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想,那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根稻草。几乎同时,后贝加尔与勒梅尔,两根稻草压垮了一个帝国!同样也缔造了一个帝国!”

    《20世纪史》理查德?w?布利特

    进攻!

    总攻从凌晨时分开始了!

    在那一瞬间,天地间的万物似乎都要被炮弹撕碎了似的,数以千百万计的炮弹,不断的从空中落下,天地间顿时熊熊燃烧起来,一座座看似坚固的堡垒在爆炸中开始倒塌,甚至就连堡垒中的圆木似乎都被爆炸的焰火点燃了,燃烧着的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硝烟。

    经过几个小时的持续狂轰滥炸之后,步兵的进攻开始了。相比于过去的进攻。这一场进攻似乎变得疯狂了起来。

    “除去预备队。投入全部力量!”

    亲自抵达一线督战的商德全在进攻前下达了最后的命令,除去手中十个刚刚抵达前线的步兵旅,他命令投入所有的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只有到最后关头,他才会把预备队投入战场。

    “我不管你们怎么打,十二点!十二点之前,我要看到库罗帕特金举起白旗!”

    命令是清楚的。十二点!

    晚上十二点!

    也就是说,全军只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去结束这场战役,战役的指示结果非常清楚——结束这场战役!

    而在俄军阵地之中,那些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不断加深的堑壕内的俄罗斯士兵早已经在日夜不断的战斗之中变得疲乏不堪,突然,当前沿阵地传来爆炸声的时候,在炮击开始之后,那些疲惫不堪的俄军立即像过去一样。连忙开始朝着地下掩体内撤退。

    只不过让俄罗斯官兵意想不到的是,随着进攻部队经验的积累。原本那些有效防御炮击的堑壕防御体系转而对俄军不利,尽管很多前线军官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东北军却没有给予他们任何时间加以修正。

    “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在军事科技以及技术上中国人,更准确的来说是中国的东北军,已经远远的把俄罗斯以及整个欧洲甩在了身后,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科技,飞艇、毒气、机枪,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的先进武器,被他们一再的投入这场战争之中,同样他们也拥有最先进的战术……”

    在深入地下达两米的地下掩体内,在阵地开始遭受炮击的时候,谢苗诺夫这位日尔曼裔的俄罗斯陆军上校在作战笔记上作着他的作战记录:

    “在战斗中,中国人的散兵线更为分散、他们以他们的轻型机枪为核心组成一个个战斗团体,他们几乎很可强攻防线,而是会在黑暗中渗入了我军的防线,在这里我们的人员和物资遭受沉重损失。在战线还牢固地扼守着的时候,士兵在堑壕和地下室躲避敌人的炮火。但敌人紧跟烟幕弹冲上来,在我军爬出藏身之处之前他们就冲进了战壕和村庄。结果是,不断地有人成为敌军的战俘。由于体力和精神过份疲劳,各师一次只能在战线坚持数日……”

    写到这里的时候,谢苗诺夫甚至都那位对司令官生出了些许不满。如果包围他们的是英国人是法国人,在他们的部队损失过半的时候,作为指挥官就必须要考虑投降的问题,尤其是他们的食物已经见底了,而且弹药也即将耗尽,可是那位司令官阁下,依然在固执的坚持着他的原则——不能向亚洲人投降!

    难道他想让中国人消灭亡整个远东军吗?

    中国人有机枪、有毒气、有飞艇,有重炮,而相比之中,俄罗斯又拥有什么呢?除了士兵的勇敢,再也没有其它了

    “……陷入重围之中的部队,可以调用的士兵的数量在迅速减少。……各单位无望地混编在一起。弹药供应越来越短缺。……战事的进展比我预料的更快,中国人的进攻是迅速的,不或许那些将军们还不愿意承认中国东北军是一支值得尊重的对手,但是现在,如果有任何人再告诉我,中国东北军不过只是一群鸦片鬼的话。那我一定会抓着他的领子,把他丢到战场上去,让他们体会一下中国东北军的死亡号角,或许,那时。他们才会真正承认这个对手……我想之所以,现在库罗帕特金司令官还在坚持着,恐怕是因为他没有勇气采取重大决策……今天,一场新的进攻开始了,只有上帝才知道今天战线是否还能坚持下去,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明天,最迟明天,我们的防线就会因为弹药短缺而崩溃,而更为可怕的是,今天,天空已经开始下雪了,在长时间的包围中,士兵们根本没有防寒所需的大衣……”

    在谢苗诺夫于掩体之中书写着战地日记时,在一个多层松木搭建的掩体内,一名俄罗斯军官从观察哨内探出头。借着黎明时分的光亮和炮弹爆炸的烟尘。透过那一个个密集的爆炸烟柱。他惊讶的看到成千上万的中国东北军官兵正在向他们阵地扑过来。但是夜战纪律甚好的中国东北军并没有发出喊声,大地在一种恐怖而诡异的寂静中震憾着,只有惊天动地的脚步声。此时的俄军阵地同样也是一片寂静,事实上,除去少数俄军警戒之外,其它的俄罗斯士兵都在地下躲避着炮击,而东北军官兵则是紧随着炮弹的弹幕不断的向着俄军的阵地进攻。

