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清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煮清王朝-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您不是索额图首相的特使,那么,您的话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您又怎么能保证我不会空手还归?”费要多罗问道。

  “这一点您尽可放心!对于说服我们的皇帝陛下,我有着充足的信心,而且,我还有我们现任的黑龙江将军的支持!……他的权力,可是相当于黑龙江总督呢!”莫睛欠了欠身,让费要多罗直接面对朋春,并且,给两人作了介绍!……反正她是翻译,怎么说还不是全凭她自己?

  果然,胡乱来了几句,费要多罗便确认朋春是支持莫睛的了,而朋春,也认为这个费要多罗是为了“两国邦交友好”而来的!

  于是,还没有进城,俄罗斯人的急脾气就让费要多罗先把自己一方的打算说了出来:“在来的时候,我跟索非亚公主,以及诸位大臣都商议过,我们认为,我国跟清帝国的贸易完全可以长期、大规模的展开!……”

  ***

  “长期、大规模的展开?候爵阁下,您真是这么认为的吗?虽然我们是提议者,可是,却没有把形势预想的那么好!……”听到费要多罗的话,莫睛更加吃惊了,从刚才费要多罗描述的情况来看,那个索菲亚应该是很有一番作为的人物,几乎可以比得上俄国历史上最为强悍的叶卡捷琳娜女沙皇了,可是,难道她不知道跟中国进行贸易的那些不利条件吗?还是打了胜仗就狂妄起来,开始想弄些茶叶、瓷器之类的奢侈品去享受了呢?

  “不不不,郡主阁下,经过上一次的谈判,我可以断定,你对欧洲的政治以及军事情况还是有一些了解的,然而,您终究不是欧洲人,我相信您对欧洲此时的贸易状况应该是并不清楚!……”费要多罗双手挥舞着说道。

  “哦,那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当然!……为美丽的女士效劳是我的荣幸!”费要多罗稍稍鞠了个躬,便开始了侃侃而谈!

  “其实,原因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已经知道,欧洲各国现在都有商船进入中国的港口进行远洋贸易,而且,中国的商人也有很多开始朝这方面发展,可是,他们都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广阔的海洋!”

  “海洋虽然广阔,可是,从黑龙江到莫斯科,这中间的路也不短,而且,由于是陆路,无论是在运输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很难跟大规模的海洋运输相比!您以为呢,候爵阁下?”莫睛不明白海洋怎么会成为自己这一方的有利条件。

  “不不不,运输方面我们当然无法相比,然而,我们却可以在另一方面跟他们持平!”费要多罗说道。

  “哦?哪一方面?”

  “时间!”

  “时间?”

  “是的!尊敬的郡主阁下,看来您一时并没有想到,从中国的港口到达欧洲,这中间要经历太长的时间了,而且,这还得一路顺风才行!……毕竟,从中国到欧洲,要经历太平洋,印度洋,还要绕过非洲的好望角,经大西洋,这可是三个大洋;海上的天气也远比陆地更加难以预测,他们一趟来回,就要差不多一年,而这中间,足够我们来回好几次了!我们计算过,一辆普通的马车,大概一个小时能行走40公里,而如果它每天能走十二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的话,哦,我们就算它每天行驶十五个小时吧,那它一天就能走五百到六百里,啊,算去它的故障和马匹的休息时间,以及路况的问题,我们就算它一天只能走四百里,不到两个月,它就能从莫斯科走到雅克萨!……而你们在冬季运输的建议更是一个天才的创意,西伯利亚的冬季时间很长,雪地就是现成的大路,雪撬的速度比马车更加快捷,而只要雪撬的数量够多,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跟海船比试一下运量!”我们俄罗斯的人工可是很便宜的,费要多罗在心里说道。

  “你们……真的是这么想的?”

  “当然!为了这件事,索菲亚公主可是请了很多经济顾问,他们就是这么计算的,虽然我们的盈利额不会有海运那么大,可是,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沿途我们不需要经过任何国家,任何港口。从中国出发,通过西伯利亚,就可以直接把商品运到莫斯科!尔后,从莫斯科出发,入波罗的海,我们可以在海上跟其他国家的人做交易,那些中间商一定会很高兴少交很多关税的!”

  “这么说来,你们是真的把这贸易做大了?”小打小赚,大打大赚,莫睛好像已经看到了俄罗斯不惜发动几万人进行远东贸易,西伯利亚境内商旅不断的情景!这帮老毛子还真敢!

