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田-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深度一则能够保证窖底下温度比较低,二来也能使得马铃薯和红薯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积聚在下面,减少空气中氧气含量,能够更好地抑制它们发芽。

    一般有下窖二氧化碳中毒的就是这种,徐毅自然不会选择这种,一则爬上爬下的麻烦。二则实在不知道在空间里面这样挖个窖会不会有中毒可能,还是不要无谓冒险的好。

    培好土。徐毅等了一会儿,看着那里任何异常也没有,就放心了。

    按着之前的经验,看来这秸秆没有被吸收的可能了,看来自己挖窖的事儿有门儿。

    扒开上面的土层,拽出一根秸秆检查一下,徐毅确定这东西比起刚埋下去时候也别无二致,再看窖底下的深度,似乎也没什么变化。

    当然,谨慎之下,徐毅还是在地上在挖了个坑,准备再验证一下,以排除因为某种偶然因素导致这地面丧失吸收能力的可能性。

    不能挖窖不算什么大事儿,毕竟绝大多数东西露天存放没太大问题,只有像是马铃薯和蔬菜这些东西最好要避光保存。

    如果是空间分解能力消失的话,那对自己的打击就太大了。

    空间里面没有微生物能生存,如果分解能力也没有了,那些坑爹的秸秆之类的东西怎么处理就是个难题,难道自己还真把它们再收集起来一把火烧掉?

    如果真这样的情况出现,自己就想办法弄点蚯蚓什么的进来试试,看蚯蚓能不能处理这些东西,如果不能处理的话,那恐怕也只剩这一条路可选了。

    徐毅在旁边重新挖了个坑,把刚才剩下来的那些碎秸秆都扔下去,直接在上面培上土。

    没一会儿,徐毅就看到坑顶的那层土一下子塌了下去。

    笑了笑,徐毅长出一口气,还好没想象中那么糟糕,至少这土地的分解能力还在,这功能可比能挖窖重要多了。

    在外界挖个地窖,能更好地提供避光,控制温度……

    可是这空间里,恐怕挖个地窖也只剩下一个作用——避光。

    或者可能还有点儿保湿功能吧?

    徐毅抬头看看旁边架起来的那些已经干透了的竹竿和木头,再看看樱桃树下那些仍然水灵灵的樱桃,有些迟疑地补充了这么一条。

    至于是不是真有这功能,徐毅也不敢确定,只能靠以后慢慢验证了。

    两个坑大小深浅都差不多少,东西也都是一样的,徐毅不由得怀疑这搭建地窖的秸秆之所以不会被吸收,或者和下面是否形成一个空档有什么关系。

    为了验证这个,徐毅把那些瓜秧、土豆秧之类的东西都抱过来,继续挖坑,不断地往里面填东西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个结论:

    只要在地下形成最小二十多厘米见方的一个坑洞,那么这坑上面垫着的东西就不会被吸收。

    不管是拿个铁桶扣在地下,又或者是随便一团草中间围出一个这么大空间的坑洞,那么这东西就不会被吸收,反之亦然。

    反复实验多次,徐毅还发现,即便是那些瓜秧之类的东西,如果想要被吸收,那也得避免这些瓜秧中间形成这么大的连续空间,要不然这些瓜秧肯定不能被吸收。

    但是只要这空间的连续性被打破,不能保证有这么大一个独立空间的话,哪怕这些空间加起来再大,也不能避免这埋下去的东西被吸收的命运!

    这样的结果无疑让徐毅非常满意,欣然接受这无比美好的结果,自己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呢,怎么可能只挖这么小的一个地窖?

    实验还在继续。

    树木就算了,这玩意儿万一实验失败自己还得费劲砍树。所以接下来的实验,徐毅选择了薄荷当成实验材料。

    徐毅去揪了一段薄荷杆子扔到地窖里面,把窖封上,等了一会儿再打开窖拿出薄荷检查起来。

    薄荷没有任何变化,看起来这问题不大。

    徐毅想了下,揪了一片叶子扔到了地窖里面。

    对于这个试验的结果,徐毅其实不抱什么希望,他觉得这地窖里面应该跟地面没什么差别,叶子落下去应该很快就被吸收了。

    可是结果,总是那么出人意料。

    徐毅惊奇地发现那片叶子落在地上,根本没有一丝被吸收的迹象!

    徐毅再揪了一片叶子扔在身旁的地上,这次这叶子却很快被吸收掉了,而这个时候,地窖里面的叶子仍然没有任何变化!

    难道是因为这地窖里面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就跟地面有什么不同,那么这下面的规则又是什么样的?