    就在炮击开始从俄军的阵地朝着后方绵延的时候,一个个烟雾弹在俄军阵地前炸开了。这是步兵接敌的信号。

    “准备战斗……”

    在烟雾弹开始爆炸的瞬间,在烟雾升腾时,俄军阵地上沸腾了起来,在一个个深入地下的掩体内,军官们、士官们不断的叫嚷着,而那些在炮击中幸存的机枪堡内的机枪手,则立即开火了。

    尽管,隔着烟雾弹,他们根本就看不到前方的视野,可是他们却依靠着设置良好的射击阵地。在那里实施着盲射,以阻止东北军官兵的进攻。只不过。相比之下,他们的机枪数量实在太少了——整个远东军,不过只有八百多支机枪。

    而在前置观察哨内的俄罗斯士兵,则透过烟雾边缘那有些薄弱的烟雾,隐约的可以看到东北军的士兵如潮水一般扑向他所身处的观察碉堡,而在哨兵身边的机枪手疯狂射击,那些缴获自东北军的轻机枪在持续射击之中,那灼热的枪管开始冒着蒸气,在观察哨前方的进攻的东北军官兵成片地倒下,但是死亡并没能阻止他们的脚步,在一群士兵倒下的时候,他们的后面不断有人冲上来,有些绊倒在同伴的尸体上,但仍然舍命扑过来。

    就在这时,轻机枪手突然停止射击,惊恐万状的机枪手大声吼道:

    “快,换枪管!”

    如果说,轻机枪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恐怕就是其火力持续性差,为了解决枪管过热的问题,沈式轻机枪通过更换枪管以避免过热,对于拥有大量机枪的东北军而言,伴随步兵进攻的轻机枪几乎不会遭遇火力持续性不足的问题,但对于机枪数量不足的俄国人而言,他们将缴获的轻机枪作为重机枪使用,却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

    在射击因为枪管过热发生阻断的瞬间,观察堡内的俄罗斯军官立即感到一阵寒意,他知道轻机枪的停射意味着什么,在这种进攻之中……观察堡内一个班的俄军以步枪齐射的方式拼命射击。在他们拼命射击的时候,轻机枪手迅速为轻机枪更换了枪管极为迅速,机枪再度发出狂吼,阵地前形成了一座“尸墙”。

    而这时那名俄罗斯军官看到个黑影从那一片“尸墙”处甩了过来。

    “轰!”的一声观察堡的枪声哑了下来,下一瞬间,几个中国士兵冲到观察堡边,一枚手榴弹从观察窗内丢了进去,一声爆炸之后,观察哨内涌出一阵烟尘,在进攻的阻碍被打掉的同时,更多的东北军官兵开始从那里朝着俄军阵地进攻。

    白色的烟雾掩护着他们的进攻,俄军机枪手发射的子弹源源不断的从各个方向朝着烟雾中挥洒着,在那密不透风的烟雾之中,红色的鲜血随着子弹的拖曳飞溅出来,血雾和着烟雾在那里欢腾着,不过只是片刻功夫,那白色的烟雾就开始慢慢的变成了粉色的烟雾,那粉色是如此的炫目、诡异……

    东西伯利亚第三十五师十二营的营长古里耶可夫这时已经从掩体内钻了出来。他在第一线亲自指挥防务,透过那浓浓的粉红色血雾,他看到中国人如人海一般的前扑后继,一度逼近他所身处的堡垒附近,在那用厚达两米的木材土泥搭建的堡垒内,机枪手操作着马克泌机枪拼命的扫射着。

    “怎么这么慢!”

    就在这时,那弥漫着血腥味的粉雾之中突然涌出了一个影子,那个影子冲出血雾的瞬间,在看到这个堡垒时,似乎先是一愣,随后便是毫不犹豫的。猛然纵身一跳,越过几道破烂的铁丝网,此时,机枪手和附近的俄军步枪手似乎还滑坡注意到他,随后他又跳进堡垒边的壕沟中。

    一发现那个中国士兵,古里耶可夫想也没想。举起手中的纳甘转轮手枪一枪敌人射倒在地。这个中国士兵的枪掉在地上,可他手中还握着一颗手榴弹,随着隔着烟雾,但是路德维希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出他那张年青的脸庞在流露出的痛苦的神情,这个士兵年青的脸上连胡子都没有,****被击中的士兵在血泊中挣扎的时候,他的嘴里在那里不停的叫喊着。

    那是痛苦的呻吟声,尽管古里耶可夫听不懂他在喊什么,但是是在战场上痛苦却是相通的,那个年青的像是孩子一般的士兵,左手捂着胸前的伤处,红色的鲜血却仍然在他的指缝间渗出。

    而这时,越来越多的影子从烟雾中穿出,原本扫射着预备地带的机枪手立即转移了目标,将机枪朝着这些逼近的敌人扫去。

    “杀死他们,把他们全杀死……”

    古里耶可夫在堡垒内叫喊着,机枪的怒吼声中,在堡垒前涌现出一座“尸墙”,那是中国人的尸体组成的“墙”!

