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工匠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直播之工匠大师-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轻轻拍了拍,愉快地看向汤叔:“汤先生,如果您没有意见的话,我先雕刻,等我做完基础雕刻,您再根据您的思路随意发挥,最后我再来收尾?”

    “好。”

    汤叔也很好奇,这位陆大师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

    而最激动的,自然是邹凯。

    隔了这么久,他终于又能亲眼见到陆大师做东西了!

    他把摄像机固定好,又啪啪啪地把所有灯都打开,更是拉了线把工作台照得通亮。

    陆子安没有带电脑过来,索性也戴了副眼镜。

    看着他戴眼镜的样子,邹凯脑海中闪过四个字:斯文败类。

    他偷偷拍了张照片,传给了沈曼歌:【快出来看帅哥!】

    正认真复习的沈曼歌看了一眼,眼睛就移不开了。

    她好像还是第一次见到,子安哥戴眼镜的样子。

    陆子安额下眉角如棱,鼻梁立峰,侧颜也是非常帅气的。

    尤其此时戴着一副乌金边眼镜,双目炯炯却不逼视,斯文的不像话。

    看这姿势眼神,倒像是自然察觉到邹凯的偷拍扫过来一眼。

    沈曼歌按住心口:不取何撩啊啊啊!

    这么想,也就这么发了。

    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的陆子安扫了一眼,轻笑一声,回了一句话就关了屏幕。

    沈曼歌看了一眼,整个人趴在了桌上。

    【不撩何娶?】

    沈曼歌脸刷地变得通红,子安哥,子安哥这难道是求婚了嘛?

    她猛地捂住脸,埋在了书堆里。

    妈呀,美色误人,这书怎么还看得进去。

    收拾妥当,陆子安开始对这块灵璧石进行雕琢。

    灵璧石是全赖于大自然天工神镂的华夏艺术瑰宝,被清朝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

    它经古泗水亿万年的波涛冲击,峰峦洞壑,状物肖形,千态万状。

    又因其是10亿年前海藻化石,色泽黝黑天成,扣之铿然有声。

    此外,灵璧石有“三奇、五怪”之称。

    三奇即色奇、声奇、质奇,五怪即瘦、透、漏、皱、丑。

    陆子安甚至不需要多作思考,刀尖便轻轻落于石上,手腕微旋,落下了第一刀。

    刀尖与石料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竟然一点都不刺耳,反而甚是动听。

    “灵璧石从不同角度敲击能发出八个音节,故又名“八音石”。”陆子安一边雕刻,一边慢慢地道:“它是作罄的绝佳材料,所以又有黄金万两易得,灵璧珍品难求的说法。”

    

第411章 创作;亦是创世() 
一边介绍着灵璧石,陆子安一边慢慢地沿着岩石的纹理剔除一些杂色。

    他的动作轻而缓,不急不慢,如闲庭信步般悠然随意。

    “事实上,带着棱角的装饰品,摆放都是有讲究的。”陆子安以刻刀,将尖锐的地方打磨光滑:“所以如果是做装饰,最好是做得柔和一点。”

    这也和风水学有点重合,比如说有些人喜欢买兽骨、兽角当艺术品,直接挂在墙上,但这于风水学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而撇开风水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陆子安也是不大喜欢这种太尖锐的东西摆放在家里的。

    家于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温馨的,温暖的,实在不宜放这些。

    一旁的汤叔若有所思,看向摆在墙角的几幅画作。

    为了体现技艺的难度,他几乎每幅都特意伸出来一些枝桠,难怪他的作品越来越不好卖……

    陆子安的讲解,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既让人懂得了道理,却生不起一丝反感。

    刻刀在岩石上缓缓起伏,慢慢勾勒出具体的轮廓。

    灵璧石里一条细细的石脉被他特地挑出来,以最细腻的手法,精细地进行打磨。

    这般嶙峋的灵璧石,剔除了灰色杂质后,通体黑如墨玉,却在这条并不纯粹的白色石脉的映衬下,多了一分柔美。

    如山涧依硗塉,如清泉石上流。

    沿着这条石脉逐渐往下,陆子安的刀尖触碰到了一团杂质。

    他微微皱眉,以刀尖轻轻抵了抵。

    一直盯着他的动作的邹凯迅速发现了他的异样,连忙道:“怎么了?”

