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高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星高兆-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皇上下了早朝就去了皇后宫里。

    皇上皇后头一回见高兆,皇后笑眯眯夸赞,皇帝心里撇嘴,皇姑母千挑万选就挑了这么个儿媳,还没宫女好看。

    太子夫妻也在,吴长亮和高兆虽然是长辈,但按照国礼是必须给他们行礼,轮到太子夫妻只是口称表叔表婶。

    吴长亮还好说,何时都是荣辱不惊神态,高兆一直紧张,没敢细打量。

    只见太子三十岁上下,和师兄大哥差不多岁数,太子妃容貌端庄,略丰盈,眉眼柔和。

    之后去了太妃宫殿,庆王爷夫妻在,贾老太妃见他们进来,笑呵呵招手。

    吴长亮高兆走近,跪下磕头,贾老太太一手拉一个,放在一起,道:”兆娘,薰生就交给你了,俩人互相照顾,给我多生几个曾外孙,我可盼着哪。”

    看着这个印象里活蹦乱跳、伶牙俐齿的外孙媳妇,如今知道害羞了,贾老太妃笑,又拿出礼物。

    高兆接过道谢,和师兄站起退到一旁。

    平武公主没有跟着一起,和驸马留在皇后那说事。

    等他们回来后,一起告辞回公主府。

    午饭在正院吃的,庆王爷是劝姐夫酒,灌小辈酒,好在没让吴长亮高兆多喝,夫妻俩只是敬了酒。

    饭后平武公主让小两口回去,让儿子媳妇退下女儿女婿回家,他们三对老夫妻一处说话。

    吴驸马说道:“之前我和皇上提过几次,今天又和皇上说了,准备带公主和薰生夫妻回趟福建,理由自然是我成亲后,从没带公主回去过,这次小儿娶妻,我们夫妻带他回去祭拜祖先。”

    平武公主这点愧疚,当初公婆去世,一次是她怀孕,一次是她刚生薰生,都没能跟着驸马回吴家,只是大儿子跟着赶回去奔丧。

    庆王爷说道:“京里你放心,别的本事当弟弟的没有,护着咱家人还是可以的。”

    贾先生看了眼驸马没说话,几个妇人各自思量,谁都没说话。

    吴驸马道:“不会这么快走,起码得等薰生过了新婚一个月后,大概六七月吧,我和公主也都半百,赶不了路,慢慢走,也当游山玩水,到了福建在那过个节,年后回来。”

    没人发表意见,这是公主家事,最后吴驸马对贾宏光说道:“薰生能成亲,多谢表哥,表哥辛苦了,好久没和表哥下棋,咱俩书房里下盘棋如何?”

    都知贾宏光并不爱下棋,驸马这么说是有话和他说,庆王爷夫妻告辞,平武公主送表嫂出门。

    高兆和吴长亮回了内宅,进了院,下人称呼他们是二爷二奶奶,高兆觉得进了大观园,幸亏自己不叫高宝,不然就是宝二奶奶,别扭。

    不过她心里有两个疑问,一个是好像没听师兄称呼公主为娘,都是母亲,一个就是婆婆应该是大长公主,平武大长公主,怎么没有这个称号。

    有机会分别问问。

625 欣慰呀() 
进了屋,换一套水红色立领连身襦裙。

    三月底,天已经热了,刚穿三层捂的快要出汗。

    新婚三日不理家务,回门后才开始接管家事。

    高兆就两个陪嫁丫鬟跟来,她也想了,还是按照原班人马,反正师兄是婆婆的心头肉,没人敢捣乱。

    代秋早就一点点的说了些师兄院里情况,所有人都是安静干活,公主府从上到下没刺歪的下人。

    所以高兆不担心她嫁过来后立什么下马威,有师兄在,也没人敢找事。

    晚上,高兆问吴长亮为何叫公主母亲而不是娘。

    这个她觉得当面问比较好,在公主府打听事,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高兆能想到府里没有公主不知道的,有个风吹草动不用过夜公主就能知道。

    所以何苦做些没见识的事,让人看不起。

    吴长亮没想到师妹问这个,从来没人问过他,就是父母也没问过。

    想了想说道:“小时候父亲说你母亲怎么,母亲又说你父亲怎么,所以我就父亲母亲的称呼,一直到现在。”

    高兆无语,怎么都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刚她还瞎猜是不是因为大户人家都是如此,或者是算命后让他这么称呼,谁能想到是师兄自己这么认为。

    自己家里,父亲要说什么都是你娘说,母亲就是你爹说,所以她和弟妹爹娘的叫着多顺口。

    要是每次都规矩的叫父亲母亲,还以为是有亲娘后娘的缘故。

    因为高兆见过梁梅雪把继母称呼母亲而不是娘。

    “我从小都是叫爹娘,今天在正院,我说多谢娘,师兄说多谢母亲,我觉得怪不得劲的,以后我跟着师兄也称母亲好了。”

    吴长亮道:“不用,我改。”

    其实吴长亮早就发现这个问题,母亲和舅父没外人的情况下,都是叫外祖母娘。

    大哥是成亲后才不再爹娘的称呼。

    可是这么多年,让他一下改口,他不知怎么改,每次到嘴边又是叫了母亲。

    高兆听师兄说他改,欣慰呀,要的就是你改,如果你默认我刚才的话,那我还得废口舌,必须让你来改才行。

    没想到忽悠小能手还没发挥作用,师兄就自己说了,奖励一个。

    于是,胳膊搂上来,先说一句师兄你真好,然后来个香香。

    一阵缠绵,幸好不是在床上,不然控制不住咋办?

