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大明-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太医赶紧回答说:“皇上,尚书大人这是连日劳累。寒气入体,这才病倒了。”

“那就赶紧治啊,还磨蹭什么?”崇祯一下子站起来让开了位置说道。

徐光启一下子抓住了崇祯的手说道:“不用了皇上,老臣已经时日无多,就不要为难太医了,皇上能够来看看老臣的最后一面,老臣已经十分感激了。”

“说那些胡话干什么?朕的徐大人啊,朕自知脾气不好。正是有了你在朕身边督促着,这才没有犯错,数百年前,太宗皇帝说魏征是他的镜子,你又何尝不是朕的一面镜子呢。”

“多谢皇上抬爱,可是老臣真的很累了,很累了。若是皇上体谅老臣,就让老臣休息休息吧,等老臣走了之后,希望皇上能够重用徐大人,他本是个极有本事的人,若是放开手脚来干。一定能够为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光启说道。

崇祯诧异地转过去看向张雷,然后说道:“好,只要他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他想做什么事情朕就让他去做,只要是对大明朝有利的。”

徐光启很欣慰地舒了一口气说道:“皇上金口玉言。既然说出来这话了,那老臣也就放心了。还有一件事情。”

“你说吧。我听着呢。”崇祯说。

“敏敏从小就没了爹娘,是老臣带大的,今后,老臣也将她托付给张大人,这小妮子自从几年前见着张大人就已经被迷住了,希望皇上能够恩准。”

徐敏还正在悲伤着,突然听见徐光启说到自己,心中诧异,听他将话说完,不由得看了一眼张雷。崇祯转过头去盯着张雷,说道:“如果朕没记错的话,你现在已经又有了一个小妾了吧?”

对于这件事情张雷并不打算隐瞒,也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便将自己在松江府的时候与这苏家的恩怨从头到尾地说了,又说了这苏彤自己跑到京城来的事情。

“此女倒是勇气可嘉,那碧瑶在你那里呢?什么情况?”崇祯不但没有责怪,反倒还称赞了一句。

徐敏听到这话,心中却突然涌现出一阵莫名其妙的悲伤。

张雷说道:“回皇上话,微臣和碧瑶是奉旨成婚,而且碧瑶温柔贤淑,对微臣也很好,能够娶到这样的妻子,真是微臣三生有幸。至于苏彤,我与她本是生意上面的合作关系,却不料日久生情,衍生到了如此的境地,微臣也是始料未及。”

“那你觉得徐敏怎么样?”崇祯说道。

张雷老实地回答说:“徐姑娘美丽大方,为人活泼,确实是极好的姑娘。”

崇祯笑道:“那就好,朕现在就做主将她托付给你,许给你为妻,你可得好好对待她才是。”

“啊?”

“皇上……”

张雷和徐敏多同时开口说道。

崇祯说道:“这也是尚书大人的意思。”

张雷说道:“皇上,苏彤的到来微臣就已经觉得很对不起碧瑶了,若是再将这徐姑娘娶回家,恐怕怕冷落了徐姑娘,不如皇上做主再给她许一户人家。”

“我不,我就跟定你了。”崇祯还来不及说话,徐敏便说道。

崇祯不由得说道:“张爱卿,你看吧,这可不是朕的意思了。”

其实在张雷的心中,徐敏也是有位置的,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张雷便说道:“那好吧,微臣一定会好好照顾徐姑娘的。”

听他这么说,徐光启就好像是将所有的心事都放下了,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然后,便闭上了眼睛,手也无力地垂了下去。

“徐爱卿……”

“徐大人……”

“叔叔……”

当崇祯宣布徐光启的死讯的时候,整个尚书府都哭声一片。

徐敏身世不怎么好,从小就是徐光启在照料着,虽然名义上徐光启是徐敏的叔叔,但是在徐敏自己看来,这徐光启就好像是自己的父亲一样,是自己唯一的依靠,这一下子徐光启撒手人寰,她顿时便哭得撕心裂肺了,匍匐在徐光启的遗体旁边。嚎啕不已。

崇祯也是扼腕叹息,作为皇帝。对于徐光启这些年来的功劳他是看在眼里的,否则也不会将已经退出仕途的徐光启再一次请出山来,这下子徐光启突然病故,他都有些茫然了。

“唉,都怪朕,明明看到徐爱卿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让他出门,而且天气已经这么冷了,若是朕不让他出去这一趟。他一定还会好好地辅佐朕的。”