  “是的,我来的时候已经获得了索菲亚公主的全权授权!”费要多罗道。

  “既然你们真的这样想,那……这件事就不是我或者朋将军能够做出决定的了!我想,……您要陪我去一趟北京,去见一下我们的康熙皇帝了!”莫睛顺势拐弯儿,正好,反正无论如何都要找康熙,现在除了自己,又可以拉着费要多罗一起,两方面同时向康熙游说,开贸易的把握就更大了,也不用像先前那样想着用于中的名义上书了!

  “您能这么说,让我更加确定了您对这项贸易的诚意!……希望我们能够一切顺利!”费要多罗也在心里吁了一口气,终于过了一关,这个难缠的女人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狠,看来她还不太知道俄罗斯现在所面临的困境!要知道,数场大战,打的国库空虚,俄罗斯已经快要穷死了!虽然跟清帝国的贸易还没有展开,可是,只要贸易协约能够签定,就可以凭此向欧洲一些大银行贷款,要知道,这项贸易可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那些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们共同制订的!荷兰在1652到1674年跟英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可是,全部是以失败告终!到现在,他们已经被英国挤出了几乎所有的海域,曾经的“海上马车夫”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是一落千丈,所以,他们噬待俄罗斯能够建立一条亚欧贸易线来跟英国的海上航线争夺利益,同时也让自己能够获利,而俄罗斯的海军,现在也正被出自荷兰的海军军官们指挥着,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形成战斗力!可以说,俄罗斯之所以想在控制力薄弱的远东跟强大的东方帝国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大部分原因是这些荷兰人的鼓动!当然,这些人愿意先期提供一笔无息贷款也是原因之一!……只是,东方人是很顽固的,这一次去见那位康熙皇帝,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才成啊!

  (17世纪前期,荷兰与英国联合,彻底击垮了西班牙的海上势力。那时,荷兰的造船业位于世界第一位,商船总吨数占全欧商船总吨数的四分之三,欧洲的商船大部分由荷兰制造,荷兰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从16世纪末起,荷兰开始对外进行大规模殖民扩张,主要方向是渗透东方,排挤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的势力。荷兰势力同时也侵入了日本,成为17到19世纪初进入日本的唯一西方势力。荷兰的兴盛在17世纪中叶达到了顶点,但其领先地位并不长久。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英国开始同荷兰争夺海上霸权,从1652到1674年,英国同荷兰进行了三次战争,不但打破了其贸易垄断的局面,还夺走了荷兰许多的殖民地,如荷兰人1622年在北美建立的新阿姆斯特丹,在1674年转轨英国人之手,改名新约克,即纽约。荷兰的国际地位因而迅速下降。到了18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经被英国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

第二卷 风生水起 

第二十三章 教育钦差

  七天之后!

  “北京来的?”

  费迪南正在郑亲王府的后院弄着他的研究,一个蒙古壮汉跑进来向他报告说有一个年轻的官员要见他,还说是从北京来的!

  “是的,主人!”

  阿古达木朗声答道!他本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一个奴隶,只是,被卓索图输给了于中!他为人憨厚,那时候刚好娶了一位名叫高云其其格(娇艳花朵)的妻子,结果,被迫夫妻分离,到了奉天之后,心情一直不好,后来,他的事被费老头知道了,结果,费老头居然朝莫睛要了一匹母马送给了卓索图,又把他的家人和妻子都换了过来!从那以后,他就对费老头感激万分,尤其是他知道了那匹母马对科尔沁部落的价值之后,就更加对费老头感恩戴德了!那么多蒙古汗王得到的都只是公马,就只有科尔沁才有一匹母马!这是多么大的恩情?所以,从那以后,他发誓,只要是费老头的吩咐,就是死也要办到!……当初简亲王世子来找麻烦,要不是费老头忍着怒气拦住了他,恐怕他就要出手把那家伙摔成肉饼了,他可是科尔沁部落有名的摔跤高手!

  “那位官员有没有说自己叫什么?”

  “没记住,只是说好像姓张……”阿古达木摸着脑袋说道,来奉天一年多了,知道主人不会蒙古语,他就一直在学汉语,只是,能记住的词不多!

  “姓张?……会是什么人呢?……算了,叫他到客厅等一下,我马上就去!……”

  “是,主人!”阿古达木躬身走了出去!

  ……

  王府门外,张廷玉一身的风尘!

  从北京到奉天,可是不下千里路,他一个文官,在七天就到了这里,也算得上是很快了!……毕竟,他不擅长骑马!

