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鹿-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刘邦强行囊挟了沿途了诸侯,那些人也是迫不得已才跟着汉王刘邦一同出兵的。趁着项羽在齐国和田荣打的火热,难以脱身的空挡,攻陷了西楚国都城彭城,或许那些被裹挟其中的诸侯王还都有些〖兴〗奋。但当项羽兵贵神速,突然率军杀回彭城以三万军队击败五十六万诸侯联军的时候。看着睢水为之不流,尽数染红的时候或许又是另一番感受。

由此可见位于边陲之地,远离战争地带和争夺的中心,也是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这种条件而言,最好的自然是秦国的。

关中之地号称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有着泾渭洛,以及郑国渠的水到之便,是天然大粮仓。有了他这块地方,粮草钱粮无忧以此为基础壮大发展,国力能过迅速壮大积蓄的实力倒是可以一争天下。

关中同时也是四塞之地,易守难攻,外面根本打不进入这便是一个最大的优势。一片富饶的根基之地不会受到破坏,比之中原多了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进可攻,退可守,很多事情便方便了许多,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优势。

当年的秦国正是倚仗这个优势发展壮大起来的,继而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可是项羽自以为是,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平白放弃了这块土地,说起来也是一个失误。

关中本来有着最好的条件,有着最好的地利之便,可是现在天时便不必说了,这个是要等候的时机的。至于人和……现在的关中可以说是一团糟糕,根本不成气候。

项羽将关中之地封给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故秦降将,其中当然是以雍王章邯德望和实力最高,最富饶的关中之地也多为他所占据。

可是章邯可以吗?

范依兰不禁轻轻摇摇头,轻轻说道:“章邯本来也算是意气风发之人,不过经历了巨鹿之战失败之后,投降项羽成了阶下囚,如今以降将的身份获封诸侯,本身在气势和底气上就矮了几分,恐难以和其他诸侯争锋。

何况经历过一次巨大的失败之后,对章邯的信心也是个巨大的打击,他是否还会有当年的自信与勇气也很难说。要他出兵争夺天下就更不用说了,名不正言不顺!他以秦国将领的身份投降了项羽,对秦国而言本就是不忠,若是现在再背叛项羽的话,将要再次背负不忠背叛之名,这对他的名声和号召力又将是一次沉重打击,落到这样的境地,章邯还能够靠什么召集人手,起兵争夺呢?”再者,秦国故地有三个诸侯,除了雍王章邯,还有司马欣和董翳。

虽说他们以前都是章邯的部将,可是现在却是平起平坐的诸侯王,或许在名义上还能以章邯马首是瞻,可实际上怕是各有各的心思。章邯要是有所动作,董翳和司马欣会作何反应?他们能否和章邯一条心也很是难说?

毕竟随着地位的改变,人的心态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董翳和司马欣必须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封国的利益。所以秦国故地虽然条件得天独厚,可是却难以拧成一股绳,自然就无法发挥效果。如此看来,项羽当初分封时”好在范文轩为人机灵,及时迈现了秦始皇的另一处重要需求,并想办法去帮助他,再次成为他不可缺少的臂助,这才躲过了一劫。对范家而言,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就足够了……

所以在这一遭选择的时候,人品成为他的重要的考量标准,可是范文轩也清楚这也是形同虚设,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其实要想完全没有风险,最好的便是这乱世一直持续下去,还是向当年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霸那般模样,任何一个诸侯都需要一如既往的长久支持。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卸磨杀驴的事情。

因为范家这样的存在,巨大的实力是每一个诸侯都想要得到的臂助。在过去的数百你里,他范家的祖辈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正是因此得到了许多空前的利润,范家也才有了现如今的这般兴旺!

可是现在的趋势却并非如此,统一似乎不可避免,唉,如今的生意是越发的难做了。范文轩心中泛起一丝淡淡的疲惫之感,可是他作为范家家主,肩膀上承受着巨大的责任,很多事情不是他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有时候也有很多的迫不得已,也有很多的无奈,只是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那边范依兰继续说道:“齐国的田荣因为三叔的事情和现在的实际状况,已经是不可能了。至于西楚霸王项羽本身……如今西楚疆域辽阔,实力强横,以项羽那不可一世的态度,怕是即便我们有心,项羽也未必会真正重视我们。锦上添花而已,对他而言并非什么不得了的好事,以项羽的态度,只怕我范家的地位会和重要性会降低不少,对家族的利益也是个很重要的影响。

何况项羽残暴,做起事来出尔反尔,当时候他不见回会乐意兑现给我们应得的利益。若是他真的发起横来,说不定还会强枪,对家族而言风险太大。”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现在西楚霸王项羽的实力是最强大了,可以说只要条件得当,他有能力发展到强盛开始兼并的称霸之路。

所以范家的帮助就显得可有可无,攻陷和重要性也会大大折扣,显然这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同时项羽之前的种种作为,也留下了残暴刚愎的名声,和这种人合作有些与虎谋皮的意思。风险太大,有时候即便是小心行事依旧是危险重重!

