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清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煮清王朝-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唉,这两个小子……”康熙摇了一下头,突然又朝费老头问道:“那你认为他们两个够不够资格从军呢?”

  “奴才不怎么通军事,二位阿哥的本领或许够了吧……不过,如果皇上您打算放两位阿哥出去做事的话,依奴才之见,最好还是不要派去西疆,至少,最近这几年不要派过去!”费老头说道。

  “为什么?难道朕的儿子经不得风雨,受不得战火锤炼不成?”康熙有些不悦地说道。

  “皇上请勿生气,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其实,以诸位阿哥地本事,就算不是皇阿哥,随便抽出其中一个,再任意放到一个地方,照样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只是,奴才觉得现在西边情形复杂,不知名地危险太多,一个不好,很容易就丧身其中。所以,这等危险,还是不要让两位阿哥去冒的好!”费老头答道。

  “有危险?费爱卿,朕听了你的话,怎么觉得朝廷地大军好像是打了败仗一样,西疆情形不稳一样?”康熙皱眉问道。

  “奴才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奴才觉得朝廷光是依靠大军,尤其是这几支大军还要去进攻远在准葛尔的阿拉布坦,对已经占据的地方可能无法牢固的把握住罢了!”费老头朝康熙抱了抱拳,弯了弯腰说道:“皇上,为了对西边动武,理藩院在几年前就在向青海、西藏还有准葛尔一带派过大量细作,最近,奴才得到了一些报道,觉得青海可能会有一些变动。所以,才会有此等想法。只不过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这才不敢乱说!”

  “你得到了什么消息?”康熙听到费老头这么一说,心里忍不住一惊。费老头对情势的预测,以及对情报的处理能力,他决对不会怀疑。如果费老头觉着可能会有事发生,那么,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必然会很高。青海。那可是万万不能出事的地方。那里可还有他的数万大军呢。而且,为了对准葛尔地这雷霆一击,他已经准备了好几年,脸面也丢不起。

  “和硕特部固始汗之子札什巴图虽然已经向飞扬古投降,受朝廷敕封为汗,成为青海之主,可是,奴才却得知。札什巴图之子罗布藏丹津似乎正在联系青海其他的一些蒙古部落,只是现在还不知道其人地目的是什么。”费老头答道。

  “罗布藏丹津?固始汗的孙子?”康熙忍不住一眯眼。青海本是土伯特王国四个地区之一,在百余年前就被蒙古人的和硕特部侵入,所以在青海广大的高原上,蒙古人跟藏人几乎是同样的多。不过他们都是信奉黄教的虔诚教徒,因此蒙藏之间地感情,十分融洽。而这个固始汗也是一个非凡地人物,进入青海之后,很快的就征服了全部土伯特王国。成了青海的霸主。固始汗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前藏。一支在青海。在前藏的一支。因拉藏汗被杀而结束。在青海的一支,由他的儿子鄂齐图汗继承,只不过。鄂齐图还没来得及正式继位,就被阿拉布坦大将敦多击败,其部落也被并吞。飞扬古攻入青海之后,随身带有数十份圣旨封王、封公、封候的圣旨。这些圣旨,其实都是他按照理藩院事先得到的消息而准备的。为地就是能让那些曾经归服于固始汗,却又被敦多击败而不得不归顺地蒙古部落接受朝廷的敕封,不与朝廷大军做对。因为固始汗在青海拥有着巨大的威望,所以,理藩院在鄂齐图之后,又找到了固始汗地另一个儿子札什巴图。并请他下旨将其封为藩王,暂时作为青海各部落的领袖,以稳定青海局势。罗布藏丹津就是札什巴图之子。札什巴图因为感激清廷恢复了他的王位,派出了一支属下的蒙古军队,交由清廷做为从军,随飞扬古出征,这个罗布藏丹津就是那支军队的首领。而一个多月之前,在与青海准葛尔大军的交战中,罗布藏丹津却因为受伤不得不退到了后线。后来又退回了本部所在之地。因为这事,康熙还特旨褒扬过此人做战勇敢,忠于朝廷。

  “你认为这个罗布藏丹津有可能是一只狼?”康熙回想了一遍过去几个月的事情,又朝费老头问道。

  “奴才不敢说,不过,奴才得到的消息却是此人并没有受伤,只是故意籍故带兵退回本部,表面看上去好像是想保留实力。不过,如果只是想保留实力,就应当老老实实呆着,可他却又四处联系其他部落,这里面又打的是什么算盘?而且,其父札什巴图已经被朝廷立为青海之主,若是他全心为朝廷效力,自然会有朝廷撑腰,有事也可受朝廷保全,何必还要为了躲过一场战事而故意如此?所以,虽然没有证据,可奴才还是认为,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值此兵凶战危之际,有备方能无患!”费老头答道。2

