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说什么挥师中原,一统天下了。

按照宇文明的想法,他起码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来编练新军,恢复辽东生产,降服周围的国家和部落,才能考虑进军中原。

但如今见到这些隋军俘虏之后,他却是怦然心动。要知道,这些俘虏可是整整二十万大军啊!

而且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经历过战场厮杀的正规府兵。可不是他临时征召的,那种才从民夫变成军人的新兵。

虽然这些人经过了一两年的折磨,身体有些虚弱,暂时还不能投入战斗。但只要假以时日,让他们将养半年,将身体恢复过来,便又是一支精锐之师。

如果这些人能成为自己旗下的士兵,那他的实力马上就可以提升几个挡次,成为有实力争雄天下的诸候之一。

不要说掌控辽东,就算南下直接攻打百济、新罗,北上灭亡契丹、奚族、铁勒等部,都没有问题。毕竟这些部落和国家,除了新罗在前段时间没有参战外,其余的势力也都伤亡很大,即使是最强的百济国,如今全国兵力也不过五万人。

如果宇文明真有二十多万大军在手,是完全可以踏平整个朝鲜半岛的。

只不过,这些俘虏目前却并不归他统属,而且一个个归心似箭,如何让这些人能留下来,并让他们肯跟着自己干,成为宇文明心中最着急想解决的问题。

思忖了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先接见一下这些俘虏中的军官,听听他们想法,和他们沟通一下,才好对症下药。

“魏军师,你给我安排一下,晚上摆宴款待这些解救将士中的高级军官,我想,是时候和他们交流了!”宇文明正色道。

……

到了晚上,宇文明便在平壤城的城卫军府内,亲自召见了那一万五千二百六十名军官中的代表。前来见他的都是校尉以上的中高级军官,共有五百多人。而这些人中,级别最高的自然就是宇文成都的师父鱼俱罗了。他之前可是堂堂右御卫军的大将军。

而在他之下,则有一干将军、亚将、旅帅、团主等军官,此外还有一些文官,如长史、参军、司马等也来了。

在和鱼俱罗寒暄了一阵后,他便让这些军官一一落座,并命侍卫为他们奉上了茶水。

“不知道各位如今有什么打算?”宇文明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他知道,对于这些直肠子的军官来说,转弯抹角反而效果不好。

对于这些人,宇文明是很有些想法的。这些都是真正的府兵,而且现在的这些还全是经历了生死大战的,如果有可能他当然是想把他们收编进自己的队伍。毕竟无论如何,这都是真正的老兵,比起他手下那数万的新兵蛋子,实在是强的太多了。

哪怕是不能全收编就是改编一小部份,那也绝对是能让整个辽东行营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的。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基层军官,尤其是训练新兵感到教官不足。而现在突然有了一万五千多军官,而且还大部分是伙长、队正这样的低级军官,这是他现在最缺乏的。

而且,他的左翎卫军三万人以骑兵为主,军官自然也是骑兵军官。但新成立的游弈、踏白、选锋、胜捷、破敌五军却是以步兵为主。

用一群骑兵军官,来扩编带领一支步兵为主的军队。这对宇文明来说,亦是感觉有此不太靠谱。

但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他倒是想弄些步兵军官来,可上哪儿弄?张须陀的残军中倒是有些步兵军官,可惜数量太少,放在十万大军中,可谓九牛一毛,根本不够。

而眼下无疑就是一个机会,这解救的隋军军官中,基本上都是低级的伙长和队正。这些人正好能很好的弥补他没有基层军官的缺陷。不过,这一切都得看他能不能说服这些人,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别人不愿意,用强硬手段压服他们,只怕他们训练士兵也会出工不出力的。

这时,鱼俱罗等人听到这话也一时愣了起来。鱼俱罗本人还好说,毕竟是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久经官场沉浮的人了。但其他军官则不同,他们可是思家心切,急于想回家看看近两年没有见到的亲人。

只不过,在从最初获救的兴奋之中清醒过来之后。他们考虑的情况也更多了一些。因为他们都知道,杨广好大喜功,对于战败的将领处罚极重。自己等人虽然作战尽心尽力,却总归是战败了,而且还当了俘虏。对于极好面子的杨广来说。会不会对自己等人进行处罚,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于是,一名旅帅便小心翼翼地问道:“元帅,我们被俘多时,已不了解如今的形势。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归心似箭,想回去和家人团聚。但却担扰朝廷那边,会对我们这群战败者追究责任。不知元帅可否向朝廷上个奏章,请求赦免我等人的罪责?”

