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击溃敌军,至于防御上的事,只要能击破支那军的装甲部队,相信帝国的勇士们是会克服这些困难的。”

    虽然此时由于与民国的全面战争,日军大本营不得不暂时以陆军为主。战争的消耗已经大量挤占了原本应该偏向海军的军费。但发展海军是日军立国以来的国策。哪怕现在因为局势的原因,但这也只是一时的,而作为海军最为重要的燃料,近卫文磨自然希望多腾一点出来。以备以后的不时之需。

    “暂时便以九七式坦克为主吧。不过坦克搭载的火炮必须进行一定的改进,增强火炮的威力刻不容缓。现在仅仅能在三百米左右威胁支那军坦克,还远远不够,必须将这个距离提高到五百米,甚至八百米。”

    杉山元此时也点头道,毕竟在他们这些上层的眼里,坦克兵也是兵,只要能取得胜利,死伤一些也算不得什么。而且四式,九五式战车的大油耗,对于大本营高层而言,是十分敏感的。毕竟此时日军的油料基本上依赖进口。而战略储备只有一年多的使用量。而同时,他比起近卫文磨要更加了解战斧坦克的可怕之处,九七式除了其驾驶性能外,比起九五式坦克最突出的是采用了57mm坦克炮,使得攻击能力上升了一大截。不过相比起战斧坦克的龟壳,57mm短管坦克炮仍然有些不足,至少比起此时西北加装的长管47mm炮威力并不显得更大。

    而相比起九五式轻型坦克,九七式也只是将装甲厚度提高到了25毫米。比起日军的心腹大患战斧式坦克,仍然还有些不够,九七式仍然要靠近战斧相当的距离内才能对战斧的正面装甲造成威胁。而日军越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已经够西北军的坦克打上几炮了。为了省油,还有产量让道,防御可以稍低,但攻击,却是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的。

    人总是会随着环境改变的,九七式坦克在日军服役的时候,刚开始也只是采用的37mm战车炮。但在此时西北军的压力下,换装57mm坦克炮的时间,比起历史上的进程大为加快。

    “现在九七式的产量有多少?”近卫文磨问道。

    “现在主要以三菱重工,龟有工厂为主。三菱重工那边月产11辆,龟有工厂月产7辆。如果适当减少九七,九五式的产量,九七式的产量还能有所提升。”技师如数家珍的报告着各种数据,不管如何,就算仍然还比不上敌军的战斧,不过九七式已经是现在日军最为新锐的武器了,也能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对手。

    “嗯,必须要加大九七式的生产数量,尽早终究支那西北军在装甲部队上的优势,重朔大日本帝国皇军的赫赫威名。”

    近卫文磨点头道,对于近期坦克产量的提升,表示满意。只是一想到大幅度飙升的坦克产量,要挤占的钢铁,尤其是油料,近卫文磨心里就一阵抽搐,随着对华战事的扩大,尤其是在西北军的反击下,日军派往在华的航空兵,装甲部队都在持续扩大。消耗的油料更是急剧提升。在眼下美国那边并未扩大石油出口量,大本营由于急剧膨胀的军费开支。远超历史上的战争消耗,战损,抚恤。

    挤占了日本大量的资源。甚至动摇到了对于石油储备的投入。到现在为止,让日军高层都极难接受的一个事实是,石油战略领略的提升不仅没有出现预期的增长,而且增加的幅度与日本工业,战争的增长消耗,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原本可以消耗一年半的战略储备。按照眼下的消耗速度,甚至支撑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只是随着眼下对华战争的扩大,日军也是骑虎难下,要么将敌军彻底打趴下,要么直接放弃之前得到的在华利益。后者显然不可能,谁提出这样的想法,估计要被军部的那些马粪直接再来个兵变。而且还要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没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去轻易冒险,而且此时大本营此时也认为在华的战争虽有坎坷,但总体进程,还在计划之内。只要最后击溃民国*军队的抵抗,现在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除了坦克上,要有极大的加强,帝国在空军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快进程,支那西北军的飞龙战机的后续改进型,性能提升得非常快,若不是其航程不足,恐怕帝国飞行兵团,在支那所遭受的损失要更大。就是帝国新锐的九七舰战,在格斗性能上,也占不到对方丝毫优势,甚至还有一定幅度的落后。落后的支那,竟然能相继研制出这些可怕的武器,若非帝国在舆论上进行了控制,恐怕早就闹翻天了,就是天皇陛下,对于此事也一直耿耿于怀。”

