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鹿-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呃?章平有些发懵,这是怎怎么了?追歼尹旭很可能会是大功一件,大哥没有想到自己,而是交给了董翳和司马欣,难道大哥是怕别人说用人唯亲?

正在猜测中,大哥却突然喊点兵出战。章平不禁惊讶,到底发生了什么?贵为上将军的大哥竟然要亲自出战……

展开的竹简掉落在地,只见上面写着,葫芦谷以西五里处发现楚军行迹,人数在两三千。

章邯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巨鹿城下并非所有秦军。报告消息的的探子回来,一定得军法从事,尽管两万和一万六七差别不太大。

现在,章邯甚至有些不确定,巨鹿城下领军的人是不是尹旭。搞了半天尹旭的根本目标还是甬道,是自己大意了!

事实表明,至少有一支两千人以上的队伍,正在袭击甬道。要知道经过紧张抢修,甬道刚刚通畅,恢复给王离的粮食运送,若是再出问题,后果可就严重了。

必须尽快阻止这些楚国人!

这是章邯的第一个念头,然而宋义和司马欣都被他派出去了,他本想让章平去的。但又觉得弟弟性情浮躁,不够稳重,事关重大,说不定会耽搁。而且率军偷袭的人很可能是尹旭,弟弟章平不一定能妥善对付,而自己正想会会他,于公于私他都觉得亲自出战比较合适。

率军赶到时,楚军的破坏已经展开,刚刚修复的甬道再次遭到破坏。这一次破坏的程度过犹而不及,给王离的粮草运送是必然要耽误了。

看着残垣断壁,破损的车辆,满地的粟米,被斩杀的秦军士兵遗体,章邯拳头紧握,愤怒不已。

尹旭果然又坏了他的好事!

属下来报楚军尚未走远时,章邯的愤怒在瞬间爆发,立即下令全军追击。章邯这支军队中有骑兵,不似楚军靠着两条腿,不用多久便追赶上。

让章邯稍感失望的是,率军的竟然不是尹旭,而是吕臣。章邯暗叹一声,只能寄希望于董翳和司马欣了。

然而,不管是谁破坏甬道都罪无可恕,愤怒的章邯立即命令发起进攻,全部歼灭,甚至亲自皮甲上阵指挥冲锋。

吕臣没想到这么快便有秦军追来,而且还是章邯亲自带兵。看来一点也不像尹旭说的那么简单,这天大的功劳想要拿到手也不容易啊!他很清楚,这并不怪尹旭,巨鹿城下的压力更大。

同时,吕臣也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章邯以十倍的力量围攻自己,逃出生天是不可能的。死亡的恐惧迅速蔓延在他和他的部下心头,他们已经陷入的绝境。

投降?先不说愿不愿意,人家章邯压根就没这个意思。

死便死吧,临死也要拉上一个垫背的,楚军都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开始了绝地反击。

生死已经置之度外,楚军毫无可惧,挥动兵戈长矛,与秦军激战在一起。有的瞬间倒在血泊中,没了声息,一矛挑下一个便是赚了三千没有退路的楚国将士就这样血染疆场。

战斗异常的激烈,章邯愤怒之极,不计一切代价,势必要以雷霆之势报复。给楚国人和各路义军一个严重的警告,再有谁偷袭甬道便是如此下场。

看到同伴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楚军早就杀红了眼,以三千人冲击秦军三万精锐。他们用生命捍卫他们的尊严和价值,同时也为巨鹿城下的同伴打了一道生的门。

半个时辰后,吕三千楚军全军覆没,包括将军吕臣在内无一人生还。此战打的甚为惨烈,临死时,他们拉上了近两千秦军精锐陪葬。最显赫神奇之处并不在此,而是某位擅长弓弩的士卒,一箭射中了秦上将军章邯。

箭伤在肩膀上,血流了不少却并不严重,更谈不上致命了,只是看着有点吓人。但是谁也没想到,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这一箭竟影响到了整个战局,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三千英灵地下有知,也能死得瞑目,含笑九泉!

上将军受伤了,秦军不禁稍有慌乱,章平也骇了一跳。大哥今日太过愤怒,指挥作战时冲的太靠前,竟正好被楚军弩箭所伤。看着伤口不断渗出的鲜血,章平立即派人将大哥送回军营医治。

尽管大哥一再声称不打紧,但章邯却很不放心,生怕有个三长两短出了大事。为了稳妥起见,他私自派人前去告知董翳和司马欣,尽早结束战斗,早些赶回来。

董翳和司马欣不明就里,一头雾水。追问才得知上将军中箭,伤情如何却不得而知,顿时骇的面无人色。揣测到章平特意来通知,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哪里还有心恋战。

放走了尹旭以后还有机会,上将军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就万劫不复了。

尹旭被堵在巨鹿城下,眼见要被董翳和司马欣围住,尹旭别的不管,全力突围。奈何一直甩不掉追兵,一直没能冲出包围圈。

这可如何是好?正在为难之际,他发现秦军的攻势不如之前猛烈了。再往前突围竟没有秦军继续追击,就这样,他们成功冲了出去,向巨鹿城北的陈余部靠拢。

一路上,尹旭满腹疑问,秦军怎么就突然撤军了呢?他尚不知自己之所以能安然脱身,代价是三千英灵的生命和鲜血……

!!

