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宠田园:农门娇妻,有喜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蜜宠田园:农门娇妻,有喜了-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看着丈夫纳妾、纳通房,眼看着一个个庶子庶女出生,即便心里再苦,面上也要端庄矜持,要表现得贤良大度。

    若谁能嫁给韩王殿下,这辈子简直不要太幸福了!

    那一阵子,不知多少人透露出跟韩王殿下结亲的消息,如果不是皇上应允过韩王殿下由他亲自择妃,只怕早就有人厚着脸皮请求皇上赐婚了。

    皇上这条路行不通,倒是不少人走太子、二皇子安王殿下、甚至身有残疾的三皇子平王殿下的路子说和。

    无奈韩王统统全都拒绝了。

    后来又有胆子大的贵女,看准机会与韩王殿下“偶遇”,只可惜,依然没有人能够搭讪成功。

    众人想着,韩王殿下或许是还没有开窍,还不到想成亲的时候吧,这才渐渐消停了下去。

    但那一双双眼睛,却是依然盯着韩王殿下的。

    等过了年,韩王殿下就二十一岁了,京城权贵们都想着,韩王殿下这一二年应该就要考虑终身大事了吧?

    他这一回京,不知多少权贵人家跃跃欲试,打算趁着年前后探探口风。

    不想,这就传出来韩王殿下亲自选购胭脂水粉的爆炸性新闻来了!

    不知多少权贵夫人震惊、多少贵女咬着银牙:到底是谁?谁竟然悄无声息的就这么入了韩王殿下的眼?。。

    这还没成亲呢,殿下便亲自为她挑选胭脂水粉了,这要是成了亲,那还不知会疼宠成什么样呢!

    要知道她们的爹、她们的兄长都没为她们的娘、嫂子做过这种事呢。

    男人家有几个会去做这种事的?

    一下子,整个京城贵族圈子里的贵小姐们都感觉不太好了。

    大家相互打听又相互猜忌,一门心思的要把这个人给找出来不可。。。。。。

    就连宫里的洪明帝都知道了,他也有些好奇,笑着随口问了一句他可是看上哪家贵女?

    韩王莫名其妙,坚决的否认了。

    他并没有看上哪家贵女,这话真的不能再真,面对父皇的询问,否认得坦坦荡荡。

    洪明帝听了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他,按说当皇帝的八卦之心不应该那么重,可他实在是好奇啊,便又笑问:“没有吗?那你怎么自个去买胭脂水粉了?”

    别告诉朕是你自己用。。。。。。

    洪明帝看着他,戏谑的意思不言而喻。

    赵玄懿顿时脸色就变得不太好看了,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洪明帝。

    惹得洪明帝又气又笑,没好气瞪他笑骂道:“孽子,你胡思乱想什么?朕没那么闲,特意派人盯着你出门!这件事满京城权贵圈子里已经传遍了,朕会知道有何稀奇?”

    赵玄懿一听这话整个人更不好了,垂眸眼底掠过一抹寒意。

    这些家伙无聊不无聊?没事盯着他做什么?他就是逛了个街、买了个胭脂水粉而已,难道不行吗?

    洪明帝见了他的反应更乐了,有些幸灾乐祸的哈哈大笑道:“我说老四,这满京城里都传遍了你居然不知道?你难道不知道满京城里多少有待嫁闺女的上层人家都盯着你那韩王府吗?”

    赵玄懿脸色一黑,父皇这话倒是没说错,那些人家盯着的的确是他的韩王府。

    “儿臣现在不考虑这个,等儿臣想要娶亲了,自会请示父皇下旨赐婚。”赵玄懿拉长着脸说道。

    洪明帝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性子,他不想说,逼他也无用。

    五个儿子中,就连才八岁的小儿子在自己面前都带着几分小心讨好,也就只有他敢跟自己对着干。

    可是偏偏,他还挺喜欢。

    “朕既然答应过你,你的亲事自己做主,便不会食言。只你年纪也不小了,若再不娶妻也说不过去了。平白生无数猜忌口舌,于你自身不好,于皇室也不好,你可明白?”洪明帝又叹着道。

    赵玄懿点了点头:“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

    洪明帝那刚刚熄灭下去的八卦之火又隐隐有抬头的苗头,试探着问道:“这么说,你是真的有看上的人家了?”