 574章 训斥

    “不止如此啊,自从徐州会战之后,我也反复的翻阅了一些有关于支那西北军的资料。一切还是源自于姜立这个人。早些年,他便开始了对航空产业的而已,听说派了大量的留学生进入欧洲,美国的一些理工学院。另外又与德国取得了全方面的军事合作。因此获得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在德国和美国的帮助下,在西北陆续建立了一些兵工厂,并且引进了维克斯坦克的生产技术,有了一定的坦克制造基础。而他的资金,除了当初从满洲国带走的大量财富之外,背后更是有着英,美,苏等国的支持。这些鬼畜,可并不愿意看到帝国在东亚一家独大。他们希望支那能进一步拖住帝国的大军,消耗帝国的战争潜力。”

    “而姜立此人,不仅在军工制造上卓有建树,对于一些战术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否则当初也不会在奉天城让帝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与羞辱。而此时,他们不仅有了飞机,大炮。而且在单兵的武器上,也有了更新换代。甚至还将二十多年前的欧洲大战重中的一些经典战术翻了出来。抽调军队中大量神枪手进行训练,将其组成狙击手编队,这些狙击手,在战时,专挑我军的军官,机枪手,掷弹筒打。不仅对我军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阻止作用。而且对于我军士气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这些狙击手不止活跃在战场上,而且还在后方战场的游击战中,让帝国对占领区的统治管理一直处于一个十分糟糕的位置。所以帝国不仅要生产比支那西北军更强的坦克与飞机,还要训练更强悍的士兵,将西北军的气焰压制下去。”

    近卫文磨阴沉着一张脸道。

    相比起近卫文磨阴沉的脸,杉山元表情同样好不到哪里去。日军如此急于攻占武汉,广州。除了武汉中央军的实力要差一些外,也是想切断南面通往西北的补给线。另外逼迫武汉中央政府投降,孤立西北军的地位,再集中精力收拾这个在民国最为难缠的对手。那么民国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大半了。只是了解得越多,越能察觉到来自西北的威胁。

    就连此时的近卫文磨,杉山元虽然打心眼底愿意相信,但又不得不承认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日本的军工企业,不得不因为西北的压力,而被迫作出一些改动,来适应未来的战场。而此时日本的军工企业研究人员加班加点,也无法在最新锐的武器上占据彻底的上风。似乎除了武器的规模优势外,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这真是一个让人无比沮丧的事实。

    虽然日本舆论上仍然在大肆宣传在民国所取得有一连串胜利。极力缩小自己的伤亡,煽动全国民众对于这场战争的支持。此时日本各地都在张灯结彩,接连庆祝在民国所取得的胜利。最近攻陷广州一战确实打得漂亮。只是近卫文磨这些人却也知道在本土宣传的这些大胜的水面下,隐藏着多大的损失。

    不过不管如何,因为西北军新近服役的一些武器,导致的日军伤亡急剧上升,终究还是引直敢日本大本营的警惕。从某一方面讲,西北的异军突起,对于日本军工企业的发展,还是有些促进作用的。战争永远是武器最好的催化剂。

    。。。。。。。。。。。。。

    一阵噼啪的炮仗声中,领袖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呜”挂着一朵大红花的火车沿着铁轨逐渐向远方驶去。

    而此时在白银机车厂大门前,悬挂着红底黑字的条幅。庆祝西北所产第100火车头成功投入运营的字样。

    “在如此贫瘠的地方诞生这些工厂,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现在看起来,还有些不可思议呢。当初咱们在江西跟国*军打,全靠两只大脚板,把国*军带进山里兜圈子。再循机消灭他们。可自己累得也够呛,西北这边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一车皮就能拉走几千人。从甘肃这边到中原,要是换了以前,等咱们跑到中原,估计战场上都没咱们什么事了。”

    周总脸上也满是喜意地道,“汽车厂那边今年产量也上升得十分快,现在卡车,汽车的产量加起来都达到了三千多辆,去年我们的产量就突破了3。5万年。到今年底,达到4。5万辆问题应该不大。上兵伐谋,次兵伐交,下兵伐城。现在四川那边修通的各条公路大部分都在西北的控制之下,铁路完全为西北所控制。路面上跑的也基本上是西北所产的汽车,卡车。天上飞的也是西北的飞机。那些汽修,加油厂,养活的一些店铺都是靠着西北吃饭,甚至不用派兵去占领川南,蒋委员长也是无法消除西北对川南的影响力了。”

