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中的茶叶被热水一冲,一边在茶杯中上下翻滚,一边自行展开。
袅袅的烟雾之中,一股说不上来的茶香从茶杯中升起,蔓延在屋子里。
“请!”
等到茶水稍凉,崔传明对着方正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方正也不客气,将茶杯举到鼻翼嗅了一下,然后放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后,眼中顿时就是一亮。
“百年的?”将茶杯放下,方正问道。
崔传明愣了一下,随即对着方正竖了竖大拇指,这茶叶他也招待过不少修士,但是像方正这样能够品出来是百年茶树的,几乎没有。
“不知方道友师承那位真人?”崔传明品了一口茶后,缓缓的问道。
这个问题我能不回答吗?方正撇了撇嘴,只能谦虚道:“家师已经羽化,名讳不便提起,师承纯阳一脉。”
方正说的羽化,是羽化成仙的羽化,但是万一崔传明理解成了“死”的那个羽化,那就不是方正的问题了。
很显然,崔传明误解了。
崔传明也很尴尬,他可没想到方正的师傅已经“死”了,当即歉然说道:“能够培养出方道友这样的人才,尊师定是通晓古今的大才,不能与尊师见面,真是一大遗憾。”
接下来,崔传明倒是不好再追问方正属于纯阳哪一脉了,两个人一时之间倒是无话可说,默默的喝着茶。
又是一口茶饮入,茶杯里面已经快见底了,方正就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崔传明识相的给方正续上了茶,趁机问道:“不知道方道友现在洞府何处?”
法侣财地,修行之地还是要有的,有势力的占据洞天福地,次之名山大川,再次之穷乡僻壤小山脉,再再次之就是小道观小寺庙……
要是连处小道观小寺庙的传承都没留下来,那就只能说是散修了,云游天下,四海为修炼之地。
这就是一个很考究的问题了,方正空有一个牛逼哄哄的师父,却不能拿出来显摆,只能打个呵呵道:“师父与我是偶然相交的,不久师傅便羽化而去,尚未告知洞府何处,亦或者师父本就无拘无束,逍遥天地之间。”
这话说的很有水平,方正可是一句谎都没有说,句句都是大实话,要是崔传明误解的话,方正也没办法。
无拘无束,恐怕只是美称,事实是居无定所吧!崔传明心中已经认定了方正的散修身份。
既然确定方正无门无派,又见方正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修为,崔传明当即问道:“不知方道友可曾听过我玉华门?”
玉华门之所以叫玉华门,并不是因为驻地有玉华山或玉华池,而是因为门派祖师号玉华真人,所以传下来后就叫做玉华门了。
有些道派的名字,是根据门派所在地方起名的,比如崂山派、茅山派、蓬莱阁之类;有的根据祖师起名,比如崔传明口中的玉华门,还有方正口中的纯阳;除此之外,还有按照符篆、丹药等分类的,只不过都占据了很少一部分。
对于这些,方正表示并不知道,毕竟吕祖羽化距离现在已经千年,人间都沧海桑田了很多代了,谁知道现在的修行格局?
“先师羽化之前,未曾交待。”方正摇了摇头,随后请教道:“不知崔道友可愿为我解惑,讲一下这修行界的格局。”
这也是方正今天来的目的。
“乐意之至。”崔传明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考虑到方正散修的身份,于是就开始讲起了修行界的大势。
如果说先秦汉唐之时收徒传承为多,那么汉唐之后,随着修炼体系的越发完整,除了师徒传承外,另外一种传承也兴盛了起来,那便是父子传承、家族传承。
很好理解,如果你牛逼了起来,修为牛破天际,身边后宫三千,给你生了十几二十来个孩子,你想不想把自己会的东西传给后代?只要这十几二十来个孩子中有一个能扛起你的大旗,那么这脉传承就算续下去了。
就像龙虎山一脉,由于张道陵太牛逼了,所以龙虎山一直姓张;也如山东孔夫子家族,由于孔老头战斗力爆表,所以两千年后那块地盘还被一群姓孔的占着。
只要是人,总会有私心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修行界大型宗门与修行家族并存的原因,而且随着人口政策越发趋向于严格,大的修行宗门想要招到好苗子的难度也增加了。
就像龙虎山,老子生完儿子后,就可以安排儿子的修行道路了,几岁开始泡药浴,几岁开始背经脉……要是换成玉华门,首先要孩子来历清白,再者要孩子父母愿意送孩子上山学道,更兼之玉华门那些大BOSS们还要取信孩子父母……
