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隐王-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你之能,守得。”
    李承训见时候已到,突然向罗艺深鞠一躬,双拳环抱,以大礼参拜,“侄儿请伯父帮我镇国!”
    “哎呀!”罗艺慌忙间,双手扶住李承训,紧盯着他的双眸,“李驸马,老朽先叛大唐,后反突厥,你这里新建大城,居然还信得过我?”
    罗艺一生最以为耻的事,便是他背叛大唐,遭到百姓的唾弃,并为之越走越远,最终被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现在,作为对手的李承训竟然如此相信自己,不得不令他深感震动。
    “伯父的雄才伟略,无名信得,无名也信伯父不会重蹈以往的覆辙。”李承训眼中一片澄澈,恳切之色浓烈。
    与其说他相信罗艺,不如说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确信罗艺年老,锋芒已钝,又败于自己之手,应该会审时度势,不会再有非分之想,而甘愿做一名忠臣,以保自己安度晚年。
    试想,他背叛了南面的大唐,又得罪了北方的突厥,哪个都容不得他?他不傻,知道这里恐将是他最好的安身之地,而智勇双拳的李承训将是他最后的靠山。
    而另一方面,他信任罗艺的基础,是因为罗成是他的大哥。这么多年,罗成不计较自己的私利,为苦难的百姓出头,被百姓视为草原英雄,其品质是经过历史锤炼的,他们又是兄弟,自然可以毫不保留的信赖,假设罗艺要反,罗成又怎能容得?
    时至此刻,罗家父子算是真正明白李承训的用意了,他们对于李承训对他们父子二人的信赖,感动莫名,特别是罗艺,他已经老泪纵横,竟然俯身要给李承训跪拜,却反被李承训搀扶起来。
    “伯父,若真有那日,朝堂之上,我为君,你为相,咱们再行叩拜之礼,如何?”李承训也动容了,感怀于这老人的泪光。
    “主公,想我父子惶惶如丧家之犬,浪荡塞外草原荒野,若不是得遇你,怎么会有机会团聚在一处?又怎么有机会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请你放心,罗艺父子,愿誓死追随主公!”罗艺拉着罗成的手又要跪拜。
    李承训忙一手托起一个,“伯父,大哥,是我该谢谢你们!”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耶律洪升见三人神情激荡,在旁附和道:“得罗老英雄相助,大业必成!”他也适时变了称呼,是啊,谁不识得当年燕公罗艺?史书载其镇守幽州,突厥闻风丧胆,不敢来犯,深得隋唐两朝开国皇帝的倚重,始终镇守边疆。
    李承训终于得到一位有资格,有能力来为他撑起国脉的人,现在,他可以说是文臣武将,将星云集了。有罗艺、罗成、耶律风、耶律洪升可为朝廷柱石大将;有王苑、山鬼、黑铁塔等暗影门,或者大青山的旧部以为武将。
    除此之外,更有耶律风带着耶律家举族之力来帮扶他,这意味着什么?外人是难以想象的,不仅是耶律家的财力足够他建几座城池,武装数个部队,最重要的是耶律家积淀百年,所培养出来的无数商道、政吏、武备三分支脉的人才,足够他支撑起一个国家的日常运转。

第一百二十四章 爵封大唐隐王
    他们在这里足足停留了三日,李承训听取了耶律洪升对于建城大小事的汇报,而罗艺和罗成父子,也从他们两人的谈话中,真正了解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李承训建城的注意早就有了,并看准了一处地点,他之所以知道那里,是因为他在现代的时候,便去过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大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附近的位置,那里介于蛮汉山和大青山之间,有大小黑河流经期间,是塞外难得的土地肥沃之地。
    在他刚到塞外,还是两手空空之时,便已然安排了一名暗影门的旧部来这里发展,而那时他一没有资金,二没有人力,所以只能做些勘探地理,营造小型建筑等简易的工作。
    但随着李承训入主大青山,结交耶律家族,渐渐的,他便把资金陆续注入到这里,令那名旧部扩大队伍,扩大勘测、选址的范围,如今,已经将这附近百十里内的地表、地下的构造探查清楚,还成就了一张施工图纸。
