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阵,什么难听说什么,什么令人生气说什么。
办法不错,但是对方主将并不将这些放在眼里,骂怎么了?又不能少一块肉,因此已经安安稳稳在城里呆着,这样守城才是上策。
第一日就这么的成了无用之功,这些小郎都有些讪讪的,第二天他们则用更大的声音骂过去,什么缩头乌龟,什么老王八,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昨天骂人的词汇还是这些小郎传授,可是到底都是京城中的世家子,能想出什么骂人话,今天邵大郎提议,命这些兵士自由发挥。
这些兵痞骂人自然是没问题的,因此今天骂人的方式绝对是多元化,还骂出了新高度,可惜城中的人就是龟缩不出,没把人骂出来,反而将这些小郎君气的要命。
沈芷芳看着这些人的模样,转头问邵蕴华“你可有破敌良策?”
“你看地图了么?”邵蕴华老神在在。
“呃。”沈芷芳有些心虚,她能说她是路盲么?看地图什么的这据对是这世间最难的事情。
“这城原本是不错的,倚靠天然的岩石做为屏障,即使是炸药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可是芷芳,你有没有想过,正常的攻城套路应该是什么样的?”邵蕴华挑眉,虽然她自己用炸药连续抢了五座城,可是这不代表她不会正常的套路,用炸药那是取巧。
沈芷芳默默无言,她想她知道邵蕴华命那些小郎君出去的原因了,京城中得到信息,一日三城,那么如何拿下的自然也被大家听闻,炸药发挥了奇效,因此这些人恐怕心里眼里都是炸药了吧,可是这是不对的,真正的攻城,炸药只能是取巧。
☆、133。第一百三十三章
^_^又是两天过去,这些满腔热血的小郎君这会儿都成了霜打的茄子,这两天里,他们白天骂,晚上骂,并且还组织了两次偷袭,可是对方巡逻秘籍,根本不给他们靠近城墙的机会,以至于这些人只能干瞪眼,毫无办法。
邵大郎到底是邵蕴华的亲堂弟,在所有人的示意下,只好硬着头皮问“堂姐,如此情形,不能用炸药,该当如何?”
邵蕴华叹息“太/祖时并无炸药,已经能一统天下,如今打仗只能靠炸药了么?”
邵大郎等是张口结舌,对哦,炸药也不过十年,女帝登基之后才有的炸药,而且那会儿的威力很小,他们不应该如此依赖炸药。
“架云梯,攻城。”忠靖侯岳家阳盛阴衰,小郎君多,竞争也就大,这会儿反应就快。
“架云梯虽然可以,只是这般硬攻,恐怕伤亡颇大。”忠勇侯冯家的小郎君说道。
“说的不错。”邵蕴华先给予肯定,随即道“兵书你们都看过是吧?”
“是。”开玩笑,这一次来的都是勋贵武将家的孩子,打小认字后念的就是兵书。
“那么兵书中对于打仗,肯定有描述,都写了什么?”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绝对不能少。”于家的小郎道,其实他还憋着一股劲儿,守卫大理关卡的正是他堂叔,如今他要好好表现,给自家人争口气,也希望女皇惩罚父亲的时候不要那么重,这个堂叔,一想到这个,于家小郎身上散发出低气压。
“兵贵神速。”又有人说。
大家很快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邵蕴华就那么听着。
好一会儿,周家的一个小郎才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邵蕴华眉眼弯弯“这是很关键的事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我问你们,你们对敌军了解多少,对我们自己了解多少?”
一句话,瞬间另刚刚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场面熄火,大家张了张嘴,发现完全回答不出来。
岳家的想了想,先回“我们人马五万五,骑兵两万,步兵三万五,其中有三千是后勤人员,有炸药,有云梯……”岳家的一点一点说,大家的眼睛越来越亮,对哦,自己这边除了炸药,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说的好。”
岳家小郎君脸上有光。
其他人发现被岳家抢了先,都很是不服气,可是想要开口,却发现自己这边的优势都被岳家的说完了。
“既然说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已然知己,那么彼呢?”
