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马-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图,你说怎么会变成这样?”

袁绍的脸上带着不相信,转回头看向逄纪。

逄纪沉吟,确实没有想到韩猛和蒋奇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葬送西线行事。

“那可是我的两员上将军啊!”袁绍悔恨的回头大声怒吼道:“谁来赔我这两员大将?”

“主公勿忧。”一旁的郭图凑到近前道:“事实已经发生,主公何不想想如何报仇。”

“对。”听郭图这么一说,袁绍才缓过神来,盯着北地冷冷道:“没有想到一个黄忠,竟然能连斩我两员上将,昔日,就是吕布也不曾要了蒋奇和韩猛的命。这仇,我必报。”

逄纪则是忧心的上前说道:“主公,为什么韩猛、蒋奇败于阵前,吕布却安然无恙?”

“对呀。”袁绍一拍自己的大腿,恍然大悟道:“对呀,吕布同韩猛、蒋奇一同发兵晋阳,如今我的两员上将悉数战死,但偏偏吕布却什么事也没有。”

“岂止如此。”逄纪嘴角奸笑道:“想必是这吕布出手阴险,借着黄忠之手,除了两位将军,又坐收渔人之利,把两万大军,吞为己有。”

袁绍可惜的一拍自己的双腿,悔道:“悔之当初,悔之当初。现在该怎么办是好?”

“吕布虽然得握两万大军,但这一战,他们损失也定然不少,更何况他的大军粮草尚需我们供给,一时间,他吕布身处晋阳与河内的包围圈,相信他也不得不重新重视同我们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吕布应该知道。”

郭图道。

袁绍道:“那不知现在该如何是好?”

“无论如何,现在与吕布是不能划清界限了!主公务必使他强攻晋阳,否则并州打不通,那等到皇甫岑大军所至,我冀州压力即将倍增。”郭图望着袁绍,进言道:“现在你我两路大军要在冀并交界处汇合,越早越好。如今只有利诱吕布加紧攻下晋阳,即便是我军出粮草也未尝不可!”

“也只有这么办了!”袁绍点头,回身对着逄纪道:“告诉高览,加紧行军,务必要拿下麴义所部!另外派人去邺城。”

……

上艾。

西汉建元元年置上艾县,治所在今山西张庄镇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东汉时,上艾县划入冀州的常山国,三国时划并州的乐平郡。也就濒临着广平、广宗两郡。

整整三年,张飞没有听到皇甫岑的指令,没有听到任何战事,甚至所有的胡骑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逸。但是张飞知道,战事是迟早要来的,而且说不准就在什么时候,所以张飞从没有放弃对身边这些匈奴胡骑的操练,张飞太熟悉皇甫岑的为人了,不动则已,一动必是惊天之谋,或许彻底改变整个天下的局势。辽东如此、河东如此、西凉如此,反正这一路走来,皇甫岑的每一仗打的都是惊险无比,其中有过失意,也有过成功,但无疑每一仗都改变着天下大势。

皇甫岑在汉,彻底的甩脱了整个汉庭颓败之势,从西至南,各处捷报,但偏偏身为皇甫岑腹地的并、幽一带,却没有一丝战斗的消息。

“翼德。”

就在张飞矗立在上艾城墙之上的时候,徐晃和张颌已经走了过来。

“你们来了。”

两人同样把目光转向前方,响应道:“乐平守将蒋义渠,如果要不是凭借他的家世,此人怎能做这乐平守将?”言语之中多对蒋义渠不屑。

张飞点点头道:“袁绍此人徒有其名,虚有其表,重视手下家世出身,竟然让崔琰给蒋义渠当副手,可惜了。”

“是啊,他哪里比的了大将军用人。”

徐晃跟皇甫岑的时间最长,也没有什么顾忌听闻此言,随口说道。

张颌只是点点头,凝视前方不语。

“大将军征调我等来此,恐怕,这上艾和乐平的战事将起。”

徐晃担忧地说道。

“嗯。”张飞正了正脸色,道:“如今江南平定,晋阳的战事又起,就是沮授先生也已经身到晋阳,恐怕大将军会即日亲征河北。”

“亲征。”张颌回味了几句,转回头看了看徐晃,低声道:“你我二人不能就这么空手去见大将军啊。”

“放心。”闻听此言,张飞转回头,笑道:“大将军早有密令。”

“什么密令?”

“冀州袁绍的大军倾巢而出,所以我们……”

“我们要示弱?”

“嗯。”徐晃点点头道:“是这样。”

“哦。”张颌回味了好长时间,担忧道:“只怕崔琰不上当。”

“所以我们要把戏演真,而且还要演足。”张飞自信的点点头,回身道:“我们的担子应该是最重。”

“为什么?”

“因为,或许袁绍的老巢邺城,应该是由我们去取。”

“那……这里的蒋义渠怎么办?”

