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臣-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漠奇道:“此话怎讲?”

    “齐国两百年,干下的最大伟业,便是将北蛮人彻底打垮,不敢再窥视我中原大地。”曹殷感叹道:“北蛮居于庆国北面,自齐朝建国之后,一直都是中原大地的心腹之患。众所周知,当初北蛮人几乎成年累月都是游荡在齐国北部,隔三差五就要侵扰到齐国疆域内,烧杀抢掠,大肆破坏,齐国北部守军,根本不是北蛮人的敌手。”

    宋世清叹道:“庆国北面,那可是数千里的沙漠地区,北蛮人就生活在沙漠之中。那样的环境生存,让这群野蛮人战斗力极强,也极是凶残。北蛮上百个部落,那也是互相残杀,争战不断……!”

    “宋大人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曹殷笑道:“如果北蛮人拧成一股绳,团结一体,恐怕后来齐国也打不了北蛮人。”

    韩漠似乎明白什么,小心翼翼道:“后也是说,后来齐国利用了北蛮人的内耗?”

    曹殷对于韩漠的悟性,还是极其赞赏,道:“那已是齐朝建国一百多年之后的事情。这一百多年之中,齐朝受尽北蛮人的骚扰,也发动过多次的大规模征讨。只是北蛮之地,黄沙遍地,一望无垠,齐军深入沙漠之中,根本找不到北蛮的主力,而北蛮人在沙漠之中,却是如鱼得水,虽然国力远不及齐朝,但是齐军深入沙漠之中,正中北蛮人的下怀。齐朝三次北进沙漠,耗费巨大,虽然偶尔取得几次小规模战役的胜利,但是这三次北征,都以失败告终,无数勇士葬身于大漠之中,魂魄不得归乡……!”顿了顿,轻叹一口气,继续道:“直到齐朝日十四任皇帝齐勇帝登基,终其在位三十二年,定下的国策,便是北平蛮夷。只是这位齐勇帝乃是一代圣主,知道北蛮不是速除之众,所以登位初期,顶着巨大的压力,与北蛮求和,更是下嫁公主至北蛮,更是准许与北蛮通商……!”

    宋世清听的聚精会神,韩漠也是仔细聆听,只不过他却是极其灵巧,见到曹殷杯中茶尽,忙上前为曹殷的杯中重新斟上茶。

    曹殷温和一笑,继续道:“当时齐朝与北蛮是生死之地,无数齐朝将士死在北蛮人的手中,齐勇帝的这些措施,自然是无数人反对,不少人甚至都觉得齐勇帝是一个苟且偷安的昏君,不少正直臣子竟是当朝痛责,齐勇帝并不手软,虽然没有杀这些人,却是将这些谏言的臣子都拘押下了大狱。齐勇帝以强硬手段,推行了自己的举措,而齐朝的商人们,对于通商之策,却是极其欢迎的,毕竟北蛮人对于中原的物品,那是非常喜爱的,所以双方也就进入了为期十多年的和平期,虽然北蛮人也还时不时地对齐国边境发动小规模洗劫,但是双方十余年,却无大战。”

    韩漠道:“这是修养生息之策吧?若是臣下没有猜错,这通商只怕是幌子,实际上的目的,却是通过商人,对北蛮的地理状况以及部落组成进行了解,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齐朝之前数次大败,恐怕是因为对北蛮不够了解。”

    曹殷呵呵笑道:“韩漠,你说的不错。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齐勇帝之前所作种种,不过是忍一时之气,励精图治而已。趁着相对和平时期,齐朝的国力迅速上升,做好了再次北征的准备,而北蛮人却被齐朝的一系列亲和政策所迷惑,还以为齐勇帝是真的畏惧他们,戒心也渐渐松懈下来。他们终归是蛮夷,脑子比不得咱们中原人聪慧,大批的商人深入北蛮地区,探取了大量的地理和人事情报。”

    韩漠笑道:“臣下一直都觉得,商人乃是明处的探子!”

    “除此之外,北蛮部落间却也发生了各种摩擦。当时北蛮最大的部落是野史奈部,无数的小部落受尽他们的欺负,对他们已是生出极大的怨恨。野史奈部的酋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野史奈元和野史奈黎为了争夺酋长之位,大打出手,野史奈部内斗一起,不少小部落便联盟起来,对野史奈部发动了攻击,至此,北蛮最大的内斗开始,延续了数年之久。北蛮国力本就不如齐朝,这场内战打起,那更是削弱,而卧薪尝胆的齐勇帝,在这个时候,已经悄无声息地调动了大批的军队,带着商人们二十多年得来的地理情报勾画出的地图,对北蛮发动了突然袭击。”说到这里,轻轻一笑,道:“战争的结果,本侯不说,你们自然也是猜到的!”

    宋世清有些兴奋道:“大获全胜!”

