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轻轻嗅了嗅那独特的草叶清香味,纪青青双眸亮亮的笑了,仿佛看到了自己那恢复如初的漂亮脸蛋。
心满意足将这一大抱益母草放在树荫下,拍拍手,纪青青仰头朝坡地上唤了声:“爹、娘!”便上去了。
薛氏见了忙道:“你慢着点,别摔跤!”
“知道了娘!”
红薯都是一垄一垄的种着,纪青青上来的时候,薛氏和纪明和已经挖好了一垄半。
不过这数量可不少,望过去还有十几垄呢。
想来也是,这样的山地,种红薯是最合适的。
这红薯无论是蒸、水煮、切片或者切成丁炒、作稀饭都能吃,还能用来酿酒,再不济喂鸡鸭喂猪也都成,这样方便的东西,有高产又耐旱,当然有空地便多种了。
且虽说高产,但这是山地,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据纪青青目测,这六七米长长的一垄,最多也就装一担半、连两担都不会到。
再看看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的爹娘,纪青青忍不住轻轻握了握拳头:种地太辛苦了,她一定要努力赚钱,让爹娘都过上好日子。她的人生,她要自己把握……
纪青青挽起袖子蹲在地上,开始将那被爹娘的锄头从地里翻出来的红薯从藤蔓上掰下来,去掉上边的泥屑,一个个的装进箩筐里。
这项工作很简单,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
可是,在这样的太阳底下,一直这么蹲在地上,机械重复的做着同样的动作,依然会感觉很单调、很疲惫、也很累。
纪青青再次抬起袖子擦了擦汗,心里暗叹:一定要想个法子赚钱呀!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太难过了……
装满了两箩筐凑成一担,纪明和便先挑回家去。
薛氏和纪青青仍然留在地里忙活着。
等纪明和来,三个人再加紧干了一把,估摸着差不多够两担了薛氏和纪明和便停下了锄头。
与纪青青一起把红薯清理干净往箩筐里装。
凑成一大担与一小担,纪明和与薛氏便挑着担子笑着招呼纪青青回家,下午再来。
纪青青答应一声,看了一眼这地,剩下的红薯以及芋头估摸着还得挖三天才能全部收完。
看见纪青青抱着一大捆不知什么名字却很常见的野草,薛氏不禁笑道:“傻丫头你要这个做什么?既不能吃也不能当柴烧,就连花也不好看!唔,咱那院子里等明春倒是可以种两棵果树、种些薄荷、紫苏和菊花。”
纪青青笑道:“我觉得这花挺好看的呀,而且这味道也好闻,准备带回去放屋子里呢!”
薛氏和纪明和听她这么说倒也没阻止她,只笑道:“你放便放,只别招来虫子!”
回到家里,薛氏和纪明和将挑回来的红薯一箩筐一箩筐抬到阁楼上。
将红薯倒在楼板上,这样既不会坏,红薯的水份渐渐蒸发掉,越放的久会变得越甜越好吃。
而许多刚刚挖回来的红薯,其实吃起来是没有什么甜味的。
纪青青将一大抱益母草小心的放好,揉了揉酸疼的腰,扭了扭脖子,舀水洗了个手便准备做午饭。
午饭也很简单。
早上剩下的馒头热一热就行,再用挖回来的红薯削皮、切成薄厚适中的片,在热锅里炒一炒,加盐,闻到香味的时候加水漫过红薯表面一寸多。
等煮滚了、红薯汤变得浓郁充满淀粉的时候,撒入一把切得细细的小香葱,盛出来,别提多香了。
等薛氏和纪明和放好红薯,洗了个手,薛氏走进厨房的时候,红薯已经加水加了锅盖在锅里焖着了。
饶是薛氏已经习惯了这几日变得勤快了许多的小闺女,仍然忍不住笑赞道:“我家青丫头真是越来越勤快了!哎,这红薯闻起来就是比往常我做的要香,我家青丫头真能干!”
纪青青笑道:“我原本就有些喜欢做菜啊,往日里脑子里倒是想了不少东西,可也没敢乱动厨房里的东西。现在在咱自己的家便不必顾忌了。而且,这做菜也是一门手艺,会了总不会有坏处。”
薛氏听了心里便又微微的苦起来,愧疚不已。
认为纪青青是受了牛家退亲的影响,生怕自己嫁不出去,所以才这样拼命的学手艺。。。
这孩子,都有点儿被吓傻了,这做菜哪里算什么手艺哟。
又不是要当那城里酒楼里的大厨,庄户人家,会勤俭持家,做的饭菜入得口也就行了。即便做得好,又有什么用?
