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浮沉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宫浮沉录-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种种,直到了第二年的二月,突然从塞北边境上传来紧急战事,突厥竟然乘着冰雪连天,我国边境上的士兵身体不适,又是过年之时,守军将士精神松懈的时候,偷袭我边境防区,我边境防区的守军将士一个不防,竟然就被他们得了逞,已经连夺我边塞的五座城池了。
    英宏大发雷霆,质问为何早不来报,信使极委屈,回报塞北乃是苦寒之地,又加上突厥为怕我军去请救兵,在一路上设下层层埋伏,他和十来位弟兄历经了苦难,方才到得京城,饶是如此,当初和他一齐出发的十几个人,如今亦是已经只剩了他和另外两个了,说到这里,那个报讯的军士不禁俯地大哭,“皇上,小人差一点儿就见不到皇上了啊。”
    英宏见如此,这才压了怒火,忙忙的就调兵遣将,前去救援,而每次调派的御批,他依旧是极耐心的送去请太后批示,若是太后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他也是很诚恳极恭敬的请教聆听,再无一丝怠慢之色。
    然而,塞北本就是极远之地,路途很是遥远,更加上京城这边过去,又是渐渐春暖的时候,一路上的冰雪正在逐渐消融,路极是湿滑难走,更有不少还是山路的,等到救援的军队好容易赶到时,不但城池又失了三个,就连前去救援的军队,也因为疲惫和不适应,在尚未来得及休整时,被突厥乘势强攻,也是一败涂地,如潮水般兵败如山倒。
    消息传到英宏耳朵里时,已经是四月了,英宏这一惊非小,在和大臣反复商议谋略好几日之后,毅然决定,他要御驾亲征!
    这道旨意随之就颁布天下,军机和兵部随之全部进如紧急调配中,一封封紧急文书流水般送进荣寿宫里,而再和大臣们商议军政大事时,英宏干脆派人将太后从荣寿宫里接过去。
    对于英宏要御驾亲征的事,太后很是担忧英宏的安危,道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万不能让英宏去涉这个险。而英宏和几位领头的军机大臣们却坚持,英宏道,“我朝不见战事久矣,此时突厥有备来攻,边境已经连连战败,无论是军心还是民心,全都惶惶涣散,朕唯有御驾亲征,方才能够大振士气民心,挽回战局,母后,儿子心意已决,请母后不要再阻拦。”
    这时,宰相裴正远也奏道,“皇上要御驾亲征之事,已经颁布天下,如今天下军民皆在翘首以盼,皇上金口玉言,一言既出,自当四马难追,若此时又突然改诏,只怕军心民心更要动摇,如此一来,必定是更加要如兵败如山倒了!”
    他这一番义正词严,说得太后目瞪口呆,就在此时,急报又到,突厥已经攻过了琼关,直逼榆和关之下了,众军机大臣一听,全都大惊失色,英宏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太后眼见形势如此严峻,顿时也变了颜色,”英宏又凛然向太后道,“若国家不保,儿子又何以为君,请母后万万不能再阻拦了。”
    太后到了此情此景,也只好点了头,道,“既然如此,皇帝要小心保重了。”
    御驾亲征就定在四月十六日,在英宏出征的前两日,我去了荣寿宫跪求,请太后和皇贵妃恩准我带发去静海庵里修行,为皇上的出征念经颂佛,祈福祷祝。
    太后很是欢喜,大赞我赤诚忠心,将我由正三品昭仪晋位为从二品的宣华夫人,并于当日即出了宫,径往静海庵而去,甚至,没来得及见上英宏一面。
    静海庵建在距离京城十里之遥的凤鸣山上,殿阁巍峨宏伟、飞檐斗拱,极是气宇辉煌。虽然不是大肃朝第一佛寺,却是历史最悠久的,其佛法宣扬之远,香灰之鼎盛,和龙山寺竟是不相上下。
    凤鸣山山脉极长,和灵宵山遥相呼应,虽然不算远,然而路途却是极难走,护送我的大队车马直颠簸到半夜,方才顺利到达静海庵。静海庵此时满寺院里俱是灯火通明辉煌,主持早早的就在庵寺门口等候,一见我的车架到达,忙领着寺内一群姑子呼啦啦跪了满地,口里高声呼道,“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161章  病中献计  三
    
    蒋秀和小青一左一右扶我出了銮架,立时就有呼呼冷洌的山风吹过来,扑在脸上寒津津的凉,我裹了裹厚厚的斗篷,看向主持,客气的道,“免礼。”
    主持早已经将寺里最干净僻静的一个院落收拾了备着,进了静海庵,小青自去命人将我带来的东西搬运整理,这边蒋秀随着我先去正殿里对菩萨恭敬拜祭了,又和主持寒暄了一番,这才扶我过去歇息。
    我心里惦记着英宏是否顺利,又加上有择席的毛病,虽然身子已经是极困倦,然而却翻来覆去的,再不能安寝。
    蒋秀正睡在我的身边,见我如此,忙轻声问道,“娘娘,您怎么了?”
