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刁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刁民- 第8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可人也痴痴看着那圆得迷人的月亮:“花好月圆呢!”

    李云道又道:“登上月球的人说那上面没有嫦娥和玉兔的,可是万一嫦娥和玉兔都死了呢?”

    古可人呢喃道:“你知不知道其实大羿跟后羿是两个不同的人!”

    李云道对这种答非所问很无奈,这本就不是一个用正常人的逻辑去思考的女人,否则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折腾出盘古资本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不过这世上也的确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有时候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许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

    如此的答非所问持续了足足二十分钟,如果此时有个正常人在,一定会觉得这是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两个疯子,否则怎么会大半夜的在小区的绿化景观带里上演如此戏剧性的对白?

    问答环节结束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秋风中能听到两个均匀的呼吸,两个不同的心跳。李云道的思维却早已经跳出了这个在大晚上也一样风景怡人的小区,他在思考问题在如此的花前月下似乎有些煞风景,但接下来整个江北的扫黑除恶工作就要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有些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

    江北地处鲁南、江南之间,又与皖南搭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是残酷的,在庞大的战争机器的面前,所有的才华和梦想都会被血肉机器绞灭得一干二。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磨练了江北百姓的生存意识和手段,民间尚武成风,这个风气从中古时期一直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官方数次剿匪未果,最后生生派出解放战争里所向披靡的尖刀军,付出不小的代价后,才将盘踞在山林里的匪徒剿灭,但也有不少从山林回到农村扛起了锄头,摇身变成了农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句古训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部分人的后代,继承了父辈祖辈的匪气,在乡间结党横行,上世纪的一场严打,打掉了一部分隐藏在百姓里的黑恶势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那些隐藏在社会角落里的黑色触角再次伸向各个阶层,再加上前些年滋生**的权力庇护,这些黑恶势力几乎可以用无法无天来形容,此前江州的曹国九犯罪团伙就是极为典型的案例。

    曹国九、丁坤这些人,只是江北诸多黑恶势力的一个缩影,在阳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里,有多少普通百姓正忍受着折磨,有多少来江北投资的客商都因为他们望而却步,李云道知道,如果真的能统计一个数字出来,那将是一个无比骇人的庞大数额。

    实就算中央这一次不出扫黑的专项文件,李云道也已经打算在江州推动一场清理涉黑人员的行动。江州作为省会,必须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所幸的是高层的智囊们似乎还是想在了自己的前面,他们已经很敏锐的发现,很多花了诸多心血来推动其经济发展的地方,最后都因为地方上的各种阻力而不了了之,这其中最大的桎梏应该就是地方黑恶势力。既然杜西林有这样的决心,李云道倒是不介意成为这位封疆大吏手上的一把利刃,只要刀口不是对着老百姓的,他便乐见其成。李云道相信,杜西林把自己安排到这个位置上,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首先赵家一定会有人因为自己被重用而向这位赵若普的得意门生开炮,其次改革派的大佬们因为摸不清他这一招背后的用意,也不会对他心存感激。倒是李云道身为局中人,能将局势看得最为清楚:在选用谁来抗扫黑办大旗的问题上,杜西林并没有持门户之见,而是最大程度上从江北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的——无论怎么看,自己敢打敢冲又有想法,是目前杜西林麾下最适合干这件事的人。而事实上,李云道自己也是最想干这件事的。或许这一轮扫黑结束后,手染鲜血的自己在短期内并不能在江州建立起一个好的官声,但他相信历史一定会记住这一刻的——一个真正想为江北人的脱贫脱困作出一些贡献的人,就算在历中的长河中再如何地渺小,也会有只字片语的雪泥鸿爪。

    如今各地级市的扫黑办相继成立,接下来便是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如何落到实处?必须需要一拔人头来祭杜西林不顾门户之见赋予自己的这把刀!把脑袋搁在李云道肩膀上的古可人猛地打了个寒颤,直起身子,狐疑地打量着仍旧仰面看天的李云道:“你在想什么?怎么笑得那么诡异。”

    李云道实话实说:“我在想怎么砍别人的人头。”

    这女人居然点点头道:“怪不得那么大的杀气。砍人头这种事情最好办了,据说当年我老爹新带一支部队,兵痞遍地都是,结果被我爹带上战场打了几回仗,什么毛病都治好了。”

