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色共欲满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情与色共欲满尘-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朕不许!”
  玉娘推开伯祯,亦不再言语。
  伯祯吼道:“贾玉娘,做人要言而有信!”
  玉娘回眸一笑,“我记得我不曾允诺过你。”
  “简直一派胡言!朕与白宫有约,白宫将你献给朕,以出谋划策,如今一言不合你便弃之不顾,这便是白宫人的行事作风?”
  玉娘不欲与之争论,道:“我累了,皇上请回罢。”
  伯祯仿若未闻,一股脑的坐在贵妃椅上,雷打不动。
  夜时,亦是死皮赖脸的留在玉娘的床帐里自荐枕席。
作者有话要说:  

☆、各怀鬼胎斗智勇

  居上位者,能屈能伸。
  眼下伏低做小能稳住人心,又何妨。
  “玉娘,朕是一时心急,慌了神,这才口不择言。你全当朕是胡言乱语一番,别搁心里去了,可好?”
  玉娘性情薄凉,自不会为这不痛不痒的言语烦恼的,只是懒于言语,不声不响。
  伯祯捉摸不透,作视死如归状,道:“今夜朕任凭你为所欲为,可好?”
  玉娘不为所动,一声不吭。
  “爱妃,可莫要与朕置气了,伤了脾胃可就不和美了。”
  玉娘纹丝不动,不置一词,任伯祯一人唱着独角戏。
  “玉娘,言语一声可好?”
  玉娘仿若未闻。
  “爱妃,朕日后对你再也不多加管束了,全凭你喜好行事,可好?出了天大的事,朕护着你。”
  玉娘不语。
  “玉娘。好玉娘,你心也疼疼朕,与朕说会子话,可好?朕忧你安危昨日一夜未眠,今日里又坐立难安,生怕你有不测了去,好不容易宫人说你回宫了,朕便置政事不顾,眼巴巴的跑你这儿来了。你倒好净说些恼人话,朝朕的心窝子捅刀子,你气闷,朕也委屈啊!生平头次这么挂念一人,却弄巧成拙,朕心底里也不好受啊!”
  咳!这伯祯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也是不容小觑的。他忧的可不是玉娘的个人安危,忧的是玉娘万一有不测,他如何向白宫交代,到时,白宫追责,临阵倒戈,与太后一党同流合污,他这一战便是不战而败了。
  他这般极力挽留玉娘,一是看中玉娘的智谋,二是这玉娘在白宫中只高不低的身份。换作无雨,他可不愿意。
  “把无雨接进宫罢。”
  “那你呢?”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呆在朕的身边不好吗?”
  玉娘道:“勾心斗角名利刀,一招不慎孤野坟。如此何谓言好?”
  闻言,伯祯百感交集,竟是感同身受,亦真亦假道:“玉娘,你可愿随朕左右,朕必竭尽全力护你一世周全。”
  伯祯一言,在玉娘心底激起千层浪,坚硬如石的心仿若霎时裂了一条缝隙,他的那句护你一世周全便如涓涓细流般的浸入她的心底。她一如失语的哑人般,不知如何言语。
  “朕自小失母,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登基后手无实权,玉娘,你可愿与朕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这话一如伯祯将他的脆弱毫无防备的展露给玉娘,仿若她身体蜷成一团不言,伯祯也不再语。
  早朝起身时,在玉娘的发顶自然轻吻,视她珍宝般。在她耳边轻语:“玉娘,朕心中是有你的。”
  玉娘假寐,不答。
  许是伯祯的攻心计温情牌奏效,隔日玉娘并未离宫。
  下朝后,见万全已候在御书房。
  问道:“她可是执意要离宫?”
  “回皇上,奴才刚来的时候,还在歇着呢!也无甚动静。想必是没了那心思罢。”
  闻言,伯祯嘴边扬笑,道:“那说说前日,她去了何处,见了何人。”
  万全看向伯祯,道:“皇上听了可莫要发怒。”
  伯祯斜睨了一眼,“你且说罢,朕不会迁怒于你。”
  万全鞠躬道谢,打量了伯祯的神色,低声道:“娘娘去了。。。万春楼。”
  见伯祯并未勃然大怒,继续道:“倒没见什么人。”
  “嗯?见了谁?”
  “万春楼的含雪坊的头牌。”万全见伯祯的面色铁青,轻不可闻的说了句:“歇了一宿。”
  这万春楼是富贵公子哥,显赫富家女的玩乐地,含雪坊里养的是小倌,倚剑坊便是女妓了。叫了个小倌,孤男寡女的歇了一夜,即便未曾颠鸾倒凤,也无异于有辱他颜面。伯祯双拳紧握,青筋暴起,咬牙切齿的问:“可还有见何人?”
  “途中去了百草堂一趟,取了些药材。”
  “都言语了甚??”
