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马-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百步。”

“我们怎么办?”

副将有些恐惧的往后退了一步,不论怎么说,城下的人都是荆州牧。

“弩手准备。”

诸葛亮没有一丝动容,冷静的看着面前的敌人,有条不紊的安排着襄阳城的防御。

“八十步。”

“只剩下八十步了,只要他们在跨前一步,我们可能就会被他们攻上来。”

“滚木,礌石准备。”

诸葛亮盯着面前的敌人,没有丝毫在意身旁士兵的恐惧,很冷静的分析着。

“六十步。”

“只要他们在进十步,就是弩的射程范围了,我们放不放?”

副将再次请示道。

“五十步。”

就在瞭望手,喊出最后一声,诸葛亮拔出一旁士兵的剑,对准这城下,高高举起,生死只在他这高喊的一瞬之间。

“不能放箭啊!”猛地从身后的队伍中,跑过近前一人,飞身赶到两人近前,一把抓住诸葛亮手中的利剑,高声颂道:“不能下令。”

“松开。”

一声怒吼,诸葛亮的脸上青筋已经高高扬起,发髻有些凌乱的飘散着,双眼有些红肿的怒斥着那人。

来者正是刘备从辽东带来的心腹刘平,当他听见城上的诸葛亮毅然决然的要号令而下,急忙的跑过来,抢过诸葛亮手中的利剑,大喝道:“你疯了吗?”

“松开,你给我松开。”诸葛亮脸色绷紧,一脸怒火地吼道:“松开你的手,否则,下一个死的就是你。”

“你。你,说什么?”

刘平不相信诸葛亮敢杀自己。

“将军,已经四十步了,他们已经快到城下了,再不下令射杀,他们到城下,强弩的射程恐怕就不管用了。”

副将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

“刘平,违抗军令者,斩无赦。”庞统一下子登上城墙,脸色一阴,怒向刘平,吼道:“愚蠢,你耽误这一分钟可是荆襄数千人命!用两个人来换取全荆襄人的命,你觉得亏吗?”

“亏不亏,不是你说的算,我只知道城下的人是我的家主、荆州牧,也是当今大将军的三弟!”

刘平最后一句话俨然触动了本就不稳的军心,所有的士兵都皇甫岑的名声都很忌讳,刘平这一提醒,他们才意识到刘备的身份可不仅仅是荆州牧这么简单,还是当朝大将军白马都尉皇甫岑的结义兄弟,他要是因为他们而死,这……

“滚开。”瞧见一众守城士卒凝望的眼色,庞统当下狠下心来,上前一脚揣在刘平的身上,吼道:“要论感情,城下的人还有诸葛亮叔父,他的感情比你深,但是他能如此,你却拖累大家,你该杀!”

“你敢杀我?”

听庞统这么质问,被踹到在地的刘平怒向庞统。

“你当真该杀!”冰冷的回应从身后响起,尚未等刘平做出反应之际,一柄冰冷的长剑,悄然无声的插入他的身后,接道:“沙摩柯,悬尸,襄阳城没有人可以决定一城人的命运!”

“扑哧”一声,一口鲜血喷洒而出,刘平整个人当场倒在血泊之中,刘平死不瞑目回看身后的人,低叹道:“你……好狠的心术。”

突然出现的插曲,足以证明襄阳城守兵的犹豫,谁也没有想到刘平就这么死了。

庞统和诸葛亮转回身,这才看到司马懿走来。

“你来了。”

诸葛亮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有些时候自己比司马懿欠缺的就是那么一点阴鸷。

庞统笑笑,如果荀攸没有碰到司马懿,襄阳城在自己与诸葛亮的坚守下很可能就这么降了,但司马懿在,就是他荀攸天生的克星,司马懿的冷静、阴鸷和隐忍都是两人所没有的。

“不是多说废话的时候。”司马懿转回身走上城池,扒着墙跺,观察着城下的军情,瞧准后,高声厉喝道:“放!”

那副将初是被司马懿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一怔,随即高举的手臂猛然落下。

“放!”

“放!”

“放!”

接二连三的高呼声慢慢掩盖城下攻城士兵的高喊声,襄阳南城上的箭矢有如飞蝗一般射向城下的士兵。

诸葛亮紧紧握住手中的利剑,盯着城墙之下的千军万马,许久不语,在这千军万马之中,他的叔父有如一夜漂流,在风中慢慢消散。

……

“赵将军,前头就是襄阳城了。”

五溪蛮王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看着前方近在咫尺的襄阳城,喜道。

赵云提枪观瞧,神情之中没有一丝松懈,目光直指处正是襄阳城。

“赵将军,赵将军!”

五溪蛮前哨猛然从前而回。

“嗯?”