    李云道知道她的意思,缓缓摇头道:“兵痞那是人民内部矛盾,现在扫黑,那就不简简单单地是内部矛盾了。”

    古可人又躺了下去,似乎真把李云道的肩膀当成自己的枕头了:“阶级矛盾更简单啊,直接给他们专政了。”这女人的杀气似乎比李云道还重,提起杀人根本就没当回事,这让李云道觉得,似乎她们老古家都是清一色这样的货色,当年他们家无论是上朝鲜战场还是打自卫反击战,都有过族兄弟间攒人头比赛的骇人听闻的事迹,事情还一度被心怀拨测的有心人传到老首长耳里,却被老首长一句“你不杀敌、难道等敌人用飞机大炮来轰俺们”就给搪塞过去了。如今这位古家最小的也是唯一的血脉似乎也继承了老古家对敌人像秋风扫落风般残酷的家训,李云道甚至庆幸这个女人只是钻到钱眼里了,而不是对杀人如麻这种事情上了瘾。

    李云道撇撇嘴:“说得简单,这是和平年代,想专政人家,还得有理有据的,没那么简单。不过各市公安局一定有很多沉积未决的案子,也是时候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了。”刀子如何砍才能一刀致命,其实李云道心中早有计较,只是想到下山时大师父说的那句“杀人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怕就怕杀人成瘾”,这几年自己却发现,却是对生命敬畏,死在自己手中的魑魅魍魉就越多,以至于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堕入了嗜血嗜人命的魔道。

    古可人将脑袋转了转,换了一个让自己更舒服的姿势道:“李云道,你知不知道,其实你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正在琢磨自己是不是杀了太多人的李云道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何以见得?”

    古可人看着夜空,很认真地道:“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像你这种把治下百姓放在首位的人了。你先别急着否认,伯伯们讨论把你调回江南的时候,我也在场!江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江宁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那可能江州不是一个概念啊!”

    李云道笑了笑:“我其实也挺想回江南的,尤其是姑苏,那里是我人生的第二个起点。只是,江北的事情,我不能这么放任不管了,至少也要等局势大好的情况下,我再激流勇退,否则,就算回了江南,我这辈子都会有一个心结在。江北的老百姓很善良,很淳朴,也很勤劳,他们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马文华碰到的问题() 
    当一个人习惯了用杀人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模式会变得越来越简单粗暴。李云道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手拿屠刀的刽子手,所以江北的扫黑大计其实他心中早有计较。各地的扫黑办相继成立后,李云道以省公安厅和扫黑办的名义下发了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是督促各地公安系统抓紧时间清理沉案积案,另一份则会同省纪委、省高院、省检察院一起,下发通知:将逐一核查近十年内涉黑案,排查漏网涉黑份子。

    这两年李云道其实已经离办案一线越来越远,如今更多地是坐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幸好这一次从各司法部门抽调的多数是得力人力,工作布置下去后,极少有推诿或拖延的现象发生,省级督导组很快就分成三个小队前往各地督察。杜西林亲自在抓的事情,各地级区就算再有怨言,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当出头鸟,毕竟莫海涛和李国明两个前车之鉴,在如今这个时候,包括马文华在内的各地级市的书记都不会去触碰杜西林的逆鳞。扫黑的工作推行得出乎意料地顺利,江北省内的所谓的一些黑道人士开始人心惶惶。据说这段时间,偷渡的价格直接上涨了十多倍,一些刚刚流窜进江北的江湖人士也开始纷纷选择下一个省外的落脚地。

    扫黑初期肯定会有效果的,这一点李云道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毕竟在江北的地界上,但抓一两个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还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各地一把手为了在兼任扫黑办主任的杜西林露露脸,也会在一开始把声势造得很宏大,至少要给杜西林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真正的难题会出现在那些小鱼小虾都被清得差不多的时候,那些在各地跟曹国九、丁坤一个级数的黑道人物,通常又是黑白通吃的,真正难搞的正是这些早就借各种正当生意披上羊皮的恶狼。

    李云道把督察组派到地方上,而且目前禁止督察组成员跟地方上交流,每日只到各个地方采风,写成报告递交省办,一方面他是在给地方上以威慑,另一方面也是能过这些督察组搜集各地民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晚上往大排档上一坐,以江北人热情好酒的性格,只要是个机灵点的人,几乎用不了三天就能把当地的情况摸得七七八八。

