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雪耻-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限,尽管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元,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所有的编制也就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所以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形势还将会一败再败,在最少一年之内,东南亚依然是小日本一家独大。
但是韩云华却知道美国这个巨无霸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惹得起的,就像山本五十六所说的那样,偷袭珍珠港并不是日本人取得了多大的战果,而是他们吵醒了一个巨人。美国在参战后,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4谢尔曼坦克。所以和美国人硬抗,小日本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1941年1月1日,韩云华从新将中日两国的实力进行了一次对比。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元,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而此时中国各方面的总兵力也已经扩编到了近六百万人,所以就兵力而言中国军队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但就兵员的素质而言,不管是中国军队还是日军都是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中国虽然有将近四亿人口,但是中国的经济比之日本还要破败疲敝,双方已经快要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但是现在有了他韩云华的出现,有了美国的提前参战,韩云华相信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的日本,根本无法在整个亚洲战场上同中美英几国抗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而就华北地区的敌我实力相比较而言,中国军队的实力也占有绝对的优势,现在日军在华北地区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不足十万,加上伪军也已经不到三十万了,其中北平地区六万、太原到石门一带十万,山东地区十五万人。而中国军队人数却远远多于日伪军,单单八路军各部队除掉内蒙古军区也有八十余万人,而内蒙古军区也有七八十万人,再加上晋绥军三十多万,中央军二十多万,地方其他部队十余万,华北地区的中国军队超过了两百万,敌我兵力之比为1:7。
现在中日两国的兵员素质之间的差距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之前的日本士兵都是用海量的子弹喂出来的神色手,而现在他们的普通士兵从入伍到上战场的时间缩短了十余倍,一个士兵消耗的训练弹药药不足五十发,所以中日双方兵员的素质也相差不多,韩云华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更是激情满怀。
吸完一颗香烟,韩云华将烟头摁在书桌上掐灭了,然后拿着桌上的一封电报看了起来。这份电报是昨天延安方面发来的,主席告诉韩云华,国共谈判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谈判终于达成共识,国民党方面负责拖住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同时派卫立煌所部参战。另外还给中共方面三个师的装备,但是中共必须要将整个山西以及张家口以南的所有地盘让给国民党部队,当然了之前属于中共的革命根据地不在此列。
此外阎锡山主动放弃对归绥西部的统治,驻守巴彦淖尔的第三十五军立即撤回山西,内蒙古军区将接手整个归绥的防务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问题,不过韩云华并不在意。
看完这封电报,韩云华心里是波起翻涌,由于他的出现整个八路军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这些改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实力有了极为快速的增长,而有了实力之后国共双方反而能相处的比较融洽,历史上频频出现的摩擦与反摩擦现在都很少发生。