    不过师兄是个自控的人,非常自控,高兆能预见一年后圆房,师兄绝对做到不会提早一天。

    第二天一早,俩人继续先去正院。

    行完礼,公主发话说一起吃饭。

    昨晚她也想了,让儿子媳妇回屋自己吃绝对不可能,媳妇都得每天来请安服侍,每家新妇都是如此。

    那干脆一起吃好了,互相也熟悉下。

    没想到的是儿子过来搀扶她起身,这个不奇怪,奇怪的是儿子说:“娘,儿子扶你过去。”

    不说公主意外,就是吴驸马也都意外,但两人不露声色和平时一样。

    至于儿子一直称呼公主夫妻父亲母亲,以前夫妻俩也叨叨过。

    平武公主想起母妃让她和弟弟自小叫娘,说这辈子没当个正室,要是在普通人家,妾听不到孩子叫声娘。

    不过是宫里,又是高辈分,那也是母子三人在时才那么叫。

    平武公主那时体谅不到母亲的感觉,可是小儿子从小就是父亲母亲的,她觉得别扭。

    有次还给驸马说她又不是后娘,驸马说难道我是后爹?

    不过夫妻俩都有些遗憾。

    四个儿女,说实话,对小儿子付出的精力最多,也最有感情,当初有两次儿子命在旦夕,那种无望,那种只要儿子好了,能娶妻生子,他们就知足。

    所以其他小事一概不计较,对于儿子这么称呼,夫妻俩也不费劲去猜,也不问,怕万一触到儿子哪个心思了,本来还叫父亲母亲,别来个整个闭嘴才麻烦。

    高兆要是知道是公主夫妻是这么想的,真想给他们上一堂课:沟通很重要。

    还有就是公主太把师兄当金娃娃,不是,是玻璃娃娃,一碰就碎的玻璃娃娃。

    其实师兄挺耐摔的,只不过公婆害怕,对师兄一直有点小心翼翼。

    或者是以前总怕养不活带来的后遗症。

    高文林父女对江氏也有点这样,以前高文林舍不得让妻子受苦,后来又因为妻子的身体,他更加小心翼翼,把江氏当瓷娃娃。

    不止父亲,高兆何尝不是?

    高兆拉开椅子,吴长亮扶着公主坐下,不是公主老的让人搀扶,而是孝道的表现。

    这次高兆不像昨天头一回那么紧张,今天她不仅自己吃饱了,又给公主布菜,公主看哪个菜,她马上起身。

    看得出来公主脸色柔和,法令纹没那么深。

    走时,吴长亮又说了句:爹娘,我们先回去了。

    儿子媳妇走后,吴驸马说道:“终于听儿子叫了声爹娘,欣慰呀。”

    平武公主想说成亲了啥都听媳妇的,怕说了驸马又得说她挑刺。

    昨天她也注意到媳妇叫娘,儿子叫母亲。也能猜到媳妇之前不知咋回事,俩人回去说了这个问题。

    没想到是儿子改口而不是媳妇改口,虽然平武公主心里愿意的很,但多少有点儿子是白眼狼的感觉。

    回去的路上,忽悠小能手在絮叨:“看,娘刚才看着都高兴,师兄,好话别放在心里,不说出来,别人不知道,得说,你看我就喜欢说,所以我爹娘我大姑,还有我外祖家每人都喜欢我。要说我可不是个贤惠小娘子,不会做饭不会女红,但是我心里装的全是家人,当然,以后心里还要装婆家的人,自家人,不是外人,不用客气,有啥说啥,我也喜欢咱爹娘,对咱俩像心肝肉似的,咱们得表达出来这份喜欢。不说出来,爹娘以为给咱们做了这么多,还没得一句好,多失望呀。这可是亲爹娘,没啥不好意思的。看我刚才给爹娘布菜,可不是因为是新媳妇做个表面,我是真心真意的把咱爹娘当亲爹娘一样。你也看到我在娘家就是这么做的。”

    吴长亮一路点头,最好说了句:师妹说的对。

    高兆欣慰,总算比以前那个好多了几个字。

    她奇怪,以前师兄也曾说话好几句,甚至一连串,为何有时就是一个好字就完事了。

626 吃脚丫() 
第三日,高兆回门。

    先去正院请安,吃了早饭,收拾一番,回门礼是公主准备好的。

    到了高家门口,吴长亮扶着高兆下车。

    “大姐,大姐夫。”