张雷也有些悲伤,徐光启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好的上司和老师,更是一个好朋友,一个知己,让他这个穿越客更快地融入到这个社会来的一个接引人,徐光启的死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听崇祯这么说。他便劝说道:“皇上也是治国心切,微臣相信徐大人在天有灵一定会理解的。”

“徐姑娘,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吧。”张雷将徐敏拉起来,说道。

徐敏一下子扑进张雷的怀抱里面,也不管有这么多人在场。啜泣地说:“徐叔叔去世了,敏敏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我从小就没有见过我的爸妈是什么样子的,我连自己的身世都不知道,徐叔叔是我唯一的亲人。现在徐叔叔死了,我连最后的依靠也没有了。”

张雷环抱着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说道:“徐姑娘,刚才徐大人不是说了吗?我会好好照顾你的,一样会让你幸福,不会有人欺负你。”

“好了,张爱卿,朕明日便下诏,册封徐爱卿谥号文正,你明天早上上朝吧,早朝之后再过来。徐敏,你就留下来料理后事,该用什么就开口,让内务府去筹备,徐爱卿为大明王朝鞠躬精粹一辈子,朕一定要让他走得风风光光的。”时间已经不早了,崇祯还要准备明天的早朝,于是便说道。

谥号,为中国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与皇帝相比,臣属的谥号要简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选之字,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张雷答应道:“皇上请放心,微臣一定会尽心竭力办好这件事情的。”

崇祯回去之后,张雷根本就没有睡觉,和徐敏一起在打理着尚书府里面的事情,一夜没睡,到了上朝的时间,张雷的眼睛里面都布满了血丝,徐敏看在眼里,心中十分心疼,便说道:“你要不要再休息一下?”

“不用了,恐怕一睡下去就赶不上早朝了,我这就去了吧,你在家里面好好等我,恐怕今天皇上会宣布徐大人的死讯,应该不会说其他的事情了,我早点回来就是了。”张雷虽然有些累了,但是他还是强打着精神。

徐敏小声哾:“张大人,幸苦你了。”

张雷说道:“不要说这样的话,徐大人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徐大人,好了,不说了,该迟到了,你在家要好好的。”

“嗯,好。”徐敏回答道。

然后徐敏又帮张雷带来了一些吃的东西,吩咐道:“好了,这些路上吃,别饿着了。”

“嗯。”张雷接过东西来之后就出发了。

在早朝之中,崇祯上来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说道:“所有事情推迟到明天再议,徐尚书昨天晚上薨了。昨天下午他和张爱卿从应天府回来,晚上就不行了,朕决定了,赐予谥号文正。”

古代(秦朝之前)天子死了称“崩”,诸侯及有爵位者死了称“薨”,士死了称“卒”后来,皇帝皇后用“崩”,其他妃嫔用“薨”,唐代二品以上用“薨”,二品以下六品以上用“卒”,六品以下及至庶人用“死”。

“啊……”

大臣们都还不知道徐光启已经回到了京城,崇祯这么突然一说,大家都显得十分惊讶。

“朕宣布,罢朝三天,大家为徐爱卿送行吧。”崇祯说完这一句话,站起身来,却突然间一晃悠,差一点又要倒下了,大家都以为他是悲伤过度,实际上他是因为晚上没睡觉的缘故。

整个朝会什么事情都没有商议,只有史官将这件事情给记录了下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节车厢

(上一章写错字了,徐光启谥号“文定”非“文正”特此改正。)

徐光启的死对朝野的震动都很大,毕竟他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有目共睹,现在徐光启突然去世,竟然一时间都找不到能够接替他职务的人了。

按照《明史?礼十四?凶礼三》记载,凡公、侯卒于家者,闻丧辍朝三日。凡辍朝之日,不鸣钟鼓,各官浅淡色衣朝参。

在崇祯宣布了徐光启的死讯之后,朝野上下即休三日,太史监官员给崇祯定下了他去吊唁的日子,其他官员便是自发前往徐光启家中吊唁。

张雷回到徐光启家的时候,却意外地见到了碧瑶和苏彤,不由得诧异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苏彤回答说:“昨天晚上夫君走得匆忙,又一夜未归,我和夫人都很担心你,问了人才知道徐大人过世了,于是就赶过来了。”