    赵玄懿:“。。。。。。”

    “罢了罢了!”洪明帝见状摆摆手,笑道:“总之你自己喜欢就好,只要身价清白,家世算过得去,朕也不会反对。”

    忍不住看了这个儿子一眼,洪明帝心里有些感慨,也有些愧疚。

    这个儿子无论多么优秀,也已经注定将来只能是一个闲散藩王。别的皇子或许还可以大有作为,当一个贤王。

    但是他,已经注定了,必须闲散一辈子。

    娶个小门小户的女子做王妃,反倒是一件好事。。。。。。

    赵玄懿点点头应了声“是”,便告退了。

    横竖在他眼中青青能够配得上他就行了,父皇即便不满意,自己坚持,他也不会拒绝,顶多就是不喜青青罢了。

    那也无妨,将来他们会在封地上过日子,说不定几年也来不了京城一趟。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不过是买个胭脂水粉罢了,居然传的满城皆知?

    那些人也太。。。。。。

    幸好青青并不是京城人士,否则自己说不定倒是给她带去麻烦了。

    被这场风波这么一搅动,赵玄懿也就没有再去逛街购物讨未来媳妇儿欢心了。等回到了封地上再说吧。

    他虽然再无举动,但京城上层权贵圈子的夫人小姐们被刺激撩动的心一下子哪里平息得下来?

    猛然想到王爷岁数已经不小了,想必应该——开窍了,前几年熄灭的心一下子又复苏了,蠢蠢欲动。

    许多人家又开始想方设法套近乎,“偶遇”事件也发生了好几起,把赵玄懿气得脸黑得不行。

    索性平日里连王府的门都不出了。

    那些人即便再大胆,也还没胆子敢跑到他的府邸中闹。

    等过了年,过了初三,赵玄懿就再也坐不住了,果断出京。

    想想自己一个人上纪青青家去好像有点儿不太好,于是又将赵小胖子给拐走了。

    赵小胖子当然更乐意跟他去封地上玩,比京城里有意思多了!

    洪明帝见状,只当他是被那些盯着他说亲的人家给烦着了这才想着早早避开,一笑由他,并无多言。

    纪青青在想着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回新州的路上了。。。。。。

第238章 虞老先生() 
与母亲一块逛街购买添置的东西差不多都添置好了,坎儿那家伙也已经辞了玉水帮码头那边的事儿,如今正跟着纪同宁在翻修的那座院子房子那边忙活着,帮忙跑腿买个东西啊、搬运啊之类的。

    他进入角色倒是很快,已经完全把纪青青当成师父来对待了。

    薛氏见了,又笑又怜惜,直叹这孩子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反而纪青青自己反而还没怎么进入角色,想想都有点小惭愧。

    于是纪青青便跟他说了,让他先学着认字。

    以后自己会将前世拿手的私房菜谱一道道全都记录下来,以后也会收录一些新菜进去。

    他如果不识字,将来会比较麻烦。

    坎儿自然听她的,跟着她先背诵《三字经》,先将上边的字对照着认熟,之后再认其他的字。

    认得上千字了,再练习着写一写。。。。。。

    坎儿便一早一晚认字,白天的时候依然到那边去帮忙跑腿。

    孙婆见纪青青如此上心教他,也笑得合不拢嘴。

    除此,纪青青如今每天还有另外一件事做。

    每天早上,她便早早的起来了,会做上一道糕点、一道精致的炖菜蒸菜,每日用过早饭没多久,便用买回来的那个食盒装上,提着食盒出门往县城东郊而去。

    玉水县城东郊三里之外,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因为村子里以及周边遍植杏树的缘故,取了个杏望村的名。

    在村子旁大片的杏林之中,隐居着一位虞老先生。

    这位虞老先生便是杏望村的人,早年入朝为官,当过翰林院的掌院,管过太子以及皇子们读书学习的南书房,乃是大周朝赫赫有名的儒林泰斗大师。

    他年事已高,老伴早已去世多年,儿孙们都在京城或者别处为官,他年老思念家乡,便索性回乡隐居,将来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他一向来深居简出,且地方官府上早已得到皇帝命令,不得难为虞老先生,亦不可打扰,还虞老先生以清净,虞老先生不主动请见,谁也不准前往纠缠,否则,严惩不贷。

    这可是当朝儒林首脑,地方官员哪里敢不听从?

    虞老先生隐居的那一大片杏花林,如今已经化为禁地,严禁任何人随意出入,否则就等着吃牢饭吧!

    虞老先生虽然是儒林泰斗,但却是个很随和的人,原本对于官府这条禁令并不赞同的。

    但前来打扰清净的人实在太多,惹得他烦不胜烦,想想还是有这条禁令的好,命官府驱逐了几次,这二年来,便再也无人敢去打扰他了。

    而他深居简出,一出门访友又是一二十天才回,虞家本来在当地就是外来户,并无宗族在此,他的到来除了能让人出去走亲访友的时候吹嘘两句,并没有别的作用,渐渐的,众人也就差不多忘记了这号人。