且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的再好,也得有东西做啊。若做的太讲究,只怕还要招婆家嫌弃,说是不会过日子呢。
薛氏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多干点活,最好争取再开一块荒,怎么着也得给孩子们多挣点儿家底才成……
她自然不会这会儿提亲事之类的刺激纪青青,只是神情未免又更怜惜了几分。
纪青青心里也很欢喜,心道:唔,娘这多半是赞同我的主意呢……
三个人吃了午饭,歇了一刻多钟,便又去那地里继续劳作。
下午纪明和与薛氏都往家里挑了三次红薯,第三次是三人一起回家。
此时,已经夜幕降临了。
篱笆围起来的院子里,纪青莺和弟弟纪同晓正坐在地上玩,已经好几天懂得认新家了的三只鸡咕咕咕的叫着在食槽旁边转悠,显然是等着吃晚饭好回笼休息呢。
看见纪青青他们回来了,纪青莺拍拍屁股一下子从地上起来,不等薛氏等问什么,急忙道:“三伯、三伯母,祖父病了,祖母说是你们闹分家气坏了祖父、要骂你们呢!”
“什么?”
“你祖父病了?什么时候的事?”
薛氏和纪明和都是一愣,急忙问道。
纪青莺说道:“我也不是太清楚,今早早饭祖父好像就没吃,下午在屋里躺着呢,然后祖母就骂你们,还叫二伯母来叫你们过去,不过你们都没在家。”
第13章 纪老爷子病了()
“咱过去看看去!”纪明和顿时有些着急。
薛氏便道:“那咱一块去!”
一边说一边忙忙的抓了两把青菜叶子扔在地上给三只鸡勉强填肚子,洗了手,三人便急忙去了。
纪青莺没有跟他们一起,而是又等了好一会儿,才牵着纪同晓慢悠悠的往回走。
她打算在外头多蘑菇一会儿再进去,这会儿进去,又要听祖母的骂声,她早就听得厌烦了。
现在已经从厌烦到了无视。
纪青青一家三口急匆匆来到纪家院子这边,进了正房屋里纪明和便忙道:“娘,我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现在怎样了?”
纪老太太立刻火冒三丈,瞪着他冷笑道:“一整天都上哪儿去了?现在才想起你爹来?你还好意思问!哼,若不是你们闹着要分家,你爹怎么会生病?他最看重的是什么你别跟我说你不知道!”
纪老太太虽然厉害,但真正能够镇住纪家的还是纪老爷子。
可以说,有纪老爷子在,纪老太太才敢底气这么足的作天作地。
纪老爷子这么一病,她心里是真怨三房。
纪明和顿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道:“我先去看看爹。”
薛氏却听不得纪老太太如此,忍不住分辨道:“明明是娘您说的要把我们赶走、定要分家,怎么变成我们闹了?”
纪老太太更怒:“我那是气话、气话!你敢说你听不出来?一个个没良心的白眼狼,怕是早巴不得丢下我们两个老的单过呢!”
纪青青拉了拉薛氏袖子,柔声道:“娘,咱们也去看看祖父吧!”
纪老太太怒而拦路:“不许去!”
房间里传来纪老爷子有气无力的声音:“你又闹什么?让他们三个都进来。”
纪老太太恨恨瞪了他们一眼,这才不说什么。
纪明和率先,薛氏和纪青青跟着他身后。
房间中,纪老爷子齐胸盖着薄被,靠在床头,脸色有些憔悴,双眼深深的凹陷着,有些无神,额头上的皱纹仿佛也深了不少。
见了他们虚虚的笑了笑:“你们来了,倒算有心了!”
纪明和心里更有些酸涩,赶紧上前替老爷子掖了掖被角,眨了眨有些湿润的眼睛道:“爹您、没啥事吧?这好好的怎么会病了呢……”
“没啥事、没啥事!”纪老爷子摆摆手叹道:“就是人老了,不中用了!人吃五谷杂粮,哪儿能不生病呢!就你娘爱大惊小怪,你们别理她!”
纪明和忽略那后一句话,心里放下不少,陪笑道:“您平日里多歇着,别累着了,有什么不好做的,跟我说一声就成。”
纪老爷子摆摆手哼哼道:“哎,那再说吧。你们也别担心,我这躺躺就好了,不是什么毛病。”
说着伸手到枕头底下摸索了一会儿,摸索出两三块碎银子来,塞进纪明和的手里,叹道:“分家那会,你娘做的太过了,可她当时在气头上,又当着外人在,我总不好下她的脸叫外人看了笑话。这是五两银子,你们拿去。”
纪明和一愣。
纪青青和薛氏也有些意外。
“不、不!这银子爹您自个留着吧,不用给我们了真的!我们、我们现在也不需要用钱……”
纪明和慌忙推辞。
爹还在病着呢,这个时候他哪里能够要他的钱?
