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农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八零农家女-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村子里有些风言风语冒出来,说周大芳挑剔,眼光高之类的,也不看看自己水平,要不怎么这么大了还找不到婆家,周大芳本来就有些不快,这下更是吃完饭一句话不说就去床上躺着了。
    林新珍过去坐在床上叫她,“大芳,大芳?”
    她一声不吭,只在被子里动了动。
    林新珍继续柔声说:“大芳,你别生气,妈会操心再找个好的给你!”
    周大芳蹭地从床上起来说:“算了,好不容易介绍个好的给我,结果是有病骗我们的。我也不找对象啦,听说人家大城市都结婚晚,我想去外地打工!”
    “去外地打工都苦着呢,一般咱们这里出去的人都是去南方工厂里打工,上的都是三班倒。你又没技术,干的是最低层的工作,听说连上个厕所都得小跑着去。”周猛劝自己女儿。
    “再苦还能有咱们农民苦?看村长他家闺女长得还不如我呢,人家不也找个不错的女婿,说到底还不是咱们家穷嘛,我不怕苦,只要能挣来钱就成!”
    林新珍也觉得对不起女儿,让她白欢喜一场,哄她,“你看电视上那么多被骗走的,现在一个人去可不成!就是想去,也得等村里春节在外打工的回来,我们问问情况再说。”
    周韵觉得这样正好,魏大安的事竟然激起了周大芳的志气。其实她的思路是对的,他们这里人多地少,除掉一家吃的粮食,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要想挣钱,除了副业,还是要走出去。
    世上的人分为多种,一种高瞻远瞩,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一步步向目标迈进,自然成绩不菲,一种是随波逐流,人家怎么样自己就怎么样,得过且过,无疑周大芳属于第二种。没有意外,一辈子就混着过去了。
    现在有了外因,从而激发她的上进心,也激发一家人同仇敌忾,从一方面来说,这是好事。
    “让我姐去城里做小吃卖吧,她手艺好,挣钱不成问题。”周韵前世创荡认识一对卖油饼的夫妇,就靠早晚卖饼,一家在城市买了新房,两口子过一段还抽时间去外地游玩,过得很是潇洒。
    周大芳爱吃,做得也好,前几天一碗没什么调料的面条都被她做得香喷喷的,这是周韵想出来最合适她的发财门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自己挣来钱,会有更大的信心和成就感,就是以后出嫁了自己有本事挣钱也让人高看。
    周大芳眼睛一亮,“行啊,我就去做吃的卖,不给人家打工。反正总比在家种田强。”
    “你们都是想一出是一出,做生意哪有那么好挣的?那都要能说会道,还要脑子灵活才成。”一家人都是老实的种田人,以女儿的性格,除了给别人打工,林新珍不觉得女儿能干得了其他。
    周大芳去屋里抓了一把花生剥了皮扔进嘴里,觉得父母的思想太老旧了,“反正就是赔也赔不到哪里去,我就想试试!”
    周大芳一心想去城市里,林新珍夫妇觉得她一个女孩不放心,又没那个做生意的头脑。一时气氛僵持下来了。
    看这样周韵又出主意:“要不这样吧,我们家不是有花生嘛,我们先做些咸花生卖,让大芳姐试试,如果合适了再让她去城里闯。”
    “你会做咸花生?”现在乡里卖的都是那种原味的炒花生,要不就是生花生米,也没几个人买着吃的。
    “这个很容易啊,我原来从书上看过做法。咱们试试看。”周韵也喜欢吃咸脆花生,前世她还自己鼓捣过。
    林新珍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主意好,反正家里种了不少花生,平时都是榨油自家用了,这不过换了种吃法。
    说干就干,一家人把坏的长得不饱满的花生挑了出来,洗了一大锅,按周韵吩咐,周胜武去买了不少佐料,周韵斟酌了分量,放进锅里和花生一起煮。
    很快,香气飘了出来,周大芳抽抽鼻子,“现在吃我觉得都很香。”
    煮熟了之后就浸着水泡,直到晚上,周韵尝了尝,大料和盐味都进了花生里。味进去之后要炒,把湿花生炒成干的,这个工作交给了周胜武和周猛。因为火不能太大,怕外表糊了,从湿的炒成干的,就要反复地翻炒。
    看周胜武一直在那里不停的动作,周韵想,现在就有后世的那种翻炒机就好啦,那样不光是花生,像糖炒栗子之类,也可以自动进行了。
    花生炒干之后,吃起来又脆又香,和湿的比起来更为好吃。周胜武一连吃了好几个,让周猛敲了他一下,“别吃多了,这是准备卖钱的。”
    “爸,妈,大芳,小芳,你们尝尝,真好吃!”周胜武嘿嘿笑了笑,拿了一把给大家。一家人都各捏了一个尝了,周猛眯着眼一付品味的样子,“是好吃!又有原味花生的酥脆,还带了咸香。”
    好吃是好吃,却谁也不舍得再吃了,这都是准备卖钱的。大家又继续忙了起来,因为不知道生意如何,他们只做了四十斤,准备看看情况再说。
    咸花生到底怎么样呢,一家人都好期待啊。

  ☆、第11章

第二天一大早都起床了,周韵说:“姐,哥,你们一人去一个地方,在咱们乡里和十里铺镇上找店代卖。这样卖得可以快些。”然后她叮嘱了两人几句。
    两人都觉得没问题,为了保险,周猛带着周大芳,周胜武带着林新珍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带着花生出发了,周大芳两个去的是她们所在的乡周岗乡政府所在地。到乡里后周猛推着自行车在一边等着,周大芳去了一家主卖干果的商店,把自行车向店外一放,进了店里。
    店主是个烫着大波浪的女人,看见周大芳,问:“妹子,你要买什么?”
