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也在旁边附和道:“是呀,只要有大阿哥在,主子地将来就肯定有保证,至于现在这位还没有出世地阿哥……唉,虽然怎样都为难,不过有什么能比主子地性命更重要的呢?”

听着这些话。我的心里头也不是没有犹豫过。现在而言,多尔并不是没有继承人,这个孩子的出世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万一真是个儿子,说不定将来还要和东青勾心斗角,争夺储位,那可是莫大的麻烦。可是,早在三个月前就我决定了不论有多大的危险都要尽力保住这个孩子,多尔衮又对我腹中的这个孩子表现出了极大地期望和怜爱,若是孩子能顺顺利利地出世,活泼健康地长大,他不知道要有多高兴呢。如果要他知道了我眼下面临的困境,他肯定会立即做出放弃孩子,全力保我的决定,然而这样的决定对一个本来就子息艰难的父亲来说,该是怎样的痛苦,怎样的悲伤?这和亲自下令扼杀掉自己的骨肉有什么区别?

母性使然,也让我无法如此狠心,我地性命固然重要,然而这就是我可以舍弃孩子性命来保全自己地理由吗?况且,我的命向来很硬,多少次面临生死考验我都可以强挺过来,难道这一次我就真的不行了吗?

虽然脑子里转过了很多念头,但也不过是片刻之间地事情,我很快做好了决定,“好了,你们不要再劝了,我主意已定,还是继续安心养胎吧。”

“主子!”“娘娘!”两人对我的决定实在想不通,于是焦急地想改变我的决定。“您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呀,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不容得太过心软啊!”

我再没有任何犹豫,“反正也不是必死无疑的,我相信老陈你到时候应该有办法避免我发生这个危险,或者能够令我转危为安的。再说,死生由命,老天若是要绝我,我自然认了;若不是,就算我想死都死不掉。所以这一次我要碰碰运气,看看自己的运道究竟如何。”

两人还想再劝,却被我毫不容情地挥手制止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你们以后谁也不准再提。一切都当没发生过,我先前晕倒的事情不准报与皇上知晓。”

两人颇为为难地相视了一眼,最后只得低头答应。

接着,我又对陈医士叮嘱道:“你回去之后,在脉案上的记录,最好轻描淡写些,不要如实记录,至于现在和以后开的药方都要如此。你可以私底下叫你信得过的人去抓药,免得给其他人知道,又要捅到皇上面前去。”

“是,微臣明白。”他无可奈何地回答道。

我仍是不放心,于是神色越发严厉,“你万不可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却在私底下装作无意泄密,给皇上知道此事。若果真如此,我断然不会继续留你在宫里。”

见我如此慎重,陈医士不得不端正神色,一本正经地回答:“微臣断然不敢有违娘娘旨意,自会小心谨慎,不出半点纰漏!”

“那好,你们都下去吧,我要安静地休息一下。”见他郑重保证了,我这才略略放下心来,于是淡然地吩咐道。

陈医士和阿最后用忧心备至的眼神看了看我,这才无奈地退去了。

他们走后,我在床上静静地躺了一阵,这才起身下地,缓步来到窗前,将窗子推开一条缝隙。持续了多日的晴朗天气终于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阴云满天,空气湿冷,看来秋雨连绵的时候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等这寒意萧瑟的阴雨时节过去,就是北风呼啸的冬天了。燕京的冬天虽然没有塞外那么严酷,却也可以滴水成冰,多尔衮最喜欢在这个天气外出狩猎了,因为这个时候的野兽们毛皮最好,他肯定要亲手打几只银狐或者黑貂来给他刚刚出世的孩子做褥垫和襁褓。虽然他难说是一个温柔体贴的丈夫,却绝对是个疼爱孩子的慈父。对于一个整日都要忙碌于政务,劳神于国事的男人来说,还有什么要比享受天伦之乐更能让他舒心的呢?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苦笑一声,眼眶里,渐渐笼罩上一层朦胧的水雾,“李熙贞,你既然已经这样选择了,以后就不要后悔!……”

夜深人寂,连更鼓都敲过了三通,然而躺在高床软枕之上的人却并没有入睡,他仍然睁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床帏上那月亮投射下的清辉。月光如霜,他此时的心情,也没有比寒霜的温度高一分。

多铎自从黄昏时失魂落魄地回府,就什么也没有吃,一直躺到了现在。几位福晋们不知所措,来劝了他好几次,都被他冷冷地推掉了,他现在不想让任何人来打扰,他需要独自一人静静地沉思一下。

说实话,下午时在延春阁上,多尔衮和他一席长谈,一度真的让他动了心思,对于熙贞的希冀又死灰复燃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有一种镜花水月,怎么也无法牢牢地将他所要的东西攥在手里,再也不会溜掉的空虚感。他生怕这短短片刻的希望之火不过是一场美丽而虚无的梦幻,很快,现实就会无情地打碎这些。

不过,有些事情越是担心它来,它就越会来;有些不属于他的东西,无论他如何苦苦惦记,终于还是不属于他。当多尔衮将那把“砺霜”宝刀赏给他时,那刀身上看似温柔流淌的光芒,就彻底冻结了他心中最后一点热血。他终于寂然地叹了口气,而后,跪地谢恩。

第八十五节无功反过

掌管兵部的满洲尚书韩出班奏报了一个多尔衮未息:阿济格部已经于七月二十五日从湖北武昌等地开拔,班师回京了。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们立即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多尔衮心中愠怒,却不好当众发作,于是冷冷地问:“这么说来,按照路程计算,英亲王的大军应该差不多进入河北境内了?”

