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老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老来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直在边上旁观的秦夫人说道:“那,秦氏,这么办?”到底是女人,此时满心关心的便是自家儿子流落在外的骨肉。

    贾攸来时在心中有了主意,这孩子若是在贾家出生其实很是不妥。毕竟这秦氏已经怀孕了,不好遮掩,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在进府前有的身孕。贾家人多眼杂的,难免透露出去,若是孩子出生,自然背上私生子的名头,于他前程发展也大有不利。

    贾攸遂道:“秦氏已经被我接进府里,安置妥当,老夫人放心,不会叫她受了委屈的。只是她怀着身孕,这孩子若是出生,明眼人自然能够看出孩子出生的月份和进府的日子对不上,倒是件难事。况秦氏到底出身不寻常,只叫孩子做个庶子未免有些不甘。若是贵府有意——”

    秦达礼夫妇闻言却是眼睛一亮。贾攸遂想到:事情成了一半。

    按照他的想法,若是可以,这孩子交给秦老大人夫妇抚养倒是件好事。若是在贾府,他只能是个不受待见的私生子。

    但若是有法子叫他改头换面被秦家抚养,先不说秦家偌大一份家业,这孩子能得到的教养绝对强于作为一个庶子在贾家受到的教育。

    他之所以有这样子的想法,概因秦老夫妇当年只有一个独子,如今膝下荒凉。虽说有不少秦家族人想要过继一个到他们夫妇的名下,但是也被两夫妻拒绝了。但是这孩子留着的,可是他们夫妻的血,想来秦老大人夫妇心中自会另有计较。而贾家人丁繁盛的,其实也不会计较这么个孩子。便是舍了给秦家又何妨呢?到底流着贾家的血呢!

第72章 母子出路终决议() 
贾攸的确是这般想的,也相信母亲会赞同他这个主意,显然贾母并不怎么在意庶出的子孙,况还是这般来路有问题的。

    秦达礼夫妇有些蠢蠢欲动,尽管不满那个素未谋面的孙女给人做了外室,但是,若是能够将儿子的骨肉认回秦家,倒也让他们心甘情愿。

    贾政一直在边上听着几人商议,忽然听到三弟的意思是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秦家来,顿时有些不满,遂说道:“三弟,再怎么说,这也是我的孩子,怎么能叫他姓秦呢?”

    贾攸皱了皱眉头,看了一还不晓事的贾政,叹了口气,说道:“二哥,这样对那孩子才是最好的安排。不然大家怕都是知道你在外边置了外室这件事了,毕竟这孩子的出生时间对不上啊!”

    贾政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尽管自己的秘密已经被母亲和三弟夫妇知道,但是显然这几人不会大肆宣扬这件事,自己的名声也就保住了。

    若是孩子出生了,叫有心人算出日子不对,那自己的名声就不好听了。想到这一茬,贾政尽管仍有些不甘心,但是到底是自己的声誉更为重要些,只好道:“既然如此,那三弟你看着办吧!”

    一句话,就把这件事甩到了贾攸身上,自己完全是一副万事不理的样子。

    贾攸摇了摇头,也知道自己的二哥就是个糊涂蛋,也不能指望他了,还是自己来处理吧!遂转过身来和秦达礼夫妇商议起来。

    经过几番商议,算是议定了,由贾家先安置好秦氏,待孩子生下之后便说早产夭折了,秘密送到秦家来,由秦家在族中找一户人家,记在名下,之后再过继到秦达礼夫妇名下。

    至于虞王妃,秦达礼冷笑一声:“这女人以为自己智珠在握,不过是因为我们没死盯着她罢了。须知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王妃而已,哪里能够代表整个王府?”

    因为当年最疼爱的儿子被放逐,虞王妃可是暴躁不定了许久,每日里只在家中咒骂,渐渐地也失去了虞王的欢心。若非当年是圣人赐婚下来的婚事,虞王妃哪里还能够在府中独揽大权,不知有多少侧妃想要染指这权利呢!

    要知道因为这十几年来秦达礼官路亨通,与之结下死仇的虞王可是担心坏了。毕竟宗室虽说体面,可也就剩下这份体面了。哪里比得上秦大人简在圣心的圣宠啊?

