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良医-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来的女客,身份和辈份比较高的只有长安长公主和谢大夫人,所以有资格在鹤鸣堂做客的也只有她们两个。

    长亭怕长安再背着人跟自己说那些不着调的话,不仅不让长驸马去东辉院玩,还让陆漫带着姜悦姜玖,以及一猫二狗,装在笼子里的松鼠来闹腾。这么多人在,还包括陆漫,不让她开那个口。否则若自己忍不住跟她吵起来,自己生气,也招别人笑话。

    只要姜悦和姜玖在的地方,谢大奶奶和她三个孩子就会在,这次他们又把家里的两只孔雀带来了,让姜悦、姜玖十分高兴。

    孩子多动物多,鹤鸣堂热闹极了。老驸马特别高兴,哈哈声打得极是响亮。

    长安被吵得头痛,很想让那些人去别处闹。但那些人里有老驸马,长亭又是极护男人的主,长安便也不敢说嫌弃的话。

    陆漫和谢家婆媳都看出来了,长安似乎有什么话想跟长亭说,给长亭使眼色长亭装作没看见。长亭要去净室,不是让钱嬷嬷等下人陪着,而是让陆漫陪。

第三百六十八章 正常说合() 
陆漫和谢大夫人、谢大奶奶也都明白了长亭的意思。虽然陆漫不知道老太太为何如此,也尽力配合着她,尽量不让长安有机会跟长亭单独相处。

    下晌看戏,长亭和陆漫几人都不看,几个孩子想睡觉也是在鹤鸣堂的香木院歇息。长安无奈,也看出来长亭不打算让自己开那个口,只得忍下。

    期间,一些跟长公主和老驸马亲厚的晚辈还是来鹤鸣堂拜见他们。下晌,南山侯赵亦居然来了。他正在侯缺,没有上衙,知道今天长亭长公主的重孙子洗三,也就主动凑上来了。

    长安不待见赵家人,长亭的态度却是极好。

    赵亦也没多呆,就是给长亭和长安、老驸马行了礼,说了几句话就走了。此时的赵亦非常正经,温文尔雅,还带了几分慵懒的气质。若非他先干了那事,陆漫会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他还端着长辈的架子跟陆漫说了两句话,“我是看着三郎长大的,他小时候我就看出他聪明,以后必成大器。果然如此!”

    陆漫心里冷哼,这人果真还没有死心。

    当着众人的面,陆漫也不能没有礼貌,只得屈膝给他行了福礼,笑道,“谢赵侯爷的夸奖。”

    院子里的孩子们都给赵亦行了礼,赵亦分别给了他们见面礼,又单独夸了姜悦几句。

    姜悦大些了也知道了好歹,一听这个老帅男人这么夸奖自己,十分高兴,指着几只动物跟他介绍道,“黄黄,旗旗,糖糖,松松,鼠鼠,悦儿喜欢。”

    赵亦呵呵笑了几声,说道,“哦,它们的确讨喜。我家里也养了两只鹰——就是大鸟,飞得又高又快,会抓小鸟,会捕鱼,会把东西叼上天空,改天让驸马爷带你们去看。”

    “会抓小鸟鸟的大鸟鸟?”沛哥儿一脸向往。

    姜悦的眼睛也瞪得老大,还有姜玖几个女孩子,都是无限向往的样子。

    老驸马一脸懵懂,问道,“什么鹰,我怎么没看过?”

    赵亦笑道,“这两头鹰是我近年在老家养的,下人训化它们很费了些力气,改天请驸马爷去观赏。”

    送走所有的客人,府里的人便都去了锦临院,包括何氏。晚上那些下衙下学的男人都会聚到这里吃饭,也专门请了何承。

    姜展唯也在晚饭之前赶回来了。他一回来,众人便入了席。

    吃饭的时候,姜玖又说起赵伯伯家里养了会吃小鸟小鱼的鹰来。

    姜悦也鼓着眼睛说,“大鸟鸟,吃小鸟鸟。”

    众人又说起了赵亦的一些趣事。这边府里,除了长公主,别人都不知道赵亦对何氏起了那样的心思。

    何氏一听赵亦,又是一阵脸红,赶紧把头埋得低低的吃饭。

    十天后,闵四奶奶的婆婆闵大夫人亲自去榆青院找何氏说合,何氏没同意。又过了十天,谢大夫人又被赵亦请动,亲自去了榆青院找何氏说合,何氏还是没同意。

    赵亦很精明,也极是礼遇何氏,找的这两个人不仅身份高贵,还都跟何氏熟悉。

    谢大夫人私下跟陆漫说,“赵侯爷求到我家老爷那里,我也就帮着带个话。站在中间人的立场看,我觉得赵侯爷人品、家世都不错。若你娘后半辈子不想孤单一人过,可以考虑考虑他。”