    周大芳想着走之前妹妹说的话问:“大姐,这里有咸花生卖吗?”
    大波□□人叫王芬,笑道:“还是花生刚收下来的时候有自己煮成咸的吃,现在都晒干了,哪有咸的啊!”并且,煮成咸的花生仁一放干都皱巴巴的,硬得能当小石头,根本不好吃。要不,她也不会不做这个生意。
    周大芳掏出自家的花生,“怎么没有,你尝尝,这就是咸的啊!”
    王芬看着花生外表白白的,很干净,接过去剥开一看,仁也饱满,一尝,咸香可口,还带有甜丝丝的味道,虽然没有原味花生酥,但别有一番风味。
    她眼前一亮,“妹子,你这花生哪里买的啊?挺好吃的。”
    周大芳憨憨一笑道:“不瞒大姐,这是我做的,想着看看乡里有没有卖的。我问过你这家店再去乡里东头看看。如果都没卖的,我想自己摆个摊卖。”说完假装无意叹了口气,“就是感觉摆摊很麻烦啊。”
    王芬经常做生意,对新口味很敏感,知道这个咸花生一出来,还有几个买自家的原味花生啊。又听周大芳的“自言自语”,灵机一动,“妹子,我看你就觉得亲近,你看你要光卖花生,品种太少不好卖啊,再遇上刮风下雨还卖不成,不如这样,你把花生摆我这里卖怎么样?我给你钱,你也省了麻烦事。”
    “这样不太好吧,我离这儿远,又不能天天来收钱。”周大芳把憨厚的本色发挥十分。
    王芬越发觉得从这个老实人手里能占到便宜,狠狠心道:“我这店里东西许多都是代卖的,卖过了才给供货的人钱,不过你的我提前把钱全给你,妹子,我也是看着你就亲切,就像自己亲妹子一样,才提前买断你的花生。”
    “那好吧,那多少钱一斤?”
    “原味的卖三块一斤,咸的我给你三块三。”
    “那算了,这个费的工序多着呢,我还得买大料什么的,三块三都是白费工夫。我还是再看看吧。”
    王芬牙一咬,“三块五,再多我就卖不出去啦。”
    “那好吧。”周大芳假装同意了,心想,妹妹交待的办法可真管用,对方自动就说要买断自家花生。
    她喊了周猛过来,周猛把自行车锁好,掂着袋子进了店,秤过正好20斤。才这么点?王芬有些不满意,如果这个姑娘再把咸花生卖给别人怎么办?反正天冷,干花生也放得住,多进些也没什么。
    “没有更多的了?”
