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孙仔细想想,若有所悟:“是,祖母说的都对上了。魏王因为得了皇爷爷的疼爱就变得骄横起来,他不读书,祖父叫他读的书也是不肯认真看,还叫人作弊糊弄。魏王四处结交大臣,听说京城那些候补的官员都是得过魏王的资助的。他能有多少俸禄银子的,加上封地上的地租子也不够花的。魏王可是一向以出手大方著称的,看得出来他背地里面做的龌龊事皇爷爷不是不知道,是装着不知道罢了。”

    “你明白了祖母往日的意思了吧,做人啊最难得是克制自己内心的**和虚荣心。你该明白世界上没有可以不费力气得到的东西,人生最难得是学会取舍。”皇后的眼神就像是一条河流,看似平缓流向远方。

    祖孙说了一会话,皇帝那边传话说皇帝要过来,太孙忙着告辞出来了。肖忠良看着站在坤宁宫汉白玉平台上仰望星空的太孙,小声的提醒着:“主子,时候不早了,陛下就要过来了。皇后娘娘可说了,不能吹风的。”

    “我心里好不容易畅快,你还来聒噪!我告诉——”太孙背着手慢慢的往回走,他的侧脸在朦胧的暮色里面闪着微光,他欲言又止,脸颊上泛起一抹嫣红,太孙猛地住嘴不说了。

    肖忠良是个成了精的人,他立刻猜出来太孙带着拘谨的害羞是为什么了:“恭喜太孙,王家老爷子升武英殿大学士,怕是要回京城了。到时候太孙就能见着他们家二姑娘了。有道是女大十八变。一年不见,他们家的二姑娘怕是要出落得更好了。”

    太孙做出狠狠的样子对着肖忠良虚虚的踢一脚,佯装发怒骂道:“你个老货,敢拿着我寻开心了。”

    子骊从马上跳下来,她得意洋洋的拍拍坐骑脖子上光滑的皮毛,早有人过来接过去她手上的缰绳和鞭子,明前拿着毛巾上来:“姑娘擦擦脸上的汗吧,依着奴婢说还是别骑马了。姑娘千金贵体有个闪失我们可是当担不起的,再者姑娘家骑马也不好看啊。”

    子骊在毛巾后面翻个白眼,她无奈的把手上的毛巾塞给明前:“还是你来做这个姑娘吧,我一辈子就留在辽东做个村妇好了!好容易出来放放风你倒是比奶娘还唠叨。咱们要回去了,我就是天天可着劲的疯还能有几天!姑奶奶你可怜可怜我吧。”

    在辽东虽然生活没京城和杭州精致,可是这里却又别处没有的自由。到底是草莱初创的地方,大家都没那些扯不断,嚼不烂堪比裹脚布的陈腐规矩。这里的女子也能和男人一样独当一面,因为环境艰苦女人骑马涉猎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反而是关内推崇的女子贞静,温柔在这里不怎么流行。子骊在这里轻松不少,再加上王长春和王定乾都不是古板人,子骊也能和关外的女子一样能骑马出游了。

    可惜如此轻松地生活就要结束了,王长春要回京城述职,子骊也要跟着父亲母亲的离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了。

    “不好了,出大事了。京城来信说大姑娘没了!”雨后气急败坏的冲过来,还离着子骊老远她就大惊失色的叫起来。

    对着子骞的坏消息,子骊却没多少的意外,那件事子骊也只是从唐夫人的嘴里听见些蛛丝马迹。王家怎么会和一个待嫁的姑娘商量家里的丑事。可是子骊也不是傻子和瞎子,她已经从全家上下日常的表情话语中察觉出来些什么了。王家是断然不会和胡启忠家有什么联系的,贾家的婚事怕是要推掉了,子骞若是能留着一条命已经算是幸运的。即便是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听见子骞的消息子骊还是心里一紧,滴下眼泪来。她拿着手绢迅速的擦擦眼角,镇定情绪说:“慌什么,叫人看见笑话。大姐在京城怎么会忽然就不在了。”

    雨后拧着手指头,吐吐舌头偷眼看着子骊:“姑娘别不信,我听见这话也是吓一跳的,想着大姑娘好好地怎么能——可是我仔细打听了,是千真万确的。太太接了老太太来的信哭的和泪人似得,已经昏过去了。老爷在家里安慰太太呢,说是要赶紧赶回去。”

    明前瞪大眼:“这是真的了?不是前几天刚有消息说咱们家大姑娘和贾家正式定亲。庚帖都换了,定礼也收下了,好好地怎么会?”

