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隐王-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与金鳞鹰等人约定的联络方式是暗语暗记而非是长篇信笺倒不是担心小金鹰被敌人打落因为这个神物可于绝高的天空中飞行而且动作迅猛就是一般的武林高手都无法擒捉得住
    他急忙将信笺展开越读脸色越难看原來被围在龙睛区域的唐军危机重重金鳞鹰不得不现身帮忙并且已经见过了薛家兄弟这信便是薛家兄弟传來的求救之信
    信笺上话语不多却涵盖了被困唐军的行军路线战斗布置以及他们最后突围的攻击方向和时间点语言简练却是将这个被困唐军的概况说得很清楚
    由于龙睛附近的大火使得被困唐军被迫向前突进而对于突厥大军來讲他们正张好了口袋等着他们用步步血腥來形容被困唐军的突围战丝毫不为过
    洠О旆ㄌ凭桓以谙抗饶谛凶咧坏闷砉セ髁讲嗌搅胙≡窦枘训牟叫型平庋埠弥辽偻回势锉挠攀仆岩苑⒒拥杏欣阌斜咨搅肷显揪陀型回使俦蚴匾丫季萘擞欣厥扑蕴凭胪平驳糜妹鼇硖疃挛抟杉蠹趸毫颂凭男芯俣扔肽讯
    现在被困唐军已经突围到距离龙口敖十里之地可这十里山路却是路况复杂崎岖难行因为左右龙角敖的突厥伏兵可以随时从突围唐军的身后反插到他们的两肋而左右龙须沟的突厥伏兵也可以在左右前方插向突围唐军的两臂
    另外在龙尾的突厥大军已经得知唐军的主攻方向在龙头已有三万大军在回援的途中妄图切断突围唐军的后路他们那可是在峡谷中纵马狂奔相信明早以前一定可以咬上突围唐军的尾巴
    “五万”这是信笺写的一个数字说的是被困的十万唐军现在所剩不过五万而且伤者无数看到这里的时候李承训真的很痛心
    信中说希望李承训能够率军于今夜打通龙口敖而不单是仅仅守住龙牙隘口即便是薛氏兄弟深知这对于兵少将寡的李承训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们信中用了尽量二字也就是说希望李承训能够率军尽可能的深入以便牵扯更多的突厥主力部队而使得他们突围一方的压力有所缓解
    “丑时”这信中的一个关键词是薛氏兄弟打算最后突围的时间点他们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再坚持下去了这是最后一搏
    “二位你们怎么看”李承训将信笺撕碎询问道
    在李承训出來之前他二人其实已经思谋探讨了一番见问相互看了一眼白将军开口说道:“方才我与铁神捕探讨过咱们也是进退两难啊实在是难以抉择如何出兵”
    随即他说出了心中反复纠结的考虑
    唐军龙牙隘口存兵两万龙须沟有兵五千就算全部投入攻击不过才两万五千人而突厥方面在龙头有四万伏兵尽管有一万骑兵被李承训分割在外尚有三万伏兵存在表面上看敌我双方兵力基本持平若是正面迎敌或许还有得一拼可现在突厥人龟缩起來守住隘口唐军进攻突破极其乏力
    这是出于人员上的考虑而处于地势上的考虑则使唐军更显被动虽然他们夺下了龙牙隘口可这青龙峡的龙嘴是探出身外的也就是说龙牙隘口是这龙把门的牙齿虽然打下了这里便等于是洞开了青龙峡的大门可这也仅仅是能进到青龙的嘴里想要再往里深入会更加的艰难
    作为在塞外行侠十余年的侠客白将军深深明白这处地势的关窍这龙口敖相对阔达笔直就算是四周山岭也都低矮规整其实并不难攻陷真正难以逾越的是在数十里龙口敖尽处的龙咽隘口那里才是真正通往青龙峡肚子里的咽喉要道
    而过了龙咽隘口再有十余里地便是被困唐军现在驻扎的地点所以这处隘口才是整个战局的关键
    …………………………………………………………………………………………………………………………………………………………………………………………………………
    ps白天不得不陪媳妇逛街晚上码字好辛苦给送个花花或者写个书评鼓励下吧

第一百零九章 医佛慈悲心
    龙咽隘口,也是当地老百姓根据那地势特点取的名字,顾名思义,咽喉要地,几乎所有的龙头区域的要道都在那里交错,而那里才是真正考验李承训指挥才能,以及唐军战力的地方。
    龙咽隘口是一处长约两里地的山洞隧道,是真正通往青龙峡这条青龙腹内肚肠的唯一通路,其地势比龙牙隘口险要得多,因为若要进到青龙峡内,必要经过这隧道,而那漆黑不见五只的隧道之内,会有多少陷阱?有多少冷箭,鬼才知道。
    在看地图的时候,李承训就曾思谋到这隧道是无论如何不能行兵的,若要通经此处,还是要在山洞隧道之外的山岭上打注意,可若要绕道从山岭上走,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山洞隧道两旁连接山崖,高耸险峻,也就李承训可以徒手翻越,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士兵可以攀爬过去,非是自古一条路的险要地貌,也不会被乙先生定为真正守卫青龙峡的门户了,龙的咽喉,绝非浪得虚名。
    面对如此地势,白将军和铁鞋都是一筹莫展,思谋不出一个好注意,他们确信唐军穿越龙口敖应当不会再有阻拦,而真正的阻力是龙咽隘口,那里是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的。
    “我有一计,不知可行否?”沉思过后,李承训突然说道。
    “哦?三弟快说!”白将军眼睛霎时一亮,虽然他对李承训很是期待,并相信他一定又有妙计,可如今见说,还是喜出望外。
    “带兵急速冲过龙口敖,直抵龙咽隘口,给他来一招漫天过海!”李承训说得沉稳有力。
    “瞒天过海?”白将军和铁手鹰一时不解,直到李承训与他们说了心中所想,二人仍然怔怔发愣,这能行吗?