  “有道理!那你是不是已经做出了什么安排?”康熙又问道。

  “奴才没有做什么。”费老头答道。

  “没做什么?”康熙一愣。理藩院不像是六部,相互之间要处理些事情有时还会掣肘。做为清廷管理少数民族的最高机构,理藩院在所辖范围之内拥有着巨大且自由得多地权力。就像现在这种情形,如果确信罗布藏丹津要反叛的话,费老头甚至可以不必先行禀报康熙就可以直接下令调兵平叛。可他却说什么也没有做。

  “回皇上,奴才只是觉得朝廷需要注意这个罗布藏丹津,只是,目前看来,此人还谈不上什么威胁。飞扬古威名赫赫,又有大军在手,青海现在绝对不会有人敢跟他动武。而且,札什巴图刚刚受朝廷敕封,得继固始汗之位,只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就算受到了罗布藏丹津的挑唆,也肯定不会有所行动。所以,就算罗布藏丹津想反,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费老头又说道。

  “那你突然对朕提及此事,又是为了什么?”康熙点了一下头,想了想又再次问道。

  “皇上,奴才只是觉得,只是如此封些藩王、公爵之位给那些蒙古或者藏人的部落,终究难以起到长治久安的效果。如果哪一天那些掌权的蒙古汗王或者藏人土司突然来个什么雄心奋起,想创建一番所谓的雄图霸业,占据了青藏之地不服王化,岂不是让朝廷前面的辛苦白白浪费了?”费老头说道。

  “那你就是对朝廷的处置有意见喽?也还算有些道理。你有什么好地办法?”康熙问道。

  “设官衙,置官吏,中央直辖!”费老头简单地说道。

  “嗯?这怎么可以?”康熙连连摇头,“蒙古人和藏人不比汉人。他们的汗王和土司都是世袭的,虽然可以归顺朝廷,可若想他们接受官府的直接辖制,无异于痴人说梦。而且那些蒙古人和藏人恐怕也不会愿意接受陌生人的管理。如果非要按费老头所说的那样做的话,说不定还会把本来已经归顺的都再逼反回去。此事万万不可!”

  “皇上您误会了!奴才的意思其实并不是由朝廷派人去管理青藏一带,奴才的意思,是由朝廷出面,为那里的蒙古人和藏人设几咋,‘自治衙门,。”费老头说道。

  “自治!?”康熙一愣。不是由中央直辖的吗?

  “没错,就是自治!”费老头面无表情,可康熙无论怎么看都觉得这老头像是又要在谋算什么人了,而且,在第一时间,康熙就想起了朝鲜和日本。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藏之南

  “终于到了!”

  不知道京城的康熙和费老头正在商议那种名为自治,实际上却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分薄青藏一带的地方势力的方法,于中带着自己麾下的大军终于到达了预定中的目标。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目标。

  而此时,距离他带军入藏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个月。飞扬古、朋春、萨布素三人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集结,朝着伊犁进发。

  只不过,这一路并不平静。

  自从派出李石头用“黑炮”炸了敦多一回,准葛尔的军队的实力一下子损失接近七成之后,他就没有再跟对方交战过,只是跟在后面步步进逼。这种“纵敌”,行为惹得全军上下都是极为不满。

  不说随军参赞齐世武,就是岳钟麒这种平时都表现得非常不错的将领也开始频频找他发起了牢骚。

  可是,谁叫他是一军主将呢?现在这个当头,能够命令他改变做战方法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康熙,另一个,就是清廷的“前沿总指挥”飞扬古。可偏偏他所在的地方又是西藏,而且已经是极度深入。康熙远在京城,就算齐世武写了奏折,派人飞马回转京师传送消息,要求康熙对他的行为做出裁决,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恐怕也很难有结果,何况此时在北京城里他也有后援……他的计划,可是跟费老头一起制订的。至于飞扬古,这位大将军恐怕比谁都明白“军中不能无帅”的道理。尤其是他带着深入西藏的这些军队,除了他本人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介,人有资格单独统率一支大军,也就是说,就算明知道他的做法不妥当,为了军中的稳定,西藏战局的稳定,飞扬古就算是心里不高兴。也有很大的可能不会插手他的指挥。

  再者说了,想找飞扬古,还得先穿过西藏,再过青海,尔后翻过阿尔金山,再跑过沙漠,到达库尔勒才行,这可不比找康熙容易多少。

  所以。他并不担心自己地指挥权会被别人夺走,他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军队会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拖战而产生哗变。这可是有着不少先例的。虽然他并不知道其他的时代怎么样,可是,明清这两个朝代,这种事情并不少。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担心多久。虽然对他不满,可是,无论是那个齐世武,还是其他的将领。都深深的明白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大军产生哗变。被一直在前面逃跑的敦多探到消息而趁乱发动反攻地话,纵然他于中不会有好结果,整个西藏战役恐怕也会因此而前功尽弃。那时候。大家一体没跑儿。所以,在维持军心方面,众将领都是十分小心的配合,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再加上他不停的发些“奖金”来激励士气,军心倒还算稳固。

  而现在,时候终于到了。

  “军门,据斥候来报,敦多所部在章东休息一晚之后,今天已经开始朝聂拉木进发!”

