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大明-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大家带上东西就去天字一号上面去了,在船上张雷才把事情和曾元顺说了,原来是为了在直隶增加一家四海镖局,虽然名义上面是为了能够让北上的物资的安全,但是张雷自己知道,这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北方的情报收集速度和准确度而建的。

一路北上,张雷在船上一点点地将事情给安排妥当了,然后就静静地等待着与李自成的对决。晚上,张雷躺在天字一号的甲板上面,仰望着天上闪耀的繁星,脑海之中却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孩子的影像来,这人便是陈圆圆,他想着若是现在将李自成干掉了,那陈圆圆不就是……不过转念一想,陈圆圆现在貌似还没有多大吧,对了,还有董小宛……

陈圆圆生于公元一六二三年,也就是天启三年,现在是一六三七年,崇祯十年,现在的陈圆圆只有十四岁,估计还在苏州梨园演戏呢。

而董小宛比陈圆圆要小一岁,十三岁的她估计现在已经进了青楼,要说起来她的命运恐怕比陈圆圆还要凄惨一些。

张雷知道秦淮八艳,但是却也知道陈圆圆和董小宛两个妹子而已。

心中想着妹子,张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当白天的太阳再一次照耀下来的时候,他被刺眼的阳光给扰得睡不着觉,爬起身来,船依旧航行在河道里,两边是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镇子,因为河道的存在而形成了繁华的河道街市,恍惚之间让张雷似乎看到了乌镇或者是周庄。

“这样的景色多好啊,你看这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喜欢把美好的东西全部都破坏掉呢?只不过一己私欲罢了,就要让那么多人为止家破人亡,实在是罪大恶极。”张雷不由得感慨说。

不知道什么时候罗德曼已经来到了他的身后,接过他的话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张大人,在这个世界上面只有强者说的话才是真理,底层的人民是没有人权的,政治是那些吃穿不愁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玩的东西。而且要想改变现在这样的状况,不管怎么说,除了暴力之外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张大人以后若是能够对百姓好一点,那他们就会很高兴了,百姓们的要求都不高,能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也许是吧,算了,现在不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不是我该头疼的,让皇上去想吧,我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了,我们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张雷拍了拍船舷,转过头来问道。

罗德曼说道:“咱们现在已经到了襄阳了。”

“襄阳?”张雷有些惊讶地问道:“我们不是往北边去的吗?怎么往西边来了?”

罗德曼说道:“李自成攻秦州,然后一路南下,咱们现在去的话,可以在半路上拦截住他们,若是朝北去的话,就只能和鞑子打战了,张大人不是要打李自成的吗?”

“那不是还有洪承畴和孙传庭吗?哦算了,来了就来了吧,估计他们两个要想把李自成完全消灭也不可能,还是本官亲自上吧,叫人加快速度,同时沿途四海镖局加强情报收集,确保我们在恰到好处的地点能够给李自成来一次致命的打击。”张雷点点头,恍然大悟,然后说道。

船队加快了速度,但是这里毕竟是内陆地区,到了半道上根本就没办法前进,张雷只能够无奈地下令让人把东西全部搬下来用马车载了,那些船只原路返回。

这里附近的四海镖局的人们全部都行动起来为张雷提供着最准确最有效的情报,张雷就好像是有无数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李自成一样,这就是他要的效果,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历史上那么多次战争的教训,他实在是太明白情报的重要性了,有的时候准确而且及时的情报比几十万大军更加有用。

官道上面,张雷他们的马车队伍绵延数里,这些装载在箱子里面的武器引来了周围的人的无数猜想,好奇心本是人们的天性,张雷做得越是隐秘,感兴趣的人就会越多。

这一天,张雷他们刚刚翻过一座山头,进入了达州地界,马上就接到了四海镖局传来的消息,说是李自成刚刚通过了汉中,现在正在继续往南前进,方向是西南方的广元,张雷当机立断,加快速度往广元的方向进军。想要在这一段路程上面赶上李自成。