    行与不行,李承训也只好如此了,他立即放飞了小金鹰,令其去突厥营中联络银环,以为策应。
    “鹰二哥,烦请您留下来暂时守护医佛大师和贾墨衣,待鹰三姐到来后,你再酌情决定行止。”李承训知道贾墨衣不能移动,那大军一撤走,这里很可能不太平,但有医佛在,应当没有什么危险,只是一人毕竟精力有限,他还需留下一个最值得信任的高手在侧。
    见铁手鹰应诺,李承训立即安排白将军按他方才的谋划去准备行事,他则要去向医佛大师告别,二人定于半个时辰后出兵。
    再此进入那简易的窝棚,李承训感觉贾墨衣似乎有所恢复,可见其胸口起伏不定,眉心的粗憨的眉毛微蹙。
    询问过后,他得知墨衣略微有些发烧,这也正常,人体免疫系统在修复自身外部创伤时,发烧也是必然的,但已经被医佛处置过,应无大碍。
    “有劳大师了。”李承训缓缓坐在贾墨衣身旁,医佛的对面。
    “李施主无需客套,贾施主的伤势你但请放心,只要有老衲在,一定保她无虞!”医佛是很实在的人。
    想着医佛千里迢迢为救他性命而来,而自己至今也未与他好好说上一会儿话,不觉心中有愧,李承训便与他聊了起来。
    他知道医佛大师常年与人看病,有意无意会听得很多时事,甚至一些隐秘轶闻,便着意询问大唐帝都的一些事情。他这些日子一门心思埋在山沟里打仗,虽然也派出去不少探子,可对于天高皇帝远的唐都内发生的事情,他的探子们是探查不到的。
    医佛大师乃是得道高僧,自然不会与他磨嘴皮子说些市井闲言,更不会涉及朝堂大事,但他知道哪些是李承训应该知道的,哪些是其想从自己嘴里听到的。
    所以,这个老和尚并没有与他说关于帝都朝廷的任何事情,而是讲了另外的两件事,却都令李承训感到意外。
    这第一件事,是医佛在来的路上碰到了夏老爷和夏承。夏老爷收到鸽子信,听说夏雪儿眼盲,疼女心切,而且他大儿子夏浑也一直在塞外未归,也不知到底真的可好,便与夏承一起,带着数百人的镖师队伍急奔塞外。
    夏老爷久居洛阳,经常去少林寺布施,而且还数请医佛为家人看病,所以与大师很是熟络,于是这两方队伍便合到一处。
    在半途中,他们听说突厥人占了幽州,官军损失殆尽,撤向了大青山,而从中原开赴塞外的大唐十万援军也全都被困在了青龙峡,他们为了避免麻烦,早早便避开了青龙峡到幽州一线,而是走的旁路,直插大青山后身。
    先是去了大青山,在那里得知李承训身上三日红毒性已解,众人都放下心来。稍作休憩之余,医佛为白将军和铁手鹰捋顺了体内经脉,使他们功力大增,之后,他又为夏雪儿金针刺穴,打通了其郁结于脑部的血块,使之得见光明。
    夏雪儿当时被贾维禁锢作为抓捕李承训的诱饵,她以死明志,用头撞壁后,头部受伤导致双眼失明,用现代医学来讲,她是有颅内出血,导致血块压迫着她的视觉神经,从而使得她双目失明。经过这许多时日,她脑内淤血已经被吸收了大部,唯有不多的血块存留,医佛以其高超的医术将他颅内血块以针“带出”,她的视力自然便恢复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夏老爷,虽然雪儿非是他亲生女儿,但却是他从小带大的,也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他早将万般疼爱都给了她,得见女儿完好如初,又得知她遂了心愿终于得嫁给了意中人,焉能不高兴?他也是想开了,什么钦犯不钦犯的?只要女儿幸福便好,何况是在塞外,天高皇帝远的,谁也碍不着谁。
    同样,夏雪儿也是喜极而泣,见到为自己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她哪里还理会得上代的恩怨,到底谁对谁错?一切的恩怨纠葛都化于父女二人的一腔泪水。
    至于被贾维吓出疯傻之症的夏浑,倒是不易治愈。因为这是心结心病,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不仅是个漫长的治疗过程,还得对症下药。
    最后,医佛大师同意了夏老爷的请求,将夏浑带在身边,待回到少林,请示过方丈之后,将其收入少林门墙,专事佛法,以期早日化解其心魔。
    听到此处,李承训心中唏嘘不已,其实他真的不怪夏浑欺骗自己,帮助贾维谋杀自己,他很清楚任谁落到贾维的手里,都很难不被其所左右,所以,如果说夏浑不能恢复正常,李承训都会觉得是自己造成的这种恶果。
    这第二件事,是傲天鹰将医佛大师接引到塞外后,又连夜返回帝都去了,这是医佛的注意。
    老和尚一路上见到那些从幽、平、云三州向关内撤退的难民,心中好不难过。他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这到底是谁之过?