    越来越多的士兵倒在这个机枪堡前。

    “娘啊……俺痛……”

    在机枪堡边壕沟内的伤兵依还在那里呻吟着,可是当他看到远处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的时候,哭喊声从他的嗓间消失了,他挣扎着抓起那枚沾满血的加重手榴弹,然后他始终朝着机枪堡爬行着,在他的身下流淌出一条血路,血不断的顺着他的身体流淌着,就在他完全接近机枪堡的时候,突然,他站了起来。

    “娘啊……”

    年少的伤兵哭喊着,举着手中的手榴弹朝着工事的入口扑去,手榴弹的尾部在他手中喷吐着白烟,在他滚入机枪堡后,机枪堡内立即为之一乱,他不是死了吗?古里耶可夫惊讶的看着这个“死而复生”的中国士兵。

    轰的一声,机枪堡内喷出一团爆焰!原本轰鸣的机枪堡内的机枪停止了射击,

    这时又是几十枚手榴弹甩到了俄军堑壕内,伴着一阵爆炸声似潮水一般的中国官兵攻进了俄军的堑壕之中,惨烈的肉搏战随之在堑壕内打响,惨叫声、呼喊声、爆炸声在这空气中回荡着,激荡着……

 第287章 决战(二)

    上午,整整一个上午,炮弹爆炸时产生黑红的火焰夹着热浪不断直冲天空,向上翻腾的黑烟中蹿动的鲜红火苗和爆焰,映在他黑色的眸子里。同时来自太阳和炮弹爆炸的炙热使得感觉脑袋有些发胀,空气中充斥着炮弹爆炸后生出的硫磺烟刺鼻气味和士兵们的被炸碎后,那破裂的胃肠中散发出来的刺鼻的臭味。

    作为一名士兵,李龙只是不断的随着战友的脚步向前冲锋着,在村社,他是男孩们眼中的大哥,甚至在新兵营,他同样也是长官们的骄傲,而在这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等兵,一个随时会被子弹夺去生命的普通士兵,如同其它的60名士兵一样,他只是那个庞大战争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他不幸被弹片或者子弹击中,夺去生命的时候,一张贴着两分银邮票寄去的阵亡通知书,就代表着全部。

    当然他的家人会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以及保险赔偿金,他的父母以及妻儿会成为军人遗族,将会得到政府全方位的照顾,他的子女也会拥有“遗族”身份,在未来的求学生涯中,不需要再支付任何学费,且会得到学业资助。

    东北绝不会让任何为国尽忠牺牲的军人家人陷入贫因,实际上,如果军人的家庭因为军人的阵亡而陷入贫困,那将是政府的耻辱,军人报之以忠诚,政府回之于忠诚,这是双向的忠诚,同样也是彼此的义务。

    但这一切,似乎都与李龙无关,他只有17岁,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甚至还未成年,他没有妻儿需要政府照料,他的父亲身强力壮,家有数十亩耕地,即便是拿到那笔丰厚的抚恤金又能用来干什么呢?

    当然,现在他不会去思索这个问题,作为战争机器中的一部分,他如同其它的机器一样,尽职而又尽责的履行着个人的使命,尽管他的使命可以说不值一提,但正是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们的使命,铸就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猫着腰穿行着,在李龙的身边,一个又一个战友死去了。他们或是被炮弹炸碎,或是被子弹夺去生命,要么就被地雷炸飞上天空,各种各样的死法,有时候甚至会不明不白的死去。

    在经过一片开阔地带的时候,先是一声爆炸声音,然后刚刚完成一次射击,正在为步枪上膛的李龙听见一阵熟悉的呻吟声,随后他便匍匐过去,在那里,他看到被炸断了一条腿的班长,在不远处一个弹坑,不知是踩到了地雷,还是炮弹落在了那里。

    粘着血丝的白骨碎裂着裸露在外,炸断的血管在空气中微微颤动,要是普通人的话,也许会被吓到,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血腥与死亡的士兵来说,他们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包扎伤口止住血,和每一个士兵一样,曾接受过简单的医务训练的李龙,立即将班长的背带取下,用背缠住断腿,将刺刀的钢制刀鞘制插进背带中,不断的拧紧施压以止血,然后又用纱布止血在完成这一切之后,班长的身下的土地已被暗红的血液浸透。

    李龙轻轻抬起班长的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