他这话一出口,不少军官便纷纷附和,一脸恳求的神色。他们见宇文明年轻,对人和蔼,又知道他是宇文述的孙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行营元帅,还被封为平壤侯,想必极得杨广欣赏。如果有他出面说情,而高丽又已经平灭,说不定杨广便会赦免自己等人的罪责了。

宇文明听闻之后,却是眉头一皱,他最想的便是把这些人留下来,为自己所用。这样他便可以平添二十万大军。但如果真的如这些人所说,给杨广上奏章,以朝廷现在缺兵少将的现状。这些人十有八九便会被派去平叛,从而脱离他的掌控。这种情况是他决不能允许的。

第215章回到辽东城

想到这里,宇文明便笑了笑,然后说道:“放心吧!诸位都是为国家立过功,受过苦的英雄,我一定会为你们的安全着想的。只不过,辽东现在还没有安定。高丽虽然已经覆亡,但我们还没有实现对高丽全境的完全掌控。而南面的百济和新罗,北面的契丹、铁勒等部也蠢蠢欲动,并不安宁。所以,大军暂时还不能撤回去,诸位想马上就回中原恐怕一时难以办到。”

说罢,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我看这样吧:一会各位都给家中写几封信,再给朝廷写一份详述表,说明一下自己是如何被高丽军俘虏的,俘虏后直到现在被解救的情况……大略写一下便行。而我呢,也给陛下写一份奏章,详细说明这里的情况,并正式提出请求,要求不予追究你们战败的罪责。”

“等大家写好之后,我便派人将这些信件送回东都。我知道,诸位肯定是思乡心切了。不过,现在中原非常混乱,四下都是反贼。除了之前王薄、翟让、杜伏威、窦建德等乱匪外,先有杨玄感造反。被朝廷派兵剿灭后,又有关陇大阀元氏和独孤氏造反。现在关陇、河东、河南、山东、河北、江淮都是一片战乱。你们回去也并不安全!”

“什么?杨玄感、元氏、独孤氏都造反了?”在场的军官们听到这消息,顿时都傻眼了。

杨玄感是什么人啊?弘农杨氏的家主,前尚书令杨素的嫡长子,在朝廷影响极大,门生旧部遍及天下。

元氏是北魏皇族,关陇大阀,元家的多位子弟在朝中皆是重臣,家主元寿更是内史令。

而独孤氏就更不用说了,当今圣上杨广的母亲就是独孤氏的,朝中不少重臣也出身独孤氏,或与独孤氏有姻缘,比如说李渊。

这三大家族都造反了,那大隋的天下还能保得住吗?

更何况除了这三大家族之外,还有其他数不清的大小乱匪,如今已可称为天下大乱了。

听到宇文明的介绍,就连鱼俱罗也是神色紧张,他虽然对于自己的地位官职无所谓,但也担心家人的安全,而且他的父母妻儿就在长安。如今听宇文明说元氏、独孤氏和官军在关中打得不可开交,长安被围多时,也是有些焦躁不安。

宇文明这时又接着说道:“大家被俘之后,又被高丽人贬为了奴隶,驱使做了一年多的苦役,身体也差不多跨了。现在就算我同意让你们上路,长两三千里的长途跋涉,只怕你们也承受不起,说不定根本就走不到中原。依我看,不如你们干脆先在这里休养,等身体养好了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到时,如果陛下要召你们回中原,当然不错。可如果各位愿意留在我辽东行营,那便更好了。毕竟中原太乱,很多城池都被乱匪攻破了,米价暴涨,许多民众只能靠吃树皮草根为生……”

“我知道,你们都担心自己的家人。不过这也不成问题,如果你们愿意留在辽东,可以写一封家信,由我派人持信去你们家乡,将你们的家人全都接来辽东生活。如今在天下大乱之际,辽东反而可以说是一片净土了。”宇文明侃侃而谈道。

鱼俱罗等一众隋军军官听了半天,总算弄明白了:宇文明先是让他们自己考虑,可是又只让他们写信给家里,却不让他们走。说是让他们休养身体,又说什么天下大乱,走路不方便。

这明摆着就是告诉他们,在朝中关于对此事的处理意见下来之前,他们是离不开辽东行营了。而在这之后,宇文明又紧跟着说,希望他们把家人接来辽东生活,又说自己的兵马几乎都是新兵,缺少基层军官,又缺乏兵员,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帮自己。

就算这些大头兵们再是直肠子人,也弄明白宇文明的意思了,感情他是想把自己一行人编入他的军队,好帮他征伐百济、新罗,以及辽东草原那些不服从的部落。

宇文明的话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毕竟他是对现在的朝中情况了解得最清楚的一个。他们这些俘虏失踪这么久了,朝中官员和皇帝只怕早当他们已经死了,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谁也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态度。而他们也都知道,杨广可是杀过不少战败回来的武将的。

