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

    先是一怔,宋玉新点点头。

    “是坐不久了!”

    深知官场的宋玉新知道,自己这位东主的性格太过耿直了,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为官者想要的是,就像现在,那位制台大人想的是稳,要的是不能前功尽弃。

    之所以会说出这番话,是因为唐浩然知道,现在府上已经有几个人表现出跃跃欲试之意,现在张之洞虽说还在犹豫中,可这犹豫的背后却是他决定放弃自己,不,不是放弃自己,而是放弃禁烟。

    相比于禁烟,他们每一个人,所看到的只是禁烟带来的利益,相应的,他们自然也就乐得止步于当前,尽管明知道包商制的漏洞,其宁可视而不见,因为这样至少不会引起乱子,两权相较取其轻,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默默的走着,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当唐浩然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却已经到了江畔,站在高堤风地里望着长江,西北风把袍子下摆掀起,辫梢也被撩得老高,唐浩然不禁长叹一声。

    “杰启,若是离了禁烟局,到时候,我会想办法给你谋个差事!”

    无论如何总归是一场宾主,总该为他做些,反正,这年头人都是这样。

    宋玉新一听,便陪笑道。

    “子然,说真的,过去我连做梦都寻思着,能不能谋个差事,想着,想着,便成了这副猥琐模样……”

    宋玉新的自嘲,让唐浩然不由一乐。

    “这副模样?”

    用手遥指江堤远处,宋玉新说道:

    “子然,你看!”

    顺着他指的地方望去,顿时脸色沉了下来,不过百多米远的地方散落着一排低矮的用苇子扎着的茅屋,从这里看到去,可以看到几个妇女抱着孩子坐在破旧的四下漏风的茅屋里,衣衫破烂男人们有气无力地坐在那,隐隐还传来孩子的哭声。

    这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贫民窟,唐浩然的脸色阴沉沉的,半晌都没有说话,而宋玉新却开口说道:

    “过去,想当官,不是想办事,而是想捞些银子,即便是当初投靠东主你的时候,寻思的也是看看能不能在您身上走个捷径。”

    宋玉新倒是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

    “当初卖了祖田捐了个七品县,寻思着上任后刮点地皮,捞回来,至于为老百姓办事的,真没想过,可没曾想这一等就是十六年,十六年还是没当上官,虽说在市井里饥一顿,饱一顿的,也算是见惯了人间的疾苦,若是让小的当官,没准会变本加厉的捞回来,把这十几年的劳累连本带利的索回来,可最后受苦的是谁?还不是他们吗?”。

    看着身边东主,宋玉新又长叹道。

    “虽说咱们宾主不过一个来月,可我也算是瞧着了,这大清国的官儿们到那都一样,即便是清官想的不过在保顶戴,能不刮地皮便是好官了,可是任谁也顾不了正经事,东主你是想做正经事,可旁人呢?”

    “旁人……”

    宋玉新的反问让唐浩然一哑,而这时宋玉新却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似的,继续说了下去。

    “旁人可想不了那么多,他们寻思着保顶戴,眼瞧着如何把银子往家里扒,这就是大清国的官场,刮地皮……”

    手指着江堤上住着草棚子的百姓,宋玉新的神色显得有些痛苦。

    “能下的去手吗?一天挣几个大钱,不过是勉强裹腹罢了,所以,寻思着,若是东主您离了这官场,若不我也回家得了,十六年没回过家了,当真是苦了媳妇了,上面要伺候老娘,下面还在照管儿子,我……”

    “嗯……”

    看着神情痛苦的宋玉新,唐浩然很难想象,这个时代一个人为了求官,会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不曾回到家人的身边。

    “杰启,是该回家看看了,”

    “不过,子然,我觉得……”

    双目微红的宋玉新突然又苦笑道。

    “这个官场,这辈子,你怕离不得了!”

    “哦?”

    唐浩然一愣,旋即苦笑道。

    “你是说洋务吧,制台办洋务还需要我是不是?”

    办洋务?

    被人卖了一次,还不够吗?苦笑着,经过这一次之后,唐浩然发现自己实在是太过幼稚了,总是太之所以了,总经为一个约法三章,便能让自己在湖北畅通无阻,可实际上呢?

    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这个年头啊……

    离开了禁烟局自己应该怎么办?

    发挥自己的专长?请一个铁厂总办的位子,让汉阳铁厂不至于走那么多弯路?把汉阳铁厂建成远东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可有那么简单吗?