    她之所以帮着说合,不仅因为谢侯爷同赵亦的关系不错,她是真的希望何氏母子将来的日子好过,只是有些话不好意思跟陆漫和何氏明说。

    谢大夫人觉得,陆漫娘三个长得太招人,特别是何承,容易招祸。

    陆漫虽然姿色好,又有神药又是神医,但她已经嫁给了姜展唯,有姜展唯和长公主府护着。

    何氏虽然已年过三十,但姿色妍丽,风韵犹存,特别招老男人的喜欢。榆青院到底是长公主府的产业,她总不能在那里住一辈子。别说她,以后长公主不在了,连陆漫都要搬出去另过。不过,只要她一直跟着陆漫住,不出家门,也不会出什么事。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何承。那孩子长得太好,岁数又小,正是招人的时候。她听小儿子私下说,有几个纨绔一直在打何承的主意,只不过不敢动。

    何承是男人,不可能不出门。他必须要出门结交,出门做事,出门挣钱养家,况且还是罪臣之后。

    因为长亭和宋明的关系,当然还包括自家,那些人不敢硬动他。

    但长亭的岁数大了,谁知道还能活多久。她若突然倒下,姜展唯太年轻,现在还只是个三品武官,姜侯爷和姜三老爷又比较平庸,他们几人撑起的姜府还不足以跟顶级豪门抗衡。。。

    宋明和自家到底是外人,个人利益要服从家族利益,家族利益要服从政治利益,朝堂风云变幻,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多一层保障总是好的。否则,豪门为什么一直热衷政治联姻,哪怕是花骨朵般的小姑娘都逃脱不掉联姻的命运。

    再一想到在宫里小心翼翼生活的宝贝闺女,她又是一阵心痛。姝儿原本是恣意的,豪爽的,在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只呆了两个多月的时光,性子全变了。

    谢大夫人并不知道太子不是王皇后所生,所以更加担心王家会给陆漫几人使坏。

    她觉得何氏有些任性,想的也比较简单。而陆漫虽然很聪明,但在政治嗅觉上还是差了一些,而且太注重个人感受,对所谓的感情也看得过重,有些本末倒置……

    何氏可不知道别人的心思,对于赵亦不要脸的做法,她气得要命,却没有任何办法。人家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事,只不过倾慕她,请人来正常说合。

    碰到一个思维不正常的情种加奇葩,陆漫也没办法,去问长公主有没有什么法子让赵亦不要再纠缠何氏。

    长公主也爱莫能助,说道,“他若做坏事,不顾礼节去纠缠你娘,我肯定会去教训他。但他请人去说合,还请的是侯爷、侍郎的夫人,看似给予了你母亲颇高的尊重,我能说他什么?”

第三百六十九章 吓着了() 
期间,赵亦请长公主和老驸马带着孩子们去赵府玩。陆漫不许姜悦和姜玖去,大房的孩子服孝,不能去,只有长公主和老驸马、三夫人、姜展玉、姜展雁去玩了一天。

    长公主在陆漫的请求下,又私下暗示赵亦,何氏被陆家伤透了心,已经打定主意这一辈子不再嫁人。让他收了心思,不要再找人去说合,给两人留点脸面,也给各自的子女留点脸面。

    把双方的儿女都扯了进来,这话说得有些重了。

    赵亦却很坚持,说道,“我也打听了陆家的一些情况。那一家就是土憋,何氏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嫁进去真是珍珠蒙垢了。我心悦她的温婉沉静,单纯良善,会一直等她,只要她不嫁人,我就有机会。”

    长公主听了这些话,也没有什么可讲的了。

    听了他的这个回话,连陆漫都被感动了。这一个又是真爱,还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真爱。不像李掌柜爱在心里口难开,他是在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的爱。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婚后的生活一定会有别样滋味吧。

    没想到老娘这么大岁数了,居然还有这个魅力。

    长公主又对陆漫说道,“本宫觉着,赵亦真的不错,你娘不妨再考虑考虑。”

    若是别人,她早就不耐烦了。但她觉得赵亦看似随意,不羁,实则精明,又看得清时势,以后的官运或许比自己的几个儿子还顺畅。若何氏能嫁给赵亦,那么自家又多了一门好姻亲,展唯的压力也会小一些。但这话不能直说,只能侧面敲打敲打。

    陆漫苦笑道,“我和弟弟根本不敢跟我娘提让她嫁人的事,一提她就哭,说我们嫌弃她。”

    陆漫已经听出长公主和谢大夫人的言外之意,就是何氏嫁给赵亦,对何承和她都好。但何氏被伤了心,又是长辈,她不愿意,他们作晚辈的怎么好强求。

    赵亦的痴情和脸皮厚又成了朝中的一大笑话,连皇上都拿他开过玩笑。

    这件事传进了陆放明的耳里。这天晚上,他急急回了陆家,跟陆老太太说了这件事。

    陆老太太根本不相信,说道,“你说想娶何氏的那个男人是侯爷?怎么可能,侯爷的身份那么高,想要多少黄花闺女没有,怎么会娶一个罪臣之女,还是被休弃了的妇人。八成是看何氏长得俊,想纳她当小。”又冷哼道,“那个何氏忒不知足,我二儿当那么大的官,想重新娶她当正妻,她还拿乔。就她那软性子,若被人强纳了当妾,有她哭的时候。”

    陆放明摇头说道,“娘,赵侯爷哪里是纳妾,人家是想娶明媒正取。不仅请了长亭长公主说合,还请了太子殿下的岳母、闵侍郎的夫人去帮着说合。”

    陆老太太撇嘴说道,“就一个咱家不要了的弃妇,还去请长公主、太子的岳母、侍郎的夫人说合,那个侯爷脑袋有问题。”突然,她的眼睛一下鼓得牛眼大,问道,“老天,那个侯爷岂不是非常得势?”