    徐毅干脆把薄荷扦插在地窖的底部,然后再把地窖封好,拎来一桶空间水直接倒在上面。

    跟往常一样,水泼到地面上很快就消失了。

    让徐毅很满意的事情是,这地窖尽管上面的一些土都比水流冲走了,甚至有不少水都漏到地窖里面,可是这窖坚挺依旧。哪怕徐毅再弄了点土把地窖完全封起来,它也一点儿都没有要塌陷下去的意思。

    不止如此,徐毅想象中的一棵薄荷破土,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场景也完全没有出现。

    徐毅伸手再把格外潮湿的土层扒开,却发现很神奇的一件事儿。虽说这土层虽然有些发粘的感觉,可是这被埋在土层下面的秸秆完全没有被水打湿的感觉。

    除了刚才倒水时候,水流过急直接淋湿的那两段秸秆,其余的那些秸秆竟然完全没有一丝过水的迹象。

    甚至徐毅再去拿了个纸箱拆开,重复实验,被土层完全覆盖的纸板也完全没有弄湿一点!

    徐毅想起那些纸箱和面粉之类的东西,何尝不是如此,看来这一点上,这地下的空间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

    几次实验下来,地窖里面不知道灌进去了多少水,就连那片叶子也都被水流给冲到了墙角。

    可是扦插的那一株薄荷仍然一点开枝散叶的意思都没有,徐毅把它从地里拔下来,插进泥土中的一段也没长出一点儿根须来。

    如果不是刚刚扦插的小孔周围的地面仍然有点潮湿,徐毅都要误以为这薄荷根本没被水浇到了。

    看着这个,徐毅若有所思,直接把它插到了地窖上面仍然湿润的泥土上。

    只见这薄荷飞快地长高,开出花朵来,这地下地上果然还是有不同!

    徐毅伸手握住这薄荷的根部往上一提,只听得喀嚓一阵轻响,薄荷下面地窖的盖子一下子就被他提起来大半。一片黑黝黝的泥土挂在薄荷根部,就像一块黑色的大饼一般。

    小心地把底下的泥土掰开,徐毅赫然发现,这薄荷下面长出的根须竟然全都是横着穿透周围的泥土,一直绕过那些秸秆的外缘才向下扎入周围的泥土中。

    徐毅拿掉那层秸秆赫然发现,只见四周原本黑黝黝的泥土这一刻如同发霉一般,密布着无数白花花毛绒绒的根须!(未完待续。。)

    。。。

0298 辛劳() 
尽管那些白色的根须很多,几乎布满了整个坑壁,可是却没有一根真正地生到坑壁外面来,仿佛有一道透明的墙壁拦着它们一样。

    就在徐毅看着坑壁发呆的时候,那些须根如同突然间如同阳春季节的冰雪见到阳光般,飞速地消失不见了。

    不会有根茎长进来,这倒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儿。

    补出一幅图画来:巨大无比的一个地窖,四周长满白花花的根须,如同贴了墙纸一般。

    至于这根须消失倒是不难理解,没有营养来源,根须无法继续存活所以都被吸收了吧,徐毅这样想着。

    当然,只是这么一株薄荷证据似乎还是太少,徐毅再拿了马铃薯、红薯,甚至西瓜籽、黄豆这些容易从土里翻出的东西反复进行试验。

    最终徐毅得出的结果莫不如此。

    即便把地窖敞开一些,只要能够保证这地窖被遮盖住的空间体积超过总体积的一半,同时保持超过之前实验时候得到的那个体积,那么地窖里面即使露天栽种,浇上空间水,这些东西也完全不会生根发芽。只要等着水渗光了,这些东西再挖出来仍能基本保持干干净净的状态,当然更长时间埋在土里情况会怎眼,会怎样徐毅也不清楚,这个只能长期观察。

    可是如果被遮盖住的空间体积小于总体积的一半,那这些被埋下去的东西只要接触到空间水直接就会生根发芽,不管是栽种在被遮盖的一面还是露天,莫不如此!

    徐毅还发现。不管是在这地窖盖子上或者周边种植。只要空间不少于之前的标准。那这下面的根系就绝对不会长到地窖里面,完全就像之前一样,沿着四壁向下蔓延生长。

    当然,如果遮盖住的体积过小,那就很难说了。如果正好有根茎向地窖方向生长,那么这根系往往就像乱麻一样,在地窖里面七横八纵地生长,甚至徐毅栽种一棵马铃薯的时候。在地窖里还长出一个小马铃薯来!

    这样的结果徐毅自然不用在意了,也不必担心这植物的根系都长到地窖里面。

    毕竟这完全是泥土形成的坑壁太软,多些根须也算是能对这坑壁形成一种有效的加固。

    如果不是考虑蔬菜、红薯之类的东西离着自己预留出来的树地太远,搬运东西麻烦,徐毅都想着把那地窖修建在树林里面了。

    这样,只等那些树木战大,那些树根想必也能更好地加固坑壁呢。

    除此之外,徐毅还尝试着向地窖里面扔了一些土,毕竟之前空间已经表现出来,如果往坑里填土。这坑可是会自己慢慢填平的!