第一四七章破釜沉舟

s:上一章忘记说明,历史上吕臣并未早早战死,后来投靠了刘邦,汉建立后还封侯了。现在因为有了尹旭,所以让他提前挂掉了!大家继续支持哈,三问谢过!

到达巨鹿城北,和陈余汇合已经整整一天了,吕臣还是没有回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漫上心头,尹旭的心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格外的沉重。

第二日午间,终于传来消息,三千楚军成功偷袭甬道,被秦上将军章邯亲自带兵歼灭。

尹旭心里咯噔一下,也就是说;自己的伎俩还是被章邯看穿了。巨鹿城下派董翳、司马欣围堵自己,他自己亲率大军去甬道追杀吕臣。

但是这其中有几个疑问,吕臣差不多已经完成了破坏甬道的任务,才被章邯追击歼灭。这么看的话,章邯并非事先察觉,而是得知消息后才赶过去的。还有一个,董翳和司马欣围攻自己,已经快有所建功了,为何会突然撤军呢?

一时间尹旭一头雾水。

一件悲惨的事情之后,尹旭却是无形间成了一个收益者。临分开时,吕臣将自己的六千旧部交给尹旭,这些人都吕臣忠心耿耿,都是认死理的主。

现在吕臣死了,这些人都牢记了他的命令,对尹旭惟命是从。这也算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自此尹旭终于有看自己的军队,哪怕只有六千多人,却也是个良好的开端。

站在营帐外的空地上,尹旭不知是喜是忧?

脚步声响起,走过来一个黑黝黝的男子,三四十岁的年纪。个子不是很高,却显得很壮实,孔武有力,一双眸子里射出精悍的光芒,正是赵国大将军陈余。

陈余,魏国大梁名士,少怀壮志。陈胜起义之后,他与至交张耳同往谒见陈胜,建议以奇兵略赵地。

陈王采纳的他们的意见,派武臣为将军,以他和张耳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名士蒯彻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至邯郸,拥立武臣为赵王,陈余自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

武臣后为部下李良所杀,陈余击败李良,李良投奔秦将章邯,引章邯攻破邯郸。张耳与新立的赵王歇退守巨鹿城,被秦军围困,陈余收常山残兵万多人,屯兵巨鹿城北为策应。

“尹将军,吕臣将军的事,节哀顺变吧!大战之中,不宜太过悲伤。”陈余轻声劝慰。

尹旭点点头,轻声叹道:“东来省的,吕将军所部战死沙场,却也破坏了秦军粮道,也算是居功至伟。”

陈余趁机问道:“如此,项羽将军也该出兵了吧?”昨日听尹旭所言,只要袭扰粮道成功,项羽就会出兵,对此他可是求之不得。

陈余麾下有一万多人马,一直驻扎在巨鹿城北,赵王歇和张耳多次传讯,让他入城防守。他却认为城中缺少粮草,并不愿入城,为此还闹得有些僵持。

若是项羽能快些来到,解除巨鹿的危急形式,一切都迎刃而解。然而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不情愿,竟与昔日的至交好友反目成仇。

问及项羽,尹旭也有些忐忑,目光向东方天边看去,心中喃喃道:“项羽,你可曾破釜沉舟?”

东方的漳水边上,项羽带着剩余的五万大军,于半日前赶到。前日攻取葫芦谷,尹旭便派出了使者,将战况和自己的计划告知项羽。

昨夜一得到袭击甬道成功的消息,尹旭便派人分十路,轻装简行穿过秦军的钳形包围圈送信。从概率学的角度,哪怕是有几路出了意外,或是被秦军发现,也总有一两个能成功见到项羽。

漳水便的军营里,项羽看过尹旭的军报,表情略有波动。着项庄将军报递给范增,说道:“尹将军报告,成功袭击甬道,王离方面可能缺粮,我们可以出动了。不过……”

项羽略微停顿,这才道:“不过,吕臣将军与属下三千将士……不幸全部遇难。”

啊?听到这个消息,众人不由的都有沉重,继项梁之后,吕臣成为第二个战死的高级将领。

范增看着竹简军报,默然不语。陈平听在耳中,心中想到很多。

英布问道:“东来呢?他还好吧?”

项羽点头道:“东来率军从数万秦军中突围出去,已经绕到巨鹿城北,与赵将陈余所部汇合。”

听到尹旭没事,众人这才松了口。唯一例外的是范增,他深远的眼中不由的蒙上了一层忧色。

项羽稍许沉默,说道:“好了,是时候该我们动手了。亚父和陈平先生就留在东岸等候吧!其他人跟随我渡过作战,具体……等渡河之后,我们……”

众将听得心头猛然一震,大惊失色!