“赵将军,我们既然都快到襄阳了,就歇歇吧。”

饶是五溪蛮族中这些不惧劳累的死士也无力再行进。

“既然已到襄阳,我们就不要休息了。”赵云没有多余的废话,他当然清楚这一路走来,身后的南蛮勇士有多辛苦,和自己不同,他们这些人靠的脚力和耐力,但是自己却是依靠自己常年精湛的内功。所以沙摩柯说的此事,他理解。望着远处依稀的狼烟,赵云眼神一直没有转动的低语道:“你看。”

五溪蛮王的眼力也就是普通人的距离,所以他并没有发现不远处的襄阳城内的战火。

“是狼烟。”赵云没有给五溪蛮王犹豫的机会,淡淡地说道:“恐怕他们已经动手了。”

“那……”

“现在,襄阳城应该还没有被敌人拿下。”

“我们快走吧。”

想起如今身在洛阳的大将军皇甫岑,本想撤退的五溪蛮王就觉得自己身上负担着一种东西,不敢有任何耽搁的命令身后的族人们前进。

“好。”

赵云紧了紧手中的长枪。

……

丹水之边。

“将军,过了这座山丘,前边就是襄阳城了。”

冯习擦拭着自己额头上的汗水,厉声的回应道。

“嗯,将军,此处离襄阳城不到三十里。”

张南也很欣慰的回应着,他们毕竟是从山中绝路走过来的。

马超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瞧了瞧自己身旁这士卒,道:“两位能从这大山之中穿行三日而出,当立头功。”

“不敢。”

两人急忙跪倒在马超的近前。

“起来吧。”马超没有同他们多余的客套,以后就是自己营中的将士了,自己也不用跟他们这么虚与委蛇,点头道:“此去,荆襄数三十里。虽然众位都是人困马乏,但是请记住,襄阳城或许比我们还要难,我们绝对不能放松一刻。”

“是,将军。”

身旁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将军,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对。”马超用马鞭狠狠地抽打了一下胯下战马的臀部,严肃地吼道:“急速前进,先入襄阳城者赏美女十名。”

“十名耶?”

“真的啊?”

“还等什么?”

呼啦啦,身旁即刻响起众多回馈的声音,女人,尤其是对久未食色的男人来说,这事情简直就是天大的美事,谁也不能视而不管。

“兀傲!兀傲!”

万数铁骑顿时卸去疲惫,目露凶光的朝向远方跑去。

第70章 撑一口气

襄阳城下。

因为战事紧急,襄阳城四门的主将司马懿、魏延、文聘、沙摩柯开始调转方向,就连城内应对突发情况的小卒们都已经凑到南门,一同协防城下攻势。

“杀。”

“杀。”

接连响起的嘶吼声,贯穿着整座襄阳城。

“司马小将军,战事紧急,城内守军临时拼凑,根本不是城下这些剽悍士卒的对手。”文聘捂着自己受伤的右臂,转回头请示道:“要是我们的士兵顶不住了,怎么办?”

“这群士兵是虎狼之师,恐怕我们的士卒真是抵挡不住了。”

魏延看着城下这不顾生死的士卒,心有余悸的调侃道。

“怎么办,我们怎么办?”

饶是冷静阴沉的司马懿也在心中暗暗盘算着还有什么能够缓一缓的办法。

“我们没有为了刘荆州、诸葛先生的生死而打开城门,也没有为了个人性命而打开城门,可是我们既然已经拼到这里了,总不能就这么退缩吧?战争往往不是军械、体力的事情,其实往往决定胜负的是我们的决心,捍卫家园的决心!”诸葛亮慢慢转回头,看向身旁的几个人,淡定地说道:“也许,我们这样抵抗下去,襄阳城依旧会被城破,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要是打开城门,单凭我们先前的那些抵抗,他们可能会放过我们吗?”

“不会。”

庞统少有的严肃表情。

“那我们还犹豫什么,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能够挽救我们自己,能救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决心,永不服输的决心!诸位,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相信自己。”

诸葛亮转回身望着自己身旁的战友,提高嗓音问向他们。

没有人回应,因为没有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襄阳城破,也许真会有如面前诸葛亮所说的这样。

“你们能忍心看着襄阳城这数百年的平静就这样被打破吗?你们又何曾忍心,自己的家人子弟被敌人屠戮。能吗?我要你们告诉我?我要你们大声的告诉我!”

众人面面相觑,久久不语。

空气似乎都在诸葛亮这一声质问之中变得安静起来。

“不能!”此时,从城下步履蹒跚的走来几位皓首白发老者,眼眸之中却饱含炽热的泪水,口中呼喊道:“老朽这些人虽然行将就木,可……可我们却是代表着襄阳城内数万百姓而来。”

庞统一个箭步前,扶起这老者,看着他们身后紧跟着的荆襄青壮年,泪水滑落,转过身,掩饰自己的情动深处。

那几个老者身后跟随着上千荆襄百姓,他们的手中拿着的不是刀枪棍棒,却是木头、棍棒、锄头什么的。虽然他们的脸上还有着一些畏惧,但是他们却没有退后一步,双目炯炯有神的紧盯着守城士兵。

诸葛亮脚步不由自主的动了动。却没有上前扶起他们。

“扑通!”