    “领袖,我听有些人说,这造汽车与造坦克方面也有些是相通的,现在西北的汽车产量如此之高,但月产坦克几经提高之后,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几辆。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咱们西北军的战力,这样会不会有些不太好,另外西北虽然发展得十分快,但有些方面,却和洋人的那一套十分接近了,有些像是在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点我跟苏联那边的指导员也交流过。资本主义的东西再好,但终究不是正道,咱们要推行的可是社会主义,向更为文明的**迈进。可不能任资本主义的毒瘤在西北肆意生产。”

    大部分人脸上一片喜意的同时,此时有人却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名戴着黑边眼镜的中年男子紧皱着一副眉头道。

    “依你之见,又有哪一些是资本主义的毒瘤?我倒想听一听你有什么高见。”此时一道平淡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一名身形削瘦,看上去脸色不太好的半百老者走了过来。

    “原来是藏总管,总叨念着这两天要再去看你,没想到你就康复了。今天可真是双喜临门。”周总看到警卫员护卫的藏式毅,朗声一笑道。对于这位缔造了西北工业的元勋,周总还是相当尊敬的。

    “本来还要休养一阵,不过平时忙惯了,这一闲下来,反而浑身不自在。”看到周总,藏式毅也是一笑,对于姜立全面引入红色势力执掌西北政权,藏式毅本来内心是有些抵触的。但毕竟还是拗不过姜立,只是这些日子以来,藏式毅也细心观察过。西北的煤,铁,其他矿产产量大幅度升高,还有各项水电修路工程的进展,在扫除西北基层一些贪腐的官僚机构,红色势力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弥补了以前西北相当的不足之后,藏式毅心里也有了些改观。本来刚要跟两人打招呼,却听到了另外一名政治工作者有些含沙射影的话,顿时心头火起。此时同领袖,周总照过面之后。仍然语气不太好地道,

    “本来心情不错,不过刚才听到这位张同志的话,倒是有些不敢苟同了。不知道张同志有何高见?眼前又有哪些毒瘤是要除而未除的?”同领袖和周总见过礼之后,藏式毅目光灼灼地看向刚才满腹牢骚的张政治工作者。

    “毒瘤多了去了,可以说四处都是。为什么你们的人要阻止我们进入兵工厂,都是党员,为什么我们的人就不能指导兵工厂的工作。人家苏联好心好意地派指导员过来,进入工厂指导意见,为什么要三番两次将人拒之门外。弄得苏联人都大为光火,现在对西北的支持力度大幅减弱,甚至志愿队去了南面,去了武汉,也不愿意留在西北。这是为什么?还有,现在西北各个城市,到处都是商贩买卖,甚至与洋人之间倒腾物资。这不是资本主义又是什么,这种政策根本就是错误的,必须要改,雷逆风行的改。必须让党的成员进入各个兵工厂指导工作,不能在党内搞独立化。”张政治员情绪激动地道。

    “理不辩不明,既然你说了这么多,那咱们就来说道说道。咱们就来说具体一点,你或者说你派过去的人,想进入哪一家工厂指导?”藏式毅听对方说了一大通话,有些好笑地反问道。

    “战车工厂,难道不行吗?”张政治员冷笑道。

    “行,你们又想指导哪一方面呢?”

    “自然是指导工厂职员,技师,技工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提高生产积极性,努力提高产量与坦克性能。”

    “提高哪一方面的性能?你知道坦克的生产,需要负责哪些方面的性能?”藏式毅追问道。

    “提高哪方面的性能,自然有工厂的技术人员负责。”张政治委员理所当然地道。

    “也就是说你,还有你派过去的人,对坦克的生产一无所知。还要跑过去搞指挥,你说要指导思想工作,你知道现在坦克工厂的人有多忙吗?你知道研究所那边的技师,技工每天只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提高坦克的技艺拼命吗?你派人过去指挥,把工人,技工们召集起来三天一大会,一天一小会?你知道这些开会的时间,可以让工厂多生产几辆坦克吗?你知道现在机械运作到了什么程度?再加强机械的工作强度,会损伤机械的寿命吗?你在什么都搞不清楚,两眼一摸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要带人过去搞指挥。你什么都搞不清楚,你指挥得来吗?”藏式毅质问道。

    “你怎么知道我们指挥不过来?你不让我们去接触,又怎么知道我们指挥不过来?”张政治委员有些气极败坏的道。

    “术业有专攻,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道理都不懂吗?既然你们什么都不懂,那就摆正自己的态度。哪怕是进了工厂,也最多只是一个学徒工,甚至连学徒都不如。你要真有这个本事,自己整一家战车工厂出来,若是你能证明自己干得更好,不是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别人自然服气。工厂有工厂的规矩,对于人员的选拔,工厂不反对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