    “人生在世谁能预料,人有旦夕祸福全是上天的安排。贾家那边只怕还不知道呢,我们赶紧回去安慰母亲,你们收拾东西。是要回京城了。”子骊看看蔚蓝的天空,有些惆怅的叹息着。她不知道子骞现在是生是死,可能她真的死了比活着还强些,被自己家人抛弃的滋味不好受,平常那样疼爱她的长辈一夜之间变得绝情,叫子骞怎么接受呢。

    子骊进了唐夫人的屋子,王定乾正愁眉苦脸的往外走,他看见小女儿进来,脸色稍微好了一点。父亲。子骊站住给王定乾问好。打量下子骊脸上没消褪的红晕,王定乾语气很温和:“哦,是去骑马了?我们家的姑娘也该会些马上功夫,别总是闷在屋子里面整天捏着绣花针唉声叹气的费眼睛。那匹小红马怎么样,你别看它不怎么起眼,可是跑起来又快又稳。当初我一眼就看上了想着你们姐妹闷在家里怪可怜的,就特别拿来给你们。”

    可惜王定乾的一番好心并没得到预想的效果,子骞是远在京城,而且她一向以稳重自居,对着骑马什么的肯定没兴趣,梓萌太小,又不是嫡出的,王定乾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倒是子骊的捧场叫王定乾很高兴。想着自己三个女儿,大女儿不说了,梓萌还小看不出来什么,能做贴心小棉袄的也就是子骊了。

    “要回京城能带着小红马回去么?”子骊抓着父亲的袖子,央求着。回去又要做回笑不露齿的大家闺秀,子骊想起来就觉得闷闷的。

    好,按着你高兴吧。王定乾笑着摸摸子骊的头发,他忽然想起来什么,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对着女儿说:“你姐姐的事情你知道吧,还是快去安慰你母亲吧。”说着王定乾抬脚走了。子骊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冒出个念头子骞没死,她只是被从这个家里抹掉了。

    果然见着唐夫人,她脸上虽然是愁云满布可是神态也没特别伤心,“你来了,过来坐下吧。你姐姐的事情你也该听见了,这都是命罢了,谁也不能逃过去。你们姐妹两个都是我亲生的,全是我心头上的肉,对你们我是一样的。其实我心里还是更偏疼你姐姐些的。一来她比你年长,从小就是怪懂事的。不像是你,傻乎乎的只知道傻吃傻玩。虽然你们都是女孩子不用将来读书做官,可是那个做父母的都喜欢讨喜懂事的孩子。对着你姐姐我可是寄托了不少希望。谁知她还怨我偏心你,为什么平常眼里只有你,我只是觉得她懂事听话不用费心罢了。对她的关心一样不少,她还做出来那样的事情伤我的心!”

    唐夫人拉着子骊径自倾诉者心里的伤感,看了女儿临走之前的信,唐夫人的心里被万箭穿心一般,已经碎成渣渣了。子骞在信里谴责自己的父母偏心妹妹,她每天生活的很辛苦,很辛苦,她想做的更好,更完美以便获得父母的重视和夸奖。可是无论子骞怎么认真读书,学习着管家,整夜的做针线,在大人跟前懂事,可是无论她怎么做,一家人的眼光全在子骊的身上。什么好事都是子骊的,祖父把她放在身边耐心的教导,那些教规矩嬷嬷们竟然也趋炎附势,经常夸奖子骊。兄弟姐妹全和子骊更亲热!子骞的挫败感越来越深,就在她开始绝望的时候,子骞遇到了胡良仁,在胡良仁的眼里子骞找回了被重视,被捧在手心的感觉,子骞为了那一点温暖飞蛾扑火不顾一切。

    在信里子骞宣布她和王家恩断义绝,再也不是王家的人了。唐夫人没想到她疼爱的女儿竟然是那样看自己,忍不住悲从心头来,拉着子骊絮絮叨叨的哭诉起来。

    子骊拿着温热洗拧了毛巾给母亲擦擦脸上的泪痕:“我想姐姐只是气话吧。等着过一段时间她想清楚了也就转过来了。没想到姐姐心里是这么想的,她可能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加上身边的奴才们不能规劝安慰,才会有如此扭曲的想法。但是她能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就不会憋在心里呕病了。”

    “都是胡家的手段!你不知道,老太太已经查出来你大姐奶娘的媳妇便是胡启忠奶娘的女儿,刘开一家子已经竟然是胡家的奴才,他们来咱们家投奔也是胡启忠算计好的!这个小人,真是防不胜防!”唐夫人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把胡启忠给杀了。

第44章 小色狼一只() 
子骊坐在车子上看着京城高达的城门越来越近,王长春和王定乾自然要带着出征的将士们从德胜门入城到正阳门前拜见皇帝,午门献俘接着是进宫见皇帝。王家母女自然不能跟着去,唐夫人带着子骊和梓萌和家里人早就抄近路回家了。他们进城的时候王长春的大军还在城外驻扎呢。

    子骊抱着膝盖无聊的叹口气,明前立刻说:“姑娘别叹气了,这一路上姑娘唉声叹气的,等着见了老太太她们,奴婢们就要挨骂了。大姑娘虽然可惜,到底是一家人团圆,等下姑娘可千万别说错了。”王家的下人们自然不知道子骞没死,明前以为子骊在位子骞伤心,提醒她等着见到老太太别脸上带出来,惹得老人家不高兴。