    由于塞外空旷,只要突厥不犯边,大唐不出塞,顶多有游牧民族来这里放牧,所以这些人低调的作为,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真正破土动工的日子,其实也就是几日前,耶律洪升带来了第一批苦力,那七千余个红刀头马贼,而他们的首要工作,便是将这区域中心五十里方圆,用四条鸿沟,分割成四块区域。
    之所以要分割出这四块区域出来,是李承训的意思,目的是区分出苦力的等级,以便于日后看管,也防止苦力们起争执。
    这源于他招揽的这些苦力构成,其中有大唐幽州监牢里的犯人,有耶律家武备支脉遭受族规惩处的叛徒,有那被暂时带到万马堡的两千突厥降兵,还有许多因战事被剥夺了生存基础的难民等等。
    这些人鱼龙混杂,其危险系数不等,所要花费的守卫精力不同,李承训思来想去,还是将他们分割开来比较好,不然一旦混乱起来,真的很麻烦。
    不过认真来说,只有那第一批七千人的红刀头马贼,由于欠下的血债太多,是真正没有自由的囚犯,而其他犯人或者突厥的降兵,李承训都打算令他们拥有自己的人权,可以享受在本区域内的自由,劳作也会有丰厚的报酬,至于住的,吃的,全都免费供应,也不会太差,而且干得好的人,可以直接入列他这个国度的军队,等等一系列诱人的好处,但这一切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一步步的放开,但至少这些戴罪之人都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前途目标。
    劳动改造,其真正的意义在于令那些不为自己所用的人,转化为诚心拥戴自己的人,李承训是一定会想办法驯服这些强盗狼兵的,因为他的国家初建,太需要人了,更需要这些强悍的兵士来捍卫这座城池。
    而对于所支撑这一切的财力,耶律家有,对于掌控这些囚犯的武力,耶律家也有,李承训不会用大唐的任何资源来参与这件事情,也不打算让朝廷得知他目前的动向,对外只是宣称在开矿,对,平原上也有矿脉。
    选择这个时间,急不可耐的破土动工,是因为突厥刚刚被击退,唐军也损失惨重,双方都无暇去理会塞外这处不相干的地方,相信到得明年秋日,这里最外围的工事已经修建完成,做得好,城墙也会修建得不离十,那就有了防卫风险的能力,就不怕了。
    耶律洪升,老成持重,在耶律家也有威望,所以李承训安排他来此构建帝国基石,他也是不负所托,将这里办得有声有色,可惜正赶上冬日苦寒,大地冰封,一些破土的活计,都无法深做,但这些人依然在无怨无悔的劳作。
    听完耶律洪升的回报,李承训很满意,虽然纲领上的事情,他事先交代了,但期间突发的情况却是难以预料的,老先生凭借其才智,都处理的很好,对于这一点,连在一旁的罗艺和罗成父子都对其感佩至深。
    在这三日之内,李承训亲自去接见抚慰了那些正在建城的红刀头马贼,告诉他们说:
    “令你们吃苦是为了惩罚你们带给大唐百姓的苦难,但我绝对不会虐待你们,会给你们提供足够的吃、穿,生病了也会为你们医治。只要你们安心劳作,好好改造,表现得好,便会将他们调到别处,负责轻松的工作,及至最后建城结束,彻底还给你们自由,那时若愿意留下的,在这里做个百姓,想走的,带着你们的工钱,随时可以离开!”
    安顿好一切,李承训要离开的时候,罗艺找到他,说其不打算再回幽州,宁愿留在这里帮助耶律洪升,待城市建成之日,他会在这里恭候主上大驾。
    在说这话的时候,罗艺表情很纠结,可见并不自信,因为他刚刚从突厥阵营中投入到李承训麾下,虽然有其子的关系,使李承训可以相信他的忠心,但人家能没有一点儿猜忌?将那七千突厥马贼交到他的手里吗?
    李承训几乎不做犹豫地答应了,他唯一担心的是这里条件艰苦,这大冬日的,连个有暖炉的房间也没有,也不知罗艺身体可守得了?同样,罗成也是担心父亲的身体,说若是父亲在,他也愿在这里陪伴。
    罗艺连连保证自己可以胜任,表示其在李承训麾下还寸功为立,这建城一事,是他第一件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并劝说罗成一定要跟随李承训返回幽州。
    耶律洪生见此情景,便出来做保,表示一定会照顾好老将军,并提出将指挥权移交给罗艺,而罗艺却坚决推辞,他很清楚自己根本没有威信率领这些耶律家的儿郎。
    李承训最后说道:“罗老英雄的用武之地是上阵杀敌,这建城一事,还是洪升大哥多多费心,你为主,老英雄为辅吧。”
    他一语定乾坤,自然无人反对,就这样,罗艺留在这里帮助耶律洪生,李承训和罗成则快马加鞭向幽州城回返。
    他们归心似箭,也不知道现在的幽州城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还好吗?