大家纷纷低头,兵书念的是多,当初只听到邵蕴华一日三城的捷报,完全是靠着火药,因此各个争先,也打算靠着火药争功,结果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打仗从来都不可以纸上谈兵,必须因地制宜个,给你们一天时间,每个人拿出一个攻城的方案来。”邵蕴华一锤定音。
经过这件事,这些小郎君完全去了心中的浮躁,都老老实实的开动脑筋,将自己的所学应用起来,老老实实的去干活。
沈芷芳暗中对邵蕴华一挑大拇指,好手段,看到邵蕴华沉稳的样子,心中感叹邵蕴华成长迅速,不过想到对于自己的圣旨,又非常高兴,自己也不赖,脚踏实地,终究可以一飞冲天,猛然又想到家中堂妹,沈芷芳发狠,一定要让家中妹妹都走出来,绝对不让他们继续困在内宅那方寸之地。
沈芷芳发狠不说,这些小郎君各个开动脑筋想着如何攻城,虽然都是镀金来的,可是大家都是一起来的,捞的功劳肯定是有多有少,如果自己捞的太少,那太难看,以后在京城那个圈子怎么混?这竞争能让人进步。
看到这些人各个开动脑筋,邵蕴华还是挺高兴的,陛下的想法她也能猜到一二,朝堂上不少人年纪都大了,比如她祖父,比如镇国公府的老镇国公,比如守国公(虽然他没继承几年,但是故去的守国公七十多才去世,古代很少见)永康伯看着身子骨硬朗,可是年纪到底摆在那里,因此更新换代是必然的。
但是说来也巧,自己父亲那一辈,还真没有哪个十分出色的,镇国公世子,自己父亲原本都是人人看好的好苗子,那一代人的领头羊,可惜纷纷战死沙场(还都是憋屈的死法)其他则非常平庸,如今到了自己这一辈,反倒是各家都比较兴旺,女皇想要锻炼人也绝对是有迹可循。
岳家来的是堂兄弟,感情挺好,两个人凑到一起嘀嘀咕咕开始研究怎么办,硬攻不是不行,但是看邵蕴华言谈,摆明了不赞成,那就要用方法,用啥方法是个问题。
“我看着城墙厚实的很,要不干脆挖个地道好了。”岳九郎转着眼珠子,说了个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不靠谱的建议。
“呵呵!”岳七郎冷笑一声“挖过去了,你第一个冒头么?城里有接应你的人么?还是你打算冒头之后死了做鬼当接应?”
一番话差点儿把岳九郎给噎死,直接耷拉脑袋,看到岳七郎那讽刺的样子,直接道“要不你有什么办法?”
“也许我们可以混入城中。”
岳九郎毫不客气的大笑“你可省省吧,现在开战,不许进出。”
岳七郎一噎。
他们都是纸上谈兵,这会儿遇到问题完全不会因地制宜。
江家来的是世子嫡幼子,也就是江三郎的弟弟,江六郎,年岁不大,人倒是挺机灵,小时候因为邵蕴华同江三郎交好,因此江六郎也同邵蕴华熟悉,这会儿他想到邵蕴华的说辞,在自己的帐篷中转了几圈之后,开始研究此地的地形。
此地名为白虎关,主要是此关宛如一个张开大嘴的老虎,面对邵蕴华这边的正是老虎头,那城墙也就是老虎的牙齿,坚硬异常,白虎关后面还有虎脖子,江三郎就把脑筋动到了这个上面,脖子是很多物种的薄弱地方,而地图上也显示,这里比较狭隘,是个难守易攻的位置,所以大军如果绕过去攻打又如何呢?
邵大郎也想到了看地图,也想到了绕路,可是两边全是悬崖峭壁,倘若这里容易绕路,也不会被滇藏誉为险关了,不过他还是想了无数个可以尝试绕路的办法。
眼看第二天来临,这些人都准备好自己的说辞,争取在邵蕴华面前好好表现。
“你们都思考的怎么样?”邵蕴华坐在主位问话。
这些人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都想听听别人的建议在说,这样一旦有什么纰漏,也可以临时更改,结果一样的心思,导致无人开口。
邵蕴华也不急,耐心的等他们,最后还是活泼好动的岳九郎说“派少量人翻过山岭,混进城中,然后挖地道,最后里应外合。”
“耗时太长,变数太多。”邵蕴华给了八个字的评价。
岳九郎倒是不在意,没说不可行就好,他知足者常乐,喜滋滋的看着其他人。
眼看岳九郎虽然没有得到明确夸奖,但是也算是被肯定,大家立刻开始踊跃发言。
“此关名为白虎关,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但是如果是从另一边,虎脖子那里攻击,那么就是易攻难守,因此我建议派兵从悬崖上绕过去。”
“长翅膀飞过去么?”邵蕴华悠悠来了一句。
江六郎颇有些不服气,为什么岳九郎说派人绕过去就行,到了自己这里就变成了飞过去?世子的嫡子绝对有底气,何况他同邵蕴华关系也不错,也没有什么顾忌,直接问“怎么九郎的就不是飞过去?”
邵蕴华给了他一个你好愚蠢的眼神“兵书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江六郎立刻回答。
邵蕴华冷笑“那你命军士翻过悬崖,粮草呢?如何押运?一二十人吃点儿苦头,潜伏过去也便罢了,大军过去,你是打算将此山用炸药移平,然后直接踏过去么?”