    与其说现在张之洞见禁烟初得成效后试图求稳,倒不如说,从一开始,对于自己试图把禁烟局办如如海关一般的衙门,便心存诸多顾虑,而这种顾虑一直埋于他的心底,这包商求稳不过只是导火索罢了。

    摇头长叹一声,望着滚滚长江,任由寒风吹袭的唐浩然却是一阵无言。

    而这时宋玉新却突然冒出一句话来。

    “子然,如果武昌容不下去,你不妨考虑一下北上天津,毕竟现在……”

    天津,不就是去投靠李鸿章吗?

    可李鸿章又能给自己呢?

    给自己一个洋务企业,或者入其幕,如果能让自己练兵的话……如袁世凯一般练兵,但这可能吗?在禁烟局的时候,尚还有可能借助禁烟的名义,建立属于自己的力量,但在企业……

    无奈和自嘲一声,唐浩然苦笑道。

    “杰启,这话不要再说了,香帅待我有知遇之恩,我焉能背之……”

    话音落下时,虽然嘴上说的场面话,唐浩然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没准现在香帅正寻思着用办法开了自己,如此才能免去“食言而肥”的名声。

    “子然……”

    话到嘴边,原本想劝东主让步的宋玉新也跟着长叹口气,虽说两人刚识一月,他知道在原则性的东西上,东主是绝不会让步的。

    “既然如此,那便走一步看一步吧!”

    在说出这句话时,宋玉新的目中却是闪动一道神采,有些事情东主或许不能去做,如

    “走一步是一步吧!”

    音落时,唐浩然朝着武昌城看去,想到城内的那位总督大人,他的心思便是一沉,现在他准备怎么办?

    是像桑先生说的那样,等着自己上条阵吗?

    “既然如此,那你就等吧!”

    (新书上传中,还望大家继续支持无语,求推荐、求收藏!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

 第46章 取舍(求推荐、求收藏)

    “子然上条阵了吗?”。

    大清早的,几乎是刚一走进餐厅,看到桑治平,张之洞便开口问道,而桑治平的无奈苦笑,却让他的眉头再次一蹙,闷声不吭的坐在餐桌边。

    过去早晚两次正餐,张之洞常会和幕僚们在一起吃饭。席上,国事、兵事谈得少,大多谈学问文章、野史轶事,甚至街谈巷议。而最近一段时间,在总督衙门餐厅里,张之洞却很少和幕僚们一起有说有笑地吃早饭,只有桑治平一人陪着他。在过去的二十天里,他一直在等着唐浩然递条阵,所谓的条阵,实际上就是让步,可问题是直到现在,他还没看到期待的那份条阵。

    “仲子,这几日,他在干!”

    “还是和往常一样,一心赴在禁烟局上!”

    桑治平心叹口气,试图再为唐浩然做些弥补。

    “想来,他是希望能把禁烟的条阵想的更周全些!这样,便可……”

    “便可稳而不失吗?”。

    张之洞端起小汤碗,慢慢地喝。

    “仲子,我知道你欣赏唐浩然,你看到他,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香涛兄……”

    确实,这正是桑治平欣赏唐浩然的地方,他就如同自己一样,耿直而不知妥协,认准了的事情纵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可,仲子,你觉得,这般周全于他,是爱护他吗?”。

    放下小汤碗,张之洞右手作五指梳,缓缓地梳理着胸前的长须,慢悠悠地说。

    “他初涉官场,有些事情,他看不到,可仲子你却看到了,现在朝廷地方有多少人在盯着湖北,盯着老夫,只等这里闹出事端来,到时候,老夫是断臂行以自保,还是力保子然……”

    说到这里停下来,张之洞又端小碗喝汤。在他喝汤时,桑治平沉默着,他知道,到那时被推上风头浪尖的张之洞只有一个选择。

    “当初,若非惜他之才,又岂会全其想为孤员之心,可是……”

    放下汤碗,张之洞的目中流露出可惜之状。

    “我现在却后悔了,不是后悔用他,而是后悔……到时候自己无力保他啊!”

    一贯耐不得沉默的桑治平,左右张望了一眼,看着张之洞说道。

    “这阵子,似乎又有不少人递条阵,提到禁烟一事吧!”

    “幕中、官场……”

    摇头长叹一声,张之洞朝窗外纷扬的雪花看了眼。

    “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禁烟局,从禁烟局成立的那天起,不仅有人在等着他出事,同样也有人在谋划着他出事,现在已经有人上窜下跳的想要谋划些了!”