    “这团杂质,有点大。”陆子安拔出刻刀,拿着小刷子仔细看了看。

    “要不不剔除?”邹凯对石料虽然不了解,但是陆子安说大,那肯定小不了。

    陆子安没有急着回答,认真地对这团杂质进行了评估。

    一共才二十厘米宽,这团杂质就有近八厘米。

    表面只有一层薄薄的灵璧石的壳,大概是石料边缘的碎块,不够纯粹。

    要么,放开这团杂质,反正只要他不把这层壳去掉,别人也看不出来里面是什么情况。

    要么就将这团杂质整个剔除,虽然灵璧石极为坚硬,但也说不好里面还会不会有缺。

    毕竟灵璧石本身就有透的特点,有可能会出现不少的洞,将整块石体贯穿。

    汤叔二人看不懂他们在纠结什么,邹凯大略地解释了一下,两人顿时都紧张起来。

    “要不换块石头呗?”汤元表示无法理解:“反正石头又不贵。”

    邹凯翻了个白眼:“一看就是外行,内行都是叫岩石的好伐?而且这也跟贵不贵没一点关系。”

    而陆子安则将整块石料仔细翻来覆去地观察了一番,最后才轻轻吁了口气。

    在众人疑惑的眼神里,他手起刀落,直接将整块杂质全部掏挖出来。

    顿时石料中间偏下的地方缺了一大块,看上去很是恐怖。

    陆子安却还没停手,继续往里掏,没一会,刀尖从上方露了出来。

    “……这,打穿了?”邹凯瞪大眼睛。

    唇角带着浅淡的笑意,陆子安丝毫不以为惧:“没事,这是漏石。”

    “漏石是啥?漏斗?”

    “差不多。”陆子安每一刀都非常小心,各种尺寸的刻刀在他掌心切换自如:“这是真正的空穴委曲,鬼斧神工。漏者,茅屋夜雨,柳稍垂露,上下可穿行也。”

    “……听不懂。”

    嫌弃地瞥了他一眼,陆子安淡淡地道:“阳海市豫园里,就有一块古代的灵璧石,叫玉玲珑,也有说太湖石的,就是“漏”之神品。”

    这个邹凯还真知道,他眼睛一亮:“啊,我听说过!说是跟蜂巢一样,孔特别多的!”

    “对。”陆子安拿牙签慢慢地试探,确定没有疏漏了,才将整块岩石都清理干净:“万窍灵通,一孔注水,孔孔皆出,如果在玉玲珑下方的一个孔里焚香,所有孔都会冒烟。”

    那等场景,简直想一想都觉得无比风雅。

    等陆子安清理完毕,整块灵璧石已经大变样。

    表面的杂质清除之后,表面呈现出各种皱,皱象犹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大雪叠叠;象春风吹碧水,微波滚滚。

    而那白色石脉仍是最为显眼的一点,纡回峭折,氤氲连绵,整体呈现出一种奇石独有的美感,让人一看就觉得这岩石不简单。

    “这,这还需要我,我来加工吗?”汤叔表示很怀疑,他盯着灵璧石,喃喃道:“我感觉,这已经很好了。”

    陆子安微微一笑,将整块石料表面打磨光滑,清理干净后,才起了身。

    “当然需要。”他指尖在岩石表面轻轻划过:“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随意发挥,觉得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在每一位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就是创世神。

    一草一木,一笔一划,皆由他们幻想而来。

    创作,亦是在创世。

    茫茫然戴上眼镜,汤叔目光从奇石上划过,咬咬牙,拉风箱。

    “呼!呼!”风箱拉起来了,房间里也逐渐升温。

    汤元欢快地帮忙,汤叔拿起铁,一块一块地挑完,一边挑,一边看向桌上的岩石。

    “这是在挑选适合的大小和重量。”陆子安瞥了邹凯一眼,解释道:“他现在在构思如何创作。”

    将他的话立刻记录下来,邹凯有些迟疑地道:“就这么看几眼,不用称一下?这么神奇的吗?”

    “重量和尺寸,这种基础性的东西,做个十年二十年,哪怕随便给个人,都能清楚地估略出来。”陆子安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稀奇的。

    “……厉害了。”

    说话间,汤叔已经挑好了材料。

    他大概是热得不行了,直接把上衣给脱掉了。

    当他全副心神都投注在铁画上时,他已经顾不上不好意思,只是依然觉得眼镜有点碍事,想取掉又停了手。

    做铁画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它的材料都是一些毫无光泽的铁板。

    汤叔左手钳着铁,右手拿锤,以锤代笔,把铁板敲出大致的形状。

    铁板被逐渐锤打成弯曲的铁柱,难得的是上下粗细都一致。

    这也充分说明了他的锤打是非常有技巧的,每一下都恰到好处。

    如果力道过大,铁块会瞬间砸扁,再要变回来难度更大。

    一旁的汤元艳羡地看着汤叔手下逐渐成型的铁条,僵硬地拉着风箱。

    他其实也很想学,但是总是学不会。

    做铁画,不仅需要手艺,更需要对整体画面的掌控。

    它是由一个个细节组合而成的画,极为考究画者的整体布局能力。

    屋子里温度越来越高了,汤叔额角开始渗汗,连眼镜都有些戴不稳。

    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停下来,他的呼吸快而不乱,右手高高抬起。

    “当!当!丁丁!”