对比之下,玉华门这样的门派,如果以正统的方式培养起传人来,比起家族式的就略有劣势了,所以为了扭转这种劣势,玉华门这样的门派,也开始修行从娃娃抓起了。
各种门内弟子的后代、依附家族的后代,都被纳入修行考察范围内,尽管如此,宗门传承还是略显颓势,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后代分到的资源少,所以宗门内的明争暗斗还是不少的,不如家族的向心力大。
家族里只要有一个扛把子的大BOSS,只要下决定重点培养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就没人会反对;换成宗门,除非宗主掌门的战斗力爆表,否则肯定要权衡各种利弊。
不过一般修为越高,寿命越长,所以短期内宗门和家族还是修行界的两种主流,东风压不倒西风,西风也压不倒东风。
现在修行界宗门有崂山派、茅山派、青城派、华山派四大宗门,除此之外还有玉华门、武当派这样零零散散的十几个宗门;家族分布就比较广了,以龙虎张家、川蜀刘家、西南黎家为首,其他基本每个省份都有家族存在。
整个修行界局势看起来都很混乱,大的宗门几十上百人,小的家族、宗门大猫小猫两三只,还有各种各样的散修野孤禅。
这还只是大陆上分布的势力,除此之外,港澳台和海外都还各有各的分布势力,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
不过修行者大致的数量,大家都还是有些猜测的。
比如抢地盘的时候,总要把自己势力的扛把子抬出来装装逼,或者来场真人PK秀,你行你上不行滚蛋。
像四大宗门、三大家族这样的说法之所以流行,是因为这些修行势力中龙虎真人至少都有两三位,就算有一位陨落了,剩下一位也能撑起整个修行势力。
相反,其他的势力要么只有寥寥的一个龙虎真人,要么压根就没有,势力中的扛把子只是一个练气期的修士,而这样的势力却占据了整个修行界的大部分。
粗粗统计下来,整个修行界也就二三十个龙虎真人,其他全部都是练气期的修士。
“难道就没有金丹真人?”方正有些讶异的问道。
“现在能修成龙虎真人,都是万幸之事了,金丹已经是传说了。”崔传明有些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即一脸神秘兮兮的样子:“听说青城派有一位长老,五十年前已经到了龙虎巅峰,不知道现在结成金丹没。”
方正听的瞠目结舌,五十年前龙虎巅峰,如今达到金丹修为还是有可能的:“除此之外呢?”
“不知道。”崔传明摇了摇头,龙虎真人都难得一见,更别提更加神出鬼没的金丹真人了。
简单介绍了一下修行势力的分布后,崔传明发出了自己的邀请:“不知道方道友是否愿意屈尊,为我玉华门的客卿?若是方道友愿意,我立马通知掌教。”
客卿和长老是不一样的,长老基本都是本门培养出来的,客卿就是邀请的强力打手。
“还是算了吧。”方正摇了摇头,连一线势力都没混上,玉华门掌教最多也就龙虎真人的修为,要是方正投靠玉华门的话,估计吕祖知道了也会气死的。
眼看崔传明又要追问,方正只好把吕祖抬出来了:“师命难为。”
好吧,这么个强大的理由,崔传明也不能反驳什么,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确定不会投入玉华门下,但是结个善缘还是可以的。
眼看崔传明浑身元气充盈的都溢出来了,方正说道:“崔道友,不如我们讨论一下打通窍穴的经验。”
这就不是讨论了,而是完全的指点了,毕竟崔传明还没打通窍穴呢,哪来的经验?
崔传明也听出来了方正话里的意思,当即高兴的说道:“行,那就讨论讨论。”
虽然崔传明没有这方面经验,但是玉华门里面还是有此中修士的,崔传明这次出山时修为已经差不多了,所以门内高手在这上面,倒也指点了崔传明一番。
之所以想听方正讲经验,是因为崔传明觉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听点别人的经验也可以做参考啊。
不过方正这一开口,崔传明听的都有些入迷了。
纯阳道法中关于真气运行的部分,都属于真正的绝密,方正自然不会讲出来了,但是其他的东西,也足以让崔传明大开眼界了。
第39章 阵法()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窍穴应该如何打通?