“扑通!”

几声响后,所有人再一次跪倒在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的面前,哭诉道:“这么多年来,襄阳从没有过这样的安逸,我们都知道这是刘荆州几年来的励精图治,才使我们能免于战乱,这是我们从生至死的家园,今天城破之日,就是我们殉城之时。”话罢,几位老者把自己的长发高高扬起,用手中的匕首贴在上,哭诉道。

瞧着皓首白发的老者,诸葛亮擦干眼角的泪水,低吟道:“既然不能痛快的活着,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从容的去死。”

“是啊!大人,就让我们一起守城吧。”

一个壮年农夫上前道。

另一个老者痛哭失声的站起来,手指远处,高喝道:“他们杀了诸葛大人,他们这是在要我们的命啊,苍天不怜我们,可是我们却知道,只要大将军还在一日,我们就相信,他总会派大军来的,总会来收复失地,即使我们战死,我相信,大将军也会为我们报仇,所以诸葛小将军、司马小将军、庞小将军,还有众位将军在,就还有希望,襄阳城就不会破。”

襄阳城上,所有人顿住,瞠目结舌的看着那被风轻抚的白发老者,谁曾想一个老者竟然能说出如此动人心魄的话来。

许多荆襄守城的士兵们纷纷拔出自己的兵刃,双目之中透露出一股死志。

司马懿无限感慨的望着面前这群可爱的百姓,走到襄阳城大旗旁,右手支撑大旗,左手颤抖着接过那飘动的汉旗,泪水一下子便涌了出来。

“襄阳城守军誓与此城共存亡!”

“襄阳城守军誓与此城共存亡!”

“襄阳城守军誓与此城共存亡!”

话罢,身旁的、魏延、文聘乃至每一个士兵纷纷扯开自己的胸襟,义无反顾的高声呐喊着。

就连沙摩柯和他听不懂这些话的族人也都被眼前这一幕感染起来。

老者听着面前家乡的子弟兵的誓言,用手擦拭着自己的泪水,伴随着淡淡的发丝,一下子就用在心田,哭诉着。

城下成千上万的百姓蜂拥挤上城头,扯开嗓子,红着双目,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简陋的锄头、搞头、铁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拥挤了整座襄阳城。

“襄阳城百姓誓与此城共存亡!”

“襄阳城百姓誓与此城共存亡!”

“襄阳城百姓誓与此城共存亡!”

……

“我们愿同几位大人一道,战到这襄阳城内一砖一瓦。”

诸葛亮目光转过,从城下每一个人的脸颊上转过,上至七旬老叟,下至不足几岁的幼童,每个人脸上血脉喷张,似乎只要诸葛亮点点头,生命都可以义无反顾。

“诸君,你们还在等什么?”庞统撕开束缚自己的衣襟,想起那一场在渔阳城的血战,同样的惊险,同样的沁人心扉,同样的撼动天地,只好任鲜血布满整个甲胄,大风掀起,他挥舞起自己手中的兵刃,高声喝道:“诸君,为了我们身后的兄弟姊妹,这一战我们拼了!”

“诸君,这一战我们拼了!”

“诸君,这一战我们拼了!”

“诸君,这一战我们拼了!”

……

初秋的风很小,可是这股声音却飘送好远,城下攻城甚急的士卒不由自主的停住了他们的脚步,在他们眼里不堪一击的荆襄兵似乎在这一刻灵魂附体,已经成功复制了他们的不畏死亡的精神。

“又是一块硬骨头,世上怎么这么多难啃的骨头!”

曹操吐了口痰,回身看了看自己身旁的宗族子弟,他们眼中第一次流露出一股倶意,还有些不知所谓的迷茫。

“大哥,襄阳城上有变化啊!”

夏侯惇低语道。

“他们好像是受到什么激励了,我们现在一时半刻应该攻不下城池了。大哥,我看我们还是退吧。”

曹仁不是畏敌,他只是客观的分析着眼前的形势。

“退?”曹操何尝没有这种想法,可是现在襄阳城近在咫尺,如果拿不下,低喃道:“天下之大,让这五千人何去何从?”

“我们如果不能速速拿下眼前的荆州,敌人的援军恐怕就快到了。”

荀攸虽然不愿放弃襄阳城,但是出于战略,出于一个谋臣的角度,荀攸不得不说。

“那……我们?”

曹洪和许褚转回头问道。他们是军人,铁血军人,他们不是那种可以出谋划策,又可以冲锋陷阵的将军,可是这一刻,他们二人竟然有些犹豫退却。

“不。”曹操决绝道:“我们绝不能撤,既然已经攻到城下,就再无退缩的余地,即使战到只剩最后一兵一卒,我们也不会退缩。”

“可是。”

曹仁想再次劝诫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