如果皇帝到时觉得他们这些败军之将,又被俘的军官有罪的话,那岂不是更惨。虽然宇文明说要给皇帝上奏折,可谁知道他内容怎么写。听这位年轻元帅的意思,是想自己等人留下来帮他,如果自己一行人坚持要走的话。他那奏章会怎么写,可就难说了。说不定等自己好不容易回到中原,等待的却不是鲜花和笑脸,而是断头刀就得不偿失了。

想来想去,这些军官们都有些坐立不安,脸上阴晴不定,一时也有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

三天之后,宇文明方带着十万大军,以及从各处抓来的俘虏北上,向辽东城进发。而平壤城内,他也留下了尉迟敬德率选锋军两万人驻守,以保持对百济和新罗的压力。

而派人去和新罗及百济的交涉结果也出来了。百济因为参加过高丽联军,得罪过隋朝,而且又在战争中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自是吓得战战兢兢。加之高元一行七千人到了济州岛后,立刻便驱逐了岛上的百济官吏和军队。这让百济国王也勃然大怒。

他当即便派使者向宇文明当面表示,一定会派兵解决济州岛上的高丽人,决不会手软。这让宇文明也不禁放下了心。

相形之下,新罗的态度就要恶劣不少。一来他们没有参加过高丽联军,认为隋军没有理由进攻自己。二来他们也没有和隋军作战过,不知道隋军的厉害。此外,新罗国王又认为,自己的实力未受任何损失,拥有八万大军,加上熟悉当地地形,就算隋军派十万人来攻,也未必攻得下自己。故对前去交涉的使者毫不理睬。

而宇文明在得知此事之后,却是丝毫没有动怒。因为这种情况也是早在他和三名军师的预料之中。如今以他们的实力,的确无力进攻新罗,但却有了一个极好的,向新罗开战的借口。只要辽东行营消化了解救的二十万隋军俘虏,或者将新兵培训出来,形成战斗力。便足以一举灭亡新罗和百济了。

面在,他们要做的事便是好好韬光养晦,埋头经营辽东的地盘,消灭高丽的残余势力,待内部整合完毕后,再出兵灭掉周围的威胁,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半个月后,隋军返回了辽东城。但因此城太小,只住进了部分军队,二十八万解救的隋军士兵和民夫,以及数十万高丽俘虏都只有呆在城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高丽人在修建辽东城时,就是以要塞标准修建的。只考虑了坚固和防御,并没有将其作为辽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考虑。因此城池的面积很小,方圆不过五里。城中最多只能容纳十万军队和二十万平民。

而如今,辽东城内由林子墨统率的军队和民夫便有十余万人,加上解救回来的二十万被俘士兵,七万多被俘民夫,还有数万新征的民夫军……城内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那些从各地抓来的高丽百姓,更是只有在城外搭起帐篷,严加看守。

宇文明见状,只得下令将伤病员,以及一些岁数较大的士兵送入城中居住,而其余的士兵和俘虏,则全部在城外就地扎营,没有命令一律不得进城。

如今,连绵的秋雨已经停了,辽东的夜空繁星点点,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银白色的月光倾泄在辽东城外一望无际的营地上,大大小小的帐篷犹如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

城外的大营也是分了几层驻扎。最外围是骑兵,中间是步兵人,而那些俘虏则被围在核心。左翎卫军的兵马在大营四周防守。营内各重点要害部位,也全有民夫军的新兵们站岗放哨。他们虽然作战不行,但巡逻和吓唬一下抓来的高丽平民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一队队的轻骑兵们,则骑着战马不时的从大营内的通道间交错而过,整个大营就如同铁桶一样,防御得无懈可击。高丽俘虏几乎不可能从营内逃走。

宇文明的帅帐内,数盏装满了火油的大灯正在熊熊燃烧着,将宽广的帅帐照耀得明亮无比。如今,帅帐之中已经坐下了二十多员将领和幕僚,除了驻守平壤城的尉迟敬德之外,他的辽东行营班底差不多都在这里了。

如今高丽已经基本平定,战争后期,倒戈相助他们的墙头草契丹首领阿保窟,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俘虏和财物,兴高采烈地回自己的部落去了。

而百济也派来了使者求情,对过去相助高丽的事表示非常后悔,愿意献出两百两黄金、五千两白银,以及十名美女给宇文明。希望能成为大隋的藩属。

新罗虽然没有派使者来,而且表现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态度,但他们也没有胆量来进攻隋军。整个辽东地区的形势,可以说基本平静下来了。

第216章辽东的管理体制

现在,宇文明召集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