虽然搬家一番修缮以及补充了些东西,几乎将好容易攒下的积蓄给花完了。
薛氏忍不住微微蹙眉,公中银子攒下的本来就应该有他们三房的一份,拿的是理所应当才是。
可公公偏偏这个时候给,叫人如何拿?
即便拿了,就孩子爹这个样,心里头不定多愧疚……
“给你你就拿着!”纪老爷子却坚持将那五两银子往纪明和手里塞,叹道:“这是该你们拿的,你不为自个想,也该为孩子们想想。”
纪明和欲要推辞的手顿时微微一僵,低低唤了声:“爹……”到底没有再推辞了。
“行了,这天也不早了,你们也回去吧!我这没什么事的,不用担心。”纪老爷子摆摆手道。
“那行,明早我再来看看您。”纪明和点点头,将那五两银子收好,与薛氏、纪青青一起出去。
一家三口在纪老太太不快的脸色中离开了。
回到那边家里,纪明和便将那五两银子交给薛氏。
“你先收起来吧。要是过两天爹还不太好的话,就用这银子托人给买点补身子的东西送过去。”
薛氏想要说什么,到底没说,只点点头说了个:“好。”
因为纪老爷子的病,大家心情都受了点影响,加上干了一天活都有点累了,吃了晚饭不多久,便都歇息了。
纪青青在现代的时候虽然不是不过十二点睡不着的夜猫子,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睡得这么早的。。。
估摸着爹娘都睡熟了,纪青青便轻轻起身,就着月光,摘了一把益母草的嫩叶子洗干净,跑到厨房里去点了油灯捣腾。
回到房间,将那捣烂的叶子敷在脸上,闭目养神。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便又起身去清洗掉。
不知是不是错觉,这两天她总觉得脸上的疙瘩似乎平复了好些,往外新冒出来的速度、数量、大小都在降低。
这是个好兆头。
轻轻将凉凉的水泼掉,纪青青轻手轻脚回房躺下,睡觉。
这古代乡村里生态环境就是好,即便不用什么洗面奶,用这清澈的泉水洗脸,也觉得清爽无比,甚至比用洗面奶洗过的那种感觉还要好。
她相信,原主的皮肤既然天生丽质,只要那玉颜膏的效用渐渐消退,原主迟早会恢复之前的容貌的。
第二天早上,纪明和一起来,洗漱后就匆匆忙忙去看望纪老爷子。
薛氏和纪青青没有再去。
不多会纪明和回来了,神情好看了许多,笑着说老爷子气色比昨天好多了,应该是真的没什么问题。
薛氏也放了心,便道:“那咱也别耽搁地里的活计了,将那些红薯、芋头都收回来!紧跟着没几天就要收割水稻了!”
纪明和点头说好。
分家他们一共分到了四亩旱地、五亩水田,真要忙活起来还有的忙呢。
不过,到时候拜托进城的人给青雪和同宁捎个信,让他们也回来帮忙,倒是会快些。
第14章 五两银子不好拿()
一连忙了好几日,终于将红薯、芋头全都收好了,还有一些秋豆角,也都摘了回来,打算用来做豆角干。
菜园里的白萝卜、大头菜也都拾掇起来了。
白萝卜切成条,摊在圆圆的大簸箕放在太阳底下晒。
大头菜则去掉外边的黄老叶子,将菜头呈十字架用刀子切开,底部不断,一颗颗倒挂在篱笆上晾晒。
过得三天左右,便要抹上粗盐搓一回,随后再晾个两三天,便可收进坛子里密封起来了。
薛氏做这些的时候,纪青青也帮着做,看她很快就学会了,做的像模像样的,薛氏免不了又得意夸赞她一番。
而纪明和则将拔了萝卜和大头菜的菜地翻一翻整理好来,过几日便要种冬菜了。
他们玉水县所处的地域,冬日里温度基本上都在五六度以上,极少有零下的时候,所以冬日里菜园里是可以栽种蔬菜的。
家家户户的菜园子里冬日里的蔬菜长得那叫一个好,鲜嫩嫩碧翠翠的,一点也不比春夏差。
不想这日,纪青莺却过来叫纪明和过去那边说话,说是老爷子叫的。
究竟为什么事,她也不知道。
纪青青忙又问她最近这几日那边没发生什么事吧?
纪青莺想了想,摇摇头说好像也没有。
纪明和便看了薛氏和纪青青一眼,笑道:“你们娘俩别多想,或许是青青祖父有什么事要交代,我去看看就成。”
薛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难不成爹特意叫你去吃一顿好的?”
纪明和一噎,纪青青和纪青莺相视好笑。
纪明和不由也好脾气的笑了笑,说了声:“我过去看看!”便走了。
纪老爷子叫他,果然是有事的。
关心了几句他们三房的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