从应天府出来,这一路过来起码千里,到现在大家都有些疲惫了,张雷让罗德曼传令下去,大家再加快脚步,用不了多久就能够遇上李自成的部队了,到时候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地打。

这话和望梅止渴产生了一样的效果,大家都显得亢奋了起来,张雷也松了一口气,经过这么长的远征,终于见到李自成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各怀鬼胎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林中的鸟儿发出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地上斑驳的都是树叶的影子,张雷他们穿行在这一片人迹罕至的森林之中,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他们终于来到一片宽阔的地带的时候,距离李自成的部队已经不到三十里了。

这是一个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的距离,张雷倒是很希望马上就和李自成相遇,但是他们这么多人根本就不可能在前进的过程中做到悄无声息,因此李自成的斥候也已经发现了他们。

在李自成的营帐中,他正在和自己手下的谋士商量着对策。对于李自成来说,传奇故事颇多,而且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枭雄还在于他能够和部下打成一片。这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面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品质,就好像张雷也是拥有几百年后的意识才会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那样,但是李自成并非一个穿越客,能够做到实属不易,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容易,但凡是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都会被大书特书,比如说刚刚开始创业的刘皇叔,精忠岳飞等等。

“听说他们携带着大量威力巨大的大炮,咱们应该怎么应对?”李自成坐在铺着虎皮的椅子上面,看向下面的一群大臣。自从高迎祥在崇祯八年战死之后,他继任闯王,因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队伍越发壮大,已经成了农民军中的主力。

听了李自成的话,其下首一面容白净的中年儒生开口说道:“大王,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自从咱们提出‘均田免赋’之后,队伍日益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拥兵百万,就算是他有坚船利炮又如何?官逼民反,向来采取蛮横手段征服百姓的统治都不会长久,只要咱们争取到了民心,不说他们的大炮。就算是再厉害的武器,也不可能将我们打败的。”

说话这人名字叫李岩,在明末的历史上,李岩是一个重要人物。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在明末官场中,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因此。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岩读书很用功,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明季北略》上说他“有文武才”,从他后来所从事的军事实践活动看,却非虚语。这样一个文才武略的少年公子。大概在当时也是很罕见的。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他的性格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他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他后来成了家,娶了汤氏,汤氏出身于杞县豪门之家,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是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

他一个被称为“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诸山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起义军,当时记载。李自成看到李岩的时候,用了四个字——相见恨晚。

李岩入伙后,就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岩很懂得一些舆论宣传的奥妙,他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间广布流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还编出童谣,让小儿到处传唱:“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就是在这一年,嗷嗷待哺的河南饥民如大旱之望云霓,“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李自成从此走出隐伏商雒山中时的低谷危厄,面前展现出柳暗花明的转机。

现在李自成正是用人之际,也是发展壮大的时候,对于李岩自然是十分依赖,此时听了李岩这么说,便觉得十分有道理,又问道:“虽然咱们现在名声不错,但是那都是虚的,目前这一场战斗能够打赢才是正事,本王可是听说这张雷依靠着五花八门的大炮,纵横沙场这么多年还无一败绩,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的,之前和他也交手过几次,都损失惨重,现在本王可不希望重蹈覆辙。”

“大王顾虑也不无道理,他的大炮的威力无人能敌是不错,但是咱们要是不给他开炮的机会,那不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李岩笑了笑说道。

李自成睁大了眼睛,说道:“哦?看来你已经有了计策,说来听听看。”

张雷自然是不知道李自成那边已经展开了针对自己的计划,还是每日从四海镖局那里得到李自成的动向然后再来做决定,但是最近几天却发现李自成他们都毫无动静,在一处山脚安营扎寨,帐篷绵延数里,每日派兵巡逻,看起来似乎十分平静。张雷摸不准他们到底是要做什么,于是便让人在与他们对面的山的另外一头也同样安顿了下来,派出比平时要多出两倍的人去巡逻。

“张大人,咱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安营扎寨?不如咱们现在一鼓作气,将这李自成部给炸了,岂不是要直接得多了?”姜玉阳对于张雷的决定疑惑不解,便说道。