    我也不说话,只是轻声叹了口气,蒋秀是知道我的心思的,忙又问道,“娘娘可是在担心皇上?”
    “是啊,这……,”我颓然出口。
    “皇上乃是九五之尊,有神人保佑,自是会吉人天相,遂心如意的,娘娘不必过分担忧,”蒋秀婉声劝着我,她停了一停,又道,“皇上此时想必也正在为娘娘担心呢?皇上不是说了么,只有娘娘安然无事,皇上才会安心行事么。”
    我想着英宏说这句话时的神情,忍不住唇角微微上扬,他是被前年底的那番变故吓坏了,所以,在他要离宫的时候,他万不敢再将我单独留在宫里,唯恐他不在时,我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不测,因此他和我商量好,要我以要为他御驾亲征祈福祷告为由,向太后恳求离了皇宫,而在护送我的这一帮子里人,有一大半乃是内廷里极精锐的侍卫,在我进庵后,这些人就地在庵外扎营,日夜更替的静海庵四周巡逻查防,一时间,竟将个静海庵围得跟铁桶一般。
    如此辗转反辙,直到窗户纸微微的发亮时,我才有些迷糊的样子,然而极快的,寺里的晨钟“咣咣”三响,我一个激灵睁开了眼睛,咋一见屋子里的摆设,我竟然一个恍惚,竟忘了身在何处。
    香炉里熏的已经不是在宫里时常用的那种,味道倒也好闻,让人有安心的感觉,我慢慢的静下心里来,这才想起,我这已经是在宫外了。
    起身才梳洗了,就有小宫女来报,主持过来请安了。
    我略一略鬓边的碎发,因在庵里,今天只是简单的挽了一个飞云鬓,用了一根样子普通的银簪子别住了,身上穿的也是极素的一身月白色的袍子,扶了蒋秀的手,我来到外面的小厅里。
    主持正带着一个脸儿稍圆的姑子在小厅里侯着,见我出来,慌忙跪下见礼,我命蒋秀过去扶起,笑道,“师太乃是有道之人,却对我这样一个红尘槛内浊人行如此大礼,叫我如何敢当?”
    主持笑道,“娘娘身份尊贵,乃是凤凰一样的人,天下之人无不尊崇膜拜,今日能到小庵来,实乃是小庵的福祉,贫尼理该如此。”
    我凝重了神色正色道,“我此番来,乃是为了给皇上和太后,以及大肃朝的天下苍生祈福,这里是菩萨的地方,万民众生在这里,膜拜的该是菩萨,我进了这里,亦只是一个普通的佛家弟子,师太算是我的授业恩师,算起来,理该我给师傅见礼才是。”
    说着,那边蒋秀已经取了蒲团来,我深深裣衽而拜,师太哪里敢受,慌忙扶起,连道不敢当,亲自扶我坐下了,又说起闲话来。
    说话间,她一指立在旁边的姑子道,“回娘娘,这个是贫尼的徒弟,叫慧空,因为贫尼的身子向来不好,所以庵内的事大都是她在把持,今日带她来给姑娘们认识一下,若今后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去吩咐她就是。”
    随着说话,慧空已经又行了一礼,我看了看慧空,笑道,“如此,就要多劳累慧空师傅了,”说到这里,我垂下头来,笑一笑道,“佛法之事我虽然一窍不通,然而我知道心诚则灵,所以,今日起,我就要两耳不闻山外事,闭了门一心为皇上祈福了,师太以后就不必过来请安了,礼法规矩等,就去了罢?”
    师太和慧空忙垂手合十念道,“阿弥托福,佛祖保佑,”主持的语气恭敬,道,“贫尼谨遵娘娘懿旨。”
    待她们一出门,大门就立即砰的关上封严,有身强力壮的太监们把守得森严,下人们要进出取物,全走后面的小角门。
    蒋秀有些不解,“娘娘,你这是为何??”
    我浅浅一笑,“你知道我不爱跟人整日的客套,在宫里时是没办法,这会子难得出来了,又天天弄这么个枯燥严肃的人在跟前转,还不烦死。”
    蒋秀也不禁笑了,“也是呢,娘娘正好乘着这些日子清净些。”
    这时小青笑着进来道,“小姐,咱这院子倒真是清净别致呢,我刚刚看见,咱这里竟然是临着悬崖的,有一间楼阁竟然就是依着悬崖建成,在那里,竟然能瞧见四面八山的好景色,小姐要不要过去坐坐的。”
    我点了点头,“也好。”
    随便用了点斋饭,就扶蒋秀小青过去,那个地方果然像小青形容的,视野极是开阔的,静海庵是在凤鸣山的山顶上,此时站在这处悬崖边的屋宇前,只见四边空悬,不知道是白云还是雾气的,在山谷里飘绕,远远的山峰上,是像要滴出水来的浓绿,正是四月天气,上面点缀着丛丛点点粉红浅白的烂漫山花,在山风劲吹下,使劲儿的摇曳摆动着,刹是好看。
    我被这一景色大大的震撼,放眼看去,天地山脉雄伟壮丽,偶尔有飞鸟轻灵放肆的飞过,留下“唧”的一声,仿佛是玉珠落在银盘里,极是清脆悦耳,好听至极。
    山风呼呼的吹在身上,衣袂飘飞中,我刹时觉得,在天地广阔之间,自己宛若是沉落进大海里的沙粒,竟然是如此的渺小虚无,就仿佛,只要一阵风,就能将我们扑灭得无影无踪。
    蒋秀见我沉凝,忙过来劝,道,“娘娘,这里风大,咱们回去罢。”
    我点了点头,慢慢的往回走,才走到住的寝室门口时,有一个侍卫模样的人正等在那里,我顿时皱眉,这庵里全都是尼姑宫女等,能进来的也就只有太监这样的阉人,这个侍卫怎么如此没有规矩,竟然进了我住的院子?