    省委大院五号楼五楼,李云道每天上班每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内部邮箱,查看三个督察组组长递交上来的民情报告。洪烨去了淮州,另外两名分别从江州公安局快速反应小组里抽调上来的顾文和高胜恩去了相州和扬州,这两日发回来的报告都极为详细。邮件李云道转发夏初后,夏初会将所有涉案人员跟扫黑办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匹配,凡是匹配且人工确认证据属实的,再由扫黑办将名单和证据下发地方,督促地方上尽快采取措施。

    处理完各地呈交上来的文件,已经快中午了,李云道看了看墙上的钟,想去大院食堂随便吃一口就驱车去相州一趟,但马文华的来电却打乱了他计划。

    “云道,中午有没有时间?”马文华亲自给李云道打电话,这还是头一遭,之前都是魏玮打电话,然后将电话交给马文华。

    “老领导召唤,没时间也得有时间啊!”李云道笑着道,“马书记您吩咐!”

    “这样吧,我刚刚在大院开完会,车子马上到你车下,一起吃午饭。”

    李云道自然欣然答应,但是一时间有些不解,马文华今天找自己所为何事。

    马文华是蜀中人,来了江北后对蜀中的麻辣口味颇为怀念,中午自然也是一家新开的川菜餐厅,四人的小包间里只坐了他们两人,让李云道更好奇的是,一向不离身的魏玮居然不在马文华身边陪着。

    点好菜,李云道给马文华倒了茶水,闲聊了几句关于扫黑的进度,这位从蜀中来到江北的省委常委终于切入正题,叹息了一声道:“云道,说实话,你在体制里的存在,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又是一件坏事啊!”

    李云道愣了一下,他觉得马文华在开玩笑,但马文华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却又不像是在开玩笑,倒似有些无奈,他连忙道:“马书记,我就是一干活儿的苦命啊!”

    马文华笑了起来:“别跟我在这儿诉苦,你要诉苦,找西林同志去,你是他点的将!”

    李云道嘿嘿笑着:“也谈不上苦,其实就是压力很大。您也知道的,扫黑除恶本身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但从短期来看,却也的的确确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儿。就这半个月,打电话找我倒苦水的市委书记就不下六位,这六位桌子上堆着一沓字条,都是想帮一些人说情的,甚至还有京城来的字条,他们的确很为难啊。”

    马文华不动声色地从自己的口袋里抓出一把纸:“今天会后,我跟西林书记碰了个头,把这些也给他看了。西林书记态度很明确,涉黑份子只要证据确凿,一律要追究法律责任。”

    李云道笑了笑:“千万不要低估西林书记振兴江北的决心。”

    马文华点了点头,将那把纸收了起来,接着道:“其实今天找你,主要是想问问你的意见。小魏找我聊过了,他想下去锻炼锻炼,我也同意了,这两年他成长成很快,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伙子了,我准备让他到下面的县里先练练手。只是小魏下去了,我身边就空出来一个位置,秘书长给我推荐了几个人选,我都不是太满意啊!”

    李云道苦笑道:“您的意思是……”他一时间没明白马文华的意思。

    马文华笑道:“你那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过来。”

    李云道一愣,随即无奈道:“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会儿一帮丘八出身的,你让他们开个枪抓个贼什么的,都不在话下,让他们去舞笔杆子,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唯一一个能弄点材料的陈曦还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四十几的人了,放在您这儿也不合适啊。”

    马文华叹了口气,点点头,表示认可:“说得也是啊,江北缺各类人才,这的确也是现状。”‘

    李云道喝了口水道:“等俞旻楠把那个大院大所的创新区弄出来,人才就多了,不过我估计起码还要三、四年的功夫!”

    马文华感叹道:“三四年太长喽,我现在只争朝夕。”

    正在喝水的李云道突然地动作一滞,猛地抬头道:“马书记,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入您的法眼。”

    马文华如今是完全将李云道当成了忘年交,见他如此认真,马上放下筷子道:“什么人,说来听听呢!”

    李云道也放下筷子将章徐鹤的故事给马文华讲了遍,最后道:“我是我在浙北的挖掘出来的应该说潜力最大的部下,我是从警犬支队硬挖到局里的,不过他回局里没多久,我就调来江州了。”

    马文华一开始还很兴奋,听到他这么一说,顿时没了脾气:“浙北的人,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李云道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