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宇文明方下令开始行动,先由郭子逸率士兵在辽东城城门,以及周围闹瘟疫的大营营门口醒目处,贴上了迁移公告,告知民夫和留守后方大营的士兵,为了控制瘟疫漫延,要将尚未患病的人迁往辽河西岸新搭建的营帐暂住。

同时还对已患病的士兵和民夫进行分片管理,让他们不得随意走动。接着,又对辽东大营内,原先的帐蓬及城内房屋,用石灰、硝石、硫磺等进行清洁打扫。避免疫情扩张。

而刘文峰则带着大批脸上戴着口罩,手上戴着皮手套的士兵,前往六十座大营,挨个帐蓬通知此事。并将未有病症反应的民夫和士兵带到辽河西岸的营地进行隔离。观察十天后,依然没有症状反应,确认健康后才允许其编入撤退大军序列。

其间自然免不了出现,许多民夫不愿和同行的兄弟、家人分开的情况发生,但在红袖、刘文峰及一行口齿伶俐的士兵劝说下,总算没能酿成什么事故。

同时,宇文明还下令,所有的饮用水一律用井水,不准饮用辽河及附近支流的河水。因为他发现,在河面上飘浮着许多尸体,这可是一个极大的污染源。而且不好消除。他甚至怀疑,瘟疫的蔓延,便跟水源的污染有关。

公布防治瘟疫的各项措施之后,最开始那些被隔离的民夫和士兵有些恐慌,生怕他们会被杀死。这种把染病的人全部杀死,再烧毁尸体的作法,在古代瘟疫发生之时,可是屡见不鲜的。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虑了。宇文明和刘文峰都没有无故杀人,除了那些已经出现明显发病症状的民夫和兵士,被一群带着白色口罩,全身上下都笼罩在密封的皮制衣服中的,所谓防疫队队员抬出去外。根本没有意想中的乱杀人行为发生。

所以,很快整个辽东大营的民夫和兵士就安定了下来,秩序井然,而患病和健康的民夫及士兵也逐渐区分开来。在经过了一个月的隔离期后,约有大约五万多兵士和三十多万民夫被刘文峰等军中大夫确诊为健康,跟随着杨广的大军返回了中原。

而染病死去的兵士和民夫,总人数却也达到了三十万左右,占了大营总人数的五成。可见这场瘟疫有多厉害。

不过,所有离开的人都对宇文明感激涕零,如果不是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小将,提出了如此得力的防治措施,恐怕他们所有人都会被杨广放弃了。

大业八年九月,大隋皇帝杨广所发动的第一次远征高丽之战,终于草草收场了。

由杨义臣和来护儿率领的三十余万大军坐船在南浦登陆,向高丽国首都平壤发起进攻,却因中了高丽人的伏击被打得大败。最后能泅渡过鸭绿江,回到辽东的只有两千七百人。其余的二十多万人不是战死就是作了俘虏。

而驻扎在辽东的隋军主力,也因军中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导致士兵和民夫病死者甚重。虽然经过宇文述之子宇文明献计,采取了“隔离”的防治措施,也只不过挽救了半数民夫的性命,其余的民夫和五万多染病士兵,依然埋骨他乡。据后来郭子逸率领的埋尸队统计,仅在辽东城和辽东大营方圆百里处,隋军就掩埋了近五十万具尸体。

因此,这场远征高丽之战,对于大隋来说,损失是无比惨重的。出动倾国之失竟然拿不下一个辽东小国。且伤亡如此惨重。让杨广刚刚打败吐谷浑的威望一下子荡然无存。

原本已经臣服的***,对隋朝的态度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始毕可汗虽然娶了大隋公主为妻,但他却并不甘心臣服于隋朝。而西突厥和高丽都派出了使者游说他,劝说他一起对付隋朝,这让他原本早已收起的南下野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杨广虽然无比震怒,但最终也无可奈何,班师回到东都后,便下令将一批他认为作战不力的主将全部免职,然后将回国的府兵遣散回家,算是结束了第一次远征高丽之战。

这场耗时近两年的精心准备,耗尽了大隋的无数粮草和积蓄,死亡了一百多万人的战争,最后的战果却仅仅只是占据了辽河以西的几座城池。

一百一十三万大军远征高丽,最后撤回到涿郡时,只剩下了五十多万兵丁,三十多万民夫。战死了多少兵士,逃亡了多少民夫,有多少人是得了疫病死的?损耗的钱粮物资有多少?这都是一笔难以算清的糊涂帐。

