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九十三章
北塞蛮人因为天寒,过不下去了,因此攻打大秦,结果屡战屡败,被大秦无一败绩的成绩彻底碾压,北塞首领投降,大秦打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漂亮大胜仗。
“贵国强盛,恭贺二位使者。”闵航对于秦朝的话语不够通透,但是意思依旧表达的明白。
“国君谬赞。”沈芷芳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眉目弯弯,既显示出了国家打胜仗的欢喜又没有小人得志的轻狂浮躁。
这般稳得住看得闵国君臣心中连连赞叹,果然稳得住,果然与众不同。
梅馨都差点儿没绷住笑起来,不过看了沈芷芳的表现,心中也只得叹惜,沈家几百年的世家白叫的,教出来的女儿果然稳得住,宠辱不惊!因此梅馨也稳住了,别怪梅馨没稳住,这可不是普通的胜仗,无一败绩,这是什么概念?两国打仗从来都是各有胜负,总体胜那便是胜仗,可是现在却是无论大小战役,无一败绩,这是大获全胜,必然永载史册。
秦朝的强盛,闵国上下都看在眼里,招待沈芷芳和梅馨越发用心。
站在闵国的城墙上,沈芷芳从城墙上向下望风景,这边绿树如茵,繁花似锦,小河如织,是个美丽的地方,微风徐徐,倒也令人心旷神怡。
“如斯美景,当真让人心情愉悦。”沈芷芳脸上带笑,看起来很是高兴。
闵航看着这风景下意识的一叹“风景虽美,却不长庄稼,一旦下雨,河水暴涨,两岸百姓便是流离失所。”这是闵航的感慨,也是肺腑之言,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自己怎么能同沈芷芳说这个?
沈芷芳倒是不介意,反而一指那边有一簇特别艳丽的花草道“你看那花不是也在顽强的活着?”
闵航眺望,果然一簇花枝叶繁盛,开的正艳,红彤彤的仿佛一团火一般,热烈而明媚“看的确实艳丽,想来是得益于后面的大树,为其遮挡了风雨。”
“正是,我们秦朝有句古话‘背靠大树好乘凉’,看来古人诚不欺我。”沈芷芳浅笑依旧。
闵航一顿,沈芷芳似乎话中有话,可是侧头微微看她,依旧是那副端庄沉稳的样子,笑容淡淡,亲切又不轻浮,稳重又不失靓丽,咳咳!这天有点儿热啊!闵国的国君觉得,自己的头怎么有点儿晕晕的?
沈芷芳和梅馨自然不能在这里常住,事情高效办理妥当之后,沈芷芳同梅馨便起身告辞,闵航君臣自然再三挽留,不过沈芷芳以皇命在身为由,走的十分潇洒。
临行之时,沈芷芳送了闵航一罐沧澜茶。
“此乃我们云地沧澜府的特产,名为沧澜茶。”
“多谢,多谢。”闵航珍而重之的命人收了起来。
“此茶虽也叫沧澜茶,但是却是从我沧澜府中的茶王上收取的。”
闵航的心中一突,即使他不够了解秦朝的文化,但是也懂得,送礼都送的含蓄,这般夸耀自己的礼物珍贵是非常少见的,除非有更加特殊的含义,因此他立刻认真的道“茶王?”
“正是。”沈芷芳点点头“我们沧澜府出产的茶整体好,全赖一株老茶王,几百岁的茶王,枝繁叶茂,受到其气机的影响,不远处茶园里面的茶也是比别处的要很多。”
这个从古至今都有此说,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除了水灵,因为有龙,这个水中其他的生物也要比别的地方同类中的生物要好,这就是所谓的气机问题,其实地灵人杰这四个字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原来如此,沧澜有此树,当真是福泽深厚。”闵航的眼中有些向往,能孕育出几百年茶王的地方,必然是块风水宝地。
沈芷芳含蓄的笑笑,眼里充满欢喜。同梅馨开开心心的回了沧澜府。
沈芷芳走后,闵航命人沏了一杯沧澜茶,品着茶水出神,这一次同秦朝的交易,闵国是绝度的赚了,无论是椰果也好还是金丝蜜瓜也罢,这些都不是能活命的粮食,哪怕是翡翠,好看是好看,能顶饿么?所以换来了这么多的粮食,他很是欣喜。
那个叫土豆和红薯的东西很不错,好吃又耐饿,据说产量也好,如果闵国也种该多好?这般想着,心中又泄气,这般好的东西秦朝怎么会大方给予?能给这么多的粮食,又给了不少稻种,秦朝对于闵国的恩情,已然够重。
想的心浮气躁,闵航起身四处巡视,身边跟着一溜的宫女,他摆了摆手,后面的人立刻退到后面,远远跟着。
走着走着,又到了当日同沈芷芳一起赏风景的城墙上,看到那簇开的宛如火焰一般的红花,闵航再次陷入沉思。
“我们秦朝有句古话‘背靠大树好乘凉’,看来古人诚不欺我。”不期然的,这句话再次在闵航的脑子里响起“背靠大树好乘凉。”闵航又低低的重复了一句。
猛然又想起沧澜茶,大步流星的回到皇宫,然后拿出沧澜茶观看,因为有茶王,所以不远的茶园才能更加芬芳,闵国距离秦朝如此之近,可否得一些茶王的灵,让自己更加芬芳呢?闵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沈芷芳和梅馨回去的路上,梅馨就问“怎么对他说这些。”这个“他”是谁,不言而喻。
“闵国虽然地盘小,物资也不够丰富,但是近海,这个很有用。”沈芷芳的眼界无疑更加宽广,几百年的传承摆在那里。
“海洋资源丰富?”梅馨现在满脑子都是赚钱的路子。
沈芷芳抽了抽嘴角,叹惜道“梅姐姐,至尊一直都在修路,南北通商对吧?”