    陆放明道,“那当然,赵侯爷的姑姑是元后,深得皇上宠信,丁忧前是按察史,正三品大员。”又啧啧叹道,“那何氏居然还不同意。儿子觉得她是在拿乔,欲拒还迎,男人才稀罕。”

    是皇亲,还是正三品大员,文官的正三品跟武官的正三品可大不一样。

    陆老太太咂巴咂巴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当初被自己拿捏在手心的妇人,居然有一飞冲天的可能。说道,“那怎么办,你兄弟还在外地,让回来先把何氏娶到手都不成。”又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老天可别让何氏美梦成真,就让她可着劲地拿乔,拿得赵侯爷失了耐性,不再搭理她……”

    陆放明看了看母亲,觉得母亲眼界太窄了,只看眼前,看不长远。若当初不把何氏休了该多好,漫丫头就不会被小陈氏折腾,让她痛恨陆家。若那样,自己早就攀上长公主和姜侯爷了,凭自己进士出身,弄个四品官易如反掌。

    还有,老娘之前天天骂陆畅和陆丰,又伤了他们的心。陆畅自从三月初进了国子监,就再也没回过家。陆丰也进了一家书院,也不回家。

    二弟打仗回家看到陆畅和陆丰被老太太荷待,话里话外已经有了埋怨,觉得他的几个孩子在陆家都不受待见。打了两年的仗,还抄了完颜图的老穴,他却只给了家里二百两银子和几张皮毛,这是明显的藏私嘛……

    陆放明说道,“娘,若何氏嫁给别人,二弟跟咱们这个家就彻底离心了。若何氏真的嫁给赵侯爷,儿子的仕途就更艰难了。听说赵侯爷会在京城任职,皇上这么宠信他,给的职位不会差了。”

    陆老太太听了就有些吓着了。她想了一夜,第二天起来脸色灰败,吃了早饭,化了淡妆,就让陆大太太陪着一起坐马车去了榆青院。她想给何氏下个矮桩,求她回心转意重新嫁给陆放荣。

    来到榆青院,陆大太太刚要敲门,门就开了,吴婶正准备去集市买菜。

    吴婶一看她们,沉下脸说道,“走,走,我家姑太太没时间见你们。”

    陆老太太说道,“你一个下人,做不了你家主子的主。走开,我要进去见她。”说着,就要进院门。

    吴婶把她挡住,喝道,“老太太,你听不懂人话吗,走,滚……”然后,“咣”地一声,把院门关了插上。

    陆大太太敲了半天门,里面就是不开。

    东辉院的护院一直远远注意着榆青院的动静,他们见一辆马车在榆青院门口逗留了许久,便来到榆青院。见是陆老太太婆媳,毫不客气地把她们打发走了。

    转眼到了五月下旬,夜黄花又开花了,陆漫开始忙着制黄克来。还跟卫嬷嬷说好,等到九月收了夜黄花的种子,卫嬷嬷就带着她的儿子媳妇亲自去一趟南方的襄州府,开始在那里大面积种植夜黄花,她的儿子媳妇会长驻襄州。在南方种夜黄花成本不高,不像在北方冬季要放进玻璃暖房才能四季长青。

    。

第三百七十章 说实话() 
因为现在夜黄花相对多了一些,给鹤鸣堂送了两盆过去,王皇后、太子妃、长安长公主各借了一盆去观赏,还有谢家、闵家各借了一盆,说好等花谢了,连盆栽带花朵一起还给陆漫。

    其实要借花的人很多,长公主都推了,说等明年多了再借。有些实在想看花的人,就会在下晌去长公主府或是谢府、闵府,等到天黑赏完花后再走。

    赵亦已经在五月初当上了通政史司通政史,成了陆放明的大老板。而原通政史黄大人,也就是闵四奶奶的父亲,去胶东省当了巡府。

    一直到现在,隔个十天半个月,赵亦就会请一位身份高贵,又跟何氏见过面的夫人去何氏那里帮着说合,还包括不喜欢多事的老和王妃。因为何氏经常在长公主府做客,认识和见过的贵妇人真不少。

    何氏对于赵亦的做为气得不行,又不好不见这些夫人,但每次都坚决地拒了。只一句话,这一辈子不想再嫁。

    何氏没有被感动,陆漫却被感动了。她特别佩服一个古代中年男人能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