张雷笑着说道:“现在咱们才刚好,开始的时候我害怕这李自成率先发难呢,那他们以逸待劳,我们很吃亏的,既然他们按兵不动,就恰好给了我们休息整顿的时间,这不是很好吗?”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如果现在咱们这样休整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李自成就派人过来打我们了那怎么办?”罗德曼问道。

“这一点你是这么想的那李自成肯定也是这么想的,难道他就不怕我带人去打他?而且他已经吃过我们的武器的亏了,应该比你们更加害怕才是。不过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这样,咱们休息一天,明天晚上咱们夜袭李自成大营,给我把定时炸弹装满他们的军营。”张雷说道。

姜玉阳说道:“这个主意好,让我去吧。”

“我也去。”乐秋不甘示弱。

张雷无奈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你们两个人怎么就不能够消停一会儿呢?做什么事都要争着去,那好,你们,两个一起去,要是完不成任务的一起军法处置。”

“好嘞。”姜玉阳和乐秋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

曾元顺站在张雷的身后一直没有说话,张雷这个时候问道:“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听张雷问起,曾元顺说道:“我觉得现在按兵不动是最好的办法,同时派人去探一探李自成的虚实,这样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万万不可鲁莽行事。”

张雷点点头,说:“你说的没错,但是我听说那个李岩是一个十分了不得的人物,现在李自成能够有这么大的局面多亏了他的建议,我是想有没有办法利用到他。”

“不知道张大人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挑拨他和李自成的关系?”曾元顺说道。

“没错,虽然老套,但是有用,可惜我手下没个谋士,要是能够有个人在我身边的话,这件事就能够让他去做了。”张雷不由得有些惋惜地说道。

曾元顺眼前一亮,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可能要来了,于是主动请缨道:“张大人,不如把这件事情交给属下去试试。”

张雷转过头来,好像是第一次看见曾元顺一样盯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这是你的第一个任务,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如果能够将李岩争取过来,就算你大功劳一件。”

“是。不过恐怕要让李岩直接过来有些困难,咱们可以徐徐而图。总会有机会的。”曾元顺说道。

“这件事情你自己想办法,我说了,我只要结果。”张雷平静地说。

曾元顺鞠了一躬说道:“好,那属下就下去准备去了。”

张雷点点头说道:“好的你去吧。”

曾元顺出了张雷的帐篷,心中顿时就打起了如意算盘,这李岩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名声早就已经传开了,张雷若是能够得到李岩,必然会尊为第一谋士,而他曾元顺只不过是依靠着《四海传》才能够呆在张雷的身边,一旦李岩过来了,那命运是可想而知的。现在对曾元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自成和李岩产生隔阂,最好是失去信任,再找个机会让他李岩消失,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以谋士的身份留在张雷的身边了。

一边思索着这个问题,一边又要想一个办法怎么样让李自成不再信任李岩,这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差事,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曾元顺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于让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一天晚上,他拿着自己写好的计划书从自己的帐篷出来,朝张雷的大帐走去,时间已经不早,野外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山中特有的湿润的雾气更是增添了一份寒意。就在这个时候,他却猛然之间瞥见,在不远处的山顶,似乎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点火光。

第二百三十八章败了

这一点火光只不过是一闪即逝,此时正就是军营里面换班的时候,被人看到的机会都不大,但是就是那么刚刚好,曾元顺从这里经过。他意识到不妙,赶紧朝张雷的营帐过去了。

“张大人,属下曾元顺求见。”帐篷里面还有火光,刚刚吃过晚饭的张雷正在看书,听到曾元顺说话,便放下书本说道:“进来吧。”

曾元顺进来,将手中的东西放到桌子上面,说道:“张大人,属下刚刚进来时候看到山上似乎有火光,下令让人去查探一下吧。”

“真的?老七进来。”张雷面色一下子凝重起来,然后去叫姜玉阳,姜玉阳钻进帐篷问道:“什么事?”

张雷对曾元顺说道:“把你刚才看到的再说一次,若是你说的是真的,那你就立了大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