    怕是整个家里没几个人还记着子骞吧。子骊心里涌起一阵凄凉,子骞怎么说做了王家十几年的大姑娘,结果呢短短的几天时间她就被遗忘了。也是王长春和王定乾打胜仗,一个成了太子太保,一个成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心腹,整个王家都沉浸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兴奋里面。当粗跟着王长春一起上战场家人有好些都脱了奴籍,得了个小小的官职,那些没脱籍出来的,也都是得了不少好处,一个个喜气洋洋只想着赶紧回家,一家人团圆。谁还想着大姑娘子骞的忽然去世,反正在他们看来王家大姑娘的忽然去世顶多是叫他们多个差事要忙乱几天罢了。

    也不知道子骞现在身在何处,王长春金蝉脱壳,假作真时真亦假,把胡启忠给忽悠到了杭州。现在魏王失势,胡启忠也不敢对着王家造次,贾家那边有了最好的借口,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子骞失去了王家大姑娘的身份,不过也逃过了未来王夫人的命运,对她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车子进了城门,沿着宽敞的街道向着西边走了一段路,在十字路口上向着北边拐过去,再走一杯茶的功夫就到了王家的大门前,早有王子骥亲自在外面等着唐夫人他们来的。王子骥亲自扶着唐夫人下车:“婶子辛苦了,老太太和我母亲已经等着婶子和两位妹妹呢。”

    唐夫人含笑上下打量着王子骥:“老二辛苦了,几天不见倒是长得越发的好了。老太太还好?”说着已经有人抬过来轿子,唐夫人和子骊梓萌上轿子,直接抬进去,一直到了二门上才下来。刚到了老太太的正房早有无数的丫头迎接出来,见着唐夫人和子骊梓萌都笑着簇拥过来:“刚才老太太还念叨呢,这一会大太太就来了。”说着就看见王子骥的母亲站在廊檐下,妯娌相见各有感慨。

    唐夫人握着二太太的手说:“我和子骊的父亲不在。这段时间辛苦弟妹了。我和子骊的父亲都感谢弟妹的关照。”说着唐夫人的眼圈一红。“他婶子别这样说,都是我没照顾好孩子,惹得老太太生气。我本来就是个没什么本事的人,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谁知还是——若是当初我能察觉出来异样就好了。”知道二太太说的是子骞的事情,唐夫人无奈的说:“一切都是命罢了,都是我没教养好女儿惹得老太太伤心,给弟妹添麻烦。”

    眼看着唐夫人伤感起来子骊忙着说:“母亲还快点进去吧,别叫老太太等久了。”唐夫人忙着擦了眼角:“真是糊涂了,竟然忘了母亲还在等着呢。”

    说着大家进去,见着老太太头上比离开京城的时候多了不少白发,唐夫人还是没忍住伤感跪下来说:“老太太全是媳妇不孝,还请老太太责罚。”

    老太太见着子骊她们母子三个心里倒是舒口气,石头算是彻底落地了:“快起来,子骊扶着你娘起来,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我还能生你们的气。皇恩浩荡,我们一家总算是团圆了。老爷子身体可好,你们老爷可好。”老太太忙着叫子骊和梓萌扶着唐夫人起来,她又拉着子骊和梓萌在跟前仔细看:“好的,还是塞外的水土养人,她们两个长得更结实了,你们回来一家团圆我就放心了。”说着老太太拉着子骊和梓萌坐在身边问她们在辽东住的如何的,东西哈吃的惯么:“我叫人把你们以前的房子都打扫出来,你二婶子还给你们找出来好些缎子等着回来给你们做新衣裳。你们刚回来东西和使唤的人一时肯定不能全都合心意,要什么只管说话。”

    梓萌以前不怎么被老太太待见,她这次被老太太拉着坐在身边嘘寒问暖显然是被吓住了,她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倒是子骊察觉出来老太太的变化,暗想着可能是子骞的怨气叫老太太惊心了,她不想梓萌再重蹈覆辙了。谁知事实很快证明子骊还是图样图森破,老太太话题一转对着子骊说:“皇后娘娘和太后还想着你呢,你回去好生休息,明天你随着我进宫给太后和皇后娘娘请安。”

    子骊下意识的看看身边的梓萌,刚想问梓萌去不去,老太太接着发话:“老爷子来信说梓萌定了薛家,这也是极好的。我看三丫头长大不少,既然是定了亲事就不能胡乱走了。叫她在家跟着她娘学习针线吧。”

    看样子方才老太太的话只不过是对着订了亲的女孩子的例行关心,在这个年代女孩子定亲就说明她已经不算是娘家的人了,而是客人了。对自己家人可以随便,对客人就要讲礼数了,梓萌脸上一红,可还是很大方的站起来低声称是。唐夫人看梓萌应对得当满意的点点头:“你们都累了,回去吧。”

    等着子骊回到自己的房子,雨后正一脸兴奋的站在门口等着她呢,老远见着子骊回来她兴冲冲的跑到跟前,连珠炮般地说个不住:“姑娘快去看看吧,二太太把房子修正的好天宫似得,那些好东西我都没见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