  “药师问娘娘要什么药材。娘娘说要川乌与附子。药师问各几钱,娘娘说各三钱。称了药,娘娘就去万春楼了。”
  “嗯。回养心殿罢。”
  “是。”
  前有提,这万全是伯祯亲娘身边的宦官,是他的心腹之人。昨夜里叫万全问话也不过是主仆二人饰演的一出戏,让玉娘知晓万全是个可信之人,能对她忠心耿耿,万事守口如瓶,好叫万全得玉娘重用。
  思来想去,伯祯便觉这贾玉娘不会行那白费功力之事,这百草堂怕是有些猫腻。于是伯祯密召御林军侍卫洪平,差其去百草堂取药川乌与附子,各三钱。而后去万春楼,唤其含雪坊的头牌共眠一宿。
  洪平可是个长相俊朗的硬汉,对伯祯此次差遣颇为不解,问:“与小倌共床,这。。。这不太好吧。”
  伯祯怒眼相瞪,“朕请你去逛花楼,你还有甚不乐意的”
  “可是,皇上,属下还未曾娶妻呢!这传开了去,还有哪家姑娘愿你嫁与我啊!”
  “难不成你还想大张旗鼓的逛青楼去?若闹得个人尽皆知了,朕赔你个娘子便是了。休得多言,秘密行事。”
  洪平硬着头皮接了这活。
  这伯祯为何如此行事,究其根本,是因其生性多疑。况贾玉娘行事莫测,不知己知彼,日后与之相较,恐不能胜。
  一个妇人,敢于在他面前如此嚣张跋扈,若无本领,自不会有此底气。
  洪平退后,伯祯谴金福安去李冶庭府上,将无雨接入宫来。
  无雨走时,依依不舍的对无晴道:“晴妹,好生照料自己。唉,你个闯祸精,不把你栓在边儿上真个是叫人担忧的,在李公子这儿可不比在家中,多少得收敛些子。给李公子添了乱,我可帮不了你的,要仔细些子,这话可听进去了。”
  “嗯,知道的。”
  这无雨一番话看似离别伤感,实则话里藏话,二人心知肚明。
  在玉娘决定进京的前夕,无忧欲作陪,玉娘拒,却带无雨、无晴二位丫鬟,实在是别有用心。
  伯祯邀玉娘一同上京,也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味,名言为同盟好友,实则为人质罢了。伯祯能料想到的,玉娘怎能不知。
  于是乎,玉娘将计就计。
  玉娘知这无雨无晴二人长相皆是灵秀,一动一静,一个谨慎一个粗心,如用得当,事半功倍。
  于是,唤二人问话。可愿与她一同赴京。
  无雨无晴二人受宠若惊,连连应是。
  玉娘继续道:即便是以色侍他人也愿?
  无雨无晴相视一眼,斩钉截铁的答愿意。
  玉娘又道:一人入宫,一人在外,你们二人相商,日后我再问答案。
  有了这出,也是玉娘上次为何任由李冶庭在车厢内与她二人攀谈的缘故。
  后来,无雨便说她入宫。
  玉娘想,这无雨心思缜密,恰伯祯又是个防备心重的,二人你来我往间定是多有猜疑,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她入宫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况无晴性子鲁莽,也不太适合深宫,虽说无晴这般心性更容易取得伯祯信任,但玉娘依旧有所顾虑,不愿急功近利。                        
作者有话要说:  伯祯与玉娘二人其实特别相似,都是凉薄之人。
  伯祯对玉娘明明是藏怒宿怨,却可以为了江山折腰,在玉娘面前低声下气,亦可以抛开男儿颜面,任由玉娘为所欲为,这也算是以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种方式。
  当玉娘说道勾心斗角名利刀,一招不慎孤野坟的时候,伯祯是感同身受的,因为他自小失去了娘亲的庇护,寄养在太后名下,造成了他的敏感,多疑,选择韬光养晦可谓是苟且偷生。名利于他而言太重要了,这二句话,无疑是他的写照。是故,他半真半假的对玉娘说了那些话,有那么一瞬间,伯祯是想卸下防备与玉娘亲近的。
  玉娘呢,虽然生性凉薄,但她也渴望有人爱护,却又不屑、不愿主动,因为她内心的伤疤太重。她的冷漠是她的保护色,但她也有她温情的一面,只不过不显山露水,比如她舍不得将无忧推出去,于是选择了无雨无晴,但也并不曾用宫主的身份强制要求二人必须做牺牲,而是给了她们选择的余地。
  也许我的表达能力欠缺,但我努力的在刻画好每个人物,让他们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是有血有肉的,尽管有些任重道远。。。。。。哈哈。

☆、初露端倪计未成

  
  无雨是以玉娘表妹的身份借着探亲的名义进宫的。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伯祯将这无雨接入宫后,将其安置在养心殿的侧殿,另赐了几个手脚伶俐的妈妈宦官,俨然是个小主子伺候着。
  玉娘对此,自是乐见其成。
  倒是无雨有些不自在了,道:“主子,我呆在你身边儿就成。”
  玉娘漫不经心的瞥了伯祯一眼,随即笑道:“真个傻丫头,你可是我的表妹呢,还能委屈了你不成,自在的受了便是。”
  无雨低头应是。
  玉娘问:“了尘子他二人可好?”