范依兰续道:“不知是如此,其实西楚国看似强盛,项羽看似不可一世,可是真正能否真正笑到最后还是个问题。”

范文轩抬头看了一眼女儿,没有说话。只听范依兰继续说道:“正是因为项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这样的人想要做个安稳的君王怕是不大容易。这样的人更是难以相处,据说除了亚父范增说话还能起到点效果,其他人的劝谏项羽根本就听不进。这样的一个不能善于纳谏的君王,怕是难以长治久安,所以西楚国的上层不见得多么稳定。项羽这样的性格也势必会造成很多损失,将成为他的敌人可乘之机,存在着不小的危险。

此番关中分封,项羽的蛮横表现更是得罪了不少诸侯,西楚国更是蚕食占领了许多的他国土地。可以说是树敌颇多,和周遭众多诸侯之间矛盾重重,若是一个不小心爆发出来,对西楚国而言也是个不小的冲击。这样一来此时便多了许多的风险和变数。

这份风险该有他项羽自己承担才是,我们范家还是不搀和的好!”

对此范文轩倒并不是太反对,从过去范家的数百年的经历来看,选择支持的对象永远是有潜力之人,而并非最强大之人。就如同买股票一样的,不是买最贵的,而是购买潜力股!

项羽的西楚国是当前天下的第一大国,最大的实力,可是却并最有潜力,将来的发展也充满了许多的变数和潜在的危机。西楚国的实力和项羽的目空一切的高高在上,也表露出西楚国不见得多么需要范文轩这样的支持。

受到的依赖和需求度将会大大的折扣,若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也就不可能获得巨大的利益,尤其是和项羽这种人谈条件谈合作,怕是也是十分危险的。范文轩可是不想拿自己的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否则不仅仅是丢面子受损失的问题,投资不成反亏本可就不好了。

范文轩很清楚女儿依兰所言的事情很有道理,此时必须小心谨慎处理。现如今震泽山庄便在西楚国的会稽郡之内,好在范家一直隐藏的很好,外人对其根本没有太多的了解,对于他们的根基和底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但是安全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范文轩续道:“至于南方楚国故地的四大诸侯,临江王共敖资质平平,志向和能力也十分有限,临江国封地虽大,但是大部分都是南方的沼泽山林,人烟稀少,人口也不多,根本没有实力去一争长短。

至于衡山王吴芮,出身番邑,当然倒是将番邑这边陲之地打理的十分出色。吴芮的智谋见识,以及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单纯从这一点上来说,吴芮倒还说得过去。

只是他衡山国国土十分狭小,又处在那样的一个四面围绕的位置上,国力有限十分有限,没有多少实力可以去争夺什么。何况吴芮为人平和,不喜争斗,所以衡山国能够自保便不错了,想要有什么大的最为的话,怕是指望不上。

何况吴苒可是当年吴王夫差的后裔,和先祖之间也有”有些事情颇为隐秘,范依兰不方便说出口,范文轩却是明白他的意思。发范依兰续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可是毕竟有这么一件事情存在,即便是爹爹您和我们不在乎,可家族之中的那些长老们必定不会同意的,所以衡山王吴芮是绝对不能纳入考虑范围的。”

范文轩眼睛轻轻一闭,点头道:“吴芮自然是不行的,毕竟他是夫差的后裔,即便是失差之子太子友对先祖还算不错,可是毕竟不能轻易化解仇恨。不能因为这些许的小事,做出有辱先祖之事来!”范依兰点头道:“那是自然,接下来便是九、江王英布了,英布乃是当时骁勇之将,其见识和才能也是非同一般的,与那些单纯在军事上表现不凡,政治上平平无奇的将领和诸侯大不一样。单纯是这一点,倒是不错。而且九、江国的实力也颇为不俗,倒是有可以一争的实力。只是九、江国几乎是处于西楚国的包围和压制之中,很多事情做起来很是困难。

而且不论英布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表面上对项羽确实毕恭毕敬,有些归顺的意思。这样的事情下,很难把握到具体的东西,单单是与之接触都是有风险的……更不用说合作了。

何况英布乃是吴芮的女婿,将来若是与他合作,那么九、江国的下一代势必还是有吴国夫差的血脉,这个与吴芮一样……”

话说到这里,十九个诸侯王就剩下了最后一个越王尹旭,话题似乎有回到了原点。范依兰偷偷看了一眼父亲,试探着是否该继续说下去?

