汤汁。

    鹿执紫笑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女王真是好运气,不对,哈哈,这应该说是人算不如天算!”

    敖沐阳悻悻的擦掉汤汁,道:“这个大家吹一吹再吃,不能吃的心急。”

    吹过热气,他吃了一个汤团在口中。

    薄薄的糯米皮一触即破,香甜的猪油酱在口中流淌,猪油香味、芝麻、花生和核桃碎的香味,它们汇聚在一起,让人满口生香。

    因为敖沐阳调过肉馅了,汤汁油而不腻,每个人都能放开肚皮吃。

    渔家风俗多,正月里每天都有讲究。

    破五之后还有初七,这天在当地被叫做人日,有吃七菜羹的习俗。

    七菜羹就是其中蔬菜混合做成粥,这个没有硬性规定,反正喜欢吃什么菜粥就用什么菜来煮。

    敖沐阳用了菠菜、白菜、娃娃菜、萝卜、茼蒿、芹菜和万年青煮成一锅,往里加入一点面疙瘩后,再放上虾仁,这就成了一锅海鲜疙瘩汤。

    鹿执紫喝着七菜羹笑道:“红洋这里的春节真有意思,这么多习俗呀,每天换着样吃,简直可以办美食节了。”

    敖沐阳道:“不光菜样多,我们这里每个风俗都有说法呢,这是当地的渔家文化,其实倒是和红洋市区并不一样。”

    鹿执紫兴致勃勃的问道:“这七菜羹有什么说法?”

    敖沐阳道:“一个传说故事,说是很多年前,我们这里有一位老先生,他妻子早逝,努力拉扯大了儿子,后来儿子长大了,就跑船去了南洋打工。”

    “他儿子每年过年都会回来,给他送来钱和粮食赡养他,但是有一年,他儿子突然就断了消息。一些传言出现了,说他儿子过年回来的时候出了意外,已经死了。”

    “老先生浑浑噩噩,整天去码头上翘首盼望儿子身影,到了初七那天他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去集市上捡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回来,放在一起煮。”

    “就在开锅的时候,他的儿子回来了,开着大船、带着很多钱,原来他过去一年发了财,过年的时候太忙走不开,直到年后才回来。”

    鹿执紫道:“哦,我明白了,大家都觉得吃这种七菜羹吉利,然后有了这个风俗,对吧?”

    敖志兵苦笑一声,道:“对其他人来说确实吉利,可老先生未必这么感觉,他儿子从那以后,每年过年都不能回来陪他了,顶多给他些钱,那还不如别发财,一家人在一起过年,多好?”

    敖沐阳点点头道:“对,还是一家人一起过年更好。”

    钟苍琢磨了一下,弱弱的说道:“可我想发财。”

    敖沐阳掏出手机下载了个文档递给他,道:“那你研究一下这本发财宝典,里面有的是发财门路。”

    钟苍摇头:“怎么可能,这什么书——《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

    到了正月初七,新年就算结束了,该上班的回去上班了,该干活的去干活了,渔民们也该出海了。

    敖沐阳没有急着出海,现在是春季,万物复苏,这是建设渔场的好时候。

    现代渔场养殖,无非是圈起一片海,往里放入笼子,在笼子里养鱼养虾养螃蟹,被养殖的鱼虾螃蟹吃的饲料,住的是脏水,时不时还要吃点药,肉质和野生海产自然差别巨大。

    敖沐阳不是这样打算的,他要进行自然养殖,虽然他的渔场里也是把鱼虾蟹给圈养了起来,可却让它们自由活动、自由捕食。

    这样,在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自由捕食’,这些鱼虾蟹得有东西可以捕食。

    敖沐阳想要建起一个独立的渔场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圈中,最重要的是海藻,海藻养活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再做鱼虾蟹的口粮,养活它们。

    渔场有一片海藻地带,可这还不够,他找了陆虎,帮他联系了一家专营海洋植物的公司,买了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海菜的种子,也买了一些大叶藻的育苗。

    海菜这东西不光可以给鱼虾蟹们做食物和生存地,还可以收获了出售来盈利,优质的海菜价格可是很高的。

    购买海菜和海藻种子的时候,敖沐阳发现了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那叫是珊瑚虫培育器。

    现在世界上顶级的海洋旅游胜地,都是主打海礁和潜水项目,而这两种项目全来自珊瑚虫的功劳。

    但是珊瑚虫生命力很脆弱,对环境要求很高,它们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暖流水域生存,中国海的大多数区域并不适合它们生活。

    恰好,砖头岛渔场有暖流经过,这让珊瑚虫生存的有了可能性。

    

332。开建绿洲 1() 
珊瑚虫培育器又叫珊瑚基地,这是为了保护珊瑚礁,由全球顶级海洋生态科研团队所设计出来的一种工具。

    众所周知,珊瑚很美,珊瑚虫很多,珊瑚虫也很小,同时,珊瑚虫生长速度很慢。

    或许有些珊瑚虫群体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年能长高四厘米,可对于一座珊瑚礁来说这毫无用处。