    高兆听到两个弟弟的声音。

    高兴荣哥俩先见过礼,然后高兴荣道:“娘让我们出来等着,今天学堂放假。”

    “爹哪?”高兆问道。

    “爹娘都在前院,还有大姑。”

    先去前院,进屋,看一家人都在,外祖父外祖母,也在。

    高兆夫妻先给高成继跪拜行礼,然后是高文林夫妻,接着是江季同夫妻。

    江氏看着梳着元宝发髻、上身桃红色短襦下身深桃红百褶裙,大红滚边,绣的是牡丹花开。

    这一身不是嫁妆里的,那就是公主府提前准备好的,江氏紧绷提着的心松下来。

    三天没见,就似三年没见似的。

    高兴荣高阳荣巧云上前给姐姐姐夫行礼。

    吴长亮递上礼物,每人接过道谢。

    之后高兆随着母亲外祖母去了后院。

    高兆三个舅舅才从别的屋出来,进屋,吴长亮分别给舅舅们行礼。

    其实三个舅舅舅母很想一起在正院,被江季同阻止,说让回门的高家女儿女婿给外家舅父挨个磕头?

    江季同知道他们也不该留下,可就厚着脸皮跟着,高女婿也不好开口说你老别去。

    高兆回到母亲屋子,大姑和三个舅母都在,她首先给大姑跪下,被大姑一把拉住。

    “可别,行礼就好,别把衣服弄脏了。”

    瞧可爱的大姑说了这么个理由。

    但高兆要给大姑行大礼,出嫁那天,大姑没露面,高兆遗憾。

    大姑就是她另外一个母亲,三日回门,不能带师兄一起给大姑磕头,她自己无论如何也得给大姑磕头。

    高翠没能拉住侄女,受了侄女一个磕头礼,她擦了擦眼泪,又微笑。

    给大姑都磕了,不差多磕几个,但大舅母死活拉着高兆不让,只好福身行了礼。

    回头看巧云正好奇的看着她。

    “妹妹,怎么?不认识大姐了?”

    巧云道:“大姐好看了。”

    一阵笑声,都知高兆没圆房,不存在别的变化,李氏道:“你大姐本来就好看,收拾下更好看了。等巧云出嫁也是一样好看。”

    巧云抿嘴笑下,心里想等我出嫁会是什么样呢?

    通常回门礼女方亲戚到场,所以江家人没有走,高家实在太孤单,留下来人多也显得热闹。

    江姥姥问高兆在婆家如何,高兆把自己说成婆家的手中宝,公主婆婆对她和蔼,认亲那天都有谁,又去了宫里见了皇上皇后太子太子妃,还有贾老太妃。

    江姥姥和三个舅母听得激动不已,对于一辈子在乡下伺候庄稼的人,以前觉得县令夫人都是高高在上的、遥远的够不着的贵人。

    如今外孙女见到皇上皇后,那可是做梦都不会做到的事。

    江姥姥很想拍手,但收住,以后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必须讲究一言一行。

    “好,好,兆儿好,我外孙女好。”

    江氏只对女儿在婆家的事关心,问居住环境,下人们如何。

    高兆照实说,就这都把所有人惊住了,别说家里人了,就是高兆自己嫁过去都有种贫穷限制了我想象的想法。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缺。

    所有人都这么想,羡慕,没有嫉妒,相差太远,无法嫉妒。

    外祖母笑容里带着骄傲,三个舅母的笑脸里带着丝讨好。

    高兆看母亲笑容里带着放心,大姑笑容里带着欣慰,俩人眼里有着晶莹。

    “娘,今天的回门礼是公主准备的,我没看有什么,到时给外祖母带回一些,来趟京,总要带回京里的东西回去,给亲戚们分分。”

    李氏妯娌马上看向江氏,江氏点头应了。

    李氏带头感谢,婆婆不是小气人,拿回去肯定会让她们拿回娘家一点,那可是长脸的事。

    一会天意醒了,奶娘抱过来,高兆眉开眼笑伸手包过。

    她时常逗弟弟玩,所以天意见到高兆也是笑,眼睛一条缝。

    “外祖母,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江姥姥以为说的是别的,道:“你小时候比天意还好带,能听懂大人说话似的,我和你娘炕上坐着说话,你左右看,有次我骂人,你还笑,吓得我要死,你娘说你经常这样,没事就笑。”

    江氏从女儿手里接过天意,高兆哧哧笑,她可不是能听懂吗?那会听外祖母骂叔祖母,驴屎一堆走哪臭哪。

    小婴儿吃了睡睡了吃,醒了也不闹,除了要吃要拉嚎几嗓子,其余没怎么哭过。说啥谁也不背着她。

    然后就听母亲大姑说话,外祖母来了和母亲关上门说话,没也没想到躺着的小人能听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