    同样,这一路上,他也听到了塞外牧民口中关于李承训的传奇,特别是在他到达大青山后,又亲耳听到那些战场上撤退回来的伤兵们,包含深情地述说着他们心中的那个李驸马时,老人家动容了。他觉得李承训是个难得的人才,是可以阻止刀兵操戈的人,于是,他连夜写就了一封书信,亲自交给傲天鹰,要他务必亲手交给皇帝。
    出塞鹰脸都绿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个信鸽,始终在跑来跑去的传信,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欣然领命,他现在与其他三鹰对待李承训的态度都一样,不仅仅是欣赏、敬重,而是一种英雄重英雄的兄弟情义。
    但这医佛给皇帝的密信中写得什么,老和尚始终未提只字片语,李承训自然也没有深问,他知道必是医佛大师在与皇帝说合他们之间的仇怨,甚或医佛大师在以自己的清誉为他做担保。
    他更知道医佛大师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所以他可以很肯定,在李世民收到这封信的时候,自己肯定将被抹去钦犯的身份,而且很可能会被任命个官职。
    对于医佛的恩情,李承训是越欠越多,但他知道怎样去还,好好做人,做一个如医佛一般的好人,以一己之力,多做善事,为众生奔走。
    “她还要昏迷多久?”李承训感觉时候差不多了,他准备结束谈话,很想走之前能看到墨衣清醒过来。
    “今日晚间吧。”医佛知他要走,又补充道:“放心的去吧,稍后老衲去做个担架,待女施主醒来,自会设法将她转到幽州修养。”
    “那太好了,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大师!”李承训一直担心冬夜酷寒,这贾墨衣如何受得了?见说终于放下心来,他深深给医佛施了一礼,“大师,我留下鹰二哥在这里陪您,有事令他去做便好。”
    见医佛首肯,李承训便退出窝棚,见门外白将军正等在那里,遂问道:“大哥,准备就绪了吗?”
    “嗯,山甲已经带领兄弟们在隘口下准备好了,八千骑兵,八千步兵,就等着你一声令下了!”
    此役,唐军折损步骑军士两千余人,已经被袍泽们将他们的尸首葬在了龙牙隘口内高高的山岗上,而李承训又留下了两千军士防守龙牙隘口,所以他真正带领夺取龙咽隘口的兵力是一万六千人,而他要面对的是对方六万大军即将汇集的咽喉要地。

第一百一十章 诈开龙咽隘口
    夜深,龙咽隘口前疾驰来一队人马,有两千余骑,为首一人带着鬼面青铜面具,他勒马矗立在关隘之前,望着那躲藏在山洞隧道之外山岩上的突厥士兵,开口喝道:“守将何在?”
    “是军师回来了!”夜色昏黑,那些兵士看不清面目,却听得真乙先生那浑厚苍迈的声音。
    峭壁险要,却非是铁板一块,却总有一些可以踏步过去的地方,所以这龙咽隧道两旁的山壁上,一堆一簇的藏着一些弓箭手,可惜能藏人的地方毕竟不多,即便如此,这些人躲藏那里偷放冷箭,也会对峡谷中通过的唐军造成巨大的伤害。
    “老夫要通过隘口,快快撤去内里的埋伏!”李承训对着崖壁上的突厥兵士喊道,此处仅有此一条通路,不再那里做埋伏,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此语虽诈,却不差分毫。
    “是,是,老军师稍等!”那崖上士兵回应,便以突厥暗语向山下传令,可这暗语三传之后,却被一声曝和阻止!
    “且慢!”一处岩壁之后,转过一个头戴狼皮帽子,身穿狐皮袄的家伙,“老军师,你身后的人可是咱突厥狼骑?”
    这人是突厥前锋白沽蚁,其与黑铁塔一样,在突厥军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没想到竟被安排在此地守卫,可见这龙咽隘口的重要“大胆,你连老夫都敢怀疑?”乙先生高声喝道,随即又哈哈大笑道:“不过,你做的很好,正该如此,万事周全,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