可举尽倾国之兵换来如此一个惨败的结局,却是震惊了天下。让所有的门阀世家和平民百姓皆怒不可遏。

杨广也知道,他如此大动干戈,排除了所有的反对意见,一意孤行。却最后以大败收场,这是无法向天下人交代的。

于是,寻找替罪羊便成了他的首选。

杨广以受降使对战事干涉过重,延误战机为由,处斩了除岳曾省以外的,当过受降使的十一名太监。称其错误理解了他的旨意,造成大军攻城进展不顺。

然后,又将奇袭平壤失败的杨义臣满门抄斩。称其作战不力,导致南北夹击的策略落空。以致让隋军不得不放弃原有计划,遭致了惨败。

副将来护儿也差点被斩。但好在他花重金买通了裴矩和裴蕴为其游说。加上他统率水军的能力是隋军其他将领无法替代的。杨广才只将其降职处理。

东都的皇宫内,杨广一脸焦虑地在自己的御书房中踱着方步。如今的形势让他心烦意乱,他想削引关陇门阀的策略并未成功,一百一十三万远征军中,依然有六十多万人跟着他撤回了中原,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关陇贵族子弟率领的军队,这令他心中十分恼火。

而且,他作梦也没有想到,出动了这么多兵力,且在确保了后勤粮草供应情况下,依然遭到了惨败,这严重地削了他的颜面,使他感到十分难堪。

虽然他是不想势如破竹般把高丽打下来,想用高丽来损耗关陇门阀的兵力。但也绝没有打个大败仗回来的想法。这样的惨败可是隋朝历史上没有的。这也会让他在天下百姓和各大世家中的威信大降,让别人认为他是个无能的皇帝。而这可是他不能接受的。

不过,好在宇文述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称在以往的历史中,大凡军中发生瘟疫之时,都往往是个惨败的结局。不管是多么精锐的军队,最后都只有落个惨败的结局。这让杨广方有了一些心理安慰。

他顿时便眼睛一亮,当即便下令诏告天下,说明此次远征高丽失败的缘由。同时又接受裴矩的建议,在诏书中渲染了高丽对大隋的威胁,让读书人明白,攻打高丽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同时,再将瘟疫的严重性描绘得十分悲壮。让大隋的官员和百姓们相信,失败并不是皇帝无能,而是受降使错误的曲解了皇上的用意,且发生了不可抗力的瘟疫。此次远征虽然损失较大,但是和开皇十八年先帝征伐高丽时一样,也是因为意外因素才导致战败的。

杨广在下了诏书之后,又派出了一批能说会道的官员和文人,到那些派出民夫和府兵最多的河北、河东、山东、河南等地宣慰,才总算将当地百姓的不满勉强平息了下来。

只不过,他却不知,由于这次远征高丽的大败,让许多门阀贵族皆对其有了怨气,再加上他削弱关陇门阀的心思逐渐显露,让许多门阀贵族已经感觉到了危机来临,其中不少人已经开始生了异心。

待此事渐渐平息下来后,杨广方决定对一些在远征高丽之战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将领加以封赏。他的策略便是要扶持一批年轻将领和官员,撤换一些老将和元老。同时大力提拔山东士族和河东士族,以及江南士族,打压关陇贵族。

因此,在高丽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罗成,因年纪轻,又系河北士族,被封为了从四品的右武卫军参军。

裴仁基,因是山东士族中的裴家成员,在攻陷扶余城时立下了首功,被封为了正三品光禄大夫,其子裴行俨也被封为正五品的左监门郎将。

名将张须陀更是从齐郡通守一跃而成山东招讨使,加骠骑大将军衔,负责剿灭山东一带盗匪作乱。

而其他立功的将领皆有封赏。不是关陇贵族的,就封赏多些,是关陇贵族的,就封赏少些。

不过,在将大部分人的封赏标准决定之后,杨广却面临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对宇文明如何封赏?

要知道宇文明虽然年纪很轻,此次远征高丽所立战功却很大。

他以一个伙长身份,就挫败了高丽军对隋军后方粮草辎重运输的偷袭,并斩杀了高丽军大将渊太济。

而后来的扑灭瘟疫,让大部分士卒和民夫得以安全返回,且让瘟疫没有传播开来。这一功绩足以让他的功劳成为众将之中的首功。

只不过,这小家伙才年仅十五岁,封赏太多恐怕别人会不服,而且宇文明又是关陇门阀中宇文阀的子弟,这让杨广不禁更加犹豫。虽然宇文述是他在关陇门阀中少有的几个较为欣赏重用之人。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典故他还是清楚的。

“算了,反正之前已经先提拔他当偏将了,对宇文明的提拔暂且放一放,就先赏他一把好弓和一千贯铜钱吧!等以后再行提拔。现在应该开始筹备第二次远征高丽了!”杨广心中暗忖道。

第七十六章师徒重逢

宇文明回到家中之后,先叩见了自己母亲萧婉君,以及妹妹宇文羽晴,然后,便和红袖一起去拜见李靖夫妇。

李靖的住处在东都城的东面,是一座占地不大的官宅,他经历此战之后,也因立下了一些功劳,被封为了正四品的鹰扬郎将,算是小有升迁。只不过,他一向生活简朴,府内只有四名丫鬟照顾红拂女和他的儿女,另外还有六七名仆从,整个宅院显得有些空空荡荡。

宇文明和红袖来到了李靖的府院门口,门房见是他来,连忙便飞奔进去禀报。不一会儿,李靖和红拂女便双双迎了出来。

“啊!红袖,你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要等三年吗?”红拂女见自己大徒弟回来了,也是大为欣喜。

红袖和师父久别重逢,想起这半年来女扮男装的酸梦,也不禁鼻子一酸,扑入了红拂女怀中,抽泣道:“师父,我已经被赦免了之前杀人的罪行,现在我已经算是正式的府兵了!”