    “不错。”曹殷笑道:“大获全胜,北蛮内战,已经是让北蛮人疲惫不堪,齐军如同天兵一样杀到,北蛮人措手不及,死伤无数,更是被齐军俘虏了十几万人……北蛮残部,则一路往北退,再也无力侵扰中原。”

    “那十几万俘虏如何处置?”韩漠问道。

    曹殷道:“这正是我方才所言,高阳郡的不同之处了。齐勇帝雄才伟略,但是到了最后,心肠一软,竟是没有处决这些俘虏。这十几万北蛮的男女老幼,则被安置到了如今的高阳郡,那些人至今还生存在高阳郡。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我们中原人一模一样,但是那些北蛮后裔,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还是称自己为北蛮人……所以东北军团五万之中,仅在高阳一郡,就部署了两万人,就是防备这些依然粗野的北蛮人发生动乱。”

    “原来如此!”韩漠这才恍然大悟。

    曹殷平静道:“东北有后党的大批庄园,有北蛮后裔,而且近些年,漠北那边据说又出现了当初远遁的北蛮人踪迹……凡此种种,庆国在东北的五万军队,一旦发生事端,恐怕都有些捉襟见肘,哪里还敢往南阳郡调。东北军团,西北军团皆不可调,而庆国虽然尚有十几万边军,可是总要留下大部分防备我大燕……如此一来,你们想想看,商钟离又能有多少正规军可用?就算临时凑齐一些民军,没有经过训练,更没有沙场经验,面对魏军如狼铁骑,又能有多大作用?所以本侯才说,商钟离真能用来应对魏国的兵力,并不是很阔绰……!”顿了顿,继续笑道:“所以庆国此番,以防为主……只不过商钟离恰恰是打防守战的高手,在防守之中,抓住战机,再反咬对手一口,所以抛开其他的事情,单论这一场大战,商钟离与司马擎天的对决,想必是一场很精彩的大战了!”

 第六七七章 老者留下的谜团

    昌德候曹殷定下了返程的路线,韩漠和宋世清自然也不好再多言,当下便由宋世清前往庆国鸿胪寺,将返程的路线知会庆国方面,庆国则是要在沿途做好接待和保卫事务。

    当一切就绪,临行前一日,云沧澜却是来到了皇家别院,请韩漠一同出去喝杯茶。

    韩漠自然知道事情不是喝茶那么简单,燕国使团即将离开,云沧澜想必是有些话要对自己说吧。

    二人就在警戒区之内的一家普通酒馆驻步,店里的掌柜倒是认识云沧澜,堂堂上京警备营总制使光临小酒馆,掌柜自然是激动无比,悉心将二人安顿好,酒菜上全,这才退下去,顺手将门带上。

    云沧澜的眉梢间,看起来略有几分疲倦之色。

    韩漠却也能理解,自打云沧澜出使燕国开始,一直到今日,精神始终紧绷着,也应该没有休息好,略有疲态,实属正常。

    云沧澜亲自为韩漠斟上酒,一言不发,端杯相敬,韩漠亦是端起杯子来,二人都是一饮而尽。

    “在燕国,沧澜与韩兄品过茶饮过酒,来到庆国,沧澜也不能怠慢。”云沧澜看着韩漠,平静道:“不过让韩兄在庆国受惊,沧澜在这里且以水酒赔罪!”

    说完,云沧澜又将杯子斟满酒,自己端杯而尽。

    韩漠看出云沧澜似乎有满腹心事,但始终不好动问,含笑道:“云兄客气了。”

    云沧澜凝视着韩漠,轻声道:“好在……韩兄已经诛除了凶手,倒也没有带着遗憾离开!”

    韩漠不动声色,笑道:“云兄此言,韩漠有些听不明白!”

    “韩兄不必多心。”云沧澜平静道:“今日在这里饮酒,只是以私人身份相请,所言所行,与其他一切无关,只是沧澜为人有些好胜心,所以点明一二,无非是不想让韩兄将沧澜看成一个无能之辈而已。”

    韩漠呵呵笑道:“云兄此言差矣。在韩漠看来,云兄乃是如今庆国数一数二的年轻才俊,日后也定是庆国的栋梁之才!”

    云沧澜微微一笑,道:“其实在沧澜看来,韩兄亦是燕国日后的栋梁之才!”

    “过奖过奖!”

    “谦虚谦虚!”

    二人相视一笑,云沧澜才轻声道:“韩兄做事干净利落,神不知鬼不觉,沧澜自问也不笨,但是却偏偏没有找到丝毫线索……人说燕国花厅暗黑之术强过我庆国紫衣卫,沧澜一直都是不服,但是现在却是有些相信了。”

    韩漠含笑不语,只是拿起酒壶,为自己和云沧澜斟上酒。

    “只不过……!”云沧澜凝视韩漠双眼,平静问道:“那位天师消失过后,齐天观却没有半点动静,宫里也是一句话也没有,这倒让沧澜心存疑惑许久……!”