    这要是没什么该变的话,徐毅挖好这地窖使用的时候就得小心翼翼的。万一不小心弄进来一些土,那这地窖不就相当于白挖了吗,尤其那些马铃薯、生姜之类的东西,自己是不是还得装袋子,弄出空间把这上面的泥土都变成水流走才能再放到地窖里面呀。

    实验完成以后,徐毅放下心来。

    跟之前得到的结果差不多少,如果地窖里面遮盖住的空间超过总空间的一半,而且大于之前计算过的体积,那么填进去多少土都没问题,那些土只是堆在那里根本没什么变化。

    可是,哪怕是装进去东西,使得地窖剩余的体积小于扇面的标准,只要往地窖里面填土,很快这地窖底部自己就生出土壤来,一点点将整个地窖夷为平地。

    甚至连着地窖里面的东西都会被埋到土里面,更有甚者,如果是那些架设顶棚的秸秆顶上也全被土盖上的话,那些秸秆也会被土壤完全吸收。

    就连能扦插的嫩枝如果完全埋在土下也会被吸收,只有那些能够种植的东西才能够正常保存下来——或者这也被这空间当成了一种种植。

    实验完毕,徐毅觉得非常满意。

    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掌握其规律,在可行的框架内更好地利用这些规律,而不是可以去违背,去破坏这些规律,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至于完全没有道理可言的事情,徐毅也不过多纠结,自己没有参照物,更没有可利用的实验,怎么去解释?

    就算能解释又如何,自己又需要解释给什么人吗?根据这些规律,徐毅设想了下利用的办法,就发现这些规则无一不对自己有利,又什么必要去纠结呢!

    在几片空地附近打量一番以后,徐毅准备把菜窖放在之前挖掉马铃薯的地方。

    这里靠近空间的周边,自己不需要经常走动过来,这地窖口对自己影响不大,最多浪费个 三四平米的地方而已,不用太过在意。

    这一片地方足够自己挖个很大的地窖了,距离那些菜地也近,省得自己收获以后还得再往帐篷那里搬。

    如果要带出空间的东西,自己进来的时候直接到这里就行,各种便利,何乐不为!

    剩下的,不管这蔬菜能不能更长久地保存,只要能像放在帐篷里面那样能保存这么长的时间就行了。

    至于长时间储存会不会导致蔬菜品质、口感下降,甚至导致亚硝酸盐堆积的问题徐毅暂时无法确定,只能先在里面放点东西,等到足够长的时间再来慢慢来验证了。

    地点选好,剩下的计算就是看材料的问题了。

    徐毅准备利用自己的那些椴木来构建地窖的承重组件,毕竟这又不像外界,这四壁的泥土实在太软,徐毅也不敢保证直接把上盖压在四壁上会不会导致塌方这样的危险。

    仔细计算了下自己那些椴木的长度以及数量,徐毅在地上画出来一个四米多宽,六七米长的长方形,甩开膀子挖了起来。

    一直向下挖出来一个差不多一米深的深坑,修整平坦以后徐毅停了下来,再在坑底沿着四壁向内分别收进去一尺多宽,再画了一个长方形。

    这个再向下挖,才是真正的地窖。

    当然,这么深的地窖,只怕自己挖完根本就爬不上来了,徐毅去拿来梯子放在坑边这才开始沿着画好的线挖了起来。

    徐毅准备挖个深点的地窖,这样即便是再怎么装,自己也没可能装到太高,也不至于影响到地窖的安全。为了提高安全性,他甚至准备着在地窖的一个堵头方向开门,而不是像传统的地窖是把开口放在地窖上方。

    这样以后可以做个门框,这也变相地使得地窖顶棚的侧面暴露在地表上,这样就算自己真把地窖装满,想来也不会影响到地窖本身的安全。

    徐毅计算过,只要没有挖到水,自己完全可以把地窖挖到两米到三米的深度,这样自己那些椴木差不多能用掉一半,完全不必担心木材不够用的问题。

    当然,这么大的工程,光是土方计算起来都要上百立方了,也不是一时三刻能够挖完的。

    徐毅干得饿了就去吃饭,累了就去睡觉,足足用了三四十个小时才把地窖挖好。

    看着差不多三米深,坑底依然干燥清爽的地窖徐毅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该是准备收尾工作了!

    徐毅直接去把那些竹竿从木头顶上搬下来,再把那些粗竹竿扛到坑边,再去把木头垛上面的椴木扛过来一半。

    搬木头的时候,徐毅也发现一个问题,最底下的两层木头竟然跟之前伐下来的时候一样湿漉漉的,完全没有干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