韩回答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刚刚接到了河北巡抚周曾重递上来的单子,说是英亲王已经于昨日早上就到达了,预计四日后可以出河北,抵达芦沟。”

众臣们愈发哗然,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来推算,那么阿济格在班师启程之前,甚至连给朝廷上的奏报都没有写,否则这份折子也应该在十天之前到了,不至于大军都进入了河北,朝廷上才刚刚得知,弄了个措手不及。最要紧的是,多尔并没有下任何谕旨令阿济格班师,他却不等候旨就擅自回京,如此狂悖妄为,若追论起罪责来,可是大大不得了的。而且他这次班师要经过湖北,山西,河南,河北数省,除了周曾重之外,其他几省的官员都没有任何奏报递上来,这可是莫大的玩忽职守。估计这些官员都忙活着为阿济格接风洗尘去了,甚至连邸报都顾不得看了。这一次,如若多尔认真追究起来,那么受罚的人可就不只阿济格一个了,然而他毕竟是多尔衮的亲兄长。多尔衮究竟会如何表态,大家心里也没有数,于是小声议论过后,还是选择了冷眼旁观。

说实话,多尔衮也不是没有打算诏令阿济格班师,毕竟出征这么久,实在辛苦,况且武昌一带盛夏炎热。北方人在那里几乎难以忍耐。他也不想阿济格继续留在那里受暑热之苦。只不过阿济格在两个月前刚刚取得大捷之后就急不可耐地请求班师。完全打乱了多尔衮想要一举拿下四川地部署,因此令多尔衮心生不满。出于这个心态,所以多尔衮不做回复,就是想晾一晾这个恃功而骄的哥哥,等他自我悔悟。只是想不到过了两个月,阿济格不但没有半点觉出味来,反而不等诏旨就擅自班师了。这不是故意和他对着干,摆明了不把他放在眼里吗?

然而,他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出究竟如何惩治阿济格,于是阴沉着脸,点了点头,“哦,知道了。”然后就闭口不谈此事了。

下朝之后,照例在东暖阁里召集内三院的大学士们议事。多尔衮这才和几位心腹重臣们商议起这件事来。他向刚林问道:“这事儿也怪了。阿济格自己糊涂。他旁边的人也都跟着糊涂吗?就算等不及谕旨,起码也要早早奏报吧,如何到了河北境内消息才到?沿途那些个官员们都干什么吃的。难不成他们不是吃朝廷的俸禄,而是阿济格他自家的奴才吗?”

“这个……奴才不知,想必他们并不知道英亲王此次班师未曾奉旨吧。”刚林面露紧张之色,好像还有什么话不敢说出来似的。

多尔衮有些不耐烦,“你吞吞吐吐地,连说句话都不利索了,究竟还有什么朕不知道地事情,但说无妨!”

刚林从袖口里抽出三份奏折,双手递给多尔衮,小心翼翼地说道:“也不知是真是假,江西巡抚李翔凤递来折子,说是李自成没有死。”

多尔衮刚刚将折子接在手里,听到刚林这么说,顿时一愣,愕然地抬起头来,望向几位大学士,却见他们各自低头不语,似乎对这个消息并没有半分惊讶,好像早有知晓一样。

“怎么,莫非你们早就知道了?”他略一疑惑,立即明白了其中原委,于是立即沉下脸来,“既然早就知道,为何没有一个出来告诉朕?”

众人虽然早知道这事会纸包不住火,只不过没想到会东窗事发这么快,于是只得嗫喏道:“奴才等确实知晓此事,然而一直只是传闻而已,拿不出半分证据来证实,奴才等不敢妄自奏闻以达上听……”

多尔衮本来就因为阿济格擅自班师而生了一肚子闷气,眼下又突然得到李自成未死地消息,就更是火冒三丈,他将三本折子重重地撂在御案上,冷哼一声,“这件事儿,你们私下底不知道议论得有多欢畅,估摸着连你们家里的奴才们都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就单单瞒着朕一个人,莫非把朕当成了明朝的那个木匠皇帝?你们胆子不小!”

众人立即跪地请罪,惶恐道:“奴才'臣'有罪,请皇上惩处,请皇上惩处!”

