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遁世-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重要的东西!不过它们也都陪了我许多年了,多少都有些感情,你小子不喜欢也不要扔掉,拿回来再还我就是!”

说着,一屋的人也都随之大笑起来。一向雷厉风行的赵勇为老人与大家小坐了一会儿,便开始拉着江元峰,到他的藏宝室鉴赏去了。

十一神秘石匣

在裕华园的赵家旧宅停留了十五天时间,江元峰每天除了要谨慎的指导赵勇为老人修炼外,还得按部就班的以自身的内家真气,助其疏通血脉。毕竟老人年纪过大,一个不小心,就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而以他老人家的身份,一旦在修炼上出了什么差错,其后果恐怕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了的。

除以上之外,余下时间江元峰都泡在了人家的藏宝室里。这半个月以来,到是见识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物品。

“说起来,这些东西有的我也不知其来历作用,但既然能够被前人珍而重之的收藏,就必定有其特殊之处,所以我也将它们收罗在一起,等待有机会能够发现其中的秘密。”赵勇为老人带着江元峰进入他的藏宝室时如是说。

几天下来,还真让江元峰找到了两件比感兴趣的东西。其中一件是一根四棱三尺长的七节古铜鞭,造型古意盎然,很容易让江元峰联想到神话传说里的打神鞭。除了鞭身锈迹斑驳外,大体还保持完好,如果拿回去添加一些质地坚硬的金属修补重铸的话,到也不失为一件趁手的兵器。而且这种金属硬鞭与刀剑一类锋刃兵器不同,硬鞭法类似铁简,招式生猛,威力也十分的不俗。

另外一件就十分奇怪了。乃是一只三十公分的青石匣子,四边生有暗青色的云纹,通体密封,用力晃动之下,便会感觉到里面似乎藏有物体。可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就是不能将其打开。赵老曾经甚至把它拿到采石场,用切割巨石的机器想要把它强行打开,结果机器坏掉,这神秘的石匣却依然光滑如故,连一丝痕迹也无。

据赵老所说,这件东西是早年与倭国打仗时,一个倭国军官在挖开天台山的一座衣冠冢后,在空墓里面发现的。后来被我军一支部队缴获,那时的一位团长看着喜欢,且又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便私自留了下来。

几年前那位团长为祝赵老七十大寿,知道他老人家喜欢收集稀奇古怪的文物,便将这东西作为贺礼送了来。只不过,至今也无人发现其中的秘密。

江元峰拿到这件青石匣后,第一感觉就是这件东西有古怪!因为只要他稍一接触到匣身的时候,竟然能引起他手中的真气微微颤动。江元峰立时便想到,莫不是如小说中,主角得到一个神秘物体,向其中输送真气之后,便会得到其中蕴藏的能量,从而一举成为绝世高手?

想到这里,江元峰的心情马上就火热起来,立时试着向青石匣里面输送着内家真气。可直到江元峰气尽力竭,累得停下喘息,那青石匣也不曾有半点反应,他输出的真气也如石沉大海。这还是江元峰自从他的小周天内功小成以来,第一次彻底耗尽全部真气,休息了一天一夜,体内真气才慢慢恢复,之后竟然发觉修为略有些增长。没想到,这般施为倒是一个锻炼真气的好方法!

事后江元峰经仔细观察,发现那青石匣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比原来更加的莹润一些,四边云纹的颜色也愈加的分明鲜亮。

“难道是我输入的真气还不足够,没有达到开启石匣的要求?看来还是我的修为太低了!”江元峰暗自猜想着,心中越发认为这东西是一件宝物,每天都坚持为它灌注大量自身真气。可惜直到离开赵宅,那青石匣子除了看起来更漂亮一些,仍然没有出现其他变化。

眼看赵勇为老人的修炼之路已经走上正轨,提出告辞的江元峰离开江宅后,又谢绝了金铲子的挽留,没有继续在上津盘桓。便即坐上火车返回了星海市。

离开公司半个多月,工作业务积存了满满一堆,虽然心不在此,可江元峰也不得不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中,仅余晚上时间用来修炼。好在他的公司经营范围只有水产出口,而升为副总之后,也不用再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一般时候每天只要批改一些文件,到公司各处视察一下业务便可。