至于以后国共双方到底是和平谈判还是武装对峙韩云华没有考虑过,对于他而言,作为一个军人,他的使命就是将祖国和民族城日本人的蹂躏之下解救出来,之后他军人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所以他并没有考虑的那样深远,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不管怎么说,1941年的第一天对于韩云华来说是一个好日子,在这一天他看到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曙光。
理了理思绪,韩云华草拟了一封电报,命令军区留在归绥的干部立即将新组建的部队调往巴彦淖尔驻防,兵力不需要太多,一个步兵师就可以了,另外将天津以及其他地方的民众立即迁往内蒙古军区,之外立即组织运输车队南下搬迁物资和生产设备。
之外韩云华还命令许世友所部立即攻占北平城,全歼日军在华北最重要的据点,活捉多田骏。同时山西的部队立即围攻井陉关一线的日伪军据点,截断驻山西第一军的后路,并且请求八路军129师、115师合并冀南,围攻石门的日伪军。然后全军东进横扫山东,彻底解决华北的战事,让整个华北地区从今往后在没有战争。
这一连串命令下来,整个华北地区又开始动了起来,首先是许世友的野战六师和何光宇的野战七师,在接到韩云华的命令后立即组织部队向北平城发起进攻。而驻守在天津的整编第300师则是恢复重建岸防设施,以防遭到日军海军的偷袭和进攻,之外就是组织普通民众和军队搬迁整个天津城。反正杨成武也知道不久之后这里就归国民政府所有了,所以他们只能利用这段时间尽快用天津以及保定等城市弥补之前的损失。

第四百六十八章 :华北无战事(终)

太原,驻山西第一军司令部。
筱冢义男紧锁着眉头看着下首的一众军官,这几天的战斗已经将整个驻山西第一军打疲了,此时整个驻山西第一军已经没剩下多少部队了,第36、37师团只剩下不足一半的兵力了,剩下的几个师团也是绝大多数伤亡过半,现在整个驻山西第一军只剩下不到3万兵力了,加上一万余伪军,也不过四万多一点,而围在山西的中国军队已经超过了百万,筱冢义男知道是时候做出决断了。
“诸君,现在天津和唐山已经被支那人占领了,方面军司令部也被围困在了北平,连岗村君的第十一军也被薛岳的第一兵团拖在了河南,暂时无法北上,所以我们已经没有任何援军了,现在需要诸位和我一起做一个决断,是继续留在太原同这太原城一起共存亡还是要撤兵突围。”筱冢义男说的很慢,他在观察这些军官们的反应。
结果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其实这些军官到中国并不是真正地为了所谓的“圣战。”,更不是为了天皇陛下,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欲和升官发财的欲望,所谓的“武士道”只不过是下层官兵们的武士道,一旦官至大佐联队长以上绝对没有几个再信奉武士道精神了。
现在华北的帝国部队已经全面崩溃了,留下来几乎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连天津那样的重城中国军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来,比起天津城的城防工事要薄弱的多的太原城更没有幸存的可能。而且太原城靠近内陆,援兵暂时无法到达,所以几乎所有的军官都不反对突围。
之所以之前没有人提出来,完全是因为日军上下级森严的制度。如果没有上级军官的命令部队弃城而逃的话都将会被裁定为叛军,日军对待叛军的一向是很残忍的,不但自己本人要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甚至于还会牵连到自己的亲人儿女,所以筱冢义男中将不提议的话是没有人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提议的。
第一军参谋长石原中腾起身道:“司令官阁下,现在方面军已经无力回天了,由于情报的失误,我们严重低估了支那军队的兵力,更低估了他们的单兵实力。支那部队根本就不是所谓的百万人左右,而是最少也有两百万部队参战,同时还有大约五十万以上的后备兵力,而我方面军只有二十万不到的兵力,与支那人的兵员之比达到了恐怖的10:1,所以这依仗我军并不是输给了支那人,而是输给了我们自己。所以卑职认为留在太原也没有多大的作为,只能陪着这座空城一起埋葬,还不如为帝国保存一点实力。”
从前线刚刚赶回来的安达二十三中将也起身说道:“司令官阁下,支那人有一句老话,叫做“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我们可以失败,也可以突围,但是我们必须要为帝国保存足够多的兵力,这样我们才有卷土重来的机会,所以我同意突围。”
见这两位军中的悍将都一起支持筱冢义男,其他人就更不会反对了,所以驻山西第一军一致决定准备突围。
虽然大体的方针路线是确定了,但是具体执行起来还是很麻烦的,就这样撤出太原城简直就是找死,现在到处都是中国军队,要是筹划不好的话,很可能刚出太原城就会遭到中国军队的围攻。失去了太原城的防护,只会让驻山西第一军死得更快而已。
再加上现在石门地区也有大约两万多帝国精锐,所以怎样撤,又往哪里撤就成了驻山西第一军讨论的关键。关于撤军突围的路线整个第一军分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以石原中腾中将为主的,他们主张撤往河南,然后同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一起夹击薛岳的第一兵团。第二种观点则是以安达二十三为首的军官提出来的,主张第一军全军通过井陉关,然后同石门地区的日军向会合,然后再寻机突围。