    幽州城很好,出乎意料的好,甚至薛氏兄弟都在城门口迎接着他们,这令李承训越发的奇怪,据他所知,这薛万钧绝对不是善予之辈。
    历史上曾记载:薛万均、薛万彻曾被敌所围,性命攸关之际,是将军契苾何力以数百骑救之,之后,薛万钧却冒功领赏诽谤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大怒,拔刀欲杀薛万钧。李世民得知详情,勃然大怒,要罢掉薛万钧的官职,改授契苾何力。
    何力固辞,曰:“陛下以臣之故解万均官,群胡无知,以陛下为重胡轻汉,转相诬告,驰竞必多。且使胡人谓诸将皆如万均,将有轻汉之心。”
    太宗赞许他的意见,没有处置薛万均。不久命令契苾何力为玄武门宿卫官,检校屯营;又将宗室女临洮县主嫁给他。
    其弟薛万彻却是比乃兄强得太多,李世民曾有如此评价:“当今名将,唯李勣、江夏王道宗、万彻而已。勣、道宗虽不能大胜,亦未尝大败;至万彻,非大胜即大败矣。”
    薛万彻在玄武门之变时,率东宫兵马力战,甚至反扑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级,他才放下武器带领数十骑逃入南山。后来唐太宗赏识其武勇,屡次遣使招谕才复出拜将。在平突厥、薛延陀部、征高句丽时屡立大功,尚太宗妹丹阳公主,后因参与谋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被长孙无忌所杀。
    临行前,薛万彻大声说:“薛万彻大健儿,留为国家效死力固好,岂得坐房遗爱杀之乎!”说罢,解开衣领对监斩官大声喊道:“亟斩我!”(《新唐书?薛万彻列传》)但刽子手刀下无力,第一刀没有砍准,万彻大声呵斥:“何不加力!”连砍三刀才斩下他的首级。
    李承训可不相信如此令人不省心的哥俩,他们会如此善待自己这个朝廷钦犯?若是这薛万彻恭敬,倒还是有情可原,毕竟其曾是李建成的部下,可那薛万钧却是定然拿不出这份嘴脸来,难道其有什么阴谋?
    及至到得都督府大堂,他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皇帝有旨,虽然这圣旨因李承训未到而没有开启,但刚从帝都星夜赶回的傲天鹰已经向这二位透露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皇帝已经赦免了李承训的死罪,因此这兄弟俩自然不敢在圣意不明的情况下,胡乱行事。
    “李承训接旨!”傲天鹰此际红光满面,极其兴奋,显然对于皇帝任命他为宣读圣旨的天使,格外觉得荣耀。
    李承训等人闻言,于堂前跪倒,他的心里同样也是高兴万分,虽说因傲天鹰的脚力非常,皇帝才令他传旨,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皇门四鹰帮扶自己并没有心存芥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无名以朕之驸马之名,收服边疆三镇,救援被困唐军,使得我大唐军威得振,百姓免于水火,论功行赏,当封官赐爵,但其罪犯欺君,依律当斩,因此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圣旨宣到此处,傲天鹰明显顿了一顿,众人俯身于地,没有抬头,不知道他的神色,若他们看到傲天鹰惊呆的样子,不知又会作何感想?
    傲天鹰终于回过神来,合拢了大张的嘴巴,收拢其惊惧的眼神,重新落到纸面上,继续念道:
    “无名,汝欺君罔上,更拐走朕的汝南公主,当真是罪大恶极,但这是朕的私仇,朕不能混于国事,也罢,朕便准你在幽州定居,以为朕守护边疆。你太上皇爷爷曾赐你为武安王,而朕登基至今也未赐你爵位,是朕的不是,如今,朕赐你为隐王,希望你能明白朕的心意,好好体味这一“隐”字,钦此!”
    这奇怪的圣旨,令众人全都目瞪口呆,这哪是官样文书?分明是一封亲长给后辈的家书,这真的是圣旨?
    …………………………………………………………………………………………………………………………第四卷要结束了,不容易,大家多多支持下吧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美聚幽州
    “谢主隆恩!”李承训叩首,起身,双手接过圣旨,这是他第二次收到这种圣旨,可见皇帝当真不再怪他了,但从圣旨中可以看出,皇帝对他仍然有些忌惮,否则也不会只字不提令他主管幽州政务。
    “薛万钧,薛万彻接旨!”傲天鹰为李承训高兴之余,知道自己的责任还未完,继续宣读圣旨道:
    “皇帝诏曰,封薛万钧幽州都督,主管军政诸事!钦赐!”
    圣旨念完了,薛万钧起身接旨,心里却是五味杂陈,自己这圣旨寥寥数字,而那隐王爷的圣旨却是那般特别,可见这位王爷在圣上心中的地位了。
    “恭喜恭喜啊,隐王爷!”薛家兄弟立即上前笑脸相应。
    “也恭喜薛将军,官封大都督,以后还望都督照应!”李承训满脸的谦逊柔和,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与人为善。
    皇门四鹰、罗成、耶律风等人也纷纷上前恭喜,这些人随李承训出生入死,却没有得到皇帝封赏,但他们心中却很坦然,在他们心里,李承训才是他们的主公。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承训推辞了薛家兄弟给他安排的洗尘酒宴,急忙向耶律家在幽州城的府邸而去,他归心似箭,要去那里见他的妻儿。
    早在幽州城初定,李承训奔赴青龙峡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