“对。”梅馨点点头,至尊重视修路,天下皆知。
“至尊重视港口造船,这一点儿也没错吧?”
“嗯。”梅馨越发糊涂了。
“马跑的再快,能有多快?你有没有想过,扬帆起航一日夜能走出多远。”沈芷芳相信,在这一点儿自己猜测的圣意绝对不会猜错。
梅馨倒吸了一口冷气,她从来没往这上面想过,海运!!!难怪沈芷芳话里话外都在劝闵国的国君靠秦朝,原来如此,想不到打的竟然是这个主意,梅馨再次感叹自己的不足,看来眼界这个问题,自己必须加强。
如果是以前在深闺之中,可能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好出身,因此样样不如沈芷芳,但是现在的梅馨自己也有绝对的自信,眼界的方面是不如沈芷芳,但是自己精于理财,春兰秋菊,各有胜场,想要提升眼界,不过是想让自己更加优秀而已,沈芷芳不也是在同自己学习如何处理庶务么。
回到沧澜府的两个人获得了留下两个人热烈的欢迎,彼此好好的联络了一通感情之后,沈芷芳和梅馨再次出发,这一次回京城交旨。
然后梅馨发现,自己有点儿糟心。
梅家现在不敢说是春风得意,但是当年的谋逆王阁老一事已经彻底的抛开,甚至比当年的自己家还要被人尊重,梅馨的祖父梅自芳缕着胡子再次对自己的英明决定充满了感叹,一步棋错另自家子孙断了一代的前程,十年不得为官,一代人的前程那就是彻底断送。
一步棋对,满盘又活了,人生就是如此无常。
“老主人,那良家人又来了。”奴仆这话里充满了浓浓鄙夷。
正高兴的梅自芳瞬间沉下脸。
这个良家人是梅馨原本的未婚夫家,能与梅家嫡长女订婚,那自然是两家的情谊不一般,可是因为梅家遇到了灾难,良家竟然不顾多年情谊退婚,这让梅自芳是真的伤心,当年同窗,后来同朝为官,后来因为两个人的孩子都是嫡长子所以没有结成儿女亲家,但是却正好是嫡长孙和嫡长孙女,这份指肚为婚的约定终于成为了现实。
结果诚心的开头却是几乎撕破脸的结尾,良家背信弃义将梅馨抛弃,如今眼见梅馨科考出去,被至尊赏识,如今又来找梅馨,还能有比这更不要脸的?
“去京城。”梅自芳想了想,既然在老家不得安宁,那就去京城好了,正好孙女儿又去办皇差,肯定要回京城交差的,见见孙女儿也好,自家子孙虽然不能为官,但是年纪更小一些的,跟在梅馨身边学学,将来步入朝廷总是好的,而且梅馨身边有邵世孙和水家的小娘子,先混个脸熟,以后步入朝廷,总有个情份在,越想越是这么回事,梅自芳又加了一句“带着几个小的一起去。”
老的老小的小,现在又没有当官的,都是自由身,梅家的儿子们一合计,干脆一起去好了,至于良家的来人?那是谁?不认识。
梅家老老少少都将良家的人抛之脑后,然后快快乐乐的上京。
良家自然接到了信息,看到自己的嫡长孙半死不活,垂头丧气的样子,良家的家主一咬牙“我们也上京。”
梅馨完全不知道京城中有个大地雷等着她,还同沈芷芳想着如何能说动闵国的国君投靠大秦,将来开海运!