两个观点都很有道理,不分对错,考虑了很久筱冢义男还是决定南下同第十一军会合。因为就现在华北地区的中国军队而言,最有战斗力的就是内蒙古军区韩云华所部的部队,但是八路军部队现在大多数集中在河北以及山西东部,要是现在去同石门地区的部队会合的话,最终将会和石门等地的中国军队相抗衡,如果被缠住可就不妙了,所以筱冢义男中将最终还是决定全军南下同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会合。
围攻太原的是卫立煌的第3集团军和晋绥军的第三十五军,而阎锡山和卫立煌也全部到达了太原前线。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筱冢义男有魄力放弃坚固的太原城,更没有想到日军会向河南地区逃去。所以在筱冢义男所部发难的时候不管是中央军还是晋绥军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部队伤亡惨重。而筱冢义男选择突围的方向也确实让人很难想得到,之前韩云华也想过日军有可能突围,而且向东突围的几率很大。但是现在看来韩云华还是小瞧了筱冢义男,人家知道韩云华所部现在势头正猛,根本就不去冲这个眉头去,中条山防线的中国军队不管是在人员训练还是武器装备方面都是很差劲的,所以筱冢义男直接就捏软柿子捏,而且一下子就成功了。
为了保证突围能够一举成功,筱冢义男也够硬气的,一下子就放了一个步兵师团在太原城继续吸引阎锡山和卫立煌的主力,迫使他们不能派主力部队去追击第一军的主力。
第一军主力突围成功之后不敢有任何停留,直接向着豫北逃去。至于沿路的国民党部队看到浩浩荡荡几万日本鬼子都不敢出手阻拦,况且这个时候国民党部队的主力已经绝大多数都调到了晋中地区了,晋南的部队都是一些守备部队,自保都不足哪还有勇气同日军两三万大军硬抗。
再加上这次突围第一军除了汽车之外就是骑兵,而且还扔掉了绝大多数无法带走的辎重,所以行军速度很快。所以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逃到了武乡,而中国军队的主力则是全部在太原附近。晋东南地区也不是没有成建制的部队,八路军120师倒是有三个纵队留在晋东南,但是却不敢找日军第一军的麻烦,因为就在得知日军第一军主力两万五千余人逃到武乡的同一时间,120师也收到了115师发来的电报,说日军第十一军的一个步兵旅团今天早晨已经占领了武涉县,距离豫北重镇焦作不足五十公里了。而驻守豫北的国民政府孙殿英所部不战而降,成了日本人的走狗。
接到消息之后120师立即主力回援晋东南,贺大师长更是直接命令留守晋东南的那三个纵队不要随意出击,可以放日军的第一军过去,反正第十一军也没那个胆子孤军深入到山西地界。没有后勤支援、没有兵员补充,再加上薛岳所部30多万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要是冈村宁次还有胆子孤军深入山西,那么就算中国军队真的将第一军和第十一军全部吃掉也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筱冢义男很幸运的一路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击就撤到了焦作,将第一军的精锐保存了下来,至于留在太原的那个所谓的“师团。”当然是被中国军队剿灭了。不过对于那个留守师团筱冢义男也没什么好心疼的,虽然一万六七千人的部队损失了也确实不好受,但是里面一多半是伪军,剩下的都是无法带走的轻重伤员以及一部分死硬分子。
第一军逃出山西之后,整个山西地区已经没有日伪军的任何一个据点了,至1941年1月4日下午,整个山西光复。消息一经传出全国振奋,一时间关于整个华北大反攻的整篇整篇的报道出现在全国各大报纸上,而韩云华以及卫立煌、阎锡山、刘绷、贺浪等人的名字一下子变得全国闻名。之前已经是全国有名的抗日英雄的韩云华现在更是几乎成了战神的代名词,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共控制的喉舌,对于这位年仅27岁的年轻将军几乎全部是赞誉之词。
而且光复山西之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大震,与美国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规模更大的援华提案很快就放到了罗斯福的书桌上。而韩云华这个年轻的将军第一次走入了美国总统的眼中,为此罗斯福特意叮嘱中国远征军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北上延安考察一下中共这个政党,同时派出几个负有特别任务的记者前去中国塞北采访一下这个中国将军。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和韩云华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