  “客人,主人请您进去!……”

  阿古达木从王府走了出来,对张廷玉微微躬身说道!……这倒不是费老头教的,在蒙古,像阿古达木这样的奴隶见了贵族就要行大礼,而他也知道北京的官员应该不小,所以才会有这个举动!

  “嗯!请前边带路!……”张廷玉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跟着阿古达木朝着王府内走了进去!

  奉天的郑亲王府比起北京的那些王府来说,并不是很大,甚至还可以说很小!不过,张廷玉一路走来,却并没有感到这个“小”字,他只觉得这个王府只有一个字能够形容,那就是……旧!青石板的路上居然还长着青草,那边的树藤都长到走廊里去了……这怎么看都不应该是一个一等子爵,二品大员的府邸里应该出现的景像啊! 不过,张廷玉终究为人沉稳,没有问出话来。

  很快,张廷玉就见到了费老头!

  两人所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先相互打量一下对方!

  张廷玉这时还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连胡子也没有,穿着一件绣有鹭鸶补子的朝服,头上是顶戴花翎,虽然一身的风尘,却仍然显得一丝不苟,气势也很沉稳,看得费老头在心里暗暗点头。

  可张廷玉看着费老头就感觉不太好了!

  这老先生很显然已经长时间没剃过头了,前面额头处有着一丛乱发,其间掺杂着一两根银丝,身上的官服也不是很整齐,尤其是下摆,褶皱的很厉害,这说明对方对这件官员的象征并不怎么看重!……不过,这些倒还都不算什么,最让张廷玉皱眉的,却是费老头所穿的官服上的补子绣的是熊,那代表的可是五品武品,费老头明明是一个二品大员,他的补服绣的应该是狮子!

  ……

  “张大人?”费老头首先试着叫了一声。

  “不敢!下官张廷玉,见过费都统!”

  张廷玉并没有拿什么钦差的架子,十分谦恭有礼。

  “张廷玉?这名字好像听说过……”费老头心道,不过,他还是很自然地把张廷玉让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下官此来,是奉皇命,前来问费都统几个问题!……”

  “请讲!”费老头说道。

  “……”

  张廷玉已经对面前的这个老头无语言了!官服穿得不对,此其一也;听到自己说是奉皇命而来,居然还敢坐在那里堂而皇之的说什么“请讲”,这可就是二了,他应该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立即跪倒在地,恭迎皇帝的旨意才对!……难道他不懂这些规矩?

  “看来是真不懂!”

  要是别的官员奉旨来问话见到费老头这个德性,恐怕当场就要命人拿下这个“大不敬”的家伙了,不过还好,张廷玉这人没有这个习惯,来之前他就打听过费老头的一些事情,再看到对方的神情不似装腔作伪,他也就不提这个茬儿了。

  “皇上着下官问,为什么都统大人会在奉天种水稻?”张廷玉正式发问。

  “当然是为了吃了!”费老头答道。

  “……!?听说大人在研究一种良种稻,不知可曾成功?”稍顿了一下,张廷玉又接着问道。

  “没呢!那太难了,所以我就先用一些普通的稻种种着,怎么说这稻子也比小麦高产吧?”费老头答道。

  “那不知道何时可以成功?”张廷玉又接着问道。

  “难说!研究一项东西,尤其是我们现在是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没有几年的时间是很难取得任何成果的,而且就是有了成果也未必就合用,所以啊,这事不能急!……”

  “大人一种就是一千五百亩水稻,不怕收成不好而受到某些人的非难吗?”张廷玉问道。

  “这关别人什么事情?这些土地都是我自己买的,种什么,收成多少,就是皇上亲自来,他也管不着吧?”费老头不满道。

  “这……都统大人,此话可不能乱说!” 张廷玉心中暗暗好笑,这回简亲王可又要倒霉了,在奏折里,这家伙可没说费迪南种的地是自己的,只说在满洲种稻是图谋不轨,现在看来,这不过是蓄意报复罢了!不过,如何处置简亲王并不关他的事,所以,张廷玉还是好心地提醒了一下费老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尤其是满洲一地,事情复杂,所以,都统大人还是凡事小心为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蠢话,难道皇上也信?”费迪南的回答大大地出乎张廷玉的意料之外,让一向处事沉稳地他也差点儿蹦了起来。

  “此乃圣人之言,何来‘蠢话’之说?都统大人千万可别妄言!”张廷玉有些发急,这也就是他,要是别的儒家子弟,非得当场跟费老头掐起来不可,居然敢怀疑圣人之言,不想活了?康熙可是亲自到曲阜跪拜过孔子的!

  “怎么不蠢?这世界之大……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