    纪青青也是偶然听人提起的。

    这位虞老先生,不但是儒林泰斗,还是个嗜好美食的老饕。

    当时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纪青青心中便是一动。

    经过了秦捕头远房表弟事件之后,这个偶然而起的念头也变得坚定了起来。

    他们纪家只是个乡下小门小户的人家,即便她纪青青拥有着绝妙精湛的手艺,想要单纯的靠此打拼出一番事业,也很难。

    说白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蹦跶出来个觊觎的人。

    比如这位秦捕头的表弟。

    说起来这位秦捕头的远房表弟还算是个比较讲道理的人了,不管那一百两银子从哪儿来,总归他肯付钱。

    并且这个价钱是纪青青颇为满意的。

    之后来学的时候,虽然有那么一点儿啰嗦,大体上还是好的。

    最后的那合约也肯签了。

    若哪天碰到个粗暴狠毒的,真是哭都没地儿哭去。

    偏偏最不好的一点,自己又是个女子。。。。。。

    其实纪青青心里头很清楚,幸亏有四哥在,如果没有四哥在、没有四哥与玉水帮的交情在,自己和娘两个从乡下来的女子想要在这县城里站稳脚跟,必定会比如今更艰难十倍。

    那位虞老先生既然嗜好美食,自己为什么不投其所好?

    她不求别的,只求虞老先生看在她手艺的份上,在必要的关键时刻,能够护她一护。。。

    比如很快就要开张的包子店,纪青青想要虞老先生帮忙题写匾额招牌。

    有了虞老先生题字,就等于有了护身符。

    当然,她不会平白占老先生的便宜,会用尽自己的手艺,努力令老先生满意。

    老先生就那么点儿嗜好,到了这个年纪了,又是据说淡薄随和的性子,想来为美食所俘获给她一幅字,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吧?

    她的想法如果说出去,不知多少人会嗤之以鼻、并且笑掉大牙。

    那可是虞老先生的字啊!

    她以为是她一个乡下丫头能随便求来的吗?

    要知道虞老先生回乡之后,不是没有精明的商家大贾动过同样的念头。

    金山银山、古董字画、各种珍玩往老先生跟前送,就是想求他题写一个匾额,结果连他的面都见不上,一个个灰溜溜的全部打道回府了。

    她一个乡下丫头,想做几道菜就能哄的老人家题字?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纪青青不觉得这是笑话,即便是笑话,她也要试一试。

    这天,是她第三天去杏望村了。

    这一路上都是宽阔的大道,人烟密集,并不会出什么意外,纪青青很放心。

    若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这辈子索性关起门来躲在屋里,什么也不用做了。

    没多久,纪青青就来到了那片被化为禁地的杏林之外,坐在旁边一块大石头上,食盒放在膝盖上,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等着。

    前两天,她都没有能见到虞老先生。

    只见了一个十六七岁的随从虞苗,那随从或许见她只是一个小姑娘觉得可怜,倒是两天都替她禀报了,但是都告诉她说,先生不见。

    纪青青倒并没有觉得有多难过或者失望,虞老先生想来之前是被各种求见的人弄的烦了,自然不会轻易见人。

    唔,反正,她等着就是。

第239章 青青的小心思() 
让她纳闷的是,那虞苗应该来了才对啊,今日竟然还没有来。。。。。。。。

    纪青青会这么笃定虞苗会来,是有原因的。

    第一天虞苗替她通禀后回复她说虞老先生拒绝,纪青青当时失望的叹了口气,便将带来的一份炸响铃、一份梅干菜肉包子都给虞苗吃了。

    “我特意带了点儿自己做的食物想请虞老先生品尝品尝,既然虞老先生不见,也别浪费了,虞苗大哥便吃了吧。”

    虞苗的爹娘都是虞家的下人,他算是在虞家长大的,当时虞家在京城已经发达,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虞苗自幼也算是见多识广、好东西也吃过不少。

    一个村姑带来的食物,他哪里看得上?

    口中正要拒绝,纪青青已经将食盒的盖子揭开。

    一看到那卖相极好的包子和炸响铃,闻到那香味,虞苗那要到嘴边的拒绝的话又让他自己给吞下去了。

    于是笑着道了谢,便尝了起来。

    包子只有一个,比普通包子小了一大圈,比小笼包略大。

    炸响铃也是一小份,用十分小巧的碟子盛着。

    东西一入口,虞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包子经常吃,炸响铃他以前也吃过一次,但是。。。。。。

    但是,跟此刻吃入嘴里的,那味道、那滋味,简直没法形容啊!

    虞苗狼吞虎咽,恨不得连自个的舌头都吞下肚子去。

    结果感觉自己还没有品尝出个什么味道,东西就全没了。

    虞苗砸了咂嘴,直勾勾的瞅着那食盒,恨不得给再瞅出一盘来。

    真是太好吃了啊啊啊,然而他竟然还没有尝出个什么味居然就没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