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陶行知文集-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敬祝

康健!



三0年三月二十九日

传达可由轮流办法行之,但必须像换岗位一样,后继者来则前任者去。



肖生同志:

转全体同志同学:

学校难关将渡,大家尚须齐心努力,争取最后胜利,以跃入创造之境。我们正在急水滩头挣扎,撑篙的拉纤的,掌舵的都要随处留神,在扼要处着力自能安达彼案。余由文华同志面达。

敬祝

康健!



三0年十月十四日

(以上均据陶行知手稿)

游击区教育

游击区教育之目的在用“教育”的手段,增加游击的力量,以粉碎敌人“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阴谋。这“教育”的手段要跟着“游击”而千变万化,我们决不可以把正常的教育方式,刻板的搬到游击区去。“教育”要办成“非教育”,才能在游击区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所谓“非教育”并不是“非教育”,而是在教育呆子的眼光看来,教育不像教育,所以认为“非教育”,实实在在是千真万真的“真教育”。唯独好像“非教育”而的确是“真教育”,方能存在于游击区而所向无敌。

我不要说得神秘了。这种好像“非教育”而的确是“真教育”要怎样的干呢?

第一,游击教育要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把生活与教育变成战斗,把战斗变成生活与教育。我们要把教育展开到生活所包含之领域,把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第二,我们不能用笼统的眼光来看游击区,即不能用笼统的方法来办游击教育。以地域论,敌伪据点、敌我交界地、游击队大本营、游击后方的生活情形不尽同,即教育之运用不能尽同。我们对于这不同的地域的教育进攻,一方面要有统盘的政策,而另一方面是必定要有特殊的战略与特殊的战术,以适合不同地域的需要而克服各个的困难。

让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谈谈吧:教育在游击后方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唤起老百姓输送力量帮助游击队,而另一方面是把力量向整个大后方输送,增加生产,增加建设,增加全面抗战的力量。游击大本营或游击根据地的教育的主要作用,则在促进老百姓与游击队的了解联系,使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一体,使敌伪据点连不起来,而受到致命的突击。敌我交界地的教育作用,主要的是使“两面人”变成“一心人”,永远向着我,使他们的人数不可能加多而渐渐缩小,使他们的地盘不可能扩大而渐渐缩小,终于完全成为进攻敌伪据点之根据与力量。敌伪据点里的教育作用,主要的在发生对敌不合作与对我通消息的作用,始而达到地失人在,终于成为收复失地时里应外合之力量。

依教育的方式而说,在这些不同的地域里也要灵活的运用。在游击后方的教育,宜以战时学校教育和民众集体教育并重。游击根据地的学校便不能像游击后方那样固定,而有些是要跟着游击队跑,而成为游击学校。民众的集体行动的教育,是要普遍的活跃起来,从这里一直通过敌我交界地而进入敌伪据点,是要把先生的长袍脱下,变成不像先生的样子,才能入虎穴探虎子。

游击后方与游击根据地的教育还不难办,难办的是怎样把教育的力量贯彻到敌我交界地和敌伪据点去。这是需要特殊的研究,特殊的训练,特殊的指导,特殊的组织,特殊的技术,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这些都要靠着精深的探讨去发现正确的路线。而且这种探讨的工作是要在游击区里去体验出来,闭门造车怕是不合实际。我在这里所能提出的只是一点个人的意见。我以为要把教育的力量进攻到敌我交界地和敌伪据点去,干教育的人便是十足的老百姓——穿老百姓的衣服,说老百姓的话语,干老百姓的工作,把民族意识和抗战理论贯彻到老百姓的生活里去。有时文字通不过去,就得用私塾里背书的法子把文件背熟,由脑袋子带进去。宋江智取无为军,是运用一位飞针走线的裁缝。吴用智取生辰纲,是借重一位安乐村的闲汉。对,《水浒传》是一本游击师范的教科书,每一人游击先生都要看得透熟。