  隆科多朝于中躬身报道。自从被于中招到四川军中。他就和鄂伦岱一起被于中派到了川西的高原之上练兵。那些日子的经历当然是十分艰苦的。不过,他也觉得自己因此而锻炼了出来。这一次,大军刚刚,入藏,于中就派他和鄂伦岱带着数百精锐,在预先安排好的细作的带领下,提前赶到了拉萨附近,藏在了一名土司的领地中。因为敦多占领西藏还不到一年地时间,再加上又软禁了达赖和班禅,所以。西藏地许多土司都对准葛尔怀有不小的敌意,后来他们还得知,就在清军入藏后不久,不少土司就曾暗中派人跟于中接触过,并且还提供了一些帮助。而为他们提供藏身之地的这名土司就是忠于拉藏汗地。在布达拉宫受到攻击之后,就是这人冒险收留了拉藏汗的两个儿子康济鼐和颇罗鼐,并且,还为两名王子跟清廷取得了联系。西藏地域广大,每个土司所辖的领土也都是极大的,所以,他们并没有被人发现。而在他们到达后不久,敦多也带着军队前去迎战于中,留守拉萨的人数不多,结果,在那名土司的配合下,他们很快就袭破了布达拉宫,并且成功抢救出了被软禁的达赖。尔后,他们按照事先的安排,并没有回转军中,而是冒充某位土司的手下,前往日喀则,在于中安排的另一路奇兵地配合之下,又救出了班禅。而这个时候,敦多已经被于中逼出了拉萨,开始一路败退。……可以说,他和鄂伦岱的这一场奔波,立过的功劳要胜过此次入藏大军中的任何一个人。要知道,达赖和班禅两人当初与拉藏汗和桑结分掌西藏的宗教、军事和行政之权,是西藏的精神领袖,而现在桑结和拉藏汗分别玩完儿,整个西藏,就再没有其他人可以比得上这两个人的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敦多敢杀拉藏汗却不敢杀这两个喇嘛头儿的原因。不是杀不了,实在是杀不得!可以说,掌握了这两个人,差不多就等于是握住了整个西藏。得到这两个人,无论是对整个入藏大军,还是对未来清廷掌握西藏来说,都是重中之重。

  “聂拉木!哼,是时候了……岳钟麒!”于中自然不会去揣摩隆科多在想什么,在听完了对方的禀报之后,他立即就朝岳钟麒叫道。

  “末将在!”岳钟麒听着于中地话里似乎有些杀伐之气,精神一振,立即就站了出来。

  “我命你带五千骑兵,回守拉萨,把齐世武换出来!”于中说道。

  “什么?军门,您,您要我回去?”岳钟麒不能置信的看着于中的面孔,忍不住问道。

  “没错,西藏的战事即将完结,前面又是重山峻岭,你所率领的骑兵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还是留下来镇守西藏吧!”于中说道。

  “军门!”岳钟麒的脸色因为长久于处高原地带的原因,早就是一片高原红,而此时,他的面孔愈加红艳欲滴”“军门。此时敦多所部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前面就是祟山峻岭,他们的骑兵也即将再无用武之地,如果情急拼命,反戈一击,我军纵然火器犀利,将士用命,恐怕也要损失惨重。而末将所率骑兵。正值用武之时。还请军门不要赶我们走!”

  “我不是要赶你们……偌大一个西藏,总要有人守着吧?齐世武虽然被我留在了拉萨,可是,他终究是文官出身,而且身边的军队也不是很多。何况,西藏此时虽然已经为朝廷所掌握,可是,达赖和班禅两人都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表示,这个时候,难保不会有什么人产生别样地心思。所以。我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和一名善于用兵的大将。这样,我才会放心!”于中说道。

  “军门您说什么?留下?您……您不是要跟敦多决一死战?”隆科多比较细心,听到于中的话。立时就觉察到了其中的不对。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跟敦多决死了?要是真的想消灭他们,我又何必跑这么远的路?又何必非要限制东美他们不许进攻那支残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