    正在皱眉时,那侍卫已经看见了我,几步过来扑通跪下,“给娘娘请安,”紧跟着从怀里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封信来,双手捧上,“京内急信。”
    我一惊,我刚刚过来,怎么就有急信到了,难道……
    这样想着,我顿时唰的满头冷汗,有小太监过去接过信交到蒋秀手里,蒋秀不敢怠慢,忙交给我,那信用一个极精致的宣纸信套封好,上面并没有一个字,打开来里面是一个方胜儿,我急急拆开,心里紧张,拆信时手竟然微微的颤抖起来。
    那信上的字是极熟悉的,正是英宏一手极漂亮的蝇头小楷,上面只有寥寥数语,“顺利,明早就可出行,不肯丢卿一人在那孤寂之地,若不畏道路颠簸,卿可由送信之人安排,随我出行,”后面一个“宏”字,苍劲有力。
    我仔细的连看了两遍,这才深吐一口气,顿时大喜过望,向着来人道,“你都安排好了么?”
    那侍卫一拱手道,“奴才已经安排妥当,娘娘放心。”
    我点点头,“好,你稍等。”
    说完,不待蒋秀小青来扶,我自己拎了裙子,急急的进了内室,一迭连声的吩咐蒋秀拣紧要的东西快些收拾,蒋秀小青全都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我停下看着她们,很是无奈的笑着叹气,道,“皇上要我过去跟他会合呢,还不快点儿。”
    “啊,真的啊?”蒋秀和小青全都笑开了颜,然而只是一瞬间,蒋秀又颦了眉,疑道,“娘娘,小心这里面会有诈?”
    我又看了看那封信,笑着点头肯定,“不会错的,是皇上。”
    小青不解道,“小姐,你怎么这样肯定的?”
    我一扬手里的信,神秘的笑道,“这上面有皇上的暗号。”
    “暗号?”
    我不再回答,只让她去取一套自己的衣服来,将自己装扮成宫女的模样,这边蒋秀已经收拾了一个小包袱,轻声道,“娘娘,只能带这些东西,拿太多了出去时怕人瞧见了起疑。”
    我朝那包袱看了看,微一点头道,“好吧。”
    蒋秀出去,严厉的吩咐了把守的人,道我要闭关静修祈福,不许一个人外人进来,也不许跟外面的说里面的事,违令者斩。
    回来接了我和小青,到了屋外向着那个侍卫使了个眼色,高声道,“娘娘已经将你要的东西收拾好了,命我们三个亲自送过去,大人前面带路吧。”
    那侍卫会意,向着屋里磕了头,也高扬了声音道,“谢娘娘恩典。”
    然后由他在前带路,我混在蒋秀小青中间跟在后面,由偏角门儿上出去,守门的人是认识蒋秀和小青的,见我们拎着东西,只当是我吩咐她们出去做什么,哪里敢拦,很是客气的将我们送了出来。
    
    第162章  行营相会  一
    
    我住的这个院落处在静海宫的东北角儿上,出了小偏门,转过几个回廊僧舍,就到了静海庵的后门了,门口一样有人把守,只见那个侍卫向正站在门口的人使了个眼色,立马就有人过来笑道,“王二哥,怎么,娘娘的东西送过来了么?”
    王二哥点了点头,道,“娘娘已经应了,还派了三位姑娘出来亲自办。”
    说着向门口的守卫们笑道,“兄弟们辛苦了,在下还要紧着去办差,等送三位姑娘回来时,我给兄弟们带上好的女儿红来。”
    那几位守卫就都笑了,道,“还是别介,这可是佛门圣地,若是让娘娘知道了,怕会要揭了咱兄弟的皮。”
    那过来接应的人就催道,“快着点子罢,已经要正午了,别耽误了事儿。”
    说着一招手,那边过来一辆马车,待我们三人上去了,赶车的人一甩鞭子,只听马蹄得得声响,不过一会儿,就和静海寺离得远了。
    在转过几道路口后,马车停了一停,就听有人问,“妥了么?”
    王二的声音应道,“妥了,快走。”
    马车重新行进,随即后面又是一片马蹄声响起,我悄悄的掀开马车上帘子看时,却见马车前后,上百位黑色劲装的精骑,将马车围得严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