☆、94。第九十四章
沈家自从家主女皇争皇位就开始摇摆不定,如今家主去世后,几乎已经被排除了中枢,虽然在江浙一带依旧横行,可是无论是威望还是势力都大不如前,幸亏德太妃还在,德沛长公主与女皇更是姐妹情深,这才保全现在的模样,别问沈家为何被女皇如此打压还不知道反抗,呵呵哒,女皇唉,那绝对是属鲨鱼的,凶残的不得了,他们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挺着。
幸好,如今他们家又出了一个沈芷芳,阮家和梅家能把脑筋动到自己女儿身上,想着让出息的女儿帮衬一把家里想小辈和兄弟,沈家又不是傻子,自然懂得道理,德太妃是自家女儿没错儿,可是德太妃是妃,女皇的母亲是皇后,女皇敬着你是敬着你,不敬着你那也是天经地义,至于德沛长公主和瑾王,呵呵哒,那是你们沈家的外孙没错,可是人家和女皇才是一个姓,因此还是自家女儿沈芷芳靠谱。
如今女儿出使了闵国,必然回京城复命,这般一想,干脆挑了家里几个聪明的孩子,嗯,沈家大家长没有局限于小郎,聪明上进的小娘子也选了两名,然后请自己的夫人带着这几个后辈进京,看看女儿有没有空,带在身边一二年,也学点儿经验什么的。
沈芷芳和梅馨回京的时候不少人都看热闹,我的乖乖,我们大秦朝不但有了女帝,还有了女官,如今小娘子也能出使异国,这可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儿,谁家的女儿这般厉害,赶紧去看看,很多京城百姓都抱着这个心态去看热闹。
沈家、梅家则选了一家不错的酒楼,从上面往下看,主要是让家中小辈看看他们的姐姐到底是何等的风光,以后也有个奋斗的目标。
沈芷芳与梅馨秉承着邵蕴华的一贯风格,进京城的时候穿着干干净净的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仆从,堪称招摇过市。可是这也显示出了无边的风光,你想招摇过市,你也得有招摇过市的本钱。
沈芷芳和梅馨刚到京城驿馆(外省官的招待所),那边皇城中就来了口谕,即刻觐见。
女皇如此重视,又给两个人的身份加了重重的砝码。
说是即刻觐见,两个人也是要沐浴更衣之后才能去见,这时候就到了午后,匆匆吃了几块耐饿的糕点,立刻到勤政殿面君。
女皇陛下一贯的威严天生,两个人因为有彼此,倒也能从容应对,而且从邵蕴华和水黛的话里也知道,女皇陛下对她们是喜欢是优容的,因此底气更足,举止也更加的落落大方。
对此至尊很是高兴,详细询问了交换的东西,剩下的就是询问闵国的事情,沈芷芳心中有谱,对于闵国的其他地方也就罢了,重点说了距离海的地方,还有一些国内的小河流。
女皇听的津津有味,对沈芷芳的评价又高了一个台阶,心中感叹,沈芷芳之父沈焕就是聪明,这些年被自己打压依旧能保证沈家的实力,其本事可见一斑,罢罢罢,自己不是小心眼的人,沈家确实有才,再次用其又何妨?
面君完毕,两个人这才退下去休息,然后发现,两家人竟然都来了京城,沈芷芳同梅馨作别,各自回到自己家的宅院。
梅馨现在不比从前,梅家出事儿的那会儿,京城的宅子卖了,原本打算握着钱龟缩的,现在有了梅馨,自然不在龟缩,他们家底子不薄,自然在京城买的起宅子,因此如今又买了一座。
回到家,自然先见过祖父母,然后就是父母,还有长辈,梅馨虽然一路风尘,但是精神却好,尤其是言谈举止,充满了自信和大气,眼中的神采让一众妹妹看直了眼,大姐现在和她们真的不一样了呢。
年轻的侄子辈儿的更是对这位姑姑崇拜的不得了,爹爹没官做,可是曾祖说了,他们的小姑姑是官,还是五品官,年纪轻轻的五品官,曾祖都没有做到呢,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娃娃对梅馨充满了崇拜。
“祖父,您怎么上京城了?”
不想让孙女儿为糟心的良家分神,梅老先生直接道“这几个娃娃,你看看,挑两个带在身边,同你学习学习。”梅老先生的语速很慢,声音也和软的很,因此梅馨知道,这不是命令她,而是在同她商量。
梅馨点点头“知道了,祖父,我会挑两个人,只是……”梅馨看到小郎多,不确定祖父是否让自己挑选小娘子。
“怎么?”梅老先生连忙问,现在梅家是否能东山再起,全看梅馨的前程。
梅馨的目光落到那群小郎的头上,他们心里也都忐忑,十岁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古代这个环境下,都知道前程二字,家中父母也都嘱咐过,如果能被姑姑选上,那自己将来的前程起码有了一些保障,所以都挺紧张。
眼见梅馨的目光落到小郎头上之后,又落到小娘子的身上,梅老先生了悟,缕着胡子道“这两个都是念书上进的,若是合适,你带在身边也是再好不过。”老先生又不傻,当年能让梅馨去科考,现在梅家如此,自然不会打压家中小娘子出头。
梅馨这才点头“祖父,孙女儿这里正有想法。”既然祖父如此想法,那接下来就好办许多。
梅老先生的眼睛就是一亮,到京城诸多日子,他对阮家的事儿也打听不少,甚至厚着脸皮走动了几次,阮家那里有梅馨的面子在,自然乐意结交,因此梅老先生对于阮玲给自家三位兄长的规划,也了解到不少,心中很是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