    “先卖着看看吧。我们明天还会来的。”周猛看女儿这么快就把生意谈成了还很惊讶。
    “那两位,说好在我这里卖,你们可不能卖给别人啊。”
    “放心吧,在咱们乡我是不会卖给别人的。”意思说在别的地方你可管不着了。
    王芬松了口气,这样她这个店里就有压过东边代销店里的东西了,就痛快地数了七十块钱给了周大芳,还抓了一把糖块给她吃。
    出来两人还跟做梦似的,周猛做主买了两斤肉,一块豆腐回了家。周大芳就开始洗煮花生,做午饭,饭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林新珍和周胜武也回来了,一问,他们两人也很顺利把花生卖了出去。
    林新珍激动得不行,“原来你们卖白菜,跑一天一大架子车白菜才卖二三十块钱,今天这二十斤花生就卖了七十,除掉花生钱,大料钱,这怎么也得赚了有三十啊。”
    “我们也一样啊,这加起来得有六十块啦。”周大芳看妈妈忘了自己那一份,忙道。
    “主要是小芳这主意出得好,她也知道怎么做,所以才能卖得上价。光是生花生可不值这么多的。”
    “这真是没错,小芳脑子可真活。”周大芳搂着放学回来周韵的脖子,笑得眼都眯起来了。周韵手把手教会了她怎么做咸花生,以后她也可以自己挣钱花啦。
    “以后你们得记住对小芳好。”周猛告诫家人,不是这个养女,他们也挣不了这个钱。
    “这是当然啦。”现在除了亲情,他们对周韵还有一分感激之情。
    “我也没时间,主要还得看你们的,不过这个方法可不要交给别人,不然就不值钱啦。”周韵忙道。
    “放心吧,谁问我们也不说。”林新珍说着,心里却得意得不行,养女真是能干啊。
    第二天更让人高兴,他们两家分别送去了三十斤,可王芬说是卖的快,让他们一次送80斤,十里铺镇要的更多,他们进了100斤,这样可以过两天再送一次就行。
    一家80斤,一家100斤,这让周家人惊呆了,林新珍擦擦手心里的汗,“天啊,这一天能挣两百多钱,我不是在做梦吧。”
    周大芳掐了她一把,疼得林新珍拍她一巴掌,“死妮子,怎么掐你妈?”她也是激动得狠了,原来绝对不会说死这个字眼的,嫌不吉利,这次说了之后才意识过来,忙又祷告一番,让各种神仙不要信了刚才的话。
    周大芳被拍也一点不生气,挤眉弄眼道:“妈,你不是说这是做梦嘛,我让你清醒一下。”
    周韵看着一家人这样心里很高兴,这个家现在不像原来那样如一潭死水般沉寂,挣到钱让这个家充满了向上的希望。
    外面人要的花生多,这让周家除周韵外的四口人手脚忙乱,一下子煮那么多花生,得多大的锅啊,还不能用铁锅,不然一加盐容易起化学反应,煮出来的花生外壳发黑。一家人整整忙了一天,才满足了两个乡镇的需要。
    随着情况稳定,一天卖出去50斤到80斤之间。熟练之后,一个人就能顾得过来,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家里生活明显开始改善,再不像原来那样,每天要么是凉拌白菜,要么是炒白菜,现在每天不是买豆腐豆芽就是买他们田里不种的菜,几种换着吃。
    家产的鸡蛋再也没有外卖过,都自己吃了,早上每人一个煮鸡蛋,晚上还有炒鸡蛋。隔两天还会去买斤肉换换口味,加上周大芳的好手艺,吃得他们一家心满意足。
    周大芳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直说这才是过日子呢。原来每天都吃的是白菜,一想起白菜就胃里都直犯酸水,现在同样是白菜,和着肉一起炒了,再放些米分条,真是香得很。
    钱是英雄胆,这话对周韵养父母一家也适用,他们再出去的时候,声音洪亮了,腰杆也直起来了,简直是容光焕发。

  ☆、第12章

再次做红烧肉块炖土豆的时候,林新珍说不管怎么,感谢张淑芬的提醒,让周韵给他们送去了一碗,说给牛牛吃。周韵想到前几天大芳带回来的糖,也拿了两块带了过去。
    张淑芬接到肉还有些羞愧,自家公婆做了那样的事,她也没敢挑明,反而二婶一家不计较,好不容易做点好吃的还想着他家牛牛,直说以后有什么活只管给他们说一声,别的不说,他们总有一份力气。
    这个嫂子倒是可以交往的人,周韵答应了,拿出糖逗牛牛,“叫二姑。”
    牛牛流着哈拉子笑嘻嘻地说:“二狗!”
    周韵哭笑不得,“是二姑。”
    “是二狗!”
    “不是二狗是二姑。”
    “不是二狗是二狗。”牛牛吃力地说。
    好吧,对上这个无齿小人,周韵败退。
    他们自家种些花生,是为了榨油吃,自己也能当个零嘴,多余的并不多。一周下来,家里的花生不多了。
    和家人商量后,周韵中午写了一张收购花生的布告,拿出去贴在村里人经常聚堆的大槐树下。
    村里还没有个人贴布告的,这可真是稀罕事。不一会儿,就聚了不少人在那里看。
    “小芳,你家要收购花生?”
    “是啊。”现在是因为别人没想到,他们占了先手,才能这么容易挣这个钱。
    这一语就像石头投进了水里,激起一片水花。
    “小芳,你家怎么要收花生呢?”
    “我们在做炒花生卖,所以要收。”反正这事早晚瞒不过人,不如大大方方挑明了。
    “看来你家真发财啦!怪不得看你爸妈他们天天高兴得不行。”
    “可不是,我说三天两头闻到他们家有煮肉的香味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可真是赛神仙。”也有人羡慕不已。
    “也不算是,不过挣个加工费罢了。”钱不外露,周韵自然谦虚。
    周家要收花生,都是乡里乡亲,地方又近,村里人都愿意卖给他们。不过,周家一时半会也做不了那么多咸花生,也没那么多钱收,周猛就出面和他们商量先放在村民自己家,等用花生的时候再拉过来,等做成咸花生卖出了,钱再给他们。这就等于佘人家的花生。
    反正花生放在家里也是放,又都知道周猛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