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字闺中(手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待字闺中(手打)-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当宁皇赵治和百官坐困愁城之时,神仙显灵一般,无数舢板小船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无数的盐粮沿着河岸一路送入了京城之中。
    京城之中的米店盐店迅速开张,依然有许多百姓担心未来的日子会再次闹起饥荒,每个人都尽量的多买,米店老板看着后院源源不断地送来的米粮,豪气万丈地喊道:“要多少有多少,随便买。”
    解了心头大患,赵治心情舒爽,之前的日子,他怕自己心情烦躁惹恼文晓菊,一直克制自己,未曾踏入后宫一步,眼见再无后顾之忧,他立刻兴致勃勃地来寻晓菊,想第一时间和她分享这个消息。
    刚进宫门,就和行色匆匆的冯顺撞个正着,他心情大好,也不计较,打趣道:“冯公公赶着做社么去啊?太子又尿床了么?”
    冯顺一看是赵治,顾不得主仆有别,拉住赵治的袖子,气喘吁吁地道:“皇后,皇后……”
    赵治一惊,冯顺跟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稳重可靠,从未见如此惊慌过,就算前些日子社稷不稳,他也是老神在在把一应事务安排的妥妥当当,难道,晓菊?
    赵治立刻甩开冯顺,大步迈进了宫殿之中,却见所有的宫女太监都不见踪影,他心中越发着急,直奔文晓菊寝殿。
    一推开门,却见眼前密密麻麻跪满了这一宫的宫女太监,所有的人都不发一词,五体投地。
    隔着这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赵治遥遥望见,文晓菊一身青衣布钗,素面朝天,和他隔空对望一眼后,毫不犹豫地伸出脚来,就这样,踩着跪在地上的人的背,缓慢而坚定地向宫外行来。
    如同凌波的仙子,又如同误入凡间的精灵,文晓菊高高在上,一步步,终于行到了赵治的身边,她站在最后一人的背上,居高临下的俯视赵治,轻启檀口:“我家姐姐要我问陛下一句,是要美人,还是要江山?”
    赵治如同五雷轰顶,瞬间,他想通了所有事情,为甚么漕船维修会埋下隐患,为甚么征调私船却无船可寻,为甚么官府的车队会屡屡受挫,为甚么刚刚解了盐荒又闹粮荒,为甚么会实然冒出这许多舢板小船自发的送米送盐,这一切,突然有了解释,文家,文家竟然已经势大如此!
    他吞咽了一口口水,艰难地开口道:“若是,都要呢?”
    文晓菊直视他双眼,坦然道:“陛下只怕会一无所有。”
    文竹一向不是个宽容的人,她信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前是徐祈元,如今是赵治,欠文家的,一个个都要讨回来,她只派人问了八妹一句:“还记得十年前的话么?还想回家么?”
    文晓菊一个简简单单的想字,文竹无视这满城百姓,可以助百人,可以救千人,可以施恩万万人,但是天平一端若是至亲骨肉,那万万人也不过轻如鸿毛。
    文竹不会给对手翻盘的机会,再过几日,漕船维修妥当,若要重新布局,又要费上许多心机手段,她只给了赵治半天的时间。
    这半天时间,是赵治有生以来过的最漫长又是最短暂的半天,文晓菊始终端坐于他对面,不看他,也不说话,静静地如同庙里的泥雕菩萨。
    半天过去,赵治终还是偏过了头去,文晓菊默默地行到了他面前,躬身行了一个福礼,款款向宫外行去。
    赵治失魂落魄地站起身,一路跟在她身后,眼见还差最后一段就要到达午门,午门早已大开,文竹一身青衫,含笑望着胞妹,只要踏出午门,从此后,天高任鸟飞。
    冯顺手抱着赵冲气喘吁吁地半途冲了出来,他一手放下赵冲,赵冲立刻抱住了文晓菊的大腿,哭喊着:“母后,母后不要走。”
    文晓菊低头和他对视半晌,轻声道:“不要喊母后,喊娘。”
    赵冲可怜兮兮地看着文晓菊,带着哭腔唤道,“娘,娘是不是不要冲儿了?”
    文晓菊摸了摸他的头,弯下身,抱起儿子,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外行去,赵治咬紧下唇,一只手几乎掐进了冯顺的胳膊里,他终于还是没有再跟上去。
|幻洛辰手打,转载请注明|。
     
下卷 天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城
    冯顺担忧地看着赵治,赵治仰面朝天,脸上早已泪流满面,他却不敢看向文晓菊,他的腿一直在颤抖,他生怕唤上一句,自己就要跪下,他是大宁朝的皇帝,他,可以死,却不可以跪。
    文晓菊行到午门门口,脚步微微一顿,终于还是坚定地迈了出去,她含笑对着文竹道:“三姐,这是你甥儿。”
    又掉头对着赵冲吩咐道:“唤三姨。”
    赵冲哭的一脸花花,犹带着哭腔,乖乖地喊了句,“三姨。”
    文竹心花怒放,摸了摸赵冲的小脑袋,文晓菊轻叹一声,轻声道:“三姐,对不起,晓菊只是想知道,这门,是不是可以随意进出。
    我,还是要回去的。”
    文竹温柔地看着她,十分肯定地道:“自然是随意进出的,你想回去,就回去罢,想家了就传个话,我派人来接你。”
    文晓菊点头应了,却是抱着赵冲回转了身子,赵治远远地看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两腿一软,终还是跪下了。
    大宁都城闹着各种饥荒的时候,楚皇赵洛伸手接过心腹霍三递上来的密折,细细翻阅后,他拍地一声合上奏折,似笑非笑地问道,“如此说来,宁都之内的饥荒实则是她一手策划的?”