    别说是其它人,便是自己也为禁烟局之暴利而心动不已,生怕若出乱子,毁去湖北洋务大计,这才有了与唐浩然的分歧,可其它人不同,他们盯着的是禁烟局是因为……哎!心叹口气,张之洞只觉得这饭菜越发无味起来的,若是子然能稍做出些让步,自己又岂会……

    望了一眼对面的桑治平,张之洞说道。

    “仲子,你说,当初我是不是做错了,毕竟……”

    话稍顿张之洞一时竟是无言,

    “子然确实少于磨练,猛然置于此位,的确有些急功近利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桑治平最终还是点头赞同道,无论是在他,亦或是张之洞看来,他们都认为唐浩然的坚持是太过耿直,圆滑不足,而他们恰恰忽视了一点——唐浩然之所以没有作出让步,是因为一但让步,意味着自己永远无法洗去“以烟敛财”的污名,他所坚持的只是最后一丝底线,尽管他已经放弃了太多的底线,但有些事情总是需要坚持的。

    “香帅,京师来了份电报,是总理衙门的。”

    恰在这时,赵凤昌进来说道。

    “总理衙门?”

    张之洞微微一愣,接过电报,拆开封来不过只是一看,脸色瞬间为之一变,猛的一拍餐桌,只震得桌上碗碟乱撞。

    “李合肥无耻!”

    “香涛(香帅)。”

    桑治平、赵凤昌两人瞧见张之洞火冒三丈的模样,无不是为之一惊,这是怎么了?虽说作为总文案,但赵凤昌并没有查看总理衙门电报的权力,所以才会这般惊讶,而桑治平却是惊于何事能让张之洞这般恼火。

    “仲子,你看,你看,总理衙门竟然把手伸到我这了,总理衙门是恭王主持的,恭王与他李合肥之间……”

    因涉及宗室,有些话张之洞绝不能说。

    “这不是李合肥于幕后策划,又能是何人所为!”

    接过电报的桑治平看过电报上的内容,顿时沉默了下来,而赵凤昌也在一旁看到了电报上的字样,其它的话他没看清楚,可最关键的几句,却一个没落。

    是调令,调唐子然于总理衙门候用的调令,理由再简单不过——该员精通西洋事物,又为各国公使所欣赏,现今外交事重,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总之一句话,朝廷要调走唐子然,湖北便割爱吧!

    这一份电报只看到赵凤昌内心激荡非常,倒不是因为唐浩然要入总理衙门为朝廷重用,而是因为总理衙门的这一出,彻底的扫清了他接掌禁烟局的障碍,作为香帅的亲信,他明白,对于香帅来说,他之所以恼怒是因为总理衙门挖了他的人,待火气下去之后,估计就会明白过来,这事倒也解了他现在的困扰。

    “香帅,这怎么能成,现在禁烟局初创,子然还要主持湖北的禁烟大事,岂能由得总理衙门乱来!咱们这就拟电回了他们!”

    赵凤昌看似的关切,却使得桑治平心底一阵冷笑,他这那里是留子然,根本就是在赶子然走啊!

    赵凤昌的急声,却让原本心恼的张之洞一愣,原本还怒气冲冲的他旋即坐了下来。他不住的在脑海中思索着,李鸿章假恭王之手,把唐浩然调往总理衙门,是为了?是想邀其入幕?还是不想他为自己所用?

    反复思索良久之后,张之洞觉得两种皆有可能,不过,相比于前者,也许李鸿章更看重的是后者,他害怕自己在湖北把洋务办成了,所以才会使出这般下三滥的招术,难道在他李合肥的眼中,若是离了唐浩然,自己便办不成洋务吗?

    想到这,张之洞便止住赵凤昌说道。

    “总理衙门毕竟是朝廷中枢,不能蛮干!”

    张之洞的话让桑治平的心底一叹,同时也让赵凤昌暗自一喜。当他从餐厅退到室外时,望着那雪花,赵凤昌的面上更是带着笑,那笑容显得极是得罪。

    “仲子,咱们一起到到花园去看看雪吧。”

    待赵凤昌离开后,发现大腿有点发胀的张之洞想到户外去走动走动。

    天空堆积着乌云,并不算大的雪花飘洒着,正月里的天气仍更显得有点寒意逼人。

    “香涛兄,外面冷,若不一起去到花厅里走走吧!”

    桑治平劝阻道。

    “好几天没有到花园去了,想看看,取件披风便行了!”

    一旁的亲随连忙找了件披风披在张之洞的的肩上,两人便向总督府后花园走去。冷风吹在脸上,身为北方人的张之洞不仅未觉得冷,反倒感到有些清爽。

    “治平,你怎么看?”

    他指得自然是总理衙门调唐浩然一事。

    “这……”

    “同治二年我考中进士,进翰林院,直至光绪七年外放山西,前后当了18年的京官。”

    张之洞似回忆般的话语,只让桑治平心底“咯噔”一声,顿时便知道了其想法,该来的总会来的,看来这武昌是留不下唐浩然了,有了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