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动手,而不是报仇什么的。
这一日,看着修炼的聂风,林长生突然想到了火麒麟。
火麒麟那一身生生造化之力,虽与聂风的格格不入不同,但查其本源,似乎都是一样的。
聂风表现出的极端与天地格格不入,也正因为这种格格不入,才叫他时刻与天地能量碰撞,擦出造化的火花。
这种力量正是他快速进步的源泉。
而他这一身与天地能量完全相悖的力量,来自哪里?又是如何修炼而来的?
天地以正为宗,魔虽存于天地,却为邪路。聂风一身所谓的魔气,说白了就是戾气、怨气所在。这等力量,自与天地元气格格不入。
但,不管正还是魔,都是天地间的力量,宛若太极阴阳。这一切的本源还是造化。
想到这点,一时间他怔在原地,脑海中却是雷光电闪,诸多灵感记忆纷至沓来,一点灵性浮上心头,叫他恍然而悟。
前不久,他一直思索的摩诃无量,不正是这种造化的显形吗?
所谓风云合璧的力量,正是风、云摩擦而出的神秘法则之力啊。
“天地无极、风云聚散都是利用这种摩擦的力量,才化掉敌人功力,但气影留痕不是。是了,自己那是凭借深厚功力,强行运转天地之力,看似省力,实则却更加费力了。若可领悟这造化玄妙,完全可以用更少的力,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一招气影留痕,几乎能抽干林长生八成的功力。虽此招威力极大,可一招过后,他也就半废了。这点,与风云的摩诃无量显然不同。
那两个家伙用出摩诃无量后,不仅不累,反而精神奕奕。可想他们不仅借天地力量功敌,也用天地力量反补自身。
这其中玄妙,就在于那神秘莫测的造化了。
这点,就跟人与科技一般。单个的人,你力量再大,也大不过借助科技的人,就如那举重,一个人可以举起多少?那是有定数的,但利用杠杆原理后,这个定数就会大大的增加,理论上可以是无限。
武学也是一样,只是修炼内功,便会有自己的极限,但若加上打磨身体,这个极限就会扩增,而再修炼精神,领悟法则玄妙,则可叫你再进一步,步入可能的无限之中。
此,不正是体、气、神三者合一后的玄妙吗?(。)
470 新的长生者(一)()
峨眉山临江河畔,船来船往,本就繁华的码头,更平添了几分热闹。
一座小船下,林长生撩起门前,缓步走出船舱。他身后,又有一老者缓步而出,正是他的师父诸葛宗。
诸葛宗遥遥看了一眼远处的峨眉山,道:“真是想不到,又有一人成就长生。长生啊,你也要努力啊,不能被落下太远。”
林长生道:“师父,弟子记住了。”
诸葛宗点了点头,与他一起下船,沿着码头上的青石路一路往前。二人也没有坐车,只是徒步走着,如他们一般的人并不少,坐车、骑马的也有很多。
行三四里,行人入城,林长生、诸葛宗找了一家客栈,暂时住了下来。
林长生问道:“师父,您老可是一直没有表明身份,就这么上去行吗?”
诸葛宗笑道:“没问题。以为师的功力,自可在远处观望。你小子就不行了,怕一靠近就会被他们发现。”
林长生道:“有师父教导,已是大幸了。”
“嗯。”诸葛宗道:“这几日峨眉大宴宾客,你就跟着众人行动吧。我想,这峨眉为了立威,必也会开坛布道。对你,也是一桩机缘。”
讲道,这是人前的,说的也只是那些简单的东西,对林长生虽有用,却难以有什么大收获了。他希望听到的是那些长生者背后议论的东西。可惜,他不够资格。
‘长生之妙自己也算是懂了,但要想突破,却是难矣。’
想到回来后的修炼日子,林长生就是一阵苦笑。风云中,他对法则渐有领悟。后与诸葛宗谈论下,更是深刻。
以他此时之见识,不下长生者。可是,想要进入长生,却不那么简单。
修炼出了领悟、顿悟外,还需要积累。对比那些老一辈的人。林长生的积累显然是不足的,但你又不得不说,各种机缘结合下,他的积累虽不足老一辈,却也远远超出了年轻一辈的人,直追老一辈的人。只要他沉下心,继续前进,早晚会超越老一辈。
这一点,自他以神通辅助修炼后。就更加明显了。
所谓进入长生的诀窍炼体,就是通过炼体,使得气、体、神同步增长。可以说,体囊括了气与神。而突破,也需要一个更坚固的身体,就如我们常说的水与缸。不想水流出来,就只能把缸弄的更大。
炼体,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这个缸囊括的不只是气。还有神。
从这方面说,林长生也不差。他自小有炼体功法。后又屡有增益,不管是神还是体,都远超一般人。反倒是气,却要少了一些。
这也是他明悟后,哭笑不得的地方。别人都是体、神不够,他却是反了过来。但这也叫他有些高兴。因为对比气,体与神显然更难修炼。
与诸葛宗拜别后,林长生便闲走在街道上。他四处游览着,看着那些新奇的物什,也看着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人。
看着几乎挤满街道的人群。林长生感慨了一句:“人真是多啊!跟赶集似得!”