直到自上津归来的第十天,江元峰每天枯燥而重复的上班生活终于被一桩期盼已久的意外打破了。那就是,由上津赵老那里得来的神秘青石匣,终于在今天被打开了。

十二匣中书,白云道士

当天,江元峰下班回来,一如继往的向石匣中灌注真气。而今次不同以往,就在他将近力竭,准备结束收手的时候,那只青石匣突然一阵剧烈颤动,随即猛得光芒大亮,同时释放出了大量的气劲,其中有江元峰自己的真气,更有一股紫色的真气,其威力之强,比之自家的真气有如大河与细流之差,猝不及防之下,江元峰被那股强劲的真气冲了一个大跟头,全身无力的栽倒在地板上。

但此时他却顾不得自身情势,忙硬撑起身去察看石匣的状况。就见方才大放异象的青石匣,现在正安静的躺在床上,匣身从中分开,露出里面一本古式的线装书。

武功秘笈?多少小说主角得到一本秘笈之后,练成了绝世武功,然后称霸武林。难道我也有那个命不曾?江元峰激动的浮想联翩,微有些颤抖的上前拿起那本古书。

“紫气真解!?”封皮上写有这四个古体大字。江元峰打开一看,落款署名是一个叫白云子,又号道隐的道士。接着翻开细读,经不住喜上眉梢,内心世界悸动不已。

原来这本书的作者可是一位历史名人哪!乃是唐时道教上清派的一代宗师,白云道士司马承祯羽化之前所著,以为自身道统留一传承。

唐代玄宗李隆基皇帝,曾为当年一位道士而下制文曰:“混成不测,入寥自化,虽独立有象,而至极其重要则冥。故王屋山道士司马子微,心依道胜,理会玄远,遍游名山,密契仙洞。存观其妙,逍遥得意之埸;亡復其根,宴赚徽章,用光丹箓。可银青光禄大夫,号真一先生。”使玄宗皇帝如此尊重和用心的人物,就是这位白云道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天赋神表,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之途。所以在二十岁时即师从嵩山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辟谷、服饵诸术。曾遍游名山,后结庐天台,隐山中玉霄峰,自称“白云子”、“白云道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

睿宗、玄宗迭次召见。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操。唐睿宗景云二年召入宫中,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阴阳术数为“异端”,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颇合帝意,赐以宝琴及霞纹帔。

唐玄宗开元九年,派遣使者迎入宫,亲受法篆,成为道士皇帝。开元十五年,又召入宫,请他在王屋山自选佳地,建造阳台观以供居住。并按照他的意愿,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命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文匍,刻为石经。羽化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贞一先生”。

其一生为求道而隐于天台山云霄峰,著作有《修真秘旨》十二篇,《修真秘旨事目历》、《坐忘论》、《修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采服松叶等法》、《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各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天隐子》八篇,《太上升玄经注》以及《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上清含象剑鉴图》《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素琴传》《道体论》各一卷。其中《坐忘论》《天隐子》为其代表作。

而这本最后传书中记载,司马承祯因为自身资质之限,最终无法得证仙业,于是晚年整理收集部分道家残缺经卷,辅以多年修炼的心得,著成了这本《上清道秘传——紫气真解》。此书全文共有数百页,共分五部分。其中开篇序章除外,乃是介绍当时修道界的基本境况。随后的炼气卷为自身真气修炼部分,占了五分之一篇幅。乃是记述司马承祯以上清派法门为主,融合各家精华所创的奇功《上清金丹氤氲紫气》,功法自成一格,堪比各家绝学;禁法卷内容最少,只收录了各家法术秘诀数百种;其余五分之三部分是记载了上清派秘传阵法图录及其详解的阵法卷《万仙截阵图》,和一小部分阐述符箓之术《符篆精要》,及记载着外丹宗派丹经药理的《玉液丹经》。在书的最后的几页中,还夹有七张画满奇怪符纹图案的符纸,三金四银,也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灵符!

“这本书可以说真正是一本修仙炼道之百科大全啊!”江元峰手捧着这本传说中的典籍,久久不能自语。虽说现在资讯发达,网络小说遍地,什么修真、玄幻、穿越、魔法,各家流派任你挑选。如果说有一天你的朋友对你说,他被某某门派,哪个真人收为入室弟子,修真成仙去也,你可能也不会太过吃惊。从小开始练习武学的经历,让江元峰自以为自己的神经已经很大了,但等到事情真的落到自己头上时,仍是一时接受不了这种冲击,兴奋、激动、还有精神恍惚,种种情绪波动一起涌上心头。

说来也是他的机缘所在,因为江元峰修炼的小周天内功也分属道家一脉,虽只是其中最基础的筑基功法的一种。而这只古石匣必须以道家真气灌注才能够开启,如此正好就便宜了江元峰,得到这千年前道家一代宗师司马承祯的遗书。

还好其多年修炼武学真气,早就不是一般人,性子已经磨平,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极强。本来希冀这里面是一本武功秘笈或是吃了可以内力大增的灵丹便已经是奢望了,没想到竟会现出这么一本仙家秘传出来!