  “嗯,李公子待人十分周到。”
  玉娘随即道:“嗯。有闻太后喜欢诵经礼佛,不如召了尘子进宫来,诵念一番,也好倒叫我也沾沾佛光。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自伯祯回宫以来,太后一直以身沾病气,不宜外出而久不露面,自己请安也是拒之不见,就连湘贵妃怀有身孕一事也未见太后有甚动作,只叫芳姑姑送了些安胎养神的药。这无疑让伯祯有些惴惴不安,就怕太后一众人在暗地里筹谋划策,旨在将他一击致命。
  此时,玉娘主动提及太后,怕是要牛刀小试了,正中他下怀,答道:“如此甚好。”
  “事不宜迟,不日便将他接入宫罢。”
  伯祯点头,道:“无雨姑娘初次入宫,恐有不适,不如随意走走,好争个眼熟。”
  “多谢皇上关心。无雨初来乍到,怕惊扰了宫中主子,不若日后再观宫中景致,才不至于唐突。”
  伯祯看了无雨一眼,并不接话,对玉娘道:“你们二人许久未见,少不得说些体己话,朕就不打扰了。”
  待伯祯走后,玉娘对无雨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可莫要被一些子玩意迷了眼去,否则我也爱莫能助了。”
  无雨应道:“奴婢省得。”
  “日后莫要左右奴婢的自称了,在这儿好歹也算半个主子,莫要失了身份。”
  “是。”
  “嗯。歇去罢。”
  三日后,伯祯在御花园设斋宴听禅,名为太后祈福,亦为未出世的孩子祈福。
  设宴之日,后宫诸妃皆到,静候太后。可太后依旧不曾露面,芳姑姑报太后头昏脑涨的,经不起这般吵闹。
  伯祯面色担忧,问:“母后可要紧?都这么长时间了也未见好转,御医怎么说的?”
  “回皇上,太后娘娘并无大碍,太后娘娘年纪朝上走了,小病小痛那也是难免的。太后娘娘还特别嘱咐老奴莫叫皇上您担忧呢!”
  “朕哪能不担忧的,那是朕的母后,自小就护着朕的母后啊!不行,说什么,今日朕也得去瞧瞧母后。”
  皇后许久未见太后,这一连串的事情让她失了些主张,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见上一面,寻个主意,于是附和道:“本宫也多日未曾见母后了,也随皇上一同去瞧瞧罢。”
  芳姑姑看了皇后一眼,目光锐利,好似责怪,但转瞬即逝,和蔼可亲道:“皇上与皇后自是一片孝心,老奴本不该阻拦,但这太后娘娘的身子刚有些起色,您们一去定是高兴的,少不得伤了神气去,老奴斗胆请皇上皇后待太后娘娘痊愈了再去探望。”
  伯祯眼神瞟过玉娘那边,见玉娘对他眨了下眼睛,伯祯沉吟了几瞬,忧心忡忡的道:“也只好如此了,有劳芳姑姑仔细照看母后了。”
  “皇上可莫要折煞老奴了,侍候太后娘娘那是老奴的荣幸。”
  “唉。代朕与诸妃们向母后请安,愿母后早日安康。”
  “好的,好的。老奴自不敢忘。”
  “那朕就不久留芳姑姑了。”
  “皇上万岁,娘娘千岁,老奴告退了。”
  待芳姑姑走后,伯祯便对金福安道:“请大师吟诵罢。”
  因后宫女眷众多,与外界男子不宜多有接触,是故用屏风隔成了两个空间。金福安走至另一边,对了尘子道:“请大师开始吟诵经文罢。”
  了尘子对金福安一笑,应好。
  诵念的竟是金刚经,音若珠之润,声如乐之澈,声声脆脆,平平仄仄,叫人如登高山观流水,倚船只看云霞,踏青草听微风,抚丝竹闻花香般如痴如醉。
  玉娘却对这经书反感至极,百无聊赖的吃着桌上的食物。伯祯为此侧目相视,玉娘不甚在意的笑了笑。
  今日设宴一探太后的目的也并非徒劳无功,所谓事出异常必有鬼,太后接二连三的拒不出席,足不出户,怕是再酝酿着什么惊天大事,这让伯祯、玉娘二人警惕心大起。
  湘贵妃见伯祯频频看向玉娘那处,心烦意燥,对伯祯道:“皇上也觉着这经文好听?竟看那边看痴了去。”
  “嫱儿言笑了。身子可还妥?”
  “难受得紧,成天呕吐,食难下咽的。”
  “这些子御医都是干甚的,开了药方不曾?”
  “是药三分毒,臣妾忍忍便是了。”
  “嫱儿,你受苦了,朕要谢谢你。”
  “有皇上这话,臣妾死也甘愿了。”
  “瞧你,说甚鬼话,朕怎舍得你死了去。”
  皇后听着二人打情骂俏,可不是醋海翻波。道:“妹妹是头胎,还得仔细照料才是。”
  “姐姐说的是。”
  这三人也不再言语,专心致志听经文。
  了尘子将金刚经诵念完后,便告谢隆恩。
  伯祯赏赐些奇珍异宝,了尘子拒之不受,后告退。
  玉娘见了尘子走了,也溜开了去,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