    霍三小心翼翼地看了眼主子,谨慎地点了点头,赵洛双手撑着下巴,眼神投向无穷远处,自言自语道:“她既然能如此对待朕那不成器的堂弟,自然也能如此对朕。”
    赵洛把视线调回霍三身上,漫不经心地问道,“叫你查的可都有着落了?”
    第二天早朝,一切如常,赵洛心不在焉地看着下面的群臣,待一众臣工回禀完毕,本该宣布散朝之时,赵洛突地站起,慷慨激昂地道:“自从太上皇登基以来,日思夜念的无非是回归故土,把大宁的一半江山也变成楚朝的天下。”
    他俯视群臣,见一众臣工无不满头雾水,干脆直截了当地宣布道:“朕决定南下,目标,大宁都城。”
    一众臣工无不呆若木鸡,皇上,刚才说了甚么?没听错罢?刚从草原玩了一圈没多久,又想去大宁观光了?
    反应过来的群臣正要开口反对,却见龙椅之上空空如也,皇上早已脚底抹油,不知溜到何处去了。
    群臣喋喋不休的争议中,赵洛御驾无声无息地出了楚都,到郊外和蓝止戈的大军汇合以后,直接挥兵南下。
    自从刺木儿部落被赵洛彻底击败后,草原之上一直群龙无首,隐隐以耶律保保的部落最为强大,一时之间却也无法与北楚抗衡,如此一来,驻守草原边疆的十万北楚大军即可随意离开。
    北楚大军星夜兼程,在宁都灾荒结束之时,刚刚赶到长江北岸,北岸边上,北楚军船一字排开,一眼望去,整齐划一,俱都刷了大红的新漆,又高高悬起了皇字军旗,象征着楚皇的御驾亲征。
    赵治登基以来,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开疆拓土,朝中亦是重文轻武。军备之上尚不至于荒废,比之北楚却远远不如。
    段青烟去后,大宁朝中,燕凌云独木支撑,广远城中仅有偏将驻守,待他发现北楚的大军之时,北楚主力俱已渡过江来。
    蓝止戈犹豫地望了一眼御辇,对着一身副将打扮的段青烟低声道:“这样,不好罢?”
    段青烟笑嘻嘻地看着他,指了指远处的炊烟渺渺,“难道你想看着这一片繁华景象落为废墟?那些殷殷等待丈夫的妇人都成为寡妇?”
    蓝止戈默然不语,段青烟面色柔和,再次劝道,“楚皇只怕也只想要那个人看看,他如今可以为所欲为了。”
    蓝止戈终于被她说动,大手一挥,旗兵舞动了两下令旗,北楚大军井然有序地从广远城外绕了过去,准备了落石滚油的广远守兵站在城头,稀里糊涂地看着敌人趾高气昂地远去,最后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在段青烟的指引下,北楚大军一路前行,走的全部是荒郊野岭,几乎没有与大宁守军正面接触过,遇到的山野村夫一律劫掠带走,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宁都之下。
    赵治刚刚抚平了民乱的危险,又得回了老婆儿子,一心一意地想着过几天太平日子的时候,宁都守备屁滚尿流地爬进了皇宫,惊慌失措地报道:“皇,皇上,大事不好,北楚贼人已经兵临城下了!”