    虞王那是生怕做错了什么叫秦家拿住把柄,丢了脸面事小,若是丢了祖上传下来的爵位那才叫没脸呢!你说叫虞王府拿捏秦家,开玩笑,秦家世代清正,子弟素来规矩,压根找不到什么把柄,寻常小事根本动不了他们。相比较之下,虞王府这种宗室小辫子就是一抓一大把了。

    好在秦家看来也没有穷追猛打的样子,倒叫虞王放了不少心。

    虞王妃情绪也渐渐稳定了起来,虞王对发妻还是有几分感情在的。但是架不住虞王妃开始天天在府里念叨着想要虞王将前世子接回来了。大概是因为前世子受不住当地苦寒,哭天喊地地想要回来了。

    这叫什么事?秦家当年没叫虞王府一命偿一命,世子失了继承权被发配,那还是因为开罪不起宗室,只能自认倒霉,心里不知道多呕呢!可是你要是将世子叫回京城来,那就大大得罪了秦家了。

    怎么着,过了几年,见风声过了,你们就想着把人带回来,看不起我们秦家是不是。况且这般做,还得罪了府里的两个人,一个就是一心想要将这件事平息下去的虞王,他虽然也还算疼爱长子,可是到底要顾着整个虞王府呢!况那地方也就是气候不大好,穷乡僻壤,没有京城繁华,要知道虞王妃可是偷偷塞了不知多少银钱,又上下打点,差使了不少下人去服侍,也吃不了什么大苦头。

    第二个就是现任世子,前世子的嫡亲弟弟,当年两兄弟玩的就不好,又有个偏心眼子的母亲在。好不容易等前头那个坏了事,母亲还想着把他接回来,那自己算什么?现在人还没回来,母亲就说自己黑了心肝,不愿意为亲哥哥着想,将来人要是回来了,若是母亲被他一鼓动,叫自己上折子让爵那自己怎么办?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耐不住现任世子他自己瞎想啊!

    综上所述,其实虞王府里也就虞王妃一个人还心心念念着长子,其他人早就奔向新生活了。虞王妃若不是占住了那个名分,哪里还有她搅风搅水的地方?

    此事,务必一击必中,只要拿捏住了虞王和世子,叫他看好虞王妃,所谓命令不出虞王府,也就免了这场麻烦。而这恰恰是秦府最擅长的。再说,虞王妃做下这等黑心肝的事,可见是魔障了,她不要名声了,虞王府还要呢!虞王绝对不会容忍妻子做出这等事情。

    听秦达礼夫妇娓娓道来,贾攸也算是对这虞王府有了些全面的了解,清楚了秦府的打算,也算是放下了一颗心。

    秦大人忽然说道:“贾侍郎,我夫妇二人到底年岁不小,若是将来天不假年的话,这孩子——”

    贾攸明白他的意思,说到底,秦氏夫妇也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谁知道还能活多久呢。若是真有那一日,那孩子就像是捧着金砖在闹市里行走的娃娃,怕是无人照拂了。

    他郑重道:“若是,若是真有那一日,秦大人放心。”

    见秦达礼还有些话想说,贾攸又道:“若是大人还不放心的话,将来这孩子长大后,我会当众将其收作义子。”

    秦达礼有些动容,要知道当世当众收的义子,可不比寻常玩笑,是要设宴请客,众人见证的,将来甚至还会有一份继承权,其地位和亲子相距也不大了,比之寻常庶子还要高些。

    贾攸会做这个决定,一来是相信秦老夫妇的人品,定不会教出一个纨绔子弟来;二来也是为了自己的亲子贾瑾,自己只一个儿子,叫儿子多个臂膀也是好的。至于家产什么的,一来秦家偌大的家业,有自己看着也不会叫那孩子吃亏,二来自己也不在乎些许浮财,大头自然是自家儿子的,这也是惯例了。

    贾政却有些不乐,说道:“三弟,便是认作义子,也该是我来啊!”他心里却是不大高兴,感情将来自己亲儿子在自己面前还要叫一声二伯吗?

    贾攸懒得和他细讲,只是说了一句:“二哥,你要明白,同样是义子,我的和你的,是不一样的。”

    贾政看着书房里连连点头的秦大人,脸涨得通红,明白了贾攸的言下之意,这不是说自己没什么出息,比不得三弟吗?但是又说不出什么辩驳之词来,只是生着闷气。

    贾攸却是不想理他,只想着今日快刀斩乱麻,将这件事情彻底解决了。

    他复又说道:“那关于秦氏,不知两位有什么想法?”

    秦老夫妇相视一眼,秦大人率先说道:“这秦氏虽流着秦家的血,但是到底不自重自爱,秦家是不认这个孙女的。”贾攸点了点头,这倒是符合秦家这样人家的做法。秦家夫妇到底对这个未谋面的孙女有些失望了。你便是走投无路之下,至少也该给自己要个名分啊!傻傻地被养在外边,太蠢!况当时你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这一步啊!这便受不住了。

    秦大人看了一眼贾政,说道:“政二爷。”

    贾政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秦大人说道:“只是看在她到底是我儿子的血脉的份上,希望将来政二爷稍稍照拂。”虽说看不大上这个孙女,但是到底是儿子的后代。即便是不能相认,也想要这孩子过得好些。到底当年也是自己这里出了纰漏,才叫虞王妃那个蛇蝎妇人有了可乘之机。

    贾政自然点头应下。他心里还是有些暗搓搓的想法的,自己纳的这个,可是秦大人唯一的孙女,虽说不能相认,但是想来秦大人对自己也会有多有照拂吧!这样一想,心里倒是欢喜了不少。