当日大批的船只集中到漳河边上,五万楚军渡过漳水。踏上漳河西岸的土地后,接到了一个震惊无比的命令。

凿沉所有船只,打破所有釜锅,全军只带三日干粮,誓死一战。

三军将士大为震惊,纷纷质问:“凿沉了船只,我们如何返回河东?”

“打破了釜锅炊具,我们又如何煮食呢?”士兵们不明就里,一个个七嘴八舌问个不停。

一名年轻的士卒听到这条骇人的命令,不由的驻足沉思:“项羽不是鲁莽之人,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他的眼光不由的落到滔滔漳水之战,大河在身后,没了船只就再无退路。打破了釜器炊具,就不能煮食,就会饿死!

没有退路?饿死?

年轻的士兵喃喃回味几句,突然间他明白过来,眼中异彩连连。大喊道:“不要犹豫,快些奉命照做,只有这样才能打赢!快!”漳河岸边,一个执戟郎来回跑动,不断叫喊着同一句话。

今日的情形他牢牢记在心中,多年以后,在河北的大地上,他复制了同样一幕精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两则典故名垂青史,为后世所传诵。

项羽和诸位将军也在军中激情演说,做战前动员。将士们都明白过来,纷纷受到项羽莫大勇气和决心的感染,鼓舞空前。他们都清楚,没有退路,只有三天的干粮,只有全力奋战,打赢此战,才能获得生机。

一时间楚军声势震天,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项羽看着火热的场面,不由的想起临走那日,尹旭对自己的一番话。

“羽哥,对王离一战,你怎么如何行事?”

“此战艰难,必须要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才能一鼓作气势如虎,方有胜利之可能。”

“那你具体打算怎么办呢?”

“打破釜锅,轻装简行,携带三日干粮,拼力一战!”

“不止如此,破釜沉舟,断后路,激壮志。视死如归,此战必胜!”

推荐一本书:

圣手战医,末世战医重生在一个胆小鬼的身上,为了能够让重生的灵魂和这具孱弱的躯体完美的融合,刘晨阳只能选择走上一条强者之路。

强者之路,孤单寂寞,可得如果身边多了文静典雅的邻家女孩,气质高贵的性感空姐,花团锦簇的娱乐明星,富可敌国的千金小姐,风韵犹存的年轻少妇,是否还会感到孤单和寂寞?

!!

第一四八章王离的心思

巨鹿城北,王离大营。

“大将军,连续数日送来的粮草都不足往日一办。我军存粮不多,若是再这样下去,怕是不妙啊!”

大将军,即统领边军,驻守上郡的王离,身边的亲信都这么称呼他。章邯等人称之为武城侯,也是为了便于分别。

一个中年男子端坐帅位,丰神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皮肤显得略黑,想来是西北边塞的日晒风沙所致。身材高大魁梧,很符合土生土长西北汉子的特点,此人正是秦国长城边军统帅王离。

王离举手投足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股威武。一身银色铠甲,虽然擦得锃亮,却显得有些破旧。然而在整个大秦帝国无一人敢小觑,对于这件传承多年的盔甲只有无限的崇敬之情。

只因为这盔甲来历不凡,是昔年秦始皇帝嬴政亲手赏赐。它曾穿在王翦的身上,王翦先后领军灭赵、灭燕、灭楚国。后来这件盔甲穿在王贲身上,王贲挥军攻陷魏都大梁,攻克齐都临淄,俘虏齐王建。

这件盔甲是一个见证,见证了秦国最伟大的武将世家的荣耀,也昭示了王离名将后裔,出身不凡的身份。王贲死后,这件铠甲自然而然地交到了王离手中。

王离也算不负祖、父名望,蒙恬死后便接掌了长城边军,肩负起镇守大秦帝国北部边疆的重任。

此番他接到秦二世照明,率军沿长城东进,南下赵高,配合灭赵。此前匈奴被蒙恬打的抱头鼠窜,迁移大漠草原,不敢靠近长城一带,史书有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的记载。

如今由他接管之后,在对抗匈奴一事上,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功绩,更谈不上超于蒙恬。要知道王氏与蒙氏,在大秦崛起统一过程中,两大数一数二的功臣世家,彼此之间一直有所竞争。

王家有王翦、王贲父子在灭六国之战中,功劳显赫。蒙氏自蒙骜入秦,先后攻陷韩赵魏多出城池,秦国在函谷关外建立了东郡和三川郡,奠定了对外扩张的基础。其后的蒙武随王翦灭楚,立下大功。

也许在前两代,王家父子依靠攻陷灭亡五国的功劳,风头盖过了蒙家。但是到了第三代,蒙恬深受始皇帝器重,筑长城大匈奴,功劳卓著。其弟蒙毅也官至上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