不过既然能有已经是传说中的武功真气存在,那么为什么就不可能出现神仙妖怪的存在呢?相通了这点,江元峰又恢复了以往时的冷静思考,只不过心中仍是忍不住的兴奋不已。

毕竟任谁得到可以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机会,多半都会欣喜若狂,甚至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来。而冷静下来的江元峰,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把这本《紫气真解》细细研读一番,找到自己的修炼方向。

大致的浏览了一遍其中内容之后,江元峰很果断的决定开始着手修炼书中关于自身修炼的那一部分,亦就是《上清金丹氤氲紫气》这一功法。首先,因为多年的积累,他对真气的修炼已经十分熟悉,相对于那些虚无缥缈的符箓法术,应该会比较容易上手。其次,毕竟自身的修为才是一切的基础,其它那些不过是手段而已,虽然也重要,但没有达到一定的修为,便完全发挥不出半点实力。所以他决定还是先把自身修炼顾好,至于其他方面,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也不急于一时。

随后仔细阅读这本修仙秘典,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才大致了解其中修炼方面的内容理论。至于其他外丹秘法、符箓、制器之术,以及这本书里记载最多的阵法布置原理,江元峰那是七窍通了六窍,暂时还一窍不通。只怪这些内容太过深奥难解,尤其是那符箓一道,不知道的人乍一看到,还以为是鬼画符、乱涂鸦呢!

好在江元峰多年研究神秘学说,对天文地理、巫卜医药皆有涉猎,那书中内容稍浅显些的,还能略看明白一二,不至于没有半点头绪。

不过现在最首要的,还是要先掌握这上面的炼气法门,不然一切还都只是空谈。仍是那句话,自身修为才是实力的根基!

十三引气入体,道法源流

司马承祯在他的数本着作中,曾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来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认为“神仙亦人”。人的禀赋本有神仙之素质,只要“修我虚气”,“遂我自然”,与道相守,即可成仙。

他再其中将修仙的过程分为“五渐门”,即斋戒(浴身洁心)、安处(深居静室)、存想(收心复性)、坐忘(遗形忘我)、神解(万法通神),称“神仙之道,五归一门”。又将修道分为“七阶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此“五渐门”、“七阶次”,他认为又可以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达到“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对北宋理学的“主静去欲”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些其实都是写给世俗中人看的,大部分都是些劝戒人们注意修身养性,导人向善的理论,真正涉及修炼内容的仅有只字片言。事实上,不管哪个道派仙门,甚至是邪道魔门一流,也不会将自身修炼法诀外传,弄得人尽皆知。因为不是每个人的资质都适合修仙炼气的,一个人天生有没有灵根道体是能否修炼有成的关键,要不然那些门派招收门人也不会越来越难。

但是有好的法诀的话,即便是普通人,修炼起来也有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力量。虽然不可能再有更高的成就,但若是以那些超出普通人的力量谋取一些世俗的权势财富,还是轻而易举的。而一旦如果让大多数凡人掌握了世俗政权难以掌控的力量,那么接下来恐怕就要面临天下大乱了吧!况且,那些都是各派的秘传之术、立教根基,等闲弟子都不得传授,又怎么肯轻意流传出去呢!

而在这本《上清道秘传紫气真解》里,记载的便完完全全都是道家秘传的各种秘术法门。其中还细致的描述了各派的修炼方式与修道境界的划分。

书里面开篇写道,最正统的道家流派是由三清道祖传下道统,继而流传下来的三大主流教派。皆是主修金丹大道,外修三花五气,内修紫府元神的修炼方式,以成就天仙大道。而其他一些衍生的流派,则多是主修地仙之祖所创元婴飞升法门,其中天赋高者,可能兼杂前面三种之一或之二,融合于自身。有道是,地仙好修,天仙难成!地仙一脉虽然日后成就不高,但胜在入门更易。只不过,此法是先易后难,得证地仙之位,日后再想更进一步,那便要比其他修炼者要困难不知几千上万倍。多数地仙一脉,一生修为就止于此,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