江六郎一噎,彻底败退。
大家一看江六郎惨败,一个个心中打鼓,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又仔细推敲了一遍,甚至有两个也不自己想了,开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然后又开始同邵蕴华报备,可惜邵蕴华频频摇头,虽然没有在说什么长翅膀飞过去的话,但是单单看那脸色,绝对不是赞同。
划拉了一圈,竟然就是岳九郎被肯定,这些心高气傲的小郎君们玻璃心瞬间碎了一地,眼巴巴+不服气的看着邵蕴华。
眼风扫了一圈,最后邵蕴华才说“此处名为白虎关没错,可是此山却名为牛头山,白虎关虽然形似老虎,但是若是用更大形状去看,更像牛头,有牛头自然有犄角,牛的犄角是向内弯曲的,因此只要上了悬崖,从上面跳下去就能直接进入城内。”
大伙儿眼睛一亮,岳九郎直接道“从上面扔炸药。”
邵蕴华瞪了他一眼“此关乃是滇藏大关,里面百姓颇多,你贸然扔炸药,伤害无辜。”
岳九郎虽然闭嘴,但是却有人不太赞同,认为邵蕴华妇人之仁,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不要想着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邵蕴华似笑非笑的看过徐四郎,又看看岳七郎,眼见两个人一哆嗦之后,这才又说“女皇陛下从来都是杀可杀之人,从未牵连过无辜百姓,打仗是不得已,却不能妄造杀孽,否则有伤天和。”
“是。”大家一齐躬身。
“为何可以利于这犄角,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邵蕴华又问。
大家一齐摇头,邵蕴华这么问,那肯定就不单单是地形的问题。
对于这个反应,邵蕴华点头,还好,没有不懂装懂,她直接揭开答案“白虎关守将乃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将,他们家世代守护着这白虎关,对这里极为熟悉,是好事也是坏事。”
“怎么还有坏事?”岳七郎不解,守将如此了解此处,占尽地利,自己这边还有什么好事?
“对方年纪大,又是世代守将,因此故步自封,没有改变和创新,那犄角处乃是滇藏口口相传的绝地,因此他对此十分放心,完全没有想过守护那里,这就是我们的优势,知己知彼,从来就不是四个字,要用心去做。”邵蕴华做了一个总结。
这些小郎君瞬间恍然大悟,那种毛躁也瞬间去了不少,看邵蕴华的眼神充满了佩服,不愧是陛下赏识的人,果然有本事,这样的说法,比家中的长辈还有夫子说的还要好,他们不但懂得了道理,而且刻到了骨子里。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_^将道理讲明白,邵蕴华又给了这些人一天的消化时间,当然,主要原因是后勤那边的干粮还没有完全做出来,不得不等一天。
第二日早早的命众人起身,邵蕴华开始分兵派将。
“岳七郎,岳九郎,徐四郎,你们三个人带一万兵士登上左犄角,等我信号,一起攻城,另外本将军那里有风筝,你们可乘风筝降落。”
“风筝?”岳九郎傻眼。
“正是,若是用绳索下去,难免受伤,带一些小型炸药烟火,先扔烟火惊扰敌人,然后用风筝从天而降,定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邵蕴华笑眯眯,她昨日未说,就是为了保密,担心计划泄露出去。
这些小郎君外心没有,但是临阵经验太差。
“是。”几个人一起应声,精神奕奕,有差使就好。
“邵大郎,江六郎,周五郎,你们三人率领一万兵士从右犄角下去,方法一样,听我烟火号令。”
“是。”几个人也是眉开眼笑。
“除了风筝,还有干粮肉干清水全部都备好,派人去后勤那里领取。本将军给你们两日的时间攀上牛犄角。”
“是。”
待所有人都出去办事之后,玹王这才看着邵蕴华,好奇的问“就是你这两日命人准备的风筝?”
“正是。”邵蕴华点头,心中叹惜,这群小郎君不如玹王,至少这观察力就不如,知己知彼,做的当真不好。
玹王点点头,对于邵蕴华的攻城方式很感兴趣,因此道“本王厚颜请邵将军允许,一会儿攻城本王可以随将军一同上战场。”论道理,玹王知道,自己上战场不是好事,还得分心保护他,但是他实在是心痒难耐。
玹王说话的时候是侧着头,邵蕴华看着他与水黛有三四分相似的面容,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欢迎之至。”
玹王登时眉眼弯弯。
这般规整完毕,邵蕴华立刻率兵出帐篷,玹王不解,看了看邵蕴华。
“白虎关守将虽然故步自封,但是其他方面确实十分严谨,我们日日讨敌骂阵,今日若是不去,恐有疑心,万一被他发现我们的目标是犄角,那样反而不美,倒不如现在出阵,迷惑对方。”
没办法,玹王是淑太妃的亲儿子,淑太妃是水黛的亲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