可能是有苏彤和碧瑶两个人的陪伴,徐敏看起来不像是之前那么伤心了,张雷朝她看过去,说道:“以后我们都会陪着你的。”

徐敏点点头,正准备说话,外面来了圣旨,便一同去接旨。

圣旨里都是些褒扬徐光启功绩的话,在张雷看来难免有些假大空的味道,于是也没怎么在意,接了圣旨来,整个府邸便开始挂上白帆和白灯笼,又在院中设了九个祭坛,属于非皇亲的最高规格了。

布置完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了,一大早的。拱卫司的人便来了,设大次于尚书府门外。左右还有百官次。

拱卫司便是锦衣卫,大次是设置来专门让皇帝休息的帐篷,百官次是提供给请前来吊唁的百官使用的。

而后,在整个大厅的正中的位置,摆上了一张龙椅,这是让皇帝坐的。左右又设置了百官的座位,在百官座位的北边设置了四个引礼的座位。引礼便是引导百官行礼的人。

灵堂里面挂满了布幔,徐敏碧瑶等妇人哭位设在布幔的后面。

又过了一天。崇祯的銮驾从宫中出发,到了尚书府,下轿子来,百官早已经在百官次中等候,他一来,众人纳头便拜,行礼过后。崇祯便去大次里面换素服,百官纷纷仿效。

文武百官像是上朝那样按照等级排列好了往灵堂而去。随后,崇祯才从大次出来,重新上了御辇,到尚书府正大门外。

张雷带着三女出来,对崇祯行了礼。然后便退到大门西边。崇祯的御辇进了大门,前面四名将军开路,后面四个随从随叫随到。

进了灵堂里面,崇祯下了御辇,看着徐光启的遗像。不由得悲从中来,想到又少了个得力的住手。便哭泣起来。文武百官也受其感染,整个灵堂内哭声一片。

太常卿前来奏报道:“皇上,徐大人驾鹤西去,乃是天意,皇上切莫太过于悲伤,保重龙体要紧。”

崇祯这才止住了哭声,下人拿来了三炷点燃的香,崇祯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旁人便把这三炷香插入大祭坛之中。百官也前来行礼,不一会日的功夫,整个灵堂内便烟雾缭绕了。

三炷香过后,便是三祭酒了,完了之后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行礼完毕,崇祯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面去,为了对皇帝亲自到来表示感谢,张雷还要再一次组织家属对他进行跪拜礼。

然后,承制官拿出来一份文书念道:“有制,承之,今,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薨于崇祯六年十一月初十,赐谥文定,赐一等公。赐九尺铭旌、绛帛,广一幅。敛衣,品官朝服一袭,常服十袭,衾十番。油杉硃漆土杉棺椁一套。另,苏彤交与驸马张雷照料,特赐婚,冲喜,着苏彤,同辅之,钦此。”

这个消息是出乎了苏彤和碧瑶的意料之外的,纷纷朝张雷看过来,那眼神似乎都能够将他杀死。张雷也没办法,轻轻咳嗽了一声,带着大家跪拜谢恩。

“礼毕,摆驾……”然后崇祯又吩咐张雷要将葬礼的规格提升一些,话里面的意思就是大明朝穷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有点钱了,要显摆一下。

出了尚书府,入大次换衣服,然后锦衣卫将东西撤走。

“这是皇上的意思?”在一个没人的角落里面,苏彤向张雷问道。

张雷自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女人最在乎的无非也就是这些东西了。他回答说:“徐大人这一死,徐敏就没人照料了。”

“所以你就乘人之危?”苏彤紧接着问道。

“当然不是,你吃醋?”张雷瞪大了眼睛说。

苏彤说:“当然,那也是因为我爱你,你也不看看大夫人,现在她也指不定在哪偷偷抹眼泪呢,她心好,不会让你为难,也怕你不开心,有什么事也只会自己一个人偷偷的。我不一样,我有什么就说什么的,所以我知道我注定不会得宠,既然如此,那我也就没什么好顾及的了。”

“哈哈,你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如果就因为你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就不喜欢你了,这还只不过是在我们家里面,如果在外面,我下面的人说了一些话我不喜欢听的那我就给他小鞋穿的话,那要是传出去谁还敢给我提意见呢?相反,我觉得如果大家都能够说真话给我听的话,那才是极好的。但是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也没办法,这是皇上说的,当时我在场,我没有提这个事情,徐大人说将徐敏托付给我照顾,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