    伴着枯燥的打铁声,汗水从胸前滚落,偶尔淌在火红的铁条上,便会发出“滋”的一声响。

    这是真正的手工锻打,每一个拐弯,都需要数十下的锤打,才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

    而如汤叔这种精益求精的人,更是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

    陆子安静静地站在一侧默然欣赏,透过那单调的动作,他仿佛看到了汤叔在那间小屋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锤打。

    这种铁锤,砸在铁上时,手会微微发麻。

    虎口会磨损、破皮、出血,时日久了就会成茧。

    汤叔两只手满满的茧子,全都是他数十年艰辛的铁证。

    这样的环境里,明明热浪滚滚,浑身冒汗,陆子安却感觉心旷神怡。

    他心中再无焦躁,连心跳声都格外沉稳。

    当,当当。

    打铁声声声入耳,无比清脆。

    以作品来证明存在,突破自我,使铁画从孤高的山峰上走下来,融入现代。

    既要保留它本身的特性与风采,又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华,还要考虑到世人是否买账。

    这真的很难。

    铁画如此,玉雕亦如此。

    如果,铁画这一次能够重获新生,那么,第三次玉厄,是否也可以另辟蹊径?

    戒虚大师给他的指引,让他来芜湖,应该就是指这个吧?

    伸手轻轻抚摸着灵璧石,陆子安唇角微勾。

    这一切,就让时间和市场来证明吧。

    随着些微的喘息声,汤叔的铁画初步完成,开始进行铁画中最精细的工序——焊接。

    铁画的焊接不同于一般焊接,它是用纯银加上点铜粉,一点一点焊,不能有半点马虎。

    而汤叔更是在焊接前,在灵璧石里放了一小块打好的铁柱。

    然后再将所有枝桠一一焊接,每接一处,都要无比小心。

    虽然铁不会断,但是如果焊接不到位,或者有偏移,经过了这个步骤再要返工,就只能全部重来。

    汤叔微微屏住呼吸,粗糙的手指竟然出奇的灵巧。

    每个弧度都纤和有致,焊接处甚至一丝缝隙都没有,等到涂了漆料之后,就完全看不出差别了。

    终于,汤叔手里最后的小枝也已经焊接完毕,他微微舒了口气,慢慢站直身体。

    仔细地观察了所有细节,他才放下手里的工具,有些忐忑地看向陆子安:“陆大师,我我做好了……”

    陆子安抬起手,目光依然胶着在那灵璧石与铁画融合的作品上,轻轻地,鼓起掌来。

    

第412章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陆子安并不是为了安慰汤叔,而是因为,他真的为这件作品的完成而赞叹。

    很难想象,这样一幅作品,竟然是由铁这般锤打而成。

    石体表面起伏跌荡,纹路如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一种沧桑感。

    偏偏这块玉璧石为漏石,石体玲珑多孔,左右上下宛转相通,又给人清奇古怪,风骨嶙峋之感。

    陆子安吹了吹,伸手轻轻一探,铁树深深扎在这石孔之中,竟仿佛与之融为了一体。

    仿佛从石体上生出来的枝桠,盘踞得非常自然,根部有路可循,四处通达,内部变化多端。

    既给人以视觉美感,又能让人产生好奇的心理,恨不能将其掰开仔细研究一番。

    仅仅从一个“奇”字出发,这就已经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作品。

    更不用说那枝桠上,竟然还有一朵朵绽放的寒梅。

    花瓣轻而薄,明明是铁,却薄得仿佛有些透明。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这样的花朵,竟然是依靠着那粗糙的铁锤,一锤一锤,打造而成。

    “这……不扎手哎……”邹凯摸了一下花朵中间的花蕊,惊异地道:“我刚才看着还以为是插在里头做固定的呢,原来竟然是花蕊啊?”

    细若毫针的花蕊,看似纤弱,但上入手坚硬,这般经过千锤百炼,哪怕用力拨动,也没有一丝断裂的迹象。

    “这个很牢固的,挂东西都可以。”汤叔笑容憨厚。

    铁干横斜,枝条苍劲有力,花朵半残,却犹有一股子斗气尚存,仿佛在唤起人们对它们冬日里傲霜斗雪的记忆。

    没有了画板的限制,习惯了将枝条伸出画面的汤叔在这幅作品上将自己的技艺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这还不够。

    在汤叔略带紧张的眼神里,陆子安微笑道:“汤叔,我给您推荐一种漆?”

    “可以啊。”汤叔接过毛巾,囫囵抹了把脸,咧嘴笑道:“什么牌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