范文轩微微一笑,身为人父他自然能够把握到女儿的心态,毕竟是自己开口让他分析的。所以无论如何,自然该让他继续说下去。

故而轻轻点点头,示意范依兰继续。

范依兰见到父亲点头,眉间掠过一丝淡淡〖兴〗奋,启齿说道:“女儿一直认为越王尹旭是最好的选择刚刚说道吴芮和英布因为和当年的吴国有所联系,所以并不合适,反过来说的话尹旭倒是合适了不少。

他的血统自然没有任何关系,单单是以身份而论,他现在是越王,越国故地尽数在他的掌控之中。

先祖们都是出自越国,所以严格来讲我们范家也是属于越国人,所以越王尹旭和我们之间便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不知道父亲有没有感受到?”范文轩轻轻一笑,羊未说话!

范依兰续道:“女儿心想,就这一点而言,想来族中的长老们也会多一点认同感。家族故地都在越国,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巨大的利益,想要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在某种意义上和越国的利益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们有和越王尹旭合作的基础和必要。

而且,尹旭于我与母亲有救命之恩,为此女儿也几次搭救尹旭,可以说我们范家和尹旭之间也算是颇为熟食,是有交情了彼此之间有些了解,交流和合作也就方便了许多。爹爹说是吗?”

范文轩无奈一笑,被女儿这么问着,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范依兰继续道:“尹旭的本领是有目共睹的,想当初他在彭纛泽做盗匪的时候,不过以数百人就敢于秦军成千上万的大军直接对抗,这份胆识不是寻常人所能有的。在这乱世生存,想要生存下来,胆识是最为重要的,这一点越王尹旭完全具备。

不只是如此,和秦军之战的这一仗不仅仅打了而且还是以尹旭的胜利而告终的。再百人对五千,对三万,这等本事可以说是少而又少。

还有起兵江东之后的许多事情,哪一桩哪一件都表现的十分精彩,足矣证明越王尹旭不同寻常的实力。

由此可见尹旭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越国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家族所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人吗?当初就是在这震泽之畔,女儿约见尹旭的时候,父亲也是见过他的,他人怎么样?以爹爹您敏锐的观察力和老道的眼光自然是能够看出来的。”

范文轩心中轻笑,当初尹旭初到江东吴中的时候,为了担心家族的一些事情因为尹旭而泄露。范文轩才放女儿在这震泽之畔约见尹旭,当初自己和长子范阳便乘船在这湖中远远看着。

只是远远看着,连尹旭的长相也未曾看的清楚,更是没有接触过,这算是见过了吗?听女儿的口气,怎么有些老丈人见女婿的感觉?

范文轩心中泛起一种古怪的感觉。他真的有些纳闷了,范依兰不过和尹旭之间见过两面而已。怎么就处处为尹旭说话呢?难道尹旭真有什么非凡的手段,将女儿的心够了过去?

当着那第二次见面还是自己让她去的,难不成因此促成了他们二人?当日在震泽之畔,除了交待了那些放范依兰给尹旭答疑解惑。两人之间还说了些什么?范文轩对此一直都不清楚,现在看来是有些眉目了,唉!

范依兰续道:“爹爹,女儿一直有种感觉,总觉得那尹旭身上有种不同寻常的气息,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同,甚是是与这个世界都不大相同的。或许只是一种感觉吧,仔细说来也不能清楚地把握。但正是因此让女儿相信,尹旭会倚仗这种非同寻常取得不小的成就,或许在过往之中已经有所证明。这对他而言,在将来的路上也有着不小的稗益。

范依兰和尹旭之间仅仅只有两次见过面,经过此后对尹旭一直不曾间断的关注。或许可以说范依兰与尹旭之间可以算是神交已久,对尹旭的认识或许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或许也更为敏感。虽然范依兰有些才感觉,可是却说不清道不明。

这倒是再自然不过,他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一直青睐的越王尹旭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出身?这将会是尹旭永远的秘密,她永远不会知道。

可是他却知道,这种说不明白的感觉对尹旭而言是个巨大的优势与稗益。也确实如她所言,在过去的很多事情上对尹旭的发展,甚至是许多生死攸关,或者是事关前途的事情有所帮助,起到了不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