    殊不知,为了秦家声誉,撇清和贾家的关系,秦大人早已经打定主意将来在工部,绝对会无视贾政这一号人的存在。反正这人也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存在,荣国府这棵大树不倒,他的日子自然不会太差。

    倒是贾侍郎,看着是个不错的人,倒是可以同他多多来往。

    四人在书房里,算是将事情一一议定,此时,天色已经阴暗了下来。

    几人才察觉到原来商议了许久,婉谢了秦老夫妇留膳的请求,贾攸舒了口气,和贾政出了秦府。

    见两兄弟离去,秦老夫妇也算是松了口气,两人到底年纪不小了。今日之事,着实给两人带来了不少震动,刚刚只是凭着一股子精气神强自撑着。

    虽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贾攸刚刚透露出来的意思着实叫夫妻两个兴奋了许多。不拘男女,秦家若是有个孩子,还是翰儿的血脉,这便叫他们满足了。

    秦夫人为丈夫泡了一壶热茶,说道:“老爷,为了那孩子,你也要好好保重身子啊!”

    秦大人接过茶,说道:“是啊,到底是老天不薄,看到翰儿没个供奉香火的,才送来这个孩子。”

    想到这里,为了这孩子,秦大人打起精神来,说道:“事不宜迟,我先写封信给虞王,叫他先看好虞王妃为好。若是透出什么风声来,将来对孩子的名声也不好”

    秦夫人点了点头,整件事,必须要料理妥当,遂上前伺候起秦大人的笔墨。

第73章 贾攸回府夫妻夜谈() 
了却了一桩心事,贾攸也算是放下心来,拖着神情有些尴尬的贾政回贾家了。

    路上,贾攸认真警告贾政,绝对不能将秦氏的身世告诉其他人,否则被人知道了又是一场风波。连哄带吓的,终于让贾政清楚了如果想要瞒住自己养了外室女这件事,就当成什么都不会知道,秦氏是自己刚纳的,孩子早产去了。

    见二哥总算听进去了自己的劝告,贾攸算是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事情就好筹谋了。

    回到贾府,夜已经有些深了。

    但是忧心忡忡的贾母还在等待儿子们回来,苏灵珊也一直在边上陪着贾母,安慰道:“母亲您不必担心,师兄他自己心里有底的,秦大人也不是那等蛮不讲理之人,不会迁怒到我们身上的。便是为了秦家声誉着想,秦大人也会料理了虞王府的。”

    贾母听到儿媳这么说,心里有些安慰,拍拍她的手说道:“若是这样便好了。我也就放心了。老二这个不争气的,若不是他,咱们又何至于此?”

    苏灵珊心里赞同,但是这话婆婆可以说,自己作为弟媳可不好说,只是说道:“二哥也是一时糊涂,偏生倒霉撞上一个叫我们为难的。如若不然,何至于这么麻烦。”

    贾母点头。

    正在这时,外边林之孝家的进来,贾母先前一直吩咐她在门口张望,她进来恭敬地说道:“老太太,三太太,二老爷和三老爷回来了。”

    听到她这话,屋子里的两人立马打起精神来,等着两人进来。

    贾攸并贾政进来。贾母忙连声问道秦大人打算如何处理。

    因为贾政还是有些羞惭,并不多言,只贾攸上前回道:“母亲放心,秦大人还算明事理,并不怪罪到咱们府里。关于这件事,儿子和秦大人也初步商讨了一些内容。”说着,便把之前在秦家他和秦大人商议的结果一一说了。

    又说道:“秦大人拿捏着虞王府不少把柄,想来虞王也不会撕破脸皮,反而会看管好虞王妃,咱们倒不必担心虞王府。”

    贾母听了贾攸的话,虽有些遗憾好好一个贾家的子嗣要许了人家。

    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个孩子和他的母亲,也厌恶他产生的过程和给贾家造成的麻烦,可是说到底,这也是自己儿子的血脉后代。

    但她也知道这样对孩子也好,对贾家也好。况且她这么多孙子孙女,倒也不差这一个,反而是凭此机会,叫贾家和秦家拉上关系,倒也不错。这么一想,心气倒也平了。左右那孩子要认阿佑当义父,还是得叫自己祖母的。

    她点了点头,看着一遍还有些不乐的二儿子,说道:“阿佑,这件事做的不错,政儿。”

    见贾政抬头看向自己,她说道:“你不要怨你三弟,若非你自己不自爱,何至于叫你三弟替你劳碌扫尾。左右你膝下三子儿女,也算是儿女成群了,那孩子跟了秦家,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况你三弟认了他当义子,将来叫你二伯,也算是和我们贾家有些牵扯了。”

    贾政心里倒是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自己的孩子要跟着别人姓秦,就算是认义父也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