“要不消灭,要不绕过去。”张飞点点头,手指两个方向,低声道:“只有这两种办法。”

言下之意,别无其他路可走。

“消灭?”徐晃摇摇头道:“不要说有崔琰这样沉稳有余的经验的谋士,就是蒋义渠手底下的军队都足够抵挡我们一阵。”

“我再想想。”

其实张飞心中早已有答案,只是一时间没有确定而已,他在等,再等其他各地的战事,才能做出最后的答案。

……

上艾城下。

此时上艾东门已然打开,城门下的肉搏相当惨烈。每个人都带着一脸惊恐的看着自己身旁的战友,他们不知道这一仗自己还能不能有活着出去的几乎。

“没有。”

答案只有两个字。不论是对着上艾城的守军,还是对蒋义渠的袁军。

上艾守军没有是因为他们是抱着与城共存亡的气势压出的。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东门会无缘无故的被打开,但是他们知道只要自己松懈,这一刻,自己必将断送自己的性命。而且他们身后的幽州也将被撕裂一道伤口,如今已经三年未起战事的幽州再也经受不起他们的折腾了。

他们看似是在为朝廷卖命,其实理论上说起来,他们也是再为自己卖命。

“杀!”

徐晃拿起自己手中的兵刃,舔舐着自己脸上的伤口,这股鲜血有点甜,也有点咸,但是很热,热血的那种热。

“公明,你来断后,我去率军斩杀他们的大将。”

打开东城门的主意是张颌出的,为了能够吸引蒋义渠的大军,张颌甚至要牺牲整个东城的战士,但张颌知道这值得,因为大汉值得信任,皇甫岑值得信任,张飞值得信任,全幽州的百姓值得信任,他相信即便自己打开城门同面前的敌人厮杀,也不会丢掉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上艾城,只要自己在,就一定要挺到张飞成功偷袭冀州邺城时。

“好。”徐晃又用手中的兵刃收割了身旁一个士兵的姓名后转回身,冲着张颌道:“能敌则敌,不能则退,我观这时日也差不多了。”

徐晃并没有把话全出说出来,张飞偷绕乐平的事情,面前的蒋义渠不清楚,但是两军对垒又是城下肉搏,恐怕声音过大,对方能有听到。

“嗯。”张颌抬头看了看天色,低声回头道:“诛杀了蒋义渠,也能堕了他们的气势,到时候我们守起来也轻松一点。”

砍翻身旁的敌军,徐晃转回身冲着自己身旁的众人吼道:“都拿出你们的兵刃,给我守住东城,不要忘了你们是天子之师,你们不可以败。”

“天子之师”四个字如雷霆之音,顿时划裂整个东城的天空,身旁的士兵面面相觑。

“这一仗拼了!”

……

“将军,过了乐平,前边就是平原。”

“嗯。”张飞点点头,回身道:“办的不错,再去探查。”

张飞驻马遥望眼前的山色,自己身后跟随的是三千大军,每个人的脸上带着的都是必死的决心,他们知道,自己这一趟究竟有多难。

“希望隽乂和公明他们能守得住上艾城。”张飞拔出自己的长矛,擦拭着长矛刃上的寒意,每一次挥舞,每一次锵鸣,长矛都是要面对最强的对手。但他每一次都能平安而归。如今,他和他的“长矛”再次踏上征途,而且也是一条很惊险的路。

邺城,乃是冀州治所,袁绍腹地所在。

如今老天再次给了张飞一次机会,就是偷袭邺城,如果得手,张飞和他的三千胡骑也会如同白马义从一般名扬天下。

张飞打马回望一眼身后的乐平郡城,如果不是张颌和徐晃在上艾城示弱,出奇谋,让蒋义渠攻进来,蒋义渠也断然不会如此上当。自己也不可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逃过各路眼线。这么说来自己是幸运,当然张颌他们也相当危险。他们面对的是同蒋义渠的城门肉搏,堵得就是这一刻的心跳,他们坚信,这一刻,他们能挺得住。

所以张飞也不想辜负这群人,他要跟着这群人拼死向前,直至全歼对手。

邺城得破,冀州便破,整个河北便平定。

“将军。”身旁小校赶到近前问道:“我们休息够了,还走不走?”

俨然这群人是张飞精挑细选的亲卫,竟然在旦夕之间就能恢复体力。

“我们走。”

……

第92章 偷渡乐平

蒋义渠脸色阴沉的可以,他没有想到眼下这种情况,整个上艾城的东门都已经打开了,但自己这两万大军却不能攻入上艾城,要知道整个上艾城的东面守城人数也没有自己所部多。

一旁崔琰调转马头转回身看向蒋义渠,低声道:“将军,恐怕敌军有诈。”

“有什么诈?”

蒋义渠不悦的点点头,看向东门城下对方的守军确实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应该不像是有假。

“为什么东门会无缘无故的被打开,我们连续数月的试探攻城都没有成效,今天怎么会这样?”