走进酒馆,同样是人满为患,他找了一个角落,与一伙人坐在了同一桌子,喝着酒,听着四周人的谈论。这个时候,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峨眉山上那个刚刚进入长生境界的人——伏念。
伏念也峨眉掌教之弟,声名不显,远不如他兄玉缺。谁也不曾想到,这进入长生境界的会是伏念,而不是玉缺。
江湖上有关伏念的事并不多,来这里的人大多都在打听这人,通过峨眉山下的人讲述,大家也渐渐知道了伏念此人。
说白了,这全是一个吊丝逆袭的故事啊。
伏念资质并不好,当年拜在峨眉,他们那一辈,伏念年纪最小,武功最弱,全无争抢之力。大概也是如此,他那些师兄对他还算不错,叫他平平安安的成长了起来。
后玉缺继任峨眉掌门,门中大多师弟都被他打发了出去,唯留下伏念于门中助自己大理门派。不过伏念不喜权力争斗,故许多东西都是爱管不管的,把大多事物都推给了玉缺门下大弟子李逍遥,他自己则多在闭关,研练武学。
一眨眼,便有三十年了,却不是他竟然看破了长生之妙,成为新的长生者。
想到峨眉山上的权力争斗,林长生突然觉得很有趣,也不知那玉缺此时心里会做何感想?
三日后,群雄汇聚峨眉山!
金顶之上,伏念坐于主座,其左右高手尽列,日月门圣姑、圣火教教主、幽冥地鬼师通幽、火炼门赤宗、天山绝剑,六大长生高手齐齐现身,叫下方众人一个个胆颤心惊,口干舌燥。
峨眉掌教玉缺起身,走到六人前,躬身行礼,又回身朗声道:“各位同道,各位朋友,玉缺代表峨眉多谢诸位前来观礼。今日,峨眉宴客,大家可放下面子,尽情吃喝。待到明日,伏念真人开坛讲道,定叫诸位不白走一趟。”
“各位,请!”
今儿是峨眉山大喜的日子,他们有理由高兴,其他人高不高兴只有自己知道了,但那六人只要不走,大家都放不开。
好在六人马上就走了,一下子就消息在了众人眼前。这叫众人心头一松之余,也不免心惊胆颤,好恐怖的轻功,完全看不到怎么离开的。
坐在人群中,林长生笑了笑,暗道:“真是利害的轻功啊,完全突破了人体极限。”极限?大概只是普通人口中的极限了,从修炼的角度,那可并非极限。
一天时间转眼过,入夜,住进山下的客房中,他刚刚熄了灯,便看到一黑影坐于自己床榻上。林长生也不惊,道:“师父,您老这来无影去无踪的,很吓人好不好。”
诸葛宗笑道:“能吓到你才怪。”
林长生道:“师父,今日如何?可有听到他们谈论什么?”
诸葛宗道:“当然。那些家伙在一起还能谈论什么,自然是武道了。还别说,伏念那小子虽然突破的完,但这领悟却一点也不弱啊,纵是为师听了,也大有收获。”
林长生点头,道:“对了,师父可知道伏念这人?”
诸葛宗微微摇头,道:“曾听过几耳朵,并不了解。我看其他人,也都差不多。怎么?你对那伏念有兴趣?”