但是时代不同,抄袭《水浒》也不行,《水浒》暗示我们许多灵活的游击教育法,但要囫囵吞枣的把它呆板的运用,那是会失败的。一位游击教育者之有效训练,似乎要包含这样的内容:㈠三民主义;㈡抗战建国纲领,蒋委员长言论,近代政治组织原理,游击战术,游击武功纪,生活教育理论,再末,《水浒》是必须看。这样,始而学习梁山泊,终于超脱梁山泊,而梁山泊之灵活的教育原则,乃能以新的姿势出现而帮助争取最后胜利之来到。

(原载1940年1月25日《战时教育》第5卷第6期)

谈生活教育

谈生活教育

——答复一位朋友的信

××吾友:接读十二月十二日手书,知道我们在重庆相左,不能见面谈一谈,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承你对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者提出一些意见,我们很感谢。你所勉励我们的话多半是对的,我们是朝着你所指示的路向不断的努力。但是你批评生活教育有一些不正确。这不能怪你,因为如你所说,你不能把全部生活教育研究之后再提出意见。为着要答复你的好意,我想把我认为不正确的地方提出来和你谈谈。

第一,你说:“生活教育者好像不懂得‘真正生活教育的实现,只有在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里存在。’”你仔细想想之后,便知道这样的看法是机械的看法而不是发展的看法;是静态的看法而不是动态的看法;是等待的看法而不是追求的看法。你心里的理想的社会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而是人类依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努力创造出来的。真正的生活教育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到今天,即发展到今天,而且还要一直存在下去,发展下去,而达到最高的生活即最高的教育。为着最高的目的而忘了发展的过程,和为了发展的过程而忘了最高的目的,都是错误。

第二,你说:“生活教育者企图不经过突变而欲达到质变。”我们没有这样的企图。除非你所遇到的是没有常识的“生活教育者”。水热到摄氏一百度突变而为水蒸气。我们不能幻想着水蒸气而忽视了砍柴、挑水、烧锅的工作。

第三,你说:“生活教育者之努力……即使能完成任务,那也只限于一部分被……提拔的‘天才者’,群众是没有份的。”这“天才者”大概是指我们所选之具有特殊才能之儿童吧。他们是从难童中选来,不能说他们与民众无关。我们当然不应该为“天才”而办“天才”教育,但是为着增加抗战建国的力量而培养特殊才能的幼苗,使他们不致枯萎夭折,也是值得做的工作。我们当然不应该教他们做人上人,但是为着社会进步,让他们依据各人的才能、志愿做一群人中人,而且把他们的贡献发挥出来以为民众服务,也是值得干的工作。若只注重“天才”教育而忽略一般教育那是不可以;但是生活教育者自始就发动普及教育运动,到近来才感觉到具有特殊才能之儿童之被忽视而开始唤起社会之注意。我们所希望的是“从民众那里来”的“回到民众那里去”。

第四,你说:“生活教育者没有把革命与教育联系起来。”这要看你心中的革命是一件什么事,你心中的联系是如何联系法。在我们看来,现在的民族解放斗争是革命的行动,我们以一个民众学术团体对于团结抗战建国,是用了全副精神参加,不敢有丝毫之懈怠。至于你所说,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应该是一个革命者,我很同意。但我希望补充一句:一个真正革命者必然是一个真正生活教育者。即使他不承认他是一个生活教育者,按着生活教育的理论说来,他也是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

第五,你说:“你的很多朋友不知道生活教育是什么?”并且说:“生活教育的受人忽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革命的联系。”生活教育之被一部分人忽视,那的确是事实,但完全归咎于缺少革命的联系,从上面说明看来,也不见得完全对。我想除我们自己力量有限外,生活教育之被人忽视还有下述之原因:一、过生活而忽视教育的人必然忽视生活教育。二、受教育或施教育而忽视生活的人亦必然忽视生活教育。三、忽视民众生活而又忽视民众教育的人固然不要生活教育,而高谈革命理论而无革命实践的象牙塔里的“革命家”,也无由知道生活教育之宝贵。

末了,你希望我们能够出版一部生活教育大纲,我们正在着手编这样一部的集体创作。现在为你参考起见,我想把生活教育的理论提出几个要点和你谈谈。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时间不许我细说,总之,生活教育理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争取自由平等的教育理论。我希望你把研究之门大开起来。如果有机会,我想和你谈谈。千万不要因为一时之倒霉,少数人之不忠实,就误断一个运动的命运。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原载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我们的民众教育观