多尔衮本来想把他们狠狠地训斥一通,不过转念想到此事非同小可,如果没有确切证实,那么谁敢贸然站出来奏报?若是最后确认了消息为假,那么诬陷亲王,离间皇帝和王爷之间的兄弟情谊,这个罪名可要大上许多。他自己也是从臣子一路走过来的,如何能没有一点理解?于是,他也就不再追究了,随手展开折子,一行行地浏览下来。

这一看折子,就愈发气得不轻,江西巡抚李翔凤在这份奏疏中竟说,李自成不但未死,且仍带领一支军队,活动在赣西北一带,攻城掠地,很是猖狂。

多尔衮忍了忍心头怒气,又依次翻开了湖广巡抚何鸣銮、阳巡抚潘士良的奏疏,他们在折子里说,大顺军一支大概有十余万之众的人马,在高一功、郝摇旗等人率领下,兵分三路,从湖北当阳直迫荆州城,填濠搭梯,百计攻打,疏文中并引担任荆州城防地副将郑四维的话说:“贼情万分紧急,孤城垒卵可虞”……

看到这里,他一抬手,“啪”地一声。重重地合上了折子,“这祭天也祭过了,告庙也告过了,现在突然冒出了李自成还没死的消息,这不是让朕自己打自己嘴巴吗?阿济格撒这么个谎,惹出地麻烦可不小,看来不把脸丢到姥姥家都不算完了!”

冯见皇帝震怒,于是壮着胆子旁边劝说道:“皇上息怒。此事虽然已经传言四起。甚至连几省巡抚都有所奏报。不过毕竟也没有完全确定,又没有谁亲眼看到闯逆还活着,说不定当真死了呢。”

“李自成死了也好,没死也罢,可阿济格谎报军功这一条罪名可是坐定了的。李自成果真死了,算阿济格运气好,可也不代表他就没撒谎。”多尔余怒未息地说道。“况且他这一贸然班师可好,湖北那边立马又乱起来了,朕还要再临时调兵遣将前去围剿,真是后患无穷!”

这下没有谁再敢为阿济格说话了,皇帝的态度摆在这里了,宁可信其有,其无,在这样严峻的问题面前。绝对不能有半点侥以宁可错杀,也不能放纵,这一次阿济格估计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多尔吩咐道:“叫人去阿济格那边传朕口谕:尔追剿不力,奏报不实,又不待命令而擅自提前班师,数罪迭加,功不抵过,故朝廷将不派官员前往迎接。”

这道口谕很快就在第二天下午传到了河北保定府,正在行进途中的阿济格军中。他接到口谕之后,并没有当成多大地事情,以为多尔衮这只不过是恼怒他擅自回京而故意出言恐吓罢了,所以他照旧不理不睬,连道请罪地折子都不写,就令大军继续朝燕京进发。八月三十日,当阿济格的大军到达卢沟桥地时候,多尔衮又派大学士伊图等人前来,再一次传达了多尔衮地这一道口谕,口气也变得更加严厉:“阿济格数罪迭加,本应严惩,因念其远征辛劳,故暂不议处。回京后可先到午门会齐,然后各自回家休息。所率人马,即速到指定地点驻扎!”

听完之后,阿济格有点发懵,他站了起来,讪讪道:“呵,他这还真没完了呢,故意和我过不去怎么着?”

伊图看了看这位骄矜放纵地大将军,忍不住好言劝说道:“王爷,皇上接到奏报说李自成未死,于是大发雷霆,满汉大臣们谁也不敢劝,所以王爷您还是谨慎小心一点为好。”

阿济格自觉颜面尽失,然而却并不认为自己说了谎,于是大大咧咧地骂了声:“日,哪个龟孙子敢说本王谎报军功,本王找他算帐!”

旁边的谭泰赶忙拉了拉阿济格的袖口,小声说道:“好啦,王爷还是暂时忍忍吧,清者自清,事实到底如何,迟早会水落石出的,到时候再追究这个也不迟,还是不要再惹皇上发火了吧。”

阿济格也意识到自己此时在伊图面前说了什么样的话都会被照实告知多尔衮,所以也自觉失言,就闭上了经常闯祸的嘴巴,送走了伊图,就径自上马去了。

后面的巩阿看着阿济格走远了,这才冷嘲热讽道:“这回好了,咱们辛辛苦苦一路追剿流寇。没累死也差点热死,好不容易积攒点功劳,这下可好,他一人就给全毁了!”

谭泰和巩阿兄弟几个一向不对付,早有积怨,况且巩阿地嘴巴又比较损,皇太极在时,他曾经因为故意隐匿巩阿的弟弟济马护奏报一事而遭到皇太极的严厉斥责,心情郁郁地出门之后,又在十王亭前和碰巧遇到的巩阿大吵大骂一顿。结果这下可好,两位一起受罚,谁也没占了便宜,更倒霉的是双双丢了官职,于是这个梁子就结得更深了。

见巩阿现在又开始说风凉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