林长生道:“当然。他能进入长生境界,必定是一人杰,但江湖上知道此人的却不多。这人可真是低调的可以啊。”
诸葛宗道:“你说的不错。今日为师虽只是远远观望,但也能感应的到,那伏念年纪不大。从有关他的传说来看,他也就七十左右,比其他的人小的多。等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一去了,就以他伏念为尊了。小子,你可要争气一些,不能叫人家专美于前。”
林长生道:“师父你就放心吧。我现在已明了长生之妙,只要修炼下去,早晚都会突破的。”
二人聊了一会儿,便各自坐于一旁,修炼调息去了。到第二日,林长生一大早便上了山,他来的早,不想其他人也都早早来了,到了金顶时,早已坐满了人。
寻了一处空地,林长生也坐了过去,静静等待着。后面,则依旧有人不时的上来,盘坐于地。
大约在九点钟的时候,伏念伴着阳光现于高台之上,宛若自天而将,如仙如神。(。)
471 新的长生者(二)()
一番讲道后,群雄无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下了峨眉山。一些人更是一步三回头啊,更有一些年轻的散修,生出了拜入峨眉的想法。
这点,也是峨眉希望的。
天下大派,看似一样,但有没有长生高手坐镇,差别很大。
别人不知,但林长生却是知道。长生境界的高手或许没有动其他门派的意思,但在自己武道和执着上,绝对惊人。
可以说,踏入长生境界后,人的心境与过往会完全不同,大多不会生出什么争霸天下的想法,不然这个世界早就被打烂了,诸葛宗也不会没人知道。
这种心境的变化是有些叫人难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这样,那就没办法了。
走下峨眉山,诸葛宗道:“长生,为师时日无多,陪为师好好走一走吧。”
林长生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多言,只是陪在他身边,与他随意的走着。二人也不认路,不管前面是不是路,都直接踏了过去,偶尔走到景色优美的地方,便停下来,静静浏览一番,然后继续往前走。
两人修为高绝,几乎不会累,饿了打一些野味,渴了喝一口山泉,遇到好吃的,满足一下口腹之欲;遇到有趣事,驻足看一看;遇到不平事,插手管一管……
这般一路走来,两人日子看似过的单调,实则自有趣味,不仅不无聊,反蕴含奥妙至理,叫林长生大有收获。
勤修苦练,是武学中极为常见的事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勤奋比天资还要重要。那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在后天境界。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先天,就不同了。
天资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他真的太重要了。修炼武学,你不能不想。也不能想的多,要想到点子上,想的对,想的正好。
这其中的度谁也不能说自己掌握了,但聪明的人始终要比笨人更有优势,尤其是进入先天之后。
赤子童心,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心境,但这不是说那人呆傻,就如老顽童。论武学素养,射雕中谁敢说自己在他之上!
还有郭靖,那个笨蛋的代名词。仔细说来,这家伙笨是笨,但不是学不会啊。他能走到那个地步,除了自己的勤奋外,也少不了对武学的领悟,就如他那刚柔并济的降龙掌。不就是他自九阴真经领悟得来的吗?若只是练,不悟。岂有这般降龙掌?
这种领悟,看似虚无缥缈,但实则也作用在自身之上。以前,林长生还没有多少感应,但随着他修为进步,他越发注意到自身内力的变化。
内力。并非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精神共生。可以说,他会随着你**、精神的变化而变化。你高兴了,内力会活跃,你沉默了。内力也会变得沉寂……
这种作用,看似不明显,但实则却是一种练功的极好方法。当然了,想要时刻保持那般心境,也不是一件易事,不然大家都不用闭关苦修了,直接感悟人生、天地就是了。
但这次,林长生就进入了这种状态,极为的奇妙,叫他欲罢不能。
诸葛宗看着与之前一般无恙的林长生,笑了起来,他叹道:“好资质,好悟性啊。实在太好了。有此次领悟,想来他功力会有一次大的进步。”
他一边观注着林长生,一边随意走着,而林长生自己也全无所觉,犹如之前一般,跟在他身旁,随他浏览四周景色,吃喝山林野味。
他却是不知,自己精神已彻底发散了开来,活跃在天地之中,使得他整个人都融入了天地。无尽的元气以他为中心,慢慢汇聚,宛若一条条河流流入大海。而在他体内,那平缓运行的内力,却忽而汹涌,忽而平缓,变幻不定。
但这些发生在他自身上的事,他却全然没有感觉。
诸葛宗一开始看着这般的林长生,是勃勃兴致,又带有一丝惊喜,但慢慢的,他有些嫉妒了。因为他觉得,林长生的资质太好了。
进入这种空灵境界,不是容易的事,但也并不罕见。凡是先天高手,这一辈子的修炼中,都有进入这种状态的时候。
但,一般也就是三五日的功夫,长一些的有十天、半月,能达一月的便是传说了。这不仅仅是心态、感悟的问题,还有你自身修为的问题。
虽然,这种空灵境界是修炼的加速器,可以叫你迅速转换吸取的天地元气,不仅不会消耗自身功力,反使得功力飞速增加。
然而,功力是增加了,但精神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