崔琰向着身旁的蒋义渠说道。

蒋义渠点头回应道:“正是因为我军在之前没有效死命,上艾城自然不会被打开。”

闻听蒋义渠这客套的回话,崔琰摇摇头,心道,恐怕眼前上艾城破之时就是整个冀州待破之时。自己身旁怎么会有这样的统帅,也不明白一项重视家世的袁绍为何会选择蒋义渠担任主将,那蒋义渠出身可是草莽,虽然脾气不是很坏,但也没有身为大军主帅的气度。怎么想,崔琰都不明白!

“崔琰纳命来。”

张颌不蠢,反而却很聪明,当然察觉了敌方大军统帅蒋义渠就是个饭桶,继续让其执掌兵权没有什么,但是要是杀了他,换成崔琰就大大不值了。就恐怕崔琰在后使出什么诡计,那就不是自己能对付的了,所以张颌目标很明确,扬刀直取面前的崔琰。如果杀了崔琰,那么就是诛杀蒋义渠,也少胜多,也不成问题。

就在崔琰与蒋义渠交谈之际,一声怒吼撕裂至近前。

“死!”

崔琰是邺城的谋士不假,但更是一勇武之人,虽然比不上能征惯战的将军,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就在蒋义渠这一声怒吼将至之时,崔琰整个人调转马头便急速退到一旁,随即抡起自己手中的兵刃抵挡张颌的兵刃。

“啊!”

一声惨叫,两个人的兵刃迸溅出的火花顿时刺痛一旁正在前进的士兵。

“诛杀!”

蒋义渠虽然慌张,但是并没有太多慌乱,整个人的神经还是很清晰的,虽然面前这突如其来的敌军开始慢慢靠向自己,但毕竟自己身旁护卫人多不少,自然不惧。随即开口道。

一声令下,顿时有无数个军卒听命而来。

张颌冷眼瞪了一下蒋义渠,逼得蒋义渠一个错步。

“找死!”

张颌看似这声怒吼是对蒋义渠的,但是实质上,张颌知道自己要杀的是谁,点点头,用手中的兵刃高高举向天空,对准面前的敌人就要发动最后一击。

崔琰毕竟不似蒋义渠地地道道的老卒,武道确实不通,骑个马都已经勉强,如果不是因为是河北巨阀崔氏的后人,他断然当不得这东路大军的首领,谁也不想把自己的性命交到这样的人手中。

瞧见张颌直取崔琰,蒋义渠上前助其相抗!

“噗!”

张颌刀快,竟然不顾冲着自己身上的刀剑,直径的刺向蒋义渠,蒋义渠躲闪不及,就要被张颌斩杀。

崔琰一个加速,行至到蒋义渠的近前,用兵刃一磕,便想磕出张颌的兵刃,但是张颌何其精明,这一攻虚实皆有,他本就不想要蒋义渠的命,他只想要崔琰的性命。没想到崔琰上钩了。

“来的好。”

一声回应,张颌的刀已经砍在一旁崔琰的脖子上。

崔琰的脖子非同寻常,异常的僵硬。

“死。”

但是张颌更狠,手下力道加重,大吼一声,张颌的刀已经插入崔琰的脖子中,又一声力吼,血柱喷溅,崔琰已死。

“崔先生。”

蒋义渠大惊失色,急忙的跳下马来抱住崔琰的躯干,大声的呼唤道。

“呲。”

张颌咬牙一呲,心中冷笑一声,提刀在手,也不恋战,转而离去。为了杀崔琰,张颌的身上承受的刀伤也不少,不过此时张颌却不觉得疼痛,整个东线战役就应该这么胜利了,虽然尚有大军未灭,但是仅凭蒋义渠一人统领,已经不足为虑。

……

中平三年,十一月。冀州。

此时初冬时节,所有的花草鱼虫都已经开始蛰伏,北方的空旷的大地上苍茫一片,抬眼北望,除了凌烈的寒风,就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暖意。

张飞一身的甲胄早已经不知撇到哪里去了,他浑身上下赤裸着肩膀,半个身子都露在外头,满身的刀疤上都是他曾经的刀伤,而每个痕迹似乎都有着不同的寓意,这是军人的荣耀,也是张飞的荣耀。

他身后是三千匈奴胡骑精锐。上艾万数胡骑,他只带走了三千人!

虽然这一路行来,早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们每个人的一脸灰尘之下,那一双双灵动的双眸一丝不动的凝视着远方。

“杀了他们?”

身旁一个副官在张飞的身旁低声道。

“不。”

张飞回头盯着自己手下的俘虏,眼前就是邺城,城池虽然高大,守城的人也不少,但是早已经城门紧闭。许是邺城之内的守将袁熙早就接到了他父亲袁绍的命令,已经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只要守得住冀州就是大功一件。

“将军,不杀了他们始终是个累赘,我们怎么冲进去?”

“邺城的守将是谁?”

张飞转回身问向一旁被捉的俘虏。

“是二公子袁熙和三公子袁尚。”

“嗯?”张飞似乎突然抓到了些什么,进而问道:“两位公子都在邺城?”

张飞听过沮授谈过此事,袁绍三子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