当崔传明这般请教门内长辈时,长辈是这般告诉他的:体内真气量充盈之后,控制真气如长鲸喷水,间隔冲击窍穴,时久则下。
意思很简单,你就慢慢用真气捅吧,不间断的捅个两三天,捅着捅着捅习惯了,没准某一刻就直接把那层膜捅破了,窍穴自然就打通了。
这大概是最正统的方法了,效率虽然低,但是安全,而且成功率比较高。
但是在方正看来,这种简单的方法没必要多讲,所以他直接的讲授了一些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传承中的经验。
纯阳道法之中打通窍穴,可不止是真气一路运行冲击窍穴,而是从多路涌来,控制真气一起冲击窍穴。当然,这需要对真气极高的控制力,不然,逆行与顺行的真气在窍穴处非但没有齐心协力,反倒是相互冲撞,直接撕裂经脉都有可能。
而方正自身的经验那就更有的说了。
第一利用外来的能量打通窍穴,不管是灵气还是别人的真气,利用突如其来的气冲破窍穴。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弊端的,如果外来的能量束缚不能控制好,那整个人都有嗝屁的可能。
第二就是控制真气成螺旋状,由刻意的冲刷窍穴变为研磨窍穴,这对真气的控制要求就更高了。
崔传明倒是听的津津有味的,方正言语之中透露着丰富的打通窍穴经验,只不过这些经验都需要对真气的超强掌控。
自家人知自家事,崔传明知道自己对真气掌控平平,借鉴一下方正说出的经验还行,但是想要完全走方正说的路,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此番交流,受益良多。”崔传明对着方正拱了拱手,以示谢意。
这次和方正的交流,让崔传明对打通窍穴的把握又多了几分。想到三个月后的交易会,崔传明邀约道:“现在修行不比以前那样消息闭塞,所以互通有无也方便了很多,三个月后港岛有交易会,不知道方道友可愿意同去?”
“三个月后?”方正微愣了一下,随即就了然了,这也算是提前通知,不然有些人找个乡下小地方,一闭关就是很长时间,就会错过这种机会。
“对。”崔传明点了点头:“毕竟港澳台和国外的修士不太方便直接进入大陆。”
“我也不知道,三个月太长。”方正思索了一下,还是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等临近时再说吧。”
“好。”崔传明倒是没有强要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果,那样会对两人之间产生的脆弱的好感产生很大的影响。
想到洪天易身上的平安符,崔传明问道:“方道友,不知道那平安符是你亲手画的吗?”
“是。”方正点了点头,在这上面倒没必要隐瞒,而且也隐瞒不住。
崔传明眼中就是一亮,期待的问道:“那不知方道友对阵法是否有所了解?”
考虑了一下,方正才回答道:“略知一二。”
阵法是个很复杂的工程,哪怕是方正脑子里那么多东西,也不敢说他懂阵法。更何况世间千年时间已过,阵法一定会发生变化,指不定冒出来多少新型的阵法。
“那聚灵阵呢?”崔传明继续问道。
聚灵阵法无非就是加速天地元气涌动,形成一个人造的小型洞天,对修士在其中修行很有帮助,尤其是突破的时候,聚灵阵能够更加高效的提供天地元气。
“聚灵阵还是懂些的,崔道友可是有事?”方正问道。
脸上浮出一丝尴尬的神色,崔传明道:“静室内我布置了一个聚灵阵,但是效率比较低,我想请方道友斧正一下。”
方正脸上露出一丝古怪之色:“崔道友,这聚灵阵若是你师门传下来的话,我不太适合去看啊。”
倒不是说有些宗门敝帚自珍,但是有些东西还是要保密的。
方正这么一说,崔传明就更尴尬了,玉华门压根就没有聚灵阵相关的记载,他布置的聚灵阵还是在以前的交易会上淘换来的,基本算是大路货。
这也是为什么提要求的时候,崔传明会觉得尴尬。因为方正一旦帮了他,就相当于白赠送了阵法布置的方法。
“没事,阵法问题师门不会追究的。”崔传明也不好说聚灵阵是大路货,师门根本看不上,只能随便扯了个理由,然后对方正说道:“方道友意下如何?”
“行,那就去看看。”方正对现代的阵法倒是挺感兴趣的,当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随着崔传明到了后面的静室。
静室里面装饰倒是挺朴素,连个蒲团都没有,只是在屋子角落里,按照不同方位摆了几块圆润的玉石。
如方正所想,崔传明根本没有奢侈到用灵玉的程度,只能以上好玉石代替,整个玉华门都不一定有没有那么一块灵玉。
“这是八卦?”方正大致扫了一眼玉石的分布,就粗略的得出了结论。
崔传明的眼瞬间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