“赦免了?是怎么回事?是谁这么好心啊?”红拂女一听,也是又惊又喜。

“就是师弟了!他用他立下的战功为我换得了赎罪的机会……”红袖深情地望了宇文明一眼,然后细声细气地讲起了她如何无意之中成了宇文明的部下,后来又怎么被他发现了身份,然后一起挫败了高丽军偷袭阴谋的经过。

李靖倒是早就知道了事情经过,还不觉得怎么样,而红拂女却是大喜过望。暗忖自己的一块心病总算解决了。

“红袖,那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呢?是就跟着师父一起行走江湖,还是回家乡去呢?”红拂女问道。

红袖这时俏脸微红,望了宇文明一眼道:“我喜欢军队的生活,在军队中我也结识了许多朋友。而且我的身份掩饰得很好,除了师弟之外,也没有人知道我是女的。我现在也是师弟手下的四大校尉之一。如果我离开了,恐怕师弟再参战,就要指挥不灵了!”

红拂女对自己这个宝贝徒弟的心思,哪还看不出来,她自然猜得到,红袖只怕已经对宇文明情根深种了。只不过,她却知道宇文明喜欢的是长孙无垢。而那长孙无垢出身世家门阀,父亲又是朝廷大员,自己徒弟可是万万比不上她的。就算宇文明肯接纳红袖,她嫁过去之后只怕也只能为妾,这样的结果。心高气傲,生性刚烈的红袖能接受吗?

但她又不敢这时就提出来,免得宇文明和李靖尴尬。而且红拂女也担心红袖一时之间会想不开。

“算了,等以后再找个合适的机会,旁敲侧击提醒下红袖吧!”红拂女心中暗忖道。

当红拂女和红袖一起往内院去研习武功后,李靖却和宇文明一起,到了书房,商谈起这次高丽之战来。

虽然战争的经过两人都很清楚,但许多话在军营中是不好交谈的,毕竟人多耳杂,万一隔墙有耳,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两人进入书房后,李靖便取出了一个酒葫芦,为宇文明倒了杯酒,呵呵一笑道:“明儿,军营中不能喝酒。师父这半年都要憋疯了。今儿个战事已完,你可要陪师父好好喝两杯!”

李靖最大的爱好就喝酒,从前时运不济时,他常常借酒浇愁,经常在酒馆喝得酩酊大醉,为这事不知道被红拂女骂了多少次。

如今已经升迁为鹰扬郎将,事务要比以前的那个右监直斋的闲职忙不少。再不好好喝几杯,恐怕以后再象今天这样豪饮的机会就不多了。

两人在书房里坐下之后,两名丫环给他们端来几碟下酒菜,又拿来了一壶上好的女儿红。

李靖给宇文明倒了一杯酒后,方长叹一声道:“此次远征高丽,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却是如此大败,让人喝酒的兴致大减。”

宇文明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淡淡道:“师父,你可想过大败的原因吗?”

“原因?表面上说是什么瘟疫,杨义臣和来护儿轻敌冒进。其实这都不是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根本不该设那劳什子受降使。特别在我们左翎卫军的那个岳曾省,只要一见高丽人有投降的意思,就立刻下令停止进攻,还要装模作样地和别人谈条件。这样一来,高丽人防守中再有什么漏洞,在他谈判时也弥补好了。而我军的士气却是一挫再挫。如此打下去,就是神仙来打仗,也是必败无疑的!”李靖一说起此事,便是气不打一处。

“师父,那你认为,陛下真的是把高丽看成是大隋的最大敌人吗?”宇文明不动声色道。

李靖听闻之后微微一怔,他显然没有料到宇文明会问这句话。不过,以他的智慧,自然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过来。因为当今圣上包括已经过世的先帝,削弱关陇门阀的心思,已经是大家心知肚明了。

于是,他便眉头一皱道:“难道你的意思是说:陛下把我们关陇门阀看成了大隋最大的威胁?”

在他看来,虽然杨广在不停地打压关陇门阀,扶持山东士族和河东士族、江南士族,但那只是不想一家独大而已,想在大臣之中搞平衡。以更好地维持他的统治。可李靖从没想到过,圣上已经把关陇门阀看成了对皇族最大的威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