    韩漠呵呵笑道:“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天师却是很容易找到……宫里或许根本不在乎一名天师的失踪,因为你们随时可以找到更好的道士……!”他端起酒杯,拿在手中轻轻摩挲,却并没有饮下杯中酒,只是悠然道:“或许那位天师过不惯道观里的生活,偷偷离去,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云兄军务繁忙,你看看你,脸上都显出疲倦之色,就不要太过操心这些鸡皮蒜毛的事情……免得弄个未老先衰,那可是你们庆国的大损失啊!”

    云沧澜苦笑道:“想不到韩兄也有说话如此刁毒的时候。”顿了一顿,才问道:“听说贵团明日启程,却是要从西线回燕国?”

    韩漠点头道:“这时侯爷定下来的事情。”

    云沧澜淡淡问道:“为何舍弃平静的东路不走,要走西路?”

    “平静?”韩漠笑着摇头道:“韩漠倒不觉得东路平静……前来途中,公主遇刺,幕后真凶直到今日都没能找到,似乎也谈不上平静吧?”

    云沧澜眼中划过一丝丝恼怒,道:“说起此事,韩兄似乎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对沧澜说过……那位安军使秦思,好像已经被韩兄交给了国舅。”

    “国舅说过可以帮我们查到凶手,而且秦思终归是你们庆国人,为了两国的和睦,总是要交出去的。”韩漠平静道:“交给你,交给他,对我燕国来说,并无区别……你们庆国内部的事情,我们燕国是没资格去理会的。”

    云沧澜皱着眉头,随即眉头舒展,笑道:“是沧澜失礼了!”

    “庆国人懂礼貌,在你身上我是看的最明显。”韩漠哈哈一笑,随即道:“选择西路,或许时候也想慰问一下你们南阳郡正在迁徙的大批百姓,或许是要感受一些大战的气氛,又或者是想看看圣将的布阵之法,谁知道呢?只不过……韩漠心中也倒是想看看圣将如何布阵,毕竟是一代名将,若是能学习一二,也不虚此行了!”

    云沧澜笑道:“韩兄当初就以不到千骑破关,已经是名动天下,若是日后再有战绩,恐怕也会列入名将之列了。”

    “名将……!”韩漠摇摇头:“云兄说笑了。”顿了顿,颇有兴趣地问道:“据说十方名将,便是由贵国所评出来,云兄可知详情?”

    “十方名将……不过是九年前才评定出来。”云沧澜淡淡笑道:“上京城曾经有一处天机阁,阁中有位知识渊博的天机老者,很有威望,他熟读兵书,喜谈兵法。当时他立下一个规矩,进入天机阁,能够口战兵法胜过他,便可以得到五十两黄金!”

    “可有人胜过他?”

    “没有!”云沧澜很干脆地道:“舌战兵法,无人可胜过他。也正因如此,他才有足够的资格品评天下名将!”

    韩漠笑道:“如此人物,自然是有资格的。只不过,他既然那般厉害,你庆国为何不要以他为将?”

    “这位老者出现得很突然。”云沧澜叹道:“他出现在上京城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年逾古稀,而且据说还患了一种怪病,见不得光,传说只要见光,他便会虚脱……这也是一大奇事吧,至今我也是不知道真假!”

    韩漠懂得医术,自然知道这是一种病症,点头道:“想必不会假。”

    “不管真假,八十多岁的老爷子,身体又差,请他出来担任官职,只怕是行不通。”云沧澜微笑道:“而且至今为止,谁也不知道那天机老者从何而来,天机阁突然间就出现。”

    “十方名将,便是他品评出来?”

    “其实在十方名将之前,天下便已经有五方名将的称呼。”云沧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自己斟满,缓缓道:“圣将自然在列,除此之外,东方之虎萧怀玉,山南金锁锤司马擎天,西地苍狼杜无风,还有一位便是风国的南蛇布速甘,这五人在十方名将评定之前,便已经名动天下。”

    韩漠摸着下巴,问道:“五方名将,又怎地变成了十方名将?”

    云沧澜怪异一笑,道:“或许是这位老者追寻所谓的十全十美,又或者天地十方,五方之称,有些不伦不类吧!”顿了顿,才道:“所以九年前,在天机阁中,天机老者请了十人作客,评定十方名将……圣将,也在其中!”

    韩漠“哦”了一声,对于此事,他是十分感兴趣,认真聆听。

    “据说当时这些人在天机阁中议了两日两夜,最终又是评定出了五位名将。”云沧澜叹道:“只不过这些人虽然抛出了十方名将之说,但是却并没有向天下公布这五人是谁。只是其中有一人曾提到,这新评定的五人,俱非在朝将领,而是在野的五位武道强者……换句话说,在朝的五位强者,乃是统军名将,而在野的五人,可称为武道名将……!”

    “原来如此……!”韩漠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云沧澜正色道:“只不过这十方名将,无论在朝在野,亦都是突破了人体之极致,达到了武道的巅峰。当年圣将被列为五方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