民众教育是什么?民众教育是民众的教育,民众自己办的教育,为民众的最高利益而办的教育。换句话说:民众教育是给民众以教育,由民众来教育,为民众而教育。给民众以教育是用教育来动员民众。无论是征兵、征工、募捐、募寒衣,及一切需要民众做的事,强迫不如说服,命令不如志愿,被动不如主动。说服是教育的方法。志愿是教育的成果。自动是教育所启发的力量。所以教育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由民众来教育是用民众来动员教育。中国对教育是动员了四五十年,到如今中国教育还没有普遍地动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呢?先生少,学生多。小众的力量不够大,推不动大众的教育。但是民众接受了知识即刻传递给别人,那就容易推动了。前进的民众来教育落后的民众,一起来动员教育,那末教育就不能不普遍的动起来了。为民众而教育是为民众最高的利益而教育。民众最高的利益是什么呢?中国民众最高的利益,不消说得,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幸福的中华民国,并和全世界反侵略之战友共同来创造一个合理公道互助的世界。所以由民众来动员教育,用教育来动员民众,以争取这最高之利益和最后之胜利,才可算是真正的民众教育。

民众教育之发展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民众。第二阶段是要教育民众。第三阶段是民众要教育。要民众是民众教育之基本条件。否则民众且不要,何况乎民众教育。可是单凭我们的主观或是小众的利益而办的民众教育,民众不一定接受,一直等到我们发现民众所以不接受这样“教育”的缘故,并且改变我们的方针、内容、方法,使所办民众教育适合民众的口味,然后民众才要教育。也要等候它办到民众未得它之先是如饥似渴地想念,既得它之后是向前向上的奋发,那时候民众教育才算是办得有几分谱子了。

中国以往的民众教育是害了三种病。一是偏枯病。它或是由于有意的放弃,或是由于无意的忽略以致大部分的民众是不知、不能、不可、不敢跑进民众教育的圈里来。例如老年人、女人、工人、农人、流浪儿,绝大多数是被摈于民众教育之外。我没有篇幅给我一一举例,只谈一谈老年人吧。假使我国的老太太都能有机会受一点像岫岩县的赵老太太,修仁县的曾大娘,歇马乡的刘太太的教育,那末对于她们的从军的儿子是有多么大的鼓励啊!假使有一点真的教育配献给他们,那末,经过她们的广播,又是有何等扩大的影响啊!然而一般民众教育者则忽视老人之重要,而口口声声的说,我们要快培养青年民众,老人家快要进棺材了,有什么用呢?因此,民众教育对于老人则害了偏枯症,同样,它对于妇女、农人、工人、流浪儿都害了偏枯的症候。二是守株待兔病。民众教育者是坐在民众教育馆里等待民众来:来一个,教一个;来两个,教一双;很少自动的到老百姓的队伍里去找学生。那愿意把教育送上门去更是凤毛麟角了。民众教育还有一个特有的病,那就是尾巴病。民众教育在已往是成了教育之尾巴,排列是尾巴,经费是尾巴尖。社会既以尾巴看待民众教育,民众教育亦不知不觉的以尾巴自居。反过来说,民众教育抬头,也可见民众之抬头。

民众教育是一件大事不可小看,更不可小做。大县一二百万人。小县也一二十万人。一位民众教育馆长假使用民众动员教育并用教育来动员民众,他和他的同志便能影响而唤起少则一二十万多则一二百万民众,个个知道为中华民国奋斗,愿意为中华民国奋斗,能够为中华民国奋斗,则中华民国自然会活到万万年了。大家要想民众教育抬头,要想中华民国抬头,是必得认清民众教育是一件大事业并且要把它当做一件大事来实践。

民众教育舘的舘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舘字从官从舍;官舍是官住的地方,好像是一个衙门。民众教育舘有变成一个衙门的危险,但要想把民众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做,切不可以在衙门里做老爷。官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看管房子。办民众教育倘使变成只看管民教馆的房子,那也嫌不够。我有意把舘字换个馆字。民众教育馆好比是一个民众餐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