    赵治狠狠掐了怀里的太子一把,赵冲立刻哭了出来,看来不是梦,赵治仍然半信半疑,宁都远离边疆,北楚大军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地到了宁都?哈,待到他登城墙,望着城外密密麻麻地北楚旌旗时,却不由不信了,天,果然还是要亡我大宁。
    北楚和大宁是甚么关系,赵治心中十分清楚,北楚的动态他也一直关注着,楚皇上次亲征草原之后无疾而终,他就放下了心中忧虑,只道这个楚皇不过一草包尔。
    谁料,人家竟然无声无息到了家门口了。一旦城破,满城百姓或许还有活路,他却绝无生路,他不怕死,他只怕他死了,他的祖母,他的母亲,他的妻子,还有他年幼的儿子,也会死。
    事已至此,唯有背水一战了,赵治当机立断,征调了城中所有青壮,亲率百官行于街头,边行边喊:“国之不存,焉有家在?护我河山,匹夫有责。”
    不得不说,赵治这一手亲情牌打的极妙,当即就激起了全城上下的同仇敌忾之心,他又信誓旦旦地保证,不出七日,自有各地的勤王部队源源不断地开来,一旦守住宁都,宁都百姓,不分男女老幼,俱都赏银五两。
    背后却把妻儿偷偷送出了皇宫,冯顺亲自驾车,从文府后门进入,寻到了文竹,千叮咛万嘱咐,“若是吾皇不幸,还请留住这最后的一丝天家血脉。”
    话罢,冯顺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皇宫之中,守住了披戴整齐,一身朝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打定主意,若是皇宫被破,就和两个主子一起殉国。
    赵洛的举动却让人颇为费解,自来了宁都之下,他日日里微服出游,赏花看景好不快活,把宁都周边的风景秀丽之所游玩个遍,蓝止戈被郁闷的够呛,这位爷,您多金贵的身子,别拿自己不当回事,明里暗里也不知道派了多少人跟着,生怕赵洛掉了一根汗毛。
    第六日头上,赵治许诺的勤王部队还影子都没见到,北楚军中亦是人心惶惶,毕竟身处敌国深处,总有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
    城里城外,大宁守兵,北楚大军,一样的心急如焚,始作俑者楚皇赵洛玩遍了宁都周边后,淡淡地吩咐了一句,“撤兵。”
    蓝止戈无奈,却不敢不从,帅旗一挥,北楚大军缓缓开拔,来的时候意气风发,去的时候有条不紊,赵治站在宁都城头上看了,一双手死死握住了城墙上的棱边,双手磨出了鲜血也未有知觉,这大宁的天下,不过是楚皇的施舍罢了。
    连日来提心吊胆,赵治气急攻心,终于没忍住,一口鲜血吐出,喷洒在了城墙之上。身后一众臣工看的明白,默默地跪倒了一片,天子之耻,即是臣工之耻!
    燕凌云戎装在身,行了个半礼后猛地跃起,兵甲发出了铿锵之声,在赵治身后渐渐远去。赵治转头,却见燕凌云跃上了爱马,带着一队亲兵,冲出城门后,掉转马头,坐在马上对着赵治一拱手,随后义无反顾地追着北楚大军的一路尘烟去了。
    北楚军容鼎盛,可咱们大宁,也不是没有人了,燕凌云此行,已是抱了必死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断了北楚一臂。
    燕凌云的亲兵皆为骑兵,北楚大军行军甚快,却有一半步兵,眼见北楚大军的尾队已然在目,横里却冲出一个白衣小将。
    他一身白色盔甲在阳光之下闪闪发光,仅有头盔之上一束红缨鲜红似火,人精马瘦,却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目光炯炯地看着燕凌云。
    不知为何,燕凌云竟觉得这小将异常熟悉,他的眼睛,似乎在笑?!燕凌云右手举起,亲兵队立刻收紧了缰绳,三息过后,所有的马匹俱都原地待命。
    燕凌云纵马上前,横枪直冲,那小将一直看着燕凌云,对即将刺到眼前的长枪似乎没有看到,眼见长枪就要刺上他的眉间,他手里的剑
    轻轻一搭长枪七寸处,四两拨千斤,那枪尖顺着剑身偏向了下方,将将与他擦肩而过。
    燕凌云的瞳孔瞬间放大又缩小,不会错,这是段家秘技一剑卸枪,据他所知,这世界上还活着的,除了他以外,应当不会有人再会这一招了。
    那小将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疑惑,轻笑两声,头盔下一双眼睛清澄似水,不待燕凌云反应过来,掉转马头,却是斜刺里冲了出去。
    燕凌云看看那小将跑马的方向,又看看渐行渐远的北楚大军,一咬牙,命令亲兵队原地待命,他自己径直向着那小将追去了。
|幻洛辰手打,转载请注明|。
     
下卷 天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月圆
    两个人一前一后,行了一箭之远,那白袍小将自顾地停下了马,伸出右手掀起头盔,一头乌黑的秀发倾泻而出,她摆了摆头,对着燕凌云浅笑道:“燕弟,近来可好?”
    看着那熟悉的眉眼,燕凌云如遭雷劈,随即欣喜若狂,青烟,是青烟啊,青烟没有死呢。
    可是青烟,怎会在北楚军中?
    燕凌云狐疑地打量起了段青烟,她笑意盈盈,任由燕凌云把她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见他欲言又止,率先打破沉默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有学会纵览全局呢。”
    燕凌云一惊,却见段青烟的视线越过他,看向了北楚大军的方向,悠然道:“这,并不是两个国家的战争,只是两个人的战争啊。”
    话罢,段青烟重新戴好头盔,手中缰绳一抖,和燕凌云擦肩而过之时,低低地又道了一句:“你回去罢,莫要累的麾下将士平白丢了性命。”
    北楚大军井井有条地退回了长江北岸,赵洛却留在了龙船之中,停靠江边,朝中群臣劝谏的奏折雪片般飞来,却全被他用于引火。
    百官议论纷纷,不是说皇上观光完了么?这是甚么意思呢?难道皇上没玩尽兴,还想再来一次?
    史官奋笔疾书,楚皇赵洛好大喜功,打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