    全球至今存在的珊瑚礁,最年轻的也有十万年历史,如大堡礁、马尔代夫这些著名海岛,更是有着几百万年乃至几千万年的历史。

    因为温室效应导致的海水酸度增加和人类的污染,全球各地的珊瑚虫正在大量死亡,很多珊瑚礁已经失去了五颜六色的荣光。

    为了保护珊瑚礁,珊瑚基地诞生了,这些培育器可以模仿珊瑚虫的最佳生活环境,引诱它们进行生长和繁殖,然后投放回适合它们生长的海域,以期壮大珊瑚虫的族群。

    敖沐阳觉得砖头岛附近的暖流也能养活珊瑚虫,暖流海域恰好水浅,可以自由接受阳光照射,而温暖的生存环境和阳光,恰恰是珊瑚虫生存所必须的两个要素。

    珊瑚虫价格很高,一单位的珊瑚族群至少要上万块。

    得知他要买珊瑚虫,陆虎一脸懵:“买这个干嘛?去水族缸里养着玩吗?”

    敖沐阳笑道:“珊瑚对渔场的作用可大了,要是我那边可以养活珊瑚虫,那可就是一座百年渔场了。”

    旁边的销售员道:“您得上心着点,如果珊瑚虫族群活下来,最后说不准堆出一座珊瑚礁,能造一个景点哩。”

    陆虎摇头:“反正我看不到了,我孙子也看不到了,你真敢想,用一批珊瑚虫造个珊瑚礁?那真是大工程!”

    珊瑚虫形状各异、颜色不一,种类多种多样。

    从分类来说,它们可以分为群体型和单体型,众所周知的海葵就是单体珊瑚虫,体态很大。

    敖沐阳买了一批海葵,它们色泽橙红,身体呈圆柱形,用厚实的脚掌支撑全身,头顶长着嘴巴,嘴巴周围有触冠,看起来跟一圈胡子似的。

    在巨大的培育器中,海葵们相依生存,组成一个族群,里面有小鱼在游荡,看起来很美,其实很残酷,这些小鱼是食物。

    有的小鱼靠近海葵,一旦碰到随着水流摆来摆去的触冠,立马就不动弹了,因为海葵触冠里面有刺细胞,这是有毒的。

    他买下的更多还是群体珊瑚虫,靠一座石灰质骨架来集体生存,这才是造礁小能手。

    具体来分,群体珊瑚虫还分为了六放珊瑚和八放珊瑚,八放珊瑚最是漂亮,形状多样,有的像是扇子,有的像是落地灯,有的像是干树枝,有的像是摆动的鞭子。

    但是最重要的是六放珊瑚,它们很擅长分泌石灰质,这些珊瑚虫群体之间不断聚合,不断扩大、不断增高,这才形成了巨大的珊瑚礁。

    买下珊瑚虫是一笔大投资,敖沐阳直接撒了一百万人民币。

    结果买的时候销售员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只要付八十万就行了,国家会补贴二十万。

    不过这二十万他拿不到手,销售员立马又告诉他:“敖先生,你买了珊瑚虫就得买北螈。”

    敖沐阳没听过这种东西,问道:“什么?北螈?”

    销售员笑道:“对,北螈,您应该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堡礁海星大入侵吧?当时短短两年,大堡礁的珊瑚群遭遇了海星疯狂吞食,造成了大量珊瑚消失。”

    这个海星大入侵敖沐阳没听过,不过海星吞食珊瑚的事他知道,海星腹部的嘴巴可以磨碎珊瑚石,将珊瑚虫吃掉,它们一旦成群侵入珊瑚礁,那就像蝗虫过境,可以给珊瑚带来巨大破坏!

    销售员继续讲解道:“澳大利亚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当时研究了这场入侵活动,发现海星之所以突然爆发性繁殖,就是因为游客们捕捞北螈,而北螈喜欢捕食海星,是珊瑚礁的守护神。”

    既然这样,敖沐阳能说什么?他只好又买了大群的北螈。

    这种生物在国内海域罕见,它们是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生命力比珊瑚虫要顽强的多,之所以很少有海域引进它们,就是因为大多数海域没有珊瑚虫,也不需要它们去狩猎海星。

    海菜种子和海藻苗随意播种,让它们自由生长,珊瑚虫则被安置在了暖流水域,将它们附着在培育器上。

    这些培育器将是它们扩展族群的最初附着点,以后随着族群扩大,它们将在祖先的尸体骨骸上进行增殖。

    当然,那得首先珊瑚虫们可以在渔场生存下来。

    买了海草海藻的种子和珊瑚虫,敖沐阳的渔场春季建设计划还有一步,那就大量放出金滴。

    他将一滴滴金滴甩出去,分散成数不胜数的小金点分散在海水里,随即渔场就热闹了。

    所有鱼虾蟹都钻了出来,漂在水